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剂对脂肪酶降解高分子量PBS及改性共聚物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敏 丁明亮 +1 位作者 张婷 杨金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2-615,共4页
采用固定化脂肪酶分别在四氢呋喃(THF)、甲苯及THF和甲苯的混合溶剂体系中,对高分子量的PBS及PBS/CHDM共聚物进行了催化降解,用GPC测定了降解产物的分子量,用质谱(MS)对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用FTIR表征了产物化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脂... 采用固定化脂肪酶分别在四氢呋喃(THF)、甲苯及THF和甲苯的混合溶剂体系中,对高分子量的PBS及PBS/CHDM共聚物进行了催化降解,用GPC测定了降解产物的分子量,用质谱(MS)对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用FTIR表征了产物化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对Mn在105以上的PBS,在THF体系中可降解到1.4×104,而在甲苯体系中可降解到4×104;但在THF和甲苯的混合体系中,可将Mn105以上的PBS和PBS/CHDM共聚物都可降解为0.1×104以下的原料单体、一至四环状低聚物及少量线型低聚物.分析了水含量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降解 PBS改性共聚物 原料单体 环状低聚物 线型低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改性AM/NaAA/C_(16)DMAAC共聚物的合成
2
作者 罗慧娟 赵立强 +1 位作者 代加林 潘志军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12-14,共3页
采用氧化还原体系,以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C16DMAAC)、丙烯酸钠(NaAA)、丙烯酰胺(AM)为原料,合成了AM/NaAA/C16DMAAC共聚物。考察了合成条件对共聚物特性粘数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引发剂加量0.3... 采用氧化还原体系,以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C16DMAAC)、丙烯酸钠(NaAA)、丙烯酰胺(AM)为原料,合成了AM/NaAA/C16DMAAC共聚物。考察了合成条件对共聚物特性粘数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引发剂加量0.3%-0.5%,其中n(亚硫酸氢钠):n(过硫酸铵)=1:2;单体加量10%,其中n(AM):,n(NaAA):n(C16DMAAC)=84.7:15.0:0.3;反应温度45—50℃;反应时间4h;疏水单体摩尔分数0.3%。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表征,表明其符合理论上的结构,为目标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改性共聚物 丙烯酰胺 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改性P(AM/AMPS/EA)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郭光范 闫玲玲 +2 位作者 曹孟菁 张玉平 苏花卫 《精细石油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共6页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疏水单体丙烯酸异辛酯(EA)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疏水改性P(AM/AMPS/EA)三元共聚物。最佳反应条件:AM、AMPS、EA单体加量分别为8.5 g、1.5 g、0.2 mL,反应温度40℃,引发剂含量为0.10%,(...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疏水单体丙烯酸异辛酯(EA)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疏水改性P(AM/AMPS/EA)三元共聚物。最佳反应条件:AM、AMPS、EA单体加量分别为8.5 g、1.5 g、0.2 mL,反应温度40℃,引发剂含量为0.10%,(NH4)2S2O8-Na2HSO3摩尔比2∶1。通过红外光谱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溶液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浓度0.2%时,表观黏度为1353 mPa·s,表现出良好的增黏能力。在90℃时,保留较高的黏度;在5%NaCl和0.5%CaCl2盐水当中,黏度值和保留率远高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HAPM相比具有更高的剪切黏度和黏弹性。在模拟驱油实验,其提高采收率值比HPAM高13.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改性共聚物 表观黏度 流变性 抗温抗盐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S核壳结构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改性SAN树脂的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海燕 王江涛 +3 位作者 赵惠珠 解金鹏 张立群 瞿雄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1,16,共4页
随着社会对环保问题的关注,乳液聚合用于脆性聚合物的改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核壳结构聚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PBA/AS,简称AAS),单体总转化率达99.35%,乳胶粒理论粒径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 随着社会对环保问题的关注,乳液聚合用于脆性聚合物的改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核壳结构聚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PBA/AS,简称AAS),单体总转化率达99.35%,乳胶粒理论粒径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该体系没有明显的二次成核过程。当乳胶粒粒径在326 nm、橡胶质量分数为15%时,AAS改性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体系发生明显的脆-韧转变,而拉伸强度保持较高的值。DMA谱图表明,随橡胶相含量的增大,两相转变峰越来越接近,相容性提高;SEM观察证实了这种力学性能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共聚物 改性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对水泥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岳跃展 杨远光 +2 位作者 杨生荣 张凯敏 张亮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20,共5页
