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共焦扫描显微术观测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微结构
1
作者 王晓广 马万云 杨光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0-273,共4页
激光共焦扫描显微术是一种具有较高对比度和分辨能力的光学成像技术。利用这种技术对四种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水门汀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成像观测 ,并对成像结果进行了分析。模拟口腔环境 ,样品被分别放置在pH =7.0的水环境以及pH =3.5的... 激光共焦扫描显微术是一种具有较高对比度和分辨能力的光学成像技术。利用这种技术对四种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水门汀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成像观测 ,并对成像结果进行了分析。模拟口腔环境 ,样品被分别放置在pH =7.0的水环境以及pH =3.5的乳酸环境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蚀后进行成像。实验得到了几种样品的微结构信息以及腐蚀后的微结构变化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共焦扫描显微术 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水门汀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改性玻璃离子修复龈下楔状缺损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芳 熊雁洁 赵文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0期204-208,共5页
目的探讨树脂改性玻璃离子(resin modified glass ionomer,RMGI)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上颌前磨牙龈下楔状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 目的探讨树脂改性玻璃离子(resin modified glass ionomer,RMGI)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上颌前磨牙龈下楔状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患者行RMGI牙体楔状缺损修复术,对照组患者行普通玻璃离子水门汀楔状缺损修复术。比较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龈沟出血指数(sulcular bleeding index,SBI)及龈沟液样本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s,ALP)、白介素-1β(interleukine-1β,IL-1β)水平。采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评价标准评估两组的成功率。结果修复后6个月和12个月,研究组在外形、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颜色匹配性、表面质地方面修复成功患者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龈沟液AST、ALP、IL-1β水平及PLI、PD、SB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MGI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牙体间粘接和边缘密合性均良好、患牙色泽美观,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改性玻璃离子 楔状缺损 牙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体玻璃离子充填材料边缘微渗漏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与金相显微镜比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包广洁 李子夏 康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在两种不同显微镜下定量观测人离体牙充填玻璃离子水门汀后边缘微渗漏的情况,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新鲜无龋前磨牙,备洞,充填玻璃离子水门汀,37℃水浴条件下分别置于0.1%罗丹明B荧光染料或1%甲基蓝溶液浸染,激光扫描共... 目的:在两种不同显微镜下定量观测人离体牙充填玻璃离子水门汀后边缘微渗漏的情况,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新鲜无龋前磨牙,备洞,充填玻璃离子水门汀,37℃水浴条件下分别置于0.1%罗丹明B荧光染料或1%甲基蓝溶液浸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下分别测量染液渗入深度,定量评价微渗漏程度,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检测到染液渗漏,在分别充填传统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和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情况下,金相显微镜下测得的渗漏值分别为(33.18±5.59)μm和(32.30±3.76)μm,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所得渗漏深度(22.57±2.59)μm及(21.93±1.51)μm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均可用于牙体充填材料边缘微渗漏的观测,但综合效果前者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 玻璃离子水门汀 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水门汀 微渗漏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金相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