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改性二氧化硅纳米胶囊化相变材料研究
1
作者 祝亚林 梁书恩 +3 位作者 周元林 王慧 田春蓉 王建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6-581,共6页
胶囊化相变材料(PCMs)在炸药件隔热防护、电子器件控温等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但现有无机壁材胶囊化PCM s存在粒径大、易破裂及与有机聚合物相容性差等局限。本研究利用不同有机硅烷前驱体在细乳液中的界面水解-缩聚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有机... 胶囊化相变材料(PCMs)在炸药件隔热防护、电子器件控温等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但现有无机壁材胶囊化PCM s存在粒径大、易破裂及与有机聚合物相容性差等局限。本研究利用不同有机硅烷前驱体在细乳液中的界面水解-缩聚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有机改性二氧化硅包覆正十八烷相变纳米胶囊。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水接触角(WCA)等手段对其化学结构、结晶结构、形貌、相变特性和壁材疏水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有机硅烷前驱体的体积比,得到了球形和碗状两种形貌的相变纳米胶囊,尺寸为200~693 nm,熔融焓为93.2~107.5 J·g^(-1),胶囊壁材的水接触角为67°~155°,可实现亲水-疏水-超疏水性表面性质调控。并且有机改性二氧化硅纳米胶囊化PCMs在超声作用下不易破碎,显示力学性能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纳米胶囊 有机改性二氧化硅 正十八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湿凝胶的改性及其对木家具中有害物质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倩 夏美霞 +2 位作者 王晓旭 张涵 余金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76-279,302,共5页
采用改性共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壳聚糖气凝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X射线能谱、BET等手段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气凝胶既保留了气凝胶的轻质结构和介孔特性,又含有壳聚糖所具有的烷基、羟基、氨基、酰胺基等... 采用改性共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壳聚糖气凝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X射线能谱、BET等手段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气凝胶既保留了气凝胶的轻质结构和介孔特性,又含有壳聚糖所具有的烷基、羟基、氨基、酰胺基等活泼有机基团,且通过改性提高其活性,使其能吸附木家具中挥发性有机物和重金属。其中以戊二醛改性的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湿凝胶吸附能力最好,其对乙酸丁酯和正十一烷的吸附率为85%~95%,对重金属的吸附率大于50%,其吸附VOCs的能力为二氧化硅凝胶的1.92倍,吸附重金属能力为二氧化硅凝胶的6.8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湿凝胶 吸附 挥发性有机物 重金属 木家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聚合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TEM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康 储昭琴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7-437,共1页
关键词 离子交换法 乳液聚合法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透射电子显微镜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提高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世平 《安徽建筑》 2018年第4期265-267,共3页
文章通过掺入适量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制备出拉伸性能优异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同时,所制备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展现出出色的耐酸、耐碱、耐盐腐蚀性能,可有效保护在沿海环境使用的混凝土建筑。
关键词 改性二氧化硅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拉伸性能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7
5
作者 韩文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0-164,171,共6页
以季戊四醇为"核",2,2-二羟甲基丙酸为支化单体,用逐步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不同代数超支化聚酯;将不同代数超支化聚酯分别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半加成产物进行反应,得到一系列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最后,将... 以季戊四醇为"核",2,2-二羟甲基丙酸为支化单体,用逐步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不同代数超支化聚酯;将不同代数超支化聚酯分别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半加成产物进行反应,得到一系列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最后,将得到的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与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进行复合,得到可紫外光固化的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对合成的超支化低聚物的结构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凝胶色谱进行表征。紫外光谱显示所有超支化低聚物在210 nm处有强的紫外吸收。超支化低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用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温度范围为-68.68℃到-25.4℃。此外,对紫外光固化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热性能用热重分析仪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 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 改性二氧化硅 紫外光固化 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烯烃单中心催化剂二氧化硅载体的改性研究
