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次铝灰烧结渣料磨细粉对改性硫氧镁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1
作者 崔嘉铭 马红瑞 +3 位作者 马哲洋 纪璐鑫 王胜 巴明芳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54-162,共9页
为了改善改性硫氧镁(Modified magnesium oxysulfate, MMOS)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研究了二次铝灰烧结渣料磨细粉(DF)对MMOS水泥基材料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FTIR、TG等微观测试技术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 为了改善改性硫氧镁(Modified magnesium oxysulfate, MMOS)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研究了二次铝灰烧结渣料磨细粉(DF)对MMOS水泥基材料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FTIR、TG等微观测试技术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DF掺量增加,MMOS水泥基材料的工作性能呈增长趋势,当DF掺量在10%以内时,力学性能早期变化不大,后期呈增长趋势,且在低水胶比时力学性能更优。随着养护龄期延长,不同DF掺量的MMOS水泥试样早期力学性能变化不明显,而在后期力学性能显著增长。微观分析表明,过高的DF掺量会延缓水化反应进程,导致水化产物5·1·7相(5Mg(OH)_(2)·MgSO_(4)·7H_(2)O)生成速率降低,从而改善MMOS水泥基材料的工作性能,但会降低其早期力学性能。此外,MMOS水泥基材料中的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浸出含量指标符合《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技术规范》标准。这为发挥建材领域对二次铝灰的消纳能力,实现其高值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铝灰烧结渣料磨细粉 改性硫氧镁水泥基材料 工作性能 力学性能 重金属浸出 水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煤矸石粉对改性硫氧镁水泥性能的研究
2
作者 韩英明 孙瑞泽 +1 位作者 孙一宁 宋兴飞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4,共8页
为探究煅烧前后煤矸石粉对改性硫氧镁水泥性能的影响,首先在不同温度(0、600、800℃)下煅烧得到煤矸石粉,然后将其作为骨料分别掺入制备改性硫氧镁水泥,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压汞仪对水泥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孔隙率进行测试,... 为探究煅烧前后煤矸石粉对改性硫氧镁水泥性能的影响,首先在不同温度(0、600、800℃)下煅烧得到煤矸石粉,然后将其作为骨料分别掺入制备改性硫氧镁水泥,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压汞仪对水泥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孔隙率进行测试,分析其对改性硫氧镁水泥力学性能、耐水耐酸性能、微观形貌和孔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入800℃煅烧后的煤矸石粉能够提升改性硫氧镁水泥的抗压强度,当掺量为15%时,水泥28 d抗压强度最高,是基准试件的130%,同时可提高水泥的耐水耐酸性能。掺入煤矸石粉可以改善改性硫氧镁水泥的微观结构,促进5·1·7相的生长,使得形貌更加致密。20%EG/MOS浸水浸酸后,大于100 nm孔径占比降低,小于10 nm孔径占比增加,表明掺入20%经800℃煅烧后的煤矸石粉可以抵御水和酸性液体的渗透和溶解,强化了水泥的耐水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水泥 煤矸石粉 力学性能 5·1·7相 耐水耐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三亚甲基膦酸和磷酸二氢钾改性发泡硫氧镁水泥
3
作者 张玉婷 侯占利 +3 位作者 乔紫璇 付新宇 杨红健 刘晓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58-3967,共10页
