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应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对症状改善及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影响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赵广玉 王朵儿 +14 位作者 杨进刚 鲁晔 陶水英 程晓曙 叶君明 贺春晖 吴超 许海燕 乔树宾 赵延延 王杨 李卫 高晓津 杨跃进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比较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应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对症状改善及对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的影响。方法:依托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期间,纳入全国108家医院7 d内发病且明确报告... 目的:比较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应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对症状改善及对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的影响。方法:依托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期间,纳入全国108家医院7 d内发病且明确报告院前使用或不使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的13064例STEMI患者(已排除共用两类药物患者),其中5280例患者接受了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对比使用两类药物对患者症状缓解及IRA的TIMI血流分级水平的影响,其中症状缓解包括完全缓解(症状消失)和部分缓解(不同程度缓解)。结果:13064例患者中,2892例(22.1%)院前应用了硝酸甘油或中成药,其中1149例(8.8%)使用了硝酸甘油,1743例(13.3%)使用了中成药,10172例院前未用药。应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的患者,6 h内到达医院的比例(57.4%vs.60.8%vs.50.3%,P<0.0010),与使用院前急救系统的比例(11.8%vs.12.2%vs.9.5%,P=0.0004)均高于未用药的患者。使用硝酸甘油的患者部分缓解比例高于使用中成药的患者(33.8%vs.25.1%,P<0.0010)。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使用硝酸甘油较使用中成药完全和部分缓解的可能性较高(OR=1.331,95%CI:1.129~1.569,P=0.0007)。使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的患者与未用药患者的院内死亡率相似。在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使用中成药或硝酸甘油及未用药患者IRA的TIMI血流达到2~3级的比例分别为21.6%、15.8%和19.3%(P=0.04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未用药患者相比,使用中成药患者的TIMI血流达到2~3级水平无明显优势(OR=0.856,95%CI:0.705~1.040,P=0.1171),使用硝酸甘油的患者TIMI血流达到2~3级水平可能性降低(OR=0.666,95%CI:0.495~0.895,P=0.0071)。结论:中国约有22.1%的STEMI患者院前单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含服硝酸甘油对症状改善作用优于中成药,与未用药患者相比,应用这两类药物的患者的TIMI血流未见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硝酸甘油 中成药 症状改善 TIMI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氦浓度氦氧混合气体对某些呼吸道疾病患者缺氧症状改善的机制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志平 郭禹标 +2 位作者 黄建强 罗益锋 钟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06-306,共1页
80%的氦和20%的氧组成的氦氧混合气体对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虽有文献作过阐述,但未明之处颇多.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关键词 氦氧混合气体 疾病患者 呼吸道 症状改善 缺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窘迫综合征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青麟丸改善衰老症状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杨继军 佘延芬 +2 位作者 杨阳 张瑞娟 杨云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42-1343,共2页
目的:加味青麟丸用于改善衰老症状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基本健康的老年前期和老年期115例,服用加味青麟丸者85例,设服用维生素E作为对照组30例,并按照衰老积分观察加味青麟丸的临床疗效。结果:加味青麟丸组改善衰老症状总有效率84.7%,... 目的:加味青麟丸用于改善衰老症状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基本健康的老年前期和老年期115例,服用加味青麟丸者85例,设服用维生素E作为对照组30例,并按照衰老积分观察加味青麟丸的临床疗效。结果:加味青麟丸组改善衰老症状总有效率84.7%,治疗前后衰老症状积分值变化明显(P<0.01),均优于抗衰老药维生素E。两组均有降低TC、TG、LDL的作用,加味青麟丸组降低TC、LDL优于维生素E组。加味青麟丸升高ANAE优于维生素E(P<0.01)。两组均有降低LPO的作用,与治疗前比(P<0.05),两组间比(P>0.05),无明显差异。加味青麟丸组有升高SOD的作用,与用药前比(P<0.01),维生素E组升高不明显,两组间比(P<0.05)。结论:加味于麟丸改善衰老优于维生素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青麟丸 改善衰老症状 维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干涉电场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
4
作者 沈潇楠 杜艺超 +3 位作者 李婷婷 徐永鑫 杨宸灏 刘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4-154,共1页
目的帕金森病(PD)损害基底节-皮质网络,影响运动功能。相位干涉电场刺激(TIs)可干预PD患者深部脑区。内侧苍白球(GPi)是深脑刺激常用靶点。本研究旨在探究GPi-TIs对PD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双盲设计,纳入12名PD患者(... 目的帕金森病(PD)损害基底节-皮质网络,影响运动功能。相位干涉电场刺激(TIs)可干预PD患者深部脑区。内侧苍白球(GPi)是深脑刺激常用靶点。本研究旨在探究GPi-TIs对PD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双盲设计,纳入12名PD患者(H&Y分期1.5~2.5,年龄72±4.43岁,Mo CA 27±1.68)。患者来访两次,随机接受20min的TIs(130 Hz)或假刺激,洗脱期1周。干预前后评估均在服药期间进行,包括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部分(UPDRS-3)及症状亚型评分,包括:僵直(第3.3项);运动迟缓(第3.2、3.4~3.8、3.14项);震颤(第3.15-3.18项);中轴体征(第3.9~3.13项)。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各指标刺激前后的差值,显著性水平α为0.05。结果患者对刺激可耐受,无中途退出实验。相比假刺激,TIs后患者运动评分显著降低14.5%(TIs组降低6.42±0.98,假刺激组降低0.25±1.2,P<0.05),表明运动症状改善。亚型评分中,TIs后运动迟缓得分显著下降(P=0.001),震颤有改善趋势(P=0.063),僵直和中轴体征无显著改善。患者接受假刺激各指标均无显著改善。结论GPi-TIs可以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尤其是运动迟缓。未来可对更大样本进一步探索TIs的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迟缓 运动症状 脑刺激 配对样本t检验 电场刺激 症状改善 基底节 中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属合作照顾在小儿支原体肺炎集束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5
作者 冯美丽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40-343,共4页
