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感驱动一体化碳纳米管/氮化硼/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1
作者 王文君 董余兵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4,共13页
为了丰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基纤维的响应方式,实现电致可逆驱动,以纳米六方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采用熔融纺丝工艺制备BN/EVA复合纤维,并通过溶胀-浸渍法在纤维表面包覆碳纳米管(CNTs)导电层,制得具有皮芯结构的CNTs/BN/EVA... 为了丰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基纤维的响应方式,实现电致可逆驱动,以纳米六方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采用熔融纺丝工艺制备BN/EVA复合纤维,并通过溶胀-浸渍法在纤维表面包覆碳纳米管(CNTs)导电层,制得具有皮芯结构的CNTs/BN/EVA复合纤维。结果表明:CNTs与纤维基体结合紧密,在纤维表面形成了良好的导电通路,CNTs/BN/EVA复合纤维的电导率可达到58.03 S/m,且具有良好的应变传感性能,其检测范围高达281%,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线性响应度(在175%~281%应变范围,GF为35.19,R^(2)=99.03%),响应时间和回复时间分别为196 ms和189 ms。加捻制得的CNTs/BN/EVA复合纱线在18 V电压下可在12 s内快速升温至111.45℃,且该复合纱线在周期性电刺激条件下表现出稳定的升降温行为,实现了对电致可逆驱动应变的精准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 功能填料 双向形状记忆 应变传感 电致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彩色防水涂料及施工
2
作者 王敏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6-27,共2页
介绍了EVA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配比及施工方法。此种防水涂料无污染 ,防水效果好 。
关键词 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 彩色防水涂料 施工 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对水泥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岳跃展 杨远光 +2 位作者 杨生荣 张凯敏 张亮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20,共5页
针对水泥环脆性较高,在固井后的施工作业中其完整性易遭受破坏的问题,将用太古油改性的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作为增韧材料加入油井水泥中,研究了其对油井水泥浆体系常规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其对水泥石力学特性的影响机理... 针对水泥环脆性较高,在固井后的施工作业中其完整性易遭受破坏的问题,将用太古油改性的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作为增韧材料加入油井水泥中,研究了其对油井水泥浆体系常规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其对水泥石力学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改性EVA与水泥浆的相容性较好,其对浆体的流动性、失水量影响较小,水泥浆稠化时间随改性EVA掺量增加而延长;改性EVA对水泥石抗压强度影响较小,但能提高水泥石的抗折强度和韧性,当改性EVA加量为3%时,水泥石75℃养护3 d的抗折强度提高4.4%,压折比减小28.0%,掺量为4%时,水泥石弹性模量降低39.5%。改性EVA水解产物和水泥水化产物相结合,生成的晶体和脱水聚合物使水泥石内部结构更加致密,减小或消除了水泥石内应力集中,阻止了裂缝扩展,改善了水泥石的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 同井 水泥浆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极性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对原油中沥青质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杨飞 穆中华 +4 位作者 李传宪 姚博 陈锦秀 张晓平 孙广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0-518,共9页
以储罐储存的阿曼原油及不同醋酸乙烯酯基团(VA)含量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了添加EVA前后原油中沥青质的动态稳定性、离心稳定性及粒度分布的变化,进而探讨了在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VA基团含量对EV... 以储罐储存的阿曼原油及不同醋酸乙烯酯基团(VA)含量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了添加EVA前后原油中沥青质的动态稳定性、离心稳定性及粒度分布的变化,进而探讨了在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VA基团含量对EVA分散稳定沥青质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VA基团质量分数为30%的EVA分散稳定沥青质的作用最强;EVA通过吸附于沥青质表面,抑制沥青质絮凝沉淀,从而起到分散稳定沥青质的作用;非极性基团的空间阻碍作用和EVA与沥青质间的吸附作用共同影响了EVA分散稳定沥青质的效果;增加VA含量会导致EVA中非极性链的数量和长度减小,减弱EVA非极性链的空间阻碍作用,从而减弱EVA分散稳定沥青质的效果。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增加VA含量会增强EVA与沥青质的吸附作用,从而提高EVA分散稳定沥青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极性 沥青质 分散稳定性 沥青质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与纳米SiO_2颗粒复合物的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红姬 张万喜 +1 位作者 孙国恩 张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24-1126,共3页