针对水泥环脆性较高,在固井后的施工作业中其完整性易遭受破坏的问题,将用太古油改性的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作为增韧材料加入油井水泥中,研究了其对油井水泥浆体系常规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其对水泥石力学特性的影响机理... 针对水泥环脆性较高,在固井后的施工作业中其完整性易遭受破坏的问题,将用太古油改性的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作为增韧材料加入油井水泥中,研究了其对油井水泥浆体系常规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其对水泥石力学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改性EVA与水泥浆的相容性较好,其对浆体的流动性、失水量影响较小,水泥浆稠化时间随改性EVA掺量增加而延长;改性EVA对水泥石抗压强度影响较小,但能提高水泥石的抗折强度和韧性,当改性EVA加量为3%时,水泥石75℃养护3 d的抗折强度提高4.4%,压折比减小28.0%,掺量为4%时,水泥石弹性模量降低39.5%。改性EVA水解产物和水泥水化产物相结合,生成的晶体和脱水聚合物使水泥石内部结构更加致密,减小或消除了水泥石内应力集中,阻止了裂缝扩展,改善了水泥石的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 同井 水泥浆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影响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性能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枫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0-253,共4页
通过掺加不同含量糠醛抽出油、红油增塑剂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剂,分析其对SBS改性沥青各性能指标的影响,判断影响SBS改性沥青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改性沥青中SBS改性剂含量是提高软化点、弹性恢复的主要因素... 通过掺加不同含量糠醛抽出油、红油增塑剂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剂,分析其对SBS改性沥青各性能指标的影响,判断影响SBS改性沥青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改性沥青中SBS改性剂含量是提高软化点、弹性恢复的主要因素;糠醛抽出油含量增大则可明显提高其延度指标,且改善SBS改性沥青的离析程度;红油增塑剂含量增大可大幅提高SBS改性沥青的延度指标,但高温性能下降且离析严重,短期老化后指标下降幅度高于同等含量抽出油老化后指标。因此可在SBS含量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掺加适当的糠醛抽出油以改善SBS改性沥青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性能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 糠醛抽出油 红油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盐型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与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旭晖 郭丽梅 +2 位作者 管保山 梁利 刘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13-1318,共6页
以丙烯酰胺(AM)为主单体,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改性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制备一种两性丙烯酰胺聚合物。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合成条件,并利用FTIR、黏度和密闭流动摩阻测试系统对聚合物的结... 以丙烯酰胺(AM)为主单体,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改性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制备一种两性丙烯酰胺聚合物。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合成条件,并利用FTIR、黏度和密闭流动摩阻测试系统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合成条件为:n(SSS)∶n(DMC)=1.28∶1、AM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65%(w)、单体总用量为体系总质量的35%(w)、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2%(w)、反应温度55℃。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聚合物抗盐性能优异,在盐含量30 000 mg/L的模拟水中的黏度保留率为123.53%,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和快速增黏性能,降阻性能优良且在高盐环境中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对苯乙烯磺酸钠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改性共聚物 抗盐 降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改性聚环氧琥珀酸阻垢剂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柳鑫华 关俊霞 +6 位作者 王丽红 付占达 高玉华 魏金芳 王磊 杨勇 李文涛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2年第8期95-101,共7页
聚环氧琥珀酸(PESA)是一种绿色环保阻垢剂,因官能团单一从而性能受到限制。为增强其性能,本试验用丝氨酸(Ser)作为改性剂对PESA进行了改性研究,探究了改性的最优合成工艺条件。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NMR)进行了目标产物的结... 聚环氧琥珀酸(PESA)是一种绿色环保阻垢剂,因官能团单一从而性能受到限制。为增强其性能,本试验用丝氨酸(Ser)作为改性剂对PESA进行了改性研究,探究了改性的最优合成工艺条件。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NMR)进行了目标产物的结构表征。通过热重试验探析了改性产品的热稳定性。研究显示:在90℃下,聚环氧琥珀酸与丝氨酸的质量比为1.0∶0.8,反应时间2.0 h条件下改性,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Ser-PESA)阻垢性能最佳。当PESA和Ser-PESA的投加量为10 mg/L时,对碳酸钙的阻垢率分别可达86%和96%。钙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形貌证明加入阻垢剂PESA和Ser-PESA后碳酸钙结构由稳定的方解石结构变成了不稳定的球霰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氧琥珀酸 丝氨酸 阻垢 改性共聚物 阻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淀粉-丙烯酰胺强凝胶堵剂的封堵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韩秀贞 李宏岭 +1 位作者 侯吉瑞 张宏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123,共3页