以有机膦酸-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为改性剂制备发泡硫氧镁水泥(FMOSC),分别探究ATMP单掺改性及ATMP与磷酸二氢钾(KDP)复合改性对FMOSC干密度、抗压强度、耐水性能等性能的影响。通过孔结构分布、XRD、FT-IR、TG-DSC、FESEM等多种微观... 以有机膦酸-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为改性剂制备发泡硫氧镁水泥(FMOSC),分别探究ATMP单掺改性及ATMP与磷酸二氢钾(KDP)复合改性对FMOSC干密度、抗压强度、耐水性能等性能的影响。通过孔结构分布、XRD、FT-IR、TG-DSC、FESEM等多种微观测试、分析和表征手段,对改性前后FMOSC的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ATMP单掺改性,复合改性在m(ATMP)∶m(KDP)=1∶1、总掺量1.00%(质量分数,下同)时效果最佳,对FMOSC的耐水性能和孔结构有显著优化作用。改性剂的加入使FMOSC的物相组成发生改变,生成了新的强度相5Mg(OH)_(2)·MgSO_(4)·7H_(2)O(5·1·7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水泥 5·1·7相 孔结构 耐水性能 抗压强度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高岭土掺量对硫氧镁水泥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乔紫璇 张润丰 +2 位作者 刘彤 付新宇 杨红健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38,共7页
硫氧镁水泥(MOSC)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建材,具有早强、轻质等特点,但其强度低、耐水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偏高岭土(MK)是由煤系高岭土(煤矸石)煅烧而成的无定形材料,因其高火山灰活性而被广泛研究。为改善MOSC的强度与耐水性缺陷,... 硫氧镁水泥(MOSC)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建材,具有早强、轻质等特点,但其强度低、耐水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偏高岭土(MK)是由煤系高岭土(煤矸石)煅烧而成的无定形材料,因其高火山灰活性而被广泛研究。为改善MOSC的强度与耐水性缺陷,同时实现环保节能的目标,探究了在柠檬酸质量分数为1%的改性条件下,MK掺量对MOSC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和SEM分析了试样水化后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特征,揭示了MK对MOSC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MOSC的流动度和凝结时间随MK掺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力学性能则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从力学强度和耐水性能的角度综合考虑,MK的最佳质量分数为10%。在此掺量下,养护28 d的试样表现出最佳的抗压强度(105.77 MPa)和抗折强度(28.62 MPa),软化系数达到0.927。微观结构分析显示,掺加柠檬酸的所有样品中均出现了针棒状的517晶相同时MK的加入促进了517晶相的生长和发展,使其长径比显著增加,体系结构更加致密,从而显著提升了MOSC的力学强度和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高岭土 水泥 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氧镁水泥基蔗渣板的制备工艺及抗泛霜性探究
5
作者 汪述平 王洪松 +2 位作者 魏任重 马同华 陆铜华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8,共8页
以未经任何处理的蔗渣为原料,硫氧镁水泥为胶黏剂,通过一步成型法制备硫氧镁水泥基蔗渣板,并探究氧硫比(活性氧化镁和七水硫酸镁的物质的量比)、胶料比(硫氧镁水泥和蔗渣的质量比)、热压温度、原料含水率及外加剂种类(乳化石蜡、氢氧化... 以未经任何处理的蔗渣为原料,硫氧镁水泥为胶黏剂,通过一步成型法制备硫氧镁水泥基蔗渣板,并探究氧硫比(活性氧化镁和七水硫酸镁的物质的量比)、胶料比(硫氧镁水泥和蔗渣的质量比)、热压温度、原料含水率及外加剂种类(乳化石蜡、氢氧化铝和磷酸二氢铵)对蔗渣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硫比为5,胶料比为3∶7,原料含水率为20%,热压温度为80℃的条件下,制备硫氧镁水泥基蔗渣板的密度为0.86 g/cm^(3),静曲强度为16 MPa,弹性模量为1980 MPa,内结合强度为0.4 MPa,2 h吸水厚度膨胀率为4.6%,满足GB/T 39032—2020《难燃刨花板》中难燃P2型刨花板(干燥状态下使用的难燃家具型刨花板)的物理力学性能要求,甲醛释放量分级满足GB/T 39600—2021《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分级》中ENF级要求,燃烧性能达到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中B1(B)级阻燃等级。外加剂磷酸二氢铵的加入有效提高了硫氧镁水泥基蔗渣板表面的抗泛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渣 水泥 水泥蔗渣板 阻燃性能 泛霜 磷酸二氢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镁质和硫铝酸钙膨胀剂对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周建伟 余保英 +3 位作者 孔亚宁 杨文 李毅 亢泽千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40,共8页
