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介质环境下改性再生混凝土冻融损伤分析及寿命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金枝 石赐明 +2 位作者 钟楚珩 陆伟银 吴学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25,共9页
为探究不同冻融环境下改性再生混凝土耐久性问题,该文选取5%水玻璃溶液和8%硅烷溶液分别对再生骨料浸泡进行单一改性和复合改性。对改性后的再生混凝土分别置于清水、3.5%NaCl溶液和5%Na2SO4溶液3种介质环境中进行快速冻融试验,通过再... 为探究不同冻融环境下改性再生混凝土耐久性问题,该文选取5%水玻璃溶液和8%硅烷溶液分别对再生骨料浸泡进行单一改性和复合改性。对改性后的再生混凝土分别置于清水、3.5%NaCl溶液和5%Na2SO4溶液3种介质环境中进行快速冻融试验,通过再生混凝土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分析其劣化机理,并引入Weibull模型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损伤和寿命预测。结果表明:相同冻融环境下,再生骨料经过改性处理后的再生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改善明显,且复合改性改善效果优于单一改性效果。同一试验组在不同冻融环境下的损伤程度依次为3.5%NaCl溶液>5%Na2SO4溶液>清水。引入Weibull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环境下改性再生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和预测寿命,为改性再生混凝土应用于实际工程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再生混凝土 不同介质环境 WEIBULL分布 冻融损伤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再生混凝土角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付佳丽 陈威文 柳炳康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2-256,共5页
通过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改性处理,制作出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粉煤灰取代率分别为15%和0%(取代水泥)的两榀框架角节点,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对模拟地震作用下得到的滞回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延性及耗能曲线... 通过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改性处理,制作出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粉煤灰取代率分别为15%和0%(取代水泥)的两榀框架角节点,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对模拟地震作用下得到的滞回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延性及耗能曲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适量的改性再生混凝土能够满足抗震性能要求,可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再生混凝土 低周反复荷载 角节点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纵筋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肖景平 付佳丽 +1 位作者 周卫东 柳炳康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84,共8页
为研究反复荷载下改性再生混凝土节点纵向钢筋粘结性能,制作了2榀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在柱两侧梁端的纵筋预埋应变片,试验获得了纵筋荷载-应变滞回曲线。利用同一根纵筋两个测点应变差计算区段内的平均粘结应力... 为研究反复荷载下改性再生混凝土节点纵向钢筋粘结性能,制作了2榀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在柱两侧梁端的纵筋预埋应变片,试验获得了纵筋荷载-应变滞回曲线。利用同一根纵筋两个测点应变差计算区段内的平均粘结应力,得到加载过程中纵筋通裂阶段、极限阶段、破坏阶段相对粘结强度。试验表明,在通裂阶段和极限阶段纵筋保有较为稳定的粘结应力,可以满足再生混凝土构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通过粘结强度传递应力、协调变形的要求。添加粉煤灰的改性再生混凝土增强了再生骨料界面密实性和粘结作用,可提高钢筋粘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再生混凝土 低周反复荷载 中节点 纵向钢筋 粘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塑料改性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38
4
作者 刘锋 黄海滨 +3 位作者 夏晓舟 李丽娟 钟根全 郭永昌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3-179,共7页
将再生ABS/PC塑料颗粒掺入混凝土中制成塑料改性混凝土,对该改性混凝土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再生ABS/PC塑料颗粒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二维圆形随机骨料模型,运用有限元... 将再生ABS/PC塑料颗粒掺入混凝土中制成塑料改性混凝土,对该改性混凝土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再生ABS/PC塑料颗粒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二维圆形随机骨料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单轴压缩细观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掺量下再生塑料改性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将单轴压缩强度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模拟计算再生塑料改性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塑料改性混凝土 力学性能 试验研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