用常规堵剂深部封堵窜流型地层较困难,室内研发了以改性淀粉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有机复合交联剂和引发剂为主要成分的强凝胶堵剂,采用30m超长填砂管检测其深部运移特性和深部封堵性能。实验表明,该堵剂具有良好的深部运移能力、... 用常规堵剂深部封堵窜流型地层较困难,室内研发了以改性淀粉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有机复合交联剂和引发剂为主要成分的强凝胶堵剂,采用30m超长填砂管检测其深部运移特性和深部封堵性能。实验表明,该堵剂具有良好的深部运移能力、较强的抗剪切能力、较好的选择封堵性和极强的封堵性能,能够满足吉林油田矿场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 深部封堵 深部运移 抗剪切 封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接枝改性EVA稠油降黏剂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德新 赵修太 +1 位作者 邱广敏 战俊花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6-268,276,共4页
在甲苯中以BPO引发,使马来酸酐MAH接枝于EVA上,生成接枝产物EVA.g-MAH,再分别与十八醇、N-(2-羟乙基)乙二胺、十二胺反应,生成接枝改性物EVA—g-MHA—O、EVA—g-MAH--N、EVA-g-MAH-D,用甲醇沉淀、干燥,得到油溶性稠油降黏刺。... 在甲苯中以BPO引发,使马来酸酐MAH接枝于EVA上,生成接枝产物EVA.g-MAH,再分别与十八醇、N-(2-羟乙基)乙二胺、十二胺反应,生成接枝改性物EVA—g-MHA—O、EVA—g-MAH--N、EVA-g-MAH-D,用甲醇沉淀、干燥,得到油溶性稠油降黏刺。所用EVA含VA链节4.5%,VA链节、MAH、改性剂摩尔比为1:2:2。将降黏剂的煤油溶液0.4mL加入20g稠油中,在60℃测量黏度,以加等量煤油的稠油黏度为基准计算降黏率。对于分别舍沥青质19.20%和23.74%,含胶质2.34%和2.83%,舍蜡5.51%和4.31%、60℃黏度1.895和3、367Pa·s的1号和2号孤东稠油,3种接枝改性EVA在加量大于100mg/kg时的降黏率比EVA高~25%和~30%;对于1号稠油,加量200-600mg/kg时降黏率维持不变或略有上升,对于2号稠油,加量大于300或400mg/kg后降黏率下降,其中EVA和EVA—g-MAH-D下降明显。3种接枝改性EVA对1号稠油的降黏率,0剂〉N剂〉D剂,对于2号稠油则N剂≈O剂〉D剂。讨论了降黏机理。图2表1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降黏剂 油溶性 接枝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 降黏 降黏机理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二叔丁基对甲酚对SBS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刚 丁龙亭 袁中玉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9-663,共5页
为了提高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的抗热氧老化及抗紫外线老化性能,以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为原材料,利用BHT能够消除SBS改性沥青中自由基的作用机理,对掺加不同剂量BHT的SBS改性沥青进行旋转薄膜加热(RTOFT)延... 为了提高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的抗热氧老化及抗紫外线老化性能,以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为原材料,利用BHT能够消除SBS改性沥青中自由基的作用机理,对掺加不同剂量BHT的SBS改性沥青进行旋转薄膜加热(RTOFT)延长老化试验、室内加速紫外线老化试验和常规路用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BHT能够为SBS改性沥青中的自由基迅速提供氢原子,以提高沥青的抗氧化性能;BHT能够有效地提高SBS改性沥青的抗热氧老化及抗紫外线老化能力;BHT对SBS改性沥青的其他路用性能无明显提升或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叔丁基对甲酚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 热氧老化 紫外线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SBS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谢忠安 张顶 +1 位作者 李松 熊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0-294,共5页
借助控制变量法研究工艺参数对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以确定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制备工艺。而后,研究了石墨烯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物理性能、贮存稳定性、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影响。利用荧光... 借助控制变量法研究工艺参数对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以确定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制备工艺。而后,研究了石墨烯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物理性能、贮存稳定性、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影响。利用荧光显微镜对石墨烯/SBS复合改性沥青改性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墨烯/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剪切速率4000r/min、剪切温度180℃、剪切时间70min。石墨烯的掺入显著地改善了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及贮存稳定性,但对低温性能略有不利影响;石墨烯/SBS复合改性沥青中石墨烯的最佳掺量为0.06%;石墨烯插入SBS网状结构之间,并与SBS小分子相互缠结,产生稳定的物理交联,使高温下沥青分子链段活动性受阻,从而改善沥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石墨烯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 制备工艺 流变特性 改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SBS改性剂复合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川 袁飞云 +1 位作者 姜涛 黄维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84-190,共7页