6
作者 万艳红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7期34-36,共3页
本文介绍了聚烯烃用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总结了其用于单中心催化剂负载化常用的改性方法,阐明了改性对其应用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单中心催化剂 聚烯烃 改性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合物的油藏适用性评价与微观驱油效果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雷天猛 王秀军 +1 位作者 王姗姗 曹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为增强驱油用聚合物的油藏适用性,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评价了一种具有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结构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其驱油效果。在温度90℃、矿化度20000 mg/L条件下,利用Brookfiled黏度计和安东帕高温高压流变仪MCR... 为增强驱油用聚合物的油藏适用性,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评价了一种具有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结构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其驱油效果。在温度90℃、矿化度20000 mg/L条件下,利用Brookfiled黏度计和安东帕高温高压流变仪MCR,评价了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合物与2种未改性聚合物溶液性能的差异;通过岩心驱替试验,分析了上述3种聚合物的驱油效果;通过微观驱油试验,观察了孔隙模型注入3种聚合物前后原油的分布情况。试验得出,由于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合物分子间相互作用更强,分子间网络具有更好的形变恢复能力,其增黏、抗温、抗盐、抗剪切和抗老化等性能与其他2种聚合物相比均有大幅提高。微观驱油效果研究发现,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合物可将采收率提高21百分点,高于支化聚合物(13百分点)和线型聚合物(9百分点)。微观驱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合物可以改善多孔介质的非均质性,能大幅减少多孔介质中孤岛状油珠和长条状剩余油的数量,显著降低残余油饱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聚合物驱 油藏适用性 提高采收率 微观驱油 驱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丙/二氧化硅改性剂对胶合板胶合性能和燃烧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刘铎 何理辉 +3 位作者 姜年春 鲍滨福 沈哲红 陈浩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6-121,共6页
为提高胶合板胶合强度,降低其燃烧性能,以苯丙/二氧化硅(SiO_2)作为改性剂,通过物理共混的方法制备了改性脲醛树脂(UF)胶。研究了苯丙/二氧化硅改性剂粒径、添加量对胶合板胶合强度和燃烧性能影响。改性剂粒径设置为60,800,10 000目等3... 为提高胶合板胶合强度,降低其燃烧性能,以苯丙/二氧化硅(SiO_2)作为改性剂,通过物理共混的方法制备了改性脲醛树脂(UF)胶。研究了苯丙/二氧化硅改性剂粒径、添加量对胶合板胶合强度和燃烧性能影响。改性剂粒径设置为60,800,10 000目等3个水平,选出最适粒径后,设置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5%,10%,15%,20%,25%等6个水平。结果表明:改性剂粒径和添加量对胶合板胶合强度和燃烧性能影响显著,当粒径为60目,改性剂添加量为15%时,制备的胶合板性能最佳,胶合强度为1.33 MPa,热释放总量为16.3 MJ·m^(-2),释烟总量为149.80 m^2·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科学与技术 脲醛树脂胶 苯丙/二氧化硅改性 胶合板 胶合强度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对水泥砂浆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长城 杨勇 +2 位作者 冉千平 舒鑫 陈磊 《新型建筑材料》 2022年第9期81-85,共5页
纳米二氧化硅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具有极大的潜力,但纳米颗粒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团聚问题限制了其发展。通过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进而在其表面接枝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合成一系列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试验结果表明,... 纳米二氧化硅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具有极大的潜力,但纳米颗粒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团聚问题限制了其发展。通过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进而在其表面接枝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合成一系列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试验结果表明,经TPEG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在碱性环境中有着更高、更稳定的分散性。相比于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可以更好地调控水泥水化进程并提高砂浆的物理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水化 分散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SiO_(2)补强RTV透明硅橡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0