本文研究了氧化镁质和硫铝酸钙膨胀剂对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水化产物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膨胀剂均会引起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流动性能、力学性能的下降;掺入氧化镁质膨胀剂使得材料体系中大量生成富镁硅钙石,而掺入硫铝酸钙... 本文研究了氧化镁质和硫铝酸钙膨胀剂对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水化产物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膨胀剂均会引起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流动性能、力学性能的下降;掺入氧化镁质膨胀剂使得材料体系中大量生成富镁硅钙石,而掺入硫铝酸钙膨胀剂使得材料体系中钙矾石含量增大,两种水化产物均可以细化材料的孔结构,改善试样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5%(质量分数)掺量下硫铝酸钙膨胀剂试样的孔径比氧化镁质膨胀剂试样的更小,结构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钙 膨胀剂 工程水泥复合材料 水化产物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及低温环境下不同镁盐和硫酸盐组合对水泥基材料碳硫硅钙石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罗遥凌 王冲 +1 位作者 彭小芹 于超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8-1003,1012,共7页
为研究在电场和低温共同作用下镁盐及硫酸盐对水泥基材料的侵蚀行为,利用外观破坏等级、抗压强度比以及SEM/EDS,FTIR和XRD等手段分析了其侵蚀机理.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阴极Na2SO_4溶液-阳极MgSO_4溶液电极组合在侵蚀120d时的侵蚀效... 为研究在电场和低温共同作用下镁盐及硫酸盐对水泥基材料的侵蚀行为,利用外观破坏等级、抗压强度比以及SEM/EDS,FTIR和XRD等手段分析了其侵蚀机理.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阴极Na2SO_4溶液-阳极MgSO_4溶液电极组合在侵蚀120d时的侵蚀效果最明显,其次是阴极MgSO_4溶液-阳极MgSO_4溶液电极组合和阴极MgSO_4溶液-阳极MgCl2溶液电极组合;在阴阳极均存在镁盐时,水泥基材料的侵蚀劣化程度反而不及阳极单独存在镁盐时严重;当阴极存在镁盐时,由于阴极附近的水在电场作用下被电解而使阴极区域聚集了更多的OH-与镁盐生成沉淀Mg(OH)2,Mg(OH)2在侵蚀初期会堵塞试件表面从而延缓SO2-4的迁入,随着侵蚀龄期的增加,积累的镁盐开始腐蚀C-S-H凝胶并造成试件开裂,继而加速试件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水泥材料 酸盐 硅钙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氧镁水泥耐水性能的改性研究进展
8
作者 翟健梁 赖淏 +5 位作者 毛楠 王昊宇 宗有杰 熊锐 关博文 王振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4-503,共10页
本文分析了氯氧镁水泥(MOC)耐水性能差的原因,介绍了国内外对MOC耐水性能的改性研究现状,综合整理了有机、无机与掺合料三类改性剂对MOC耐水性能的改善作用与改性机理。提出后续的研究重点应集中于MOC及其混凝土的耐水性能,并应以绿色... 本文分析了氯氧镁水泥(MOC)耐水性能差的原因,介绍了国内外对MOC耐水性能的改性研究现状,综合整理了有机、无机与掺合料三类改性剂对MOC耐水性能的改善作用与改性机理。提出后续的研究重点应集中于MOC及其混凝土的耐水性能,并应以绿色、环保、科学的方式提高MOC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材料 水泥 耐水性能 改性 改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氧镁水泥基材料体积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关辉 吕建福 巴恒静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6-300,共5页