为对比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剂的结构类型、嵌段比、拉伸模量对复合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影响情况及原因,选取4种不同类型的SBS改性剂,根据类型进行复合改性,对单掺、复合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进行测试,结合傅里叶红外... 为对比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剂的结构类型、嵌段比、拉伸模量对复合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影响情况及原因,选取4种不同类型的SBS改性剂,根据类型进行复合改性,对单掺、复合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进行测试,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图、荧光显微镜观察图以及扫描电镜观察图对其性能差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SBS改性剂的复合改性机理仍为物理改性,性能差异的原因是改性剂类型的区别使聚合物颗粒发育后内部交联结构和分散程度的不同;复合改性后星型改性剂因微团聚作用将线型SBS进行交缠、裹挟形成结构更强、颗粒更大的结构,而两种线型聚合物复合改性后分散性更好;结构类型对复合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相较于嵌段比、拉伸模量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 改性沥青 复合改性 沥青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型RET复合聚合物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石剑欣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4-241,共8页
通过对比新型反应型弹性体三元共聚物(RET)改性剂与SBS、SBR在不同掺配比例下复合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布氏旋转黏度、BBR和DSR试验,确定了RET改性沥青及RET复配改性沥青中各种改性剂的掺量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马... 通过对比新型反应型弹性体三元共聚物(RET)改性剂与SBS、SBR在不同掺配比例下复合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布氏旋转黏度、BBR和DSR试验,确定了RET改性沥青及RET复配改性沥青中各种改性剂的掺量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马歇尔、车辙、低温弯曲、冻融劈裂、浸水马歇尔和疲劳试验综合分析了RET及RET复配低剂量SBS、SBR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RET改性剂能够明显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采用复配SBS或SBR的改性方法能够弥补RET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负面影响。综合考虑经济性、兼顾高低温性能,推荐RET与SBS、SBR复合改性沥青中,适宜的RET掺量为1.0%~1.5%,SBS、SBR合理掺量为2.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三元共聚物改性沥青 低剂量聚合物(SBS、SBR)改性沥青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修饰石墨烯/SBS复合改性沥青与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观竹 冯海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7-273,共7页
针对传统石墨烯存在成本高、与基质沥青相容性和分散性差的问题,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石墨烯(PVP-G)进行处理,基于针入度分级体系、PG分级体系与黏度分级体系指标评价了PVP修饰石墨烯复合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 针对传统石墨烯存在成本高、与基质沥青相容性和分散性差的问题,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石墨烯(PVP-G)进行处理,基于针入度分级体系、PG分级体系与黏度分级体系指标评价了PVP修饰石墨烯复合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常规针入度指标性能、流变特性、黏度特性,优化了适宜的PVP-G掺配比例,在此基础上,采用三大路用性能试验、浸水汉堡(APA)试验、半圆弯拉(SCB)疲劳试验与室内MMLS1/3试验,探讨了PVP-G/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疲劳性能与长期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添加PVP-G改善了SBS改性沥青的高温、低温和抗老化特性,增强了沥青胶结料的弹性恢复性能与抗变形性能,改善了低温抗断裂性能与应力释放性能。1.5%PVP-G/4.0%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有优异的高温抗永久变形性能、抗疲劳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在高温长期荷载及高温浸水综合作用下,1.5%PVP-G/4.0%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比5%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表现出了更优异的抗永久变形能力与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聚乙烯吡咯烷酮修饰石墨烯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 复合改性沥青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道路沥青软包装袋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牛春革 罗来龙 +1 位作者 韩韫 李磊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7-40,共4页
利用聚合物共混改性聚丙烯,在聚丙烯中加入适合的改性剂组分,既发挥聚丙烯耐热性能好、抗冲击力强的特点,同时又改善了其脆化温度高、与沥青熔融困难和分散差的缺点.通过对原料混合、造粒工艺的优化,解决了改性聚丙烯吹膜稳定性差的问题... 利用聚合物共混改性聚丙烯,在聚丙烯中加入适合的改性剂组分,既发挥聚丙烯耐热性能好、抗冲击力强的特点,同时又改善了其脆化温度高、与沥青熔融困难和分散差的缺点.通过对原料混合、造粒工艺的优化,解决了改性聚丙烯吹膜稳定性差的问题;对操作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后,大幅度改善了吹膜工艺中存在的薄膜褶皱多的问题.对制袋机刀口和冷却方式的改进,使改性聚丙烯包装膜实现了大批量、高效率的封切制袋生产.经用户使用证明,该包装袋可与道路沥青在160~170℃熔融,不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共聚物 沥青 软包装 工业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POE/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被引量:3
