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畜力深松犁的改土作用与增产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国 兰晓泉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9-30,共2页
畜力深松犁的改土作用与增产效果曹国,兰晓泉(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兰州730070)定西旱地耕作目前仍以传统的木犁为主,深度为10~13cm。近来来虽采用步犁耕翻日益增多,但由于畜力限制,其深度也只有12~15cm。由于... 畜力深松犁的改土作用与增产效果曹国,兰晓泉(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兰州730070)定西旱地耕作目前仍以传统的木犁为主,深度为10~13cm。近来来虽采用步犁耕翻日益增多,但由于畜力限制,其深度也只有12~15cm。由于长期浅耕,不仅耕作层薄,且形成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犁 畜力深松犁 改土作用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绿肥的改土作用及增产效果
2
作者 于志茂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2-63,61,共3页
绿肥培肥土壤的作用和提倡有机农业已为国内外土壤农化界所公认。对于贵州来说,发展绿肥生产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贵州地处我国西部云南高原向东部低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是高耸于四川盆和广西盆地之间的一个强烈岩溶化山原山区。属... 绿肥培肥土壤的作用和提倡有机农业已为国内外土壤农化界所公认。对于贵州来说,发展绿肥生产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贵州地处我国西部云南高原向东部低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是高耸于四川盆和广西盆地之间的一个强烈岩溶化山原山区。属温暖湿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区,全省土壤有明显的亚热带高原山地土壤特征,生物循环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改土作用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间作套种增产效果与改土作用及技术
3
作者 陈静福 《大豆通报》 1998年第3期8-9,共2页
大豆间作套种增产效果与改土作用及技术浙江省兰溪市种子公司,321100陈静福为提高大豆产量,浙江省兰溪市利用林、桑、瓜、果、麦、棉、蔗、薯地间作套种春大豆和改田埂豆一年一熟为二至三熟,以及开发零星杂地与丘陵红壤荒地种... 大豆间作套种增产效果与改土作用及技术浙江省兰溪市种子公司,321100陈静福为提高大豆产量,浙江省兰溪市利用林、桑、瓜、果、麦、棉、蔗、薯地间作套种春大豆和改田埂豆一年一熟为二至三熟,以及开发零星杂地与丘陵红壤荒地种豆,采用良种、适时播种等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间作 套种 增产效果 改土作用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壤质量演变与有机改土培肥作用研究 被引量:41
4
作者 陈立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39,共4页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研究了从自然土壤到森林土壤和农业土壤 ,最终演变为城市土壤的过程中 ,土壤质量的变化及其成因以及有机改土培肥措施对城市土壤质量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城市土壤演变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含量发生了明显...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研究了从自然土壤到森林土壤和农业土壤 ,最终演变为城市土壤的过程中 ,土壤质量的变化及其成因以及有机改土培肥措施对城市土壤质量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城市土壤演变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始未受人为影响的五花草甸自然土壤的容重最小 ,农业老耕地土壤其次 ,森林土壤再次 ,城市土壤最大。城市绿化用地 2 0~ 4 0 cm土壤容重分别比森林土壤和农业土壤提高 17.7%~4 3.7%和 35 .4 %~ 93.9% ,总孔隙度降低 1.9%~ 13.0 %和 34.1%~ 5 2 .4 % ,土壤饱和持水量分别降低 16 .6 %~ 39.5 %和 6 0 .0 %。城市土壤的草坪用地和绿化用地 ,表层土壤有机质比森林土壤降低 82 .0 %~ 95 .9%和77.1%~ 94 .8% ;比农业老耕地土壤降低 86 .6 %和 82 .9% ;比自然土壤降低 96 .1%和 95 .0 %。 0~ 6 0 cm土层城市土壤全氮、速效氮降低 ;全磷和有效磷均比森林土壤提高 70 .1%~ 117.4 %和 173.5 %~ 2 2 2 .1% ,比农业土壤提高 4 4 .9%~ 16 1.2 %和 98.4 %~ 6 94 .4 % ,磷在城市土壤中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在土壤演变过程中 0~ 6 0 cm土层 p H值没有明显变化。城市土壤增施有机肥可降低土壤容重 ,改善土壤通气状况 ,提高土壤水分以及调节和改善土壤 p H值 ,使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改土培肥作用 城市土壤 土壤质量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聚垄耕作及粮肥轮(间)配套技术的改土培肥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顾永忠 黄国斌 +2 位作者 谭廷甫 张维勇 李玲 《耕作与栽培》 2002年第2期3-5,19,共4页