采用不同掺合料与骨料配制氯氧镁水泥基材料,分别在干燥和潮湿环境下,对氯氧镁水泥基材料的干燥收缩和潮湿膨胀变形进行实验研究与变形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干燥状态下,氯氧镁水泥净浆42d的收缩率达到1400×10-6,单掺稻壳粉后收缩... 采用不同掺合料与骨料配制氯氧镁水泥基材料,分别在干燥和潮湿环境下,对氯氧镁水泥基材料的干燥收缩和潮湿膨胀变形进行实验研究与变形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干燥状态下,氯氧镁水泥净浆42d的收缩率达到1400×10-6,单掺稻壳粉后收缩率明显提高,单掺粉煤灰后收缩率提高不多,单掺砂和复掺硅灰及粉煤灰后收缩率明显降低;在潮湿状态下,氯氧镁水泥净浆42d的膨胀率为6898×10-6,单掺稻壳粉水泥的膨胀率比氯氧镁水泥净浆略有提高,单掺粉煤灰、砂和复掺硅灰及粉煤灰的水泥膨胀率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材料 潮湿膨胀 体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改性硫氧镁水泥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巨松 董孟肖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4-330,共7页
目的研究当总掺量不同时,复合改性硫氧镁水泥的物相组成、抗压强度及耐水性能,提出提高和改善硫氧镁水泥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的方法.方法按材料用量的不同进行硫氧镁水泥基本配比试验;制备复合改性硫氧镁水泥;利用扫描电镜和X光谱衍射进... 目的研究当总掺量不同时,复合改性硫氧镁水泥的物相组成、抗压强度及耐水性能,提出提高和改善硫氧镁水泥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的方法.方法按材料用量的不同进行硫氧镁水泥基本配比试验;制备复合改性硫氧镁水泥;利用扫描电镜和X光谱衍射进行微观分析.结果硫氧镁水泥的抗压强度达到最大时的基本配比:质量分数为30%,固液比为1.2,粉煤灰掺量为30%;复合酸总掺量取2%,草酸质量与柠檬酸质量比为1∶3的配比时,硫氧镁水泥28 d的抗压强度为72.5 MPa左右,是不添加改性剂硫氧镁水泥的2倍多;复合酸使水泥软化系数在0.95以上,微观分析确定新物相为5Mg(OH)_2·MgSO·7H_2O.结论加入复合酸使水泥内部更加密实,孔隙率降低,抗压强度提高,并表现出较好的耐水性能和力学性能;新物相的生成是复合改性硫氧镁水泥耐水性能和力学性能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复合改性 力学性能 5Mg(OH)2·MgSO4·7H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矿物掺合料对改性硫氧镁水泥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闫浩康 王硕 +3 位作者 时绪智 袁兴栋 隋玉武 岳雪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探究矿物掺合料对改性硫氧镁水泥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分别将不同掺量的粉煤灰、矿粉掺入改性硫氧镁水泥中,对其力学性能、耐水性和耐酸性进行测试,并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粉煤... 为探究矿物掺合料对改性硫氧镁水泥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分别将不同掺量的粉煤灰、矿粉掺入改性硫氧镁水泥中,对其力学性能、耐水性和耐酸性进行测试,并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的掺入会提高改性硫氧镁水泥的3 d强度,但后期强度有所下降,当粉煤灰掺量大于20%(质量分数)时,其28 d抗压强度相较于基准组损失了14.7%;掺入矿粉对改性硫氧镁水泥的前期强度影响较小,并导致后期强度下降,当矿粉掺量为30%~40%(质量分数)时,水泥的28 d强度损失率高达17.3%。适量的粉煤灰与矿粉均能够提升改性硫氧镁水泥的耐水性和耐硫酸腐蚀性,其中水泥的耐硫酸腐蚀性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强,耐硫酸腐蚀效果最好时矿粉掺量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胶凝材料 改性水泥 矿物掺合料 粉煤灰 矿粉 耐水性能 耐酸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二氢钠与硬脂酸钠复合改性发泡硫氧镁水泥 被引量:2
12
作者 樊梦琪 王昊 +4 位作者 侯宇轩 王惠维 杨红健 程庆彦 罗学如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048-10054,共7页