17
作者 郝黎霞 王标兵 +1 位作者 胡国胜 张彦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5-59,共5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熔融插层法制备的尼龙6/乙烯-辛烯共聚物/有机改性蒙脱土(PA6/POE/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用Jeziorny法和Mo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并计算得到了相关的结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纳米...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熔融插层法制备的尼龙6/乙烯-辛烯共聚物/有机改性蒙脱土(PA6/POE/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用Jeziorny法和Mo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并计算得到了相关的结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纳米粘土对基体有异相成核作用,但随着其在复合材料中含量增加,半结晶时间t1/2延长。最后,根据Huffman-Lauritzen理论计算了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E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乙烯-辛烯共聚物/有机改性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数码印花的增稠剂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嫦娥 张庆 李颖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3-87,共5页
针对数码印花技术对增稠剂流变性的特殊要求,对基于改性聚丙烯酸酯共聚物酯的数码印花增稠剂的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掌握了各种改性剂、消泡剂等添加剂和温度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酯共聚物酯改性增稠剂呈现假塑性流体... 针对数码印花技术对增稠剂流变性的特殊要求,对基于改性聚丙烯酸酯共聚物酯的数码印花增稠剂的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掌握了各种改性剂、消泡剂等添加剂和温度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酯共聚物酯改性增稠剂呈现假塑性流体的特征,其体系的性能对电解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影响较小。用幂率方程对流变曲线进行拟合,并对其进行一元非线性回归。用Arrhenius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温度对聚丙烯酸酯共聚物酯增稠剂流动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印花 改性聚丙烯酸酯共聚物 增稠剂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RP聚烯烃添加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和易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付建村 杨飞 +1 位作者 黄军瑞 张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527-534,共8页
为了研究氧化聚乙烯(RARP)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以AC-20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分别对不同掺量的RARP、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和抗车辙剂这3种混合料的高温及水稳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研... 为了研究氧化聚乙烯(RARP)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以AC-20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分别对不同掺量的RARP、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和抗车辙剂这3种混合料的高温及水稳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在车辙试验中引入了相对变形参数(PRD)、综合稳定系数(CSI)来表征混合料的抗高温变形能力,通过汉堡车辙试验来评价不同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结果表明:无论是高温稳定性还是水稳定性,RARP掺量与混合料的性能均呈现正相关,但0.4%掺量相较于0.3%掺量提升幅度不大,推荐RARP的最佳掺量为0.3%。在该掺量下其高温稳定性稍劣于抗车辙剂混合料,而其在75℃时抗高温变形能力与抗车辙剂混合料持平,两者的相对变形参数均为7.4。0.3%掺量的RARP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要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比提升了约4.6%,此外,在汉堡车辙试验中,0.3%RARP混合料并未出现剥落拐点(SIP),且第10000次试验变形量均小于SBS改性沥青和抗车辙剂混合料。综上所述,0.3%(混合料质量比)掺量下的RARP混合料浸水车辙试验表现最佳,且其高温和水稳定性相对于原沥青混合料来说都有着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聚乙烯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 抗车辙剂 路用性能 和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填充型伸缩装置在伸缩缝改善工程中的应用
20
作者 利仲波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7-159,共3页
通过采用HX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混凝土填充型伸缩装置在清龙线洲边桥伸缩缝改善工程中的实施,充分了解新型伸缩装置的机理和特性以及技术的可行性。该装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适宜在中小桥伸缩缝改造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HX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 伸缩缝改善技术 施工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