目的:在小儿支原体肺炎集束化护理中实施家属合作照顾,并就该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以及对临床症状改善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13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病例入组的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对... 目的:在小儿支原体肺炎集束化护理中实施家属合作照顾,并就该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以及对临床症状改善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13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病例入组的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集束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家属合作照顾,就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均要比对照组早(P<0.05);观察组在护理之后取得的临床效果更为优秀(P<0.05);护理后,两组的FVC及FEV_(1)水平、PSSS及PedsQL4.0评分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高,且观察组FVC及FEV_(1)水平、PSSS及PedsQL4.0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家属合作照顾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集束化护理中效果确切,可以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尽快消失,同时能够增强患儿肺功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及父母社会支持水平,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 家属合作照顾 集束化护理 临床症状改善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吗啡酮PCIA治疗上皮样血管内皮瘤难治性癌痛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董蕙 庄莉 +3 位作者 陈学波 周春艳 任敬 王志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9-800,共2页
1.一般资料病例:女性,67岁,因“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术后4月,腰痛加重2天”于2023-12-19入住我科。病人于2023-04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影响睡眠,自行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 g,每日2次后症状改善,未进一步诊治。后因疼痛逐渐加重.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塞来昔布胶囊 氢吗啡酮 症状改善 腰痛 难治性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合并肺炎患者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马金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05-407,共3页
目的:探究妊娠并发肺炎孕产妇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妊娠期间感染肺炎的孕产妇共计180例,时间区段2022年10月至2024年4月,通过双色球抽样分组,对照组推行基础护理(90例),研究组推行优质护理(90例),对两组干预... 目的:探究妊娠并发肺炎孕产妇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妊娠期间感染肺炎的孕产妇共计180例,时间区段2022年10月至2024年4月,通过双色球抽样分组,对照组推行基础护理(90例),研究组推行优质护理(90例),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肺部啰音改善时间、咳嗽症状改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更短,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更加优越,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质量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妊娠并发肺炎护理期间,运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达到理想的干预成效,有效缓解孕产妇的不适症状,提高孕产妇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妊娠并发肺炎 症状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胰腺癌新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玉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158-1160,共3页
薏苡仁为传统常用中药,主要抗肿瘤活性成分为薏苡仁甘油酯类,其制剂康莱特注射液(KLT)在治疗原发性肝癌、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疾病效果显著,KLT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延长疾病进展时间和生存率。
关键词 康莱特注射液 晚期胰腺癌 改善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前庭神经元炎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董玉娟 刘俊艳 +2 位作者 任士卿 张彦 王瑜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008-1008,共1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对前庭神经元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患者静脉注射天麻素注射液,对照组患者口服眩晕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疗效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天...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对前庭神经元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患者静脉注射天麻素注射液,对照组患者口服眩晕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疗效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注射作用快,疗效肯定,是治疗前庭神经元炎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注射液 前庭神经元炎 临床分析 静脉注射 症状改善 疗效 患者 治疗组 眩晕停 对照组 显著性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彭雪冰 夏恩兰 段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522-524,共3页
为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endometrialpolyp ,EP)的临床效果和手术的安全性 ,回顾性分析 2 0 0 1年1 1月至 2 0 0 2年 8月 ,在北京复兴医院宫腔镜中心门诊宫腔镜检查可疑EP并入院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transcervi calresectionof... 为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endometrialpolyp ,EP)的临床效果和手术的安全性 ,回顾性分析 2 0 0 1年1 1月至 2 0 0 2年 8月 ,在北京复兴医院宫腔镜中心门诊宫腔镜检查可疑EP并入院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transcervi calresectionofpolyp ,TCRP)的 1 0 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手术均 1次完成 ,无手术并发症 ,病理报告EP符合者 98例 ,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 90 .7%。术后随访 90例 ,EP所致月经增多者 84%症状改善 ,子宫不规则出血者 1 0 0 %症状改善 ,原发不孕者 2 6%术后妊娠成功。提示 :TCRP是治疗由于EP致月经紊乱 ,子宫不规则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TCRP术可发现非典型增生的EP及子宫内膜癌前病变 ,给予早期干预及治疗 ,积极预防子宫内膜癌。无症状的息肉患者 ,尤其是不孕症患者也应首选TC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治疗 患者 子宫不规则出血 症状改善 子宫内膜癌 符合 积极预防 成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诱发镇痛效应的中枢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子涵 侯世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73-1278,共6页
运动疗法一直以来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慢性疼痛的预防和治疗中,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并增强治疗信心,还拥有其他药物性治疗所难以匹敌的效费比。即时的运动或规律性训练都能在干预后诱发出显著的镇痛效应,且不... 运动疗法一直以来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慢性疼痛的预防和治疗中,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并增强治疗信心,还拥