采用磷酸二氢钠与硬脂酸钠复合改性的方式制备发泡硫氧镁水泥(FMOSC),并与单掺改性所制备的试样进行比较,研究复合改性对FMOSC干密度、孔隙率、孔结构、孔径分布、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 采用磷酸二氢钠与硬脂酸钠复合改性的方式制备发泡硫氧镁水泥(FMOSC),并与单掺改性所制备的试样进行比较,研究复合改性对FMOSC干密度、孔隙率、孔结构、孔径分布、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复合改性对FMOSC水化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及改性机理。结果表明:磷酸二氢钠和硬脂酸钠对FMOSC干密度和孔隙率基本无影响,采用复合改性使试样孔结构和孔径分布得到优化,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均为改性前试样的2倍以上,改性效果优于单掺改性;硬脂酸钠单独掺入后FMOSC水化产物仍以Mg(OH)_(2)为主,引入磷酸二氢钠后水化产物以517相为主;H_(2)PO_(4)^(-)吸附在氧化镁水化层表面抑制Mg(OH)_(2)生成,促进517晶核形成,在晶核自组装过程中,C_(17)H_(35)COO^(-)在晶核表面发生化学吸附,影响517相形貌。在两种改性剂的双重作用下,本工作制备出轻质、高强、耐水的FMO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水泥(FMOSC) 抗压强度 软化系数 复合改性 517晶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剂和矿物掺合料对硫氧镁水泥耐水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晓闯 陈波 +1 位作者 王雄锋 马豪达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8-196,共9页
【目的】硫氧镁(简称MOS)水泥是由硫酸镁(MgSO_(4))溶液和轻烧氧化镁(MgO)混合制得的镁质胶凝材料,具有轻质、耐高温、易制备、绿色环保等特点,但是MOS水泥耐水性差的特性限制了其工程应用场景。为梳理MOS水泥耐水性的改善措施和改性后... 【目的】硫氧镁(简称MOS)水泥是由硫酸镁(MgSO_(4))溶液和轻烧氧化镁(MgO)混合制得的镁质胶凝材料,具有轻质、耐高温、易制备、绿色环保等特点,但是MOS水泥耐水性差的特性限制了其工程应用场景。为梳理MOS水泥耐水性的改善措施和改性后的效果,【方法】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概述了柠檬酸(CA)、水玻璃(SS)、磷酸(PA)、酒石酸(TA)等改性剂和粉煤灰(FA)、硅灰(FS)、矿渣等掺合料对MOS水泥耐水性的作用效果,总结了改性剂和矿物掺合料对MOS水泥软化系数、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的影响,分析了改性剂和掺合料的改善机理。【结果】发现改性后MOS水泥软化系数能够保持在0.8以上,有害孔减少,总孔隙率降低,结构更加密实,有更多5·1·7相生成。【结论】适宜的改性剂和适当的掺合料会显著提升硫氧镁水泥的耐水性能。最后,对MOS水泥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与展望,为继续研究MOS水泥耐水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水泥 改性 耐水性 掺合料 软化系数 5·1·7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掺量对超轻质硫氧镁基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吕夏婷 谭洪波 +3 位作者 张世轩 李懋高 王金堂 蹇守卫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62-4270,共9页
硫氧镁水泥具有轻质、导热系数低、耐火等优点,将其制备成泡沫混凝土并应用于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本文通过加入高稳定改性泡沫来调控超轻质硫氧镁基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学显微镜(OM)等测... 硫氧镁水泥具有轻质、导热系数低、耐火等优点,将其制备成泡沫混凝土并应用于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本文通过加入高稳定改性泡沫来调控超轻质硫氧镁基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学显微镜(OM)等测试研究了气孔结构的变化,探究了密度和孔结构变化对超轻质硫氧镁基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稳定改性泡沫掺量的增加,超轻质硫氧镁基泡沫混凝土的气孔数量增多且平均孔径明显减小,密度逐渐减小,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当泡沫掺量为250%(质量分数)时,超轻质硫氧镁基泡沫混凝土的密度降低至88.33 kg/m^(3),导热系数降低至0.0382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轻质 改性水泥 泡沫混凝土 气孔结构 导热系数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对硫氧镁水泥强度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影 蒋林华 +3 位作者 徐宁 白舒雅 杨国辉 葛云云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6-80,共5页
