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农田整治中典型土壤障碍因素的机械改土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执 吴克宁 王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82-185,199,共5页
我国的机械改土技术体系主要由深耕、混层耕、深松、心土混层耕、有机物料心土回填和客土改良等构成,可将其应用于全国因土体构型不良而制约生产力提高的农田整治当中。将机械改土与土壤培肥、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应用于全国... 我国的机械改土技术体系主要由深耕、混层耕、深松、心土混层耕、有机物料心土回填和客土改良等构成,可将其应用于全国因土体构型不良而制约生产力提高的农田整治当中。将机械改土与土壤培肥、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应用于全国各地的农田整治,有利于彻底消除或减缓土壤障碍因素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对提升我国耕地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改土技术 典型土壤障碍因素 农田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次生盐渍化园地种菜改土技术
2
作者 林红梅 刘斌 +1 位作者 周小燕 苏生平 《上海蔬菜》 2006年第6期79-79,共1页
近年来随着大棚蔬菜的迅猛发展,沿海地区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土壤返盐的问题愈来愈令人担忧。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已成为沿海地区蔬菜产业能否宴现良性循环的重要课题。我们经过室内试验和面上示范,对次生盐渍化土壤实施间套作一定的作物... 近年来随着大棚蔬菜的迅猛发展,沿海地区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土壤返盐的问题愈来愈令人担忧。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已成为沿海地区蔬菜产业能否宴现良性循环的重要课题。我们经过室内试验和面上示范,对次生盐渍化土壤实施间套作一定的作物,实现生物修复,具体技术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次生盐渍化 改土技术 次生盐渍化土壤 种菜 园地 蔬菜生产基地 沿海地区 大棚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根系生长特性与茶园改土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美珠 《福建茶叶》 2003年第2期31-32,共2页
本文浅述茶树根系的作用与茶树根系生长特性,并探讨茶园深耕改土的实践意义和茶园改土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茶树 根系 生长特性 茶园 改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深翻改土技术 改造柑桔中低产园
4
作者 朱建华 《柑桔科技与市场信息》 1997年第2期22-22,共1页
深翻改土过去一般在秋冬季进行。但因(广西南宁地区)多数年份秋冬干旱严重,此时深翻会加剧旱情,导致大量落叶;冬季气温低,埋压的肥料分解缓慢,不易被果树吸收;柑桔根系处于半休眠状态,深翻切断的根难于愈合,甚至会干枯死亡。
关键词 深翻 南宁地区 柑桔园 冬季气温 秋冬季 改土技术 休眠状态 中低产园 肥料 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流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梁德平 李有华 +3 位作者 许国平 刘润栓 秦旭峰 李金峰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2年第2期14-16,共3页
集流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是适宜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产的一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临县旱地玉米的实验研究表明了其集水、改土、聚肥的特点 ,利于提高旱地农作物的产量。据测定 :该技术可使耕作活土层达45cm~60cm ,土壤有机质、全氮、... 集流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是适宜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产的一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临县旱地玉米的实验研究表明了其集水、改土、聚肥的特点 ,利于提高旱地农作物的产量。据测定 :该技术可使耕作活土层达45cm~60cm ,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分别提高0 45、0 022、0 011个百分点 ,天然降水基本全部拦蓄 ,大大提高天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率 ;大旱之年作物产量比对照提高11 38倍 ,显示了该项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强大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流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技术 应用 旱地 玉米 胡公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北海道的土层改良技术的评介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峰 张玉龙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04-308,共5页
自19世纪末以来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日本北海道在土层改良研究方面不断取得进展 ,已经探索出一系列适用于不同土壤的改土技术 ,如暗管排水、心土耕、混层耕、翻转客土、改良式翻转客土及心土培肥技术等。本文在评述北海道土层... 自19世纪末以来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日本北海道在土层改良研究方面不断取得进展 ,已经探索出一系列适用于不同土壤的改土技术 ,如暗管排水、心土耕、混层耕、翻转客土、改良式翻转客土及心土培肥技术等。本文在评述北海道土层改良技术发展过程及其效果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北海道 土层改良 改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直接还田三法
7
作者 福健安 《农村新技术》 2013年第10期36-36,共1页
秸秆直接还田是指秸秆不经腐熟,通过人工或机械操作,按照不同形式直接将秸秆归还土壤的一种培肥改土技术。实践证明,秸秆直接还田对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蓄水保墒、减少水土流失、降低生产成本等均有显著的效果。目前,... 秸秆直接还田是指秸秆不经腐熟,通过人工或机械操作,按照不同形式直接将秸秆归还土壤的一种培肥改土技术。实践证明,秸秆直接还田对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蓄水保墒、减少水土流失、降低生产成本等均有显著的效果。目前,各地秸秆还田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直接还田 土壤物理性质 秸秆还田方法 土壤养分 机械操作 改土技术 蓄水保墒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model of soft ground improvement by vertical drain combined with vacuum preloading 被引量:2
8
作者 吴辉 胡黎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2066-2071,共6页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such as highway and high-speed railway has resulted in the advancement of soft soil improvement techniques. Vacuum preloading combined with vertical d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such as highway and high-speed railway has resulted in the advancement of soft soil improvement techniques. Vacuum preloading combined with vertical drains has been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soft foundation.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coupled methods was presented, in which the smear zone and the well resistance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variations of the basic soil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and the coefficient of volume compressibility were considered in the numerical model. The result of the numerical model was then compared to the measured valu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crease of coefficient of volume compressibility accelerates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soil while the influence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is insignificant. A cube drain presents the closest result to the real situation compared to the other equivalent methods of prefabricated vertical drain (PVD). The cas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numerical model with variation of soil parameters is closer to the measured value than the numerical model without variation of soil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cuum preloading prefabricated vertical drain (PVD) parameter variation numerica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