作者 丁小卫 陈俊源 +1 位作者 陈鹏 蔡志杰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6-8,共3页
以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体,分别添加六甲基二硅氧烷-SiO_(2)、二甲基氯硅烷-SiO_(2)和六甲基二硅氮烷-SiO_(2)作补强填料,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交联剂、辛基锡作催化剂等,制备成脱甲醇缩合型的室温硫化(RTV)透明硅橡胶,并采用微... 以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体,分别添加六甲基二硅氧烷-SiO_(2)、二甲基氯硅烷-SiO_(2)和六甲基二硅氮烷-SiO_(2)作补强填料,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交联剂、辛基锡作催化剂等,制备成脱甲醇缩合型的室温硫化(RTV)透明硅橡胶,并采用微电脑拉力试验机、扫描电镜等多种表征设备对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和老化性能等特性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改性二氧化硅填料与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混合比例为1:10时,大比表面积硅氧烷-SiO_(2)补强的透明型硅橡胶的透明度较高;撕裂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1.75 N/mm、1.83 MPa和4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二氧化硅 缩合型硅橡胶 透明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射接枝改性棉织物的疏水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翁雨晴 董晶 +3 位作者 王少飞 李瀚宇 杜金梅 许长海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6期22-30,共9页
利用电子束辐射技术,将改性二氧化硅(V-SiO_2)和丙烯酸十八酯(SA)共同接枝到织物表面,赋予织物疏水性能。探讨了吸收剂量、V-SiO_2球粒径、V-SiO_2质量分数、改性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相对于正硅酸四乙酯(TEOS)的质量比(mVTMS∶mT... 利用电子束辐射技术,将改性二氧化硅(V-SiO_2)和丙烯酸十八酯(SA)共同接枝到织物表面,赋予织物疏水性能。探讨了吸收剂量、V-SiO_2球粒径、V-SiO_2质量分数、改性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相对于正硅酸四乙酯(TEOS)的质量比(mVTMS∶mTEOS)和SA单体质量分数对织物疏水效果的影响。通过测量织物对水的接触角、淋洗等级、耐水压值、透湿率等参数来表征织物疏水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改性后棉织物静态水接触角由143°提高到152°,淋洗等级由1增加到4级,耐水压值由130 mm变为264 mm,透湿率由12.3675降为10.2473g/(m^2·h)。优化的反应条件为V-SiO_2球粒径240nm,mVTMS∶mTEOS=6∶1,V-SiO_2球质量分数5%,SA单体质量分数30%,吸收剂量43 k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 棉织物 电子束 辐射接枝 丙烯酸十八酯 改性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的改性SiO_2水溶胶耐久超疏水整理 被引量:9
12
作者 庄伟 徐丽慧 +2 位作者 方晓华 白添淇 蔡再生 《印染》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13,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拒水添加剂,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用下,添加硅烷偶联剂,制备了改性纳米SiO2水溶胶,并将其用于棉织物的耐久疏水整理;探讨了硅烷偶联剂种类...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拒水添加剂,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用下,添加硅烷偶联剂,制备了改性纳米SiO2水溶胶,并将其用于棉织物的耐久疏水整理;探讨了硅烷偶联剂种类及添加量对棉织物耐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添加2%正硅酸四乙酯(TEOS)制得改性SiO2水溶胶,整理后棉织物具有耐久的拒水效果,皂洗20次后,棉织物的接触角和滚动角分别可达141.5°和25.0°,沾水评级75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整理 水溶胶 改性二氧化硅 硅烷偶联剂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纳米SiO_2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古宁宇 敖鹤 裴建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95-1300,共6页
通过化学方法将具有增塑效果的环状碳酸酯基团引入纳米SiO2表面,并用FTIR与TGA对改性纳米SiO2进行了表征.将改性纳米SiO2添加到以聚氧化乙烯(PEO)为基体的聚合物电解质中,制备了复合聚合物电解质.通过DSC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该聚合物电... 通过化学方法将具有增塑效果的环状碳酸酯基团引入纳米SiO2表面,并用FTIR与TGA对改性纳米SiO2进行了表征.将改性纳米SiO2添加到以聚氧化乙烯(PEO)为基体的聚合物电解质中,制备了复合聚合物电解质.通过DSC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该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热力学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杂改性纳米SiO2的聚合物电解质具有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室温最高离子电导率可达到1.84×10-5 S/cm;具有较高的锂离子迁移数,最高可达到0.49,且具有更好的界面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裂缝型油藏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凝胶控水增油效果