为了研究石墨烯对硫氧镁水泥强度的影响,选取水灰比0.37、0.43、0.51在55%~95%的养护湿下制备了石墨烯硫氧镁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测试。采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水化产物,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 为了研究石墨烯对硫氧镁水泥强度的影响,选取水灰比0.37、0.43、0.51在55%~95%的养护湿下制备了石墨烯硫氧镁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测试。采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水化产物,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0~2.0%的掺量内,硫氧镁水泥抗折强度随石墨烯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掺量达到2.0%,抗折强度最大提高了144.9%。抗压强度先减小后增大,2.0%掺量下出现极大值。该复合材料的最佳养护湿度在65%左右。水灰比对复合材料强度的影响在高石墨烯掺量下比较明显。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掺石墨烯和改变养护湿度均只改变水化产物的数量。SEM分析表明石墨烯的掺入细化了水化产物尺寸,优化了水化产物的分布和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水泥 复合材料 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氧镁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锐 江国健 +6 位作者 沈晴昳 魏曹平 王友丰 涂添哲 赵前程 宋晖 刘思宇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3-497,共5页
以轻烧氧化镁粉、七水硫酸镁与外加剂为原料制备了改性硫氧镁胶凝材料,研究了改性硫氧镁胶凝材料中轻烧氧化镁粉与七水硫酸镁的最佳配合比,以及外加剂对硫氧镁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进行... 以轻烧氧化镁粉、七水硫酸镁与外加剂为原料制备了改性硫氧镁胶凝材料,研究了改性硫氧镁胶凝材料中轻烧氧化镁粉与七水硫酸镁的最佳配合比,以及外加剂对硫氧镁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进行微观形貌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轻烧氧化镁粉掺量的增加有利于硫氧镁胶凝材料试件强度的提高,而硫酸镁溶液浓度的降低使得硫氧镁胶凝材料试件强度呈负增长趋势。当轻烧氧化镁粉与七水硫酸镁及拌合水的摩尔比为11∶1∶8,复合外加剂为9∶1时,硫氧镁胶凝材料试件的28 d抗压强度可达到118.5 MPa,软化系数0.95以上,改性后硫氧镁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材料 改性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掺矿物掺合料对氯氧镁水泥耐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翟健梁 赖淏 +4 位作者 毛楠 田桂成 王昊宇 郭豪彦 熊锐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90-3598,共9页
为了更好地促进氯氧镁水泥(MOC)的工程化应用,研究了原料配比、单掺不同磷酸盐改性剂、复掺磷酸与矿物掺合料改性剂对MOC耐水性能的影响。采用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力学性能),变异系数(强度随改性剂掺量变化的稳定性),耐水系数(耐水性能... 为了更好地促进氯氧镁水泥(MOC)的工程化应用,研究了原料配比、单掺不同磷酸盐改性剂、复掺磷酸与矿物掺合料改性剂对MOC耐水性能的影响。采用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力学性能),变异系数(强度随改性剂掺量变化的稳定性),耐水系数(耐水性能)综合评价了改性剂对MOC耐水性能的改善效果,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耐水性能改善机理。结果表明:当原料摩尔比n(MgO)∶n(MgCl_(2))∶n(H_(2)O)=7∶1∶15,且1.0%磷酸和60%硅灰(占MgO的质量分数)复掺时,MOC的耐水性能改善效果最佳,改性后MOC的耐水系数在1.1以上;微集料填充效应、火山灰效应、强度相(P5)稳定性的增强效应共同提升了MOC的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材料 水泥 矿物掺合料 力学性能 耐水性能 改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铝水泥改性固废基胶凝材料性能与水化进程研究
