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灰色聚类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
作者 孟宪林 沈晋 周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34-139,共6页
将改性灰色聚类法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评价,并将此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及灰色聚类法所得的结果相比较,获得了更为合理的评价结果。
关键词 改性灰色聚类法 重金属污染 土壤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山区燃煤型电厂周边土壤重金属形态特征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61
2
作者 范明毅 杨皓 +4 位作者 黄先飞 曹人升 张泽东 胡继伟 秦樊鑫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25-2436,共12页
为了揭示毕节金沙电厂周边土壤重金属(Hg、As、Cd、Cr、Cu、Pb和Zn)污染状况,在电厂周围采集了32个土壤表层样品,采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进行形态分析,并以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改性灰色聚类法及风险评估编码法(RAC)进行生态... 为了揭示毕节金沙电厂周边土壤重金属(Hg、As、Cd、Cr、Cu、Pb和Zn)污染状况,在电厂周围采集了32个土壤表层样品,采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进行形态分析,并以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改性灰色聚类法及风险评估编码法(RAC)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重金属含量变化具有一定的空间变异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除了Cd和Cr的含量平均值低于贵州省土壤平均背景值外,其余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均大于该背景值.土壤中的大部分重金属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而Cd主要以酸可提取态和可还原态存在,具有很强的环境危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g与As、Cd表现为极显著相关,而Zn与其余重金属元素相关性都较弱.生态风险评价得出7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大小顺序为Cd>Hg>As>Cu>Pb>Zn>Cr,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129.72,处于中等生态风险.通过改性灰色聚类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评价,表明电厂西面污染明显高于东面,且Hg和Cd为主要污染物;由风险评估编码法得出元素Cd有效态占18.17%,对环境构成中等风险等级,元素Cr和Zn对环境的危害处于低风险状态,元素Hg、Pb、As和Cu处于无风险状态.综合以上研究结果,金沙电厂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应特别重视Hg和Cd这两种重金属污染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改性灰色聚类法 风险评估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