14
作者 钱真 李晶辉 +5 位作者 吕东方 张雯 甄恩龙 瞿博超 李宗睿 赵光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7,共10页
随着深层裂缝型油藏的开发,水窜现象日益显现,导致地层能量的浪费和采收率的降低。极端非均质性是具有复杂缝网的裂缝型油藏水窜的主要原因,封堵水窜通道迫在眉睫,而堵剂是其核心所在。深层裂缝型油藏具有高温(≥110℃)、高盐(≥20×... 随着深层裂缝型油藏的开发,水窜现象日益显现,导致地层能量的浪费和采收率的降低。极端非均质性是具有复杂缝网的裂缝型油藏水窜的主要原因,封堵水窜通道迫在眉睫,而堵剂是其核心所在。深层裂缝型油藏具有高温(≥110℃)、高盐(≥20×10^(4)mg/L)的特点,普通凝胶难以稳定,因此通过重氮化反应和氧化反应,利用3-氨基,4-羟基苯磺酸在纳米二氧化硅(SiO_(2))中引入羟基和酚羟基结构,合成改性纳米SiO_(2)交联剂,再将其与非离子型聚合物、乌洛托品、对苯二酚反应,制得纳米杂化凝胶。以成胶效果和脱水率为指标,对纳米杂化凝胶的配方进行了优选,评价了其稳定性、黏弹性和封堵性,并依据西北油田典型裂缝型油藏地质模型建立耐温耐压可视化缝网模型,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确定多轮次堵水效果。结果表明,配方为0.8%非离子型聚合物+0.2%纳米SiO_(2)+0.4%乌洛托品+0.4%对苯二酚的纳米杂化凝胶可在≤140℃范围内保持稳定60 d,脱水率<10%。纳米Si O_(2)显著提高了杂化凝胶的黏弹性。纳米杂化凝胶对不同尺度(1~10 mm)的单裂缝均具有良好的封堵效果。在140℃、回压2 MPa、矿化度22×10^(4)mg/L的条件下,通过纳米杂化凝胶多轮次封堵实验可提高缝网模型采收率15.9百分点。纳米杂化凝胶具备优异的耐温抗盐性、黏弹性和长期稳定性,在深层裂缝型油藏中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和提高采收率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裂缝型油藏 水窜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纳米杂化凝胶 封堵 控水增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对PVC/nano-SiO_2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文广 时伟 +1 位作者 郧海丽 任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0-72,共3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聚氯乙烯(PVC)/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Nano-SiO2表面改性前后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Nano-SiO2表面改性前后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加入量小于3%时,Nano-SiO2...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聚氯乙烯(PVC)/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Nano-SiO2表面改性前后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Nano-SiO2表面改性前后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加入量小于3%时,Nano-SiO2表面改性与否对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基本没有影响;加入量小于4%时,其表面改性与否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及其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基本没有影响;加入量超过3%后,表面改性Nano-SiO2使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冲击性能;加入量超过4%后,表面改性Nano-SiO2使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并且它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及其与PVC基体间的界面粘结性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的改性纳米SiO_2超疏水整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光传 徐丽慧 +3 位作者 李倩 黄长灿 吴魁 王黎明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21,共5页
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前驱体,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为改性剂,在催化剂氨水作用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改性纳米SiO2溶胶,并将其整理到棉织物上构造微观粗糙度,再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对棉织物进行修饰,... 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前驱体,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为改性剂,在催化剂氨水作用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改性纳米SiO2溶胶,并将其整理到棉织物上构造微观粗糙度,再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对棉织物进行修饰,以两步法制备超疏水棉织物。结果表明,当TEOS质量分数为3%,GPTMS质量分数为2%,氨水2 m L,反应温度30℃时,可制备出稳定分散的改性纳米SiO2溶胶。整理后棉织物的接触角为150.72°,滚动角为9°,沾水等级5级,实现了超疏水效果,且具有一定的耐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整理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溶胶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及其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龙庆 黄锦圳 +1 位作者 韦江雄 胡捷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31-36,共6页