采取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和纳米SiO2颗粒的复合体系。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材料断面的形貌分析,选取最佳的分散工艺后,进一步表征纳米SiO2在基体中的分散状态及复合物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3种工艺都能不同程度提... 采取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和纳米SiO2颗粒的复合体系。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材料断面的形貌分析,选取最佳的分散工艺后,进一步表征纳米SiO2在基体中的分散状态及复合物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3种工艺都能不同程度提高复合物的力学性能,其中一步法对力学性能贡献最大,当纳米SiO2含量为1%时,其复合物的力学性能提高最多。此外,纳米SiO2微粒在EVA基体中的分布粒径<100nm,纳米SiO2与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EVA之前形成了新的键合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 纳米SIO2 复合物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醋酸乙烯酯接枝聚乙二醇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2
6
作者 钱浩 祝亚非 许家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0-34,共5页
研究了以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为主链化合物,利用威廉森(Williamson)合成法,在主链上接枝聚乙二醇,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表征了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及合成的接枝共聚物的化学结构,讨论了实验条件... 研究了以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为主链化合物,利用威廉森(Williamson)合成法,在主链上接枝聚乙二醇,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表征了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及合成的接枝共聚物的化学结构,讨论了实验条件对接枝产物大分子链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 聚乙二醇 接枝共聚物 大分子表面改性 合成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形状记忆性能研究(Ⅱ)——结晶对化学交联EVA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韦复海 金和 +1 位作者 顾有伟 王彦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2-276,共5页
通过形状记忆性能测试、DSC和DMTA等热分析技术重点 ,探讨了结晶对EVA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以及形状记忆性能的工艺性和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结晶度的增加 ,形状回复率变化不大 ,而形状固定率增加 ;热固性SMP的形状回复性由交... 通过形状记忆性能测试、DSC和DMTA等热分析技术重点 ,探讨了结晶对EVA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以及形状记忆性能的工艺性和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结晶度的增加 ,形状回复率变化不大 ,而形状固定率增加 ;热固性SMP的形状回复性由交联网络的完善程度决定 ,结晶度对其影响不大 ;结晶对形状记忆材料的响应温度和模量有较大影响 ,结晶度高响应温度高 ,常温模量高。形状固定率由聚合物的力学松弛特别是蠕变决定 ,结晶度只是其影响因素之一 ,不是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 化学改性 eva 结晶度 力学 记忆性能 化学交联 结晶度 记忆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共混物流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黎先发 罗学刚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76,共6页
研究了木质素、增容剂、增塑剂、转速以及温度对木质素-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共混物的扭矩值、达到平衡扭矩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增容剂、增塑剂、转速、温度对扭矩值有明显影响;达到平衡扭矩时的平均时间随木质素的含量... 研究了木质素、增容剂、增塑剂、转速以及温度对木质素-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共混物的扭矩值、达到平衡扭矩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增容剂、增塑剂、转速、温度对扭矩值有明显影响;达到平衡扭矩时的平均时间随木质素的含量增加和温度的升高减小到最小值后又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酯-乙烯醇三元共聚物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范丽娟 雷延华 谢静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9-143,共5页