18
作者 任才富 王栋民 +3 位作者 房奎圳 王吉祥 李晓慧 张信龙 《材料导报》 2025年第18期89-96,共8页
以钢渣、矿渣和脱硫石膏为原料制备了固废基胶凝材料,针对其凝结时间长、力学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采用硫铝水泥(CSA)提升固废基胶凝材料性能。通过水化热、XRD、FTIR、TG-DSC、SEM和MIP等测试手段,探究CSA对固废基胶凝材料水化过程、硬... 以钢渣、矿渣和脱硫石膏为原料制备了固废基胶凝材料,针对其凝结时间长、力学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采用硫铝水泥(CSA)提升固废基胶凝材料性能。通过水化热、XRD、FTIR、TG-DSC、SEM和MIP等测试手段,探究CSA对固废基胶凝材料水化过程、硬化浆体组成及微结构演变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揭示其改性机制。结果表明:CSA掺量为5%(质量分数,下同)时,胶凝材料体系3 d和28 d抗压强度分别达到17.7、31.1 MPa,较空白组提升了21.2%和23.4%。CSA中高活性矿物C_(4)A_(3)快速水化形成AFt,显著缩短固废基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CSA加快了体系水化反应进程,水化诱导期和水化放热峰大幅提前,并使总放热量提高,但掺加CSA会降低浆体初始阶段pH值,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矿渣的解离进程。随着水化程度加深,体系中生成了更多的AFt、C-S-H凝胶等水化产物,尤其是反应后期C-S-H凝胶的大量形成,提高了体系的结合水含量和反应程度。体系中针棒状AFt和C-S-H凝胶相互穿插、搭接,填充于孔隙中,细化了孔径,形成更为致密的微结构,从而大幅提升了固废基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固废胶凝材料 抗压强度 水化进程 微结构 改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尔比对MMOS水泥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的影响及机理
19
作者 巴明芳 马哲洋 +2 位作者 纪璐鑫 崔嘉铭 柳俊哲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33-743,共11页
研究了原材料摩尔比(n(MgO)∶n(MgSO_(4))∶n(H_(2)O))对改性硫氧镁(MMOS)水泥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热重分析(TG)等测试技术对其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MOS水... 研究了原材料摩尔比(n(MgO)∶n(MgSO_(4))∶n(H_(2)O))对改性硫氧镁(MMOS)水泥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热重分析(TG)等测试技术对其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MOS水泥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着水硫比和氧硫比的提高均呈提升趋势.其中原材料摩尔比为10∶1∶12时,水泥力学性能最优.不同摩尔比MMOS水泥在56d龄期内均呈膨胀变形,其中总变形随水硫比和氧硫比的提高呈减小趋势;自收缩变形随水硫比的提高而减小,随氧硫比的提高呈先增后减趋势.这主要是由于硬化后不同摩尔比MMOS水泥中的水化产物Mg(OH)_(2)和5·1·7相(5Mg(OH)_(2)·MgSO_(4)·7H_(2)O)含量各有不同.当Mg(OH)_(2)含量减少,而5·1·7相含量增加时,MMOS水泥的膨胀变形量降低,同时其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尔比 改性水泥 力学性能 体积变形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质产品及改性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曹永敏 常维峰 +1 位作者 王翔 左文才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48,52,共4页
本文指出 ,镁质胶凝材料是一种优缺点都很突出的材料 ,分析了菱镁改性剂的主要作用和最新研究方向 ,概括了改性剂在镁质材料中的应用。
关键词 质胶凝材料 改性 改性技术 水泥 力学性能 玻纤增强改性通风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