为提升水性聚氨酯涂料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首先利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_(2)进行表面改性,以降低纳米颗粒团聚程度,后将制得的分散性较好的纳米SiO_(2)掺入到水性聚氨酯涂料中。采用热分析(TG)、红外光谱(FT-IR)和动态光散射(DLS)等测... 为提升水性聚氨酯涂料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首先利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_(2)进行表面改性,以降低纳米颗粒团聚程度,后将制得的分散性较好的纳米SiO_(2)掺入到水性聚氨酯涂料中。采用热分析(TG)、红外光谱(FT-IR)和动态光散射(DLS)等测试方法分析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_(2)的改性效果,并阐述了纳米SiO_(2)对水性聚氨酯涂料形貌及组成的影响,最后研究了纳米SiO_(2)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纳米SiO_(2)表面-OH数量减少,团聚程度变小。与刷涂未掺和掺未改性纳米SiO_(2)的聚氨酯涂料的混凝土试件相比,刷涂掺有改性纳米SiO_(2)的聚氨酯涂料的混凝土试件涂层与混凝土之间的附着力提高,试件的单位面积毛细吸水量与氯离子渗透深度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硅烷偶联剂 水性聚氨酯涂料 混凝土 抗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稳固的SiO_(2)/PDMS超疏水涂层的制备与稳定性研究
18
作者 宁浩良 尚佳佳 +1 位作者 苏诗超 彭淑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8-263,共6页
为了提高超疏水涂层的稳定性,构筑良好的界面是关键。本研究选取并制备了一种硅烷偶联剂改性的SiO_(2)纳米粒子(KH570-SiO_(2)),不仅能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分散液中良好分散,还能与PDMS链之间通过共价键链接;通过一步喷涂并完全固化... 为了提高超疏水涂层的稳定性,构筑良好的界面是关键。本研究选取并制备了一种硅烷偶联剂改性的SiO_(2)纳米粒子(KH570-SiO_(2)),不仅能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分散液中良好分散,还能与PDMS链之间通过共价键链接;通过一步喷涂并完全固化后在玻璃表面构筑了一个改性SiO_(2)/PDMS超疏水涂层。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接触角等多种方式对改性SiO_(2)/PDMS涂层的形貌、结构及表面性质进行分析;并通过划格法、砂纸摩擦及胶带剥离实验对SiO_(2)/PDMS涂层的机械稳定性进行评价,最后探讨了涂层的稳定性机制。结果表明,改性SiO_(2)/PDMS涂层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及机械稳定性。本研究为在材料表面构筑稳定的超疏水涂层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有望扩展材料在自清洁、防腐涂层、管道运输、油水分离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涂层 聚二甲基硅氧烷 KH570改性二氧化硅 R972 DN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马射线对星用环氧树脂胶粘剂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19
作者 王鹏超 孙二双 +2 位作者 刘钦 陈宇鹏 杜元晖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6期735-741,共7页
为了解辐射总剂量对星用环氧树脂黏结胶和添加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环氧树脂灌封胶的力学性能及电气性能的影响,对比了两种材料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下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环氧树脂胶粘剂对10^(7)rad(Si)量级的γ射线具有... 为了解辐射总剂量对星用环氧树脂黏结胶和添加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环氧树脂灌封胶的力学性能及电气性能的影响,对比了两种材料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下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环氧树脂胶粘剂对10^(7)rad(Si)量级的γ射线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并都在总剂量10~4 rad(Si)附近出现性能拐点;添加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灌封胶经辐照后机械和电气性能几乎没有变化;无填料的黏结胶经辐照后击穿电压下降15%左右;两种材料的介电性能经辐照后有一定的提高。该研究可为星用结构黏结设计、抗辐射加固以及环氧树脂胶粘剂寿命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胶粘剂 Γ射线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致变色微胶囊杂化溶胶整理织物的湿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菲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7年第5期15-18,22,共5页
通过Stober法制备胶粒尺寸均匀的二氧化硅溶胶,在正硅酸乙酯和氨水用量均为3 ml的条件下,随着无水乙醇用量从20ml增加到40ml,制备的硅溶胶黏度从14mPa·s降低到5mPa·s。利用0.08%含氢硅油对硅溶胶进行改性后Zeta电位从-31.34m... 通过Stober法制备胶粒尺寸均匀的二氧化硅溶胶,在正硅酸乙酯和氨水用量均为3 ml的条件下,随着无水乙醇用量从20ml增加到40ml,制备的硅溶胶黏度从14mPa·s降低到5mPa·s。利用0.08%含氢硅油对硅溶胶进行改性后Zeta电位从-31.34mV下降到-20.69mV,稳定性有所下降,粒径仅增加了12.6nm。利用改性二氧化硅光致变色微胶囊杂化溶胶整理织物后,织物的芯吸性能、透气性和透湿性能均有所降低。在织物纱号和经纬密相当的条件下,纯苎麻样品比纯棉样品湿舒适性好;纱号越大,经纬密越小的样品湿舒适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二氧化硅溶胶 光致变色微胶囊 涂层 湿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