以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原料,通过控制VA的水解程度制得一系列不同组成的乙烯-醋酸乙烯酯-乙烯醇三元共聚物.研究表明:随水解程度的增加共聚物的结晶性越来越好.在一定水解度范围内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是一种... 以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原料,通过控制VA的水解程度制得一系列不同组成的乙烯-醋酸乙烯酯-乙烯醇三元共聚物.研究表明:随水解程度的增加共聚物的结晶性越来越好.在一定水解度范围内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是一种新型的热塑性弹性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醋酸乙烯酯 乙烯 三元 共聚物 e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相含量对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丙烯原位微纤复合材料微纤形态、结晶行为及流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婷婷 董珈豪 +2 位作者 王蒙 韦良强 秦舒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32-2037,共6页
利用微纳层叠共挤出装置成功制得EVA/PP原位微纤复合材料(MFCs),并对其微纤形态、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P在EVA中能够形成微纤,且随PP含量增加,直径较大的微纤数量显著增多,MFCs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 利用微纳层叠共挤出装置成功制得EVA/PP原位微纤复合材料(MFCs),并对其微纤形态、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P在EVA中能够形成微纤,且随PP含量增加,直径较大的微纤数量显著增多,MFCs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都相应增大。且当PP含量低于10%(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体系是部分相容的,但当PP含量超过10%时,体系发生相分离现象。PP微纤能够有效提高EVA的拉伸强度。当PP含量为20%时,拉伸强度最大,为16.71MPa,比纯EVA树脂提高了42.9%。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显示PP微纤会阻碍EVA的结晶行为,使MFCs的结晶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纤形态 力学性能 结晶行为 流变性能 分散相 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共聚物 聚丙烯 微纤复合材料(MF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碳黑填充EVA半导电电极对聚乙烯中空间电荷注入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冶文 牛奋英 +3 位作者 安振连 郑飞虎 马朋 雷清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04-1909,共6页
为探索导电碳黑填充EVA半导电电极对聚乙烯中空间电荷注入的影响,分别将碳黑以3种不同的比例填充到EVA中作为聚乙烯的电极,碳黑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7%,32%和34%。高压下,采用压力波法研究聚乙烯中空间电荷的注入情况,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定... 为探索导电碳黑填充EVA半导电电极对聚乙烯中空间电荷注入的影响,分别将碳黑以3种不同的比例填充到EVA中作为聚乙烯的电极,碳黑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7%,32%和34%。高压下,采用压力波法研究聚乙烯中空间电荷的注入情况,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定性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聚乙烯样品中空间电荷的注入量随着电极中碳黑填充率的增大,空间电荷的注入量反而减小。这与理论预测相符,电极中碳黑的填充率越大,与聚合物接触的界面处碳黑颗粒的排列就越密集,颗粒表面最高场强就越低,且表面局部高场区在平均场强的延伸范围就越小,从而就减少了空间电荷的注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电电极 空间电荷 碳黑 低密度聚乙烯(LDPE)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 局部电场 填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塑聚氯乙烯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文涛 李建厂 +2 位作者 丁雪佳 刘凤娇 魏永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64,共5页
采用物理共混的方法,用粉末丁腈橡胶(PNBR)、乙烯-醋酸乙烯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Elvaloy 741)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3种改性剂改性增塑聚氯乙烯(PVC),通过对透光性能、力学性能、硬度和微观结构等性能测试,... 采用物理共混的方法,用粉末丁腈橡胶(PNBR)、乙烯-醋酸乙烯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Elvaloy 741)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3种改性剂改性增塑聚氯乙烯(PVC),通过对透光性能、力学性能、硬度和微观结构等性能测试,研究了3种改性剂对增塑PV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BS和Elvaloy741对增塑PVC的透明性影响较小,PNBR的加入导致增塑PVC不透明,呈乳白色;随着改性剂的加入,共混物的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升高,低温冲击强度增大,脆性温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丁腈橡胶 乙烯-醋酸乙烯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 增塑聚氯乙烯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苯乙烯多单体熔融接枝EVA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叶苗 谢续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24-426,共3页
用单螺杆挤出机研究了马来酸酐 (MAH) -苯乙烯 (St)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EVA的反应 ,考察了温度、引发剂用量、MAH和St用量对接枝率及凝胶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MAH接枝率随DCP用量、St用量的增加、反应温度的降低有最大值 ;当EVA/MAH/St/... 用单螺杆挤出机研究了马来酸酐 (MAH) -苯乙烯 (St)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EVA的反应 ,考察了温度、引发剂用量、MAH和St用量对接枝率及凝胶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MAH接枝率随DCP用量、St用量的增加、反应温度的降低有最大值 ;当EVA/MAH/St/DCP质量比为 10 0∶4∶4∶0 .4时 ,MAH接枝率最大 ,而凝胶率最小 ;以St作共单体能够显著提高MAH的接枝率 ,抑制体系交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马来酸酐 乙烯 熔融接枝 工艺条件 接枝率 聚合物 共混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膨胀阻燃低密度聚乙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小建 朱新生 +2 位作者 周正华 蒋雪璋 张榕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66-71,共6页
本工作研究各种不同添加剂对低密度聚乙烯膨胀阻燃体系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失重法(TG)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EVA可提高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且能促进体系成炭;SiO2改善了体系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 本工作研究各种不同添加剂对低密度聚乙烯膨胀阻燃体系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失重法(TG)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EVA可提高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且能促进体系成炭;SiO2改善了体系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及阻燃性能;氧化剂(NH4)2SO4则取得了较好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LDPE)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 膨胀阻燃剂 硫酸铵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无卤阻燃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高喜平 李小童 +5 位作者 王博 王茹悦 岳瑞恒 刘佳园 陆昶 张玉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0-45,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无卤阻燃改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简要介绍了无卤阻燃剂(氢氧化物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硅系阻燃剂、膨胀阻燃剂等)的阻燃机理、特点及改性方法,并展望了EVA无卤阻燃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无卤阻燃剂 改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EPDM共混改性沥青的动态剪切流变性能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恒澜 丁雪佳 +2 位作者 薛海蛟 李洪波 唐斌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36,共5页
采用ARES流变仪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复配三元乙丙橡胶(EPDM)改性AH-70沥青的动态剪切流变特性,并与基质沥青的流变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配比为5/1/100的EVA/EPDM/沥青抗车辙因子(G*/sinδ)在相同条件下较基质沥青明显增... 采用ARES流变仪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复配三元乙丙橡胶(EPDM)改性AH-70沥青的动态剪切流变特性,并与基质沥青的流变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配比为5/1/100的EVA/EPDM/沥青抗车辙因子(G*/sinδ)在相同条件下较基质沥青明显增大,表明其具有良好的高温抗车辙性;配比为4/2/100的EVA/EPDM/沥青黏性成分与弹性成分的比值(tanδ)较基质沥青明显降低,黏弹比例随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表明其抗低温脆裂性能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改性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三元乙丙橡胶 动态剪切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改性砂浆早龄期收缩应力/应变规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斯凤 万亭亭 王培铭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1-796,共6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对可再分散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乳胶粉改性水泥砂浆(EVA改性砂浆)早龄期收缩应力/应变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用X射线衍射对其水化产物钙矾石(AFt)、氢氧化钙(CH)和水化铝酸钙(C_4AH_(13))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收... 采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对可再分散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乳胶粉改性水泥砂浆(EVA改性砂浆)早龄期收缩应力/应变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用X射线衍射对其水化产物钙矾石(AFt)、氢氧化钙(CH)和水化铝酸钙(C_4AH_(13))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收缩应力、应变变化与EVA掺量(质量分数)、水化产物的关系.结果表明:EVA可使改性砂浆早龄期收缩应力的增长速率变缓、最大收缩应变减小,且EVA掺量为15%时效果最明显;EVA既能抑制C_4AH_(13)的生成和转化,也能抑制AFt和CH的生成,并延缓水泥砂浆水化进程;在水化3h内,EVA改性砂浆的收缩应力变化只受AFt生成量的影响,而其收缩应变变化同时受CH和AFt生成量的影响,且与CH的相关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砂浆 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乳胶粉(eva) 收缩应力/应变 水化产物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接枝改性EVA稠油降黏剂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德新 赵修太 +1 位作者 邱广敏 战俊花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6-268,276,共4页
在甲苯中以BPO引发,使马来酸酐MAH接枝于EVA上,生成接枝产物EVA.g-MAH,再分别与十八醇、N-(2-羟乙基)乙二胺、十二胺反应,生成接枝改性物EVA—g-MHA—O、EVA—g-MAH--N、EVA-g-MAH-D,用甲醇沉淀、干燥,得到油溶性稠油降黏刺。... 在甲苯中以BPO引发,使马来酸酐MAH接枝于EVA上,生成接枝产物EVA.g-MAH,再分别与十八醇、N-(2-羟乙基)乙二胺、十二胺反应,生成接枝改性物EVA—g-MHA—O、EVA—g-MAH--N、EVA-g-MAH-D,用甲醇沉淀、干燥,得到油溶性稠油降黏刺。所用EVA含VA链节4.5%,VA链节、MAH、改性剂摩尔比为1:2:2。将降黏剂的煤油溶液0.4mL加入20g稠油中,在60℃测量黏度,以加等量煤油的稠油黏度为基准计算降黏率。对于分别舍沥青质19.20%和23.74%,含胶质2.34%和2.83%,舍蜡5.51%和4.31%、60℃黏度1.895和3、367Pa·s的1号和2号孤东稠油,3种接枝改性EVA在加量大于100mg/kg时的降黏率比EVA高~25%和~30%;对于1号稠油,加量200-600mg/kg时降黏率维持不变或略有上升,对于2号稠油,加量大于300或400mg/kg后降黏率下降,其中EVA和EVA—g-MAH-D下降明显。3种接枝改性EVA对1号稠油的降黏率,0剂〉N剂〉D剂,对于2号稠油则N剂≈O剂〉D剂。讨论了降黏机理。图2表1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降黏剂 油溶性 接枝改性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 降黏 降黏机理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小分子改性剂对EVA增韧PLA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葛丽丽 吴集钱 李锦春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43,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质量比为85/15)和油酸、三油酸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不同改性剂的系列共混物。研究了不同改性剂对PLA/EVA共混物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共混物...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质量比为85/15)和油酸、三油酸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不同改性剂的系列共混物。研究了不同改性剂对PLA/EVA共混物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共混物中添加3种小分子改性剂均能使PLA的结晶度明显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共混物的加工流动性能得到显著改善。GMA有利于共混物中分散相EVA粒径的细化。GMA和油酸起到了增塑剂的作用。当GMA和油酸质量分数都为10%时,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由35%分别提高到215%和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共混物 小分子改性 增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镁表面改性及在EVA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伟强 马亚丽 +5 位作者 衣思敏 张金帅 郑强 贾松岩 樊君玲 李雪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7-114,共8页
以轻烧粉蒸氨-沉镁制得的氢氧化镁(MH)粉末为研究对象,采用油酸和硬脂酸作为MH表面改性剂,通过对比MH改性前后的吸油值和活化指数发现油酸和硬脂酸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分别为:油酸用量4%(相对MH粉末质量),改性时间为50 min,改性温度为70... 以轻烧粉蒸氨-沉镁制得的氢氧化镁(MH)粉末为研究对象,采用油酸和硬脂酸作为MH表面改性剂,通过对比MH改性前后的吸油值和活化指数发现油酸和硬脂酸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分别为:油酸用量4%(相对MH粉末质量),改性时间为50 min,改性温度为70℃;硬脂酸用量4%(相对MH粉末质量),改性时间为40 min,改性温度为50℃。通过利用改性前后MH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分析(TG-D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水接触角等表征手段及改性MH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的添加效果分析对比,结果发现用油酸和硬脂酸对MH改性后添加到EVA中,复合材料的氧指数分别提高了0.7%和1.5%,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2.3 MPa和1.9 MPa,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37.8%和31.1%。由此可以说明改性MH可以有效提高EVA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烧粉 氢氧化镁 表面改性 油酸 硬脂酸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