关键词 旱地 聚垄耕作 粮食肥轮作 改土培肥作用 粮肥间作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畜禽粪肥有讲究
6
作者 陈茂春 《农家科技》 2011年第6期11-11,共1页
1.猪粪:猪粪养分含量丰富.钾含量最高,氮磷含量仅次于羊粪。猪粪质地较细密,氨化细菌较多,易分解,肥效快,利于形成腐殖质,改土作用好。猪粪肥性柔和,后劲足,属温性肥料。适于各种农作物和土壤,腐熟后的猪粪可用于稻田.也... 1.猪粪:猪粪养分含量丰富.钾含量最高,氮磷含量仅次于羊粪。猪粪质地较细密,氨化细菌较多,易分解,肥效快,利于形成腐殖质,改土作用好。猪粪肥性柔和,后劲足,属温性肥料。适于各种农作物和土壤,腐熟后的猪粪可用于稻田.也可用于旱土,可作基肥使用,也可作追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肥 施用 猪粪肥 养分含量 氮磷含量 氨化细菌 改土作用 钾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肥料ABC之二
7
作者 谢光辉 《中国农村科技》 1998年第3期18-18,共1页
根瘤菌剂最先以微生物肥料用在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上,经我国几十年来的应用,证明有较好的增产效果。目前已研究、生产出了适用于各种作物的微生物肥料。
关键词 肥料 微生物肥料 改土作用 抗病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秸秆肥对作物增产潜力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大力 刘桂华 +1 位作者 孙黎 蒋凤琴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1年第2期35-36,共2页
通过秸秆肥对几种不同作物产量影响的分析,探讨施用秸秆肥对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作用,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秸秆还田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 秸秆肥 增产潜力 培肥改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畜禽粪肥有讲究
9
作者 陈茂春 《农家科技》 2013年第11期15-15,共1页
1.猪粪。猪粪养分含量丰富,钾含量最高,氮磷含量仅次于羊粪。猪粪质地较细密,氨化细菌较多,易分解,肥效快,利于形成腐殖质,改土作用好。猪粪肥性柔和,后劲足,属温性肥料。适于各种农作物和土壤,腐熟后的猪粪可用于稻田,也... 1.猪粪。猪粪养分含量丰富,钾含量最高,氮磷含量仅次于羊粪。猪粪质地较细密,氨化细菌较多,易分解,肥效快,利于形成腐殖质,改土作用好。猪粪肥性柔和,后劲足,属温性肥料。适于各种农作物和土壤,腐熟后的猪粪可用于稻田,也可用于旱土,可作基肥使用,也可作追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肥 施用 猪粪肥 养分含量 氮磷含量 氨化细菌 改土作用 钾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气发酵的优点
10
《农家致富》 2016年第6期47-47,共1页
沼气发酵有三大好处:一是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作燃料解决农村部分能源问题;二是改善城市、乡村环境卫生;三是发酵后的废水、沼渣可作肥料使用。沼渣养分含量比堆沤肥高,保肥保水能力强,改土作用大。沼气发酵肥可作基肥、追肥,也可浸种。... 沼气发酵有三大好处:一是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作燃料解决农村部分能源问题;二是改善城市、乡村环境卫生;三是发酵后的废水、沼渣可作肥料使用。沼渣养分含量比堆沤肥高,保肥保水能力强,改土作用大。沼气发酵肥可作基肥、追肥,也可浸种。发酵液一般作追肥,发酵沼渣作基肥,渣液混合作基肥,也可作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发酵 能源问题 环境卫生 肥料使用 保水能力 改土作用 沼渣 堆沤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渣作有机肥技术
11
作者 张洋 《农家致富》 2012年第19期46-47,共2页
沼渣含有较全面的养分和丰富的有机质,其中还有一部分已被改造成腐殖酸类物质,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其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可以松土,所以沼渣具有良好的改土作用,是一种缓速兼备,又具改良土壤功效的优质肥... 沼渣含有较全面的养分和丰富的有机质,其中还有一部分已被改造成腐殖酸类物质,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其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可以松土,所以沼渣具有良好的改土作用,是一种缓速兼备,又具改良土壤功效的优质肥料。一、配制营养土沼渣含有30%-50%的有机质、10%-20%的腐殖酸、0.8%-2.0%的全氮、0.4%-1.2%的全磷、0.6%-2.0%的全钾和多种微量元素,是配制营养土和营养钵的优质营养原料。营养土主要用于蔬菜、花卉和特种作物的育苗,因此,对营养条件要求高,自然土壤往往难以满足。沼渣营养全面,可以广泛生产,完全满足营养条件要求。用沼渣配制营养土和营养钵,应采用腐熟度好、质地细腻的沼渣,其用量占混合物总量的20%-30%,再掺入50%-60%的泥土,5%-10%的锯末,0.1%-0.2%的氮、磷、钾化肥及微量元素、农药等拌匀即可。如果要压制成营养钵等,则配料时要调节粘土、沙土、锯末的比例,使其具有适当的粘结性,以便于压制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渣 有机肥 腐殖酸类物质 技术 土壤团粒结构 改土作用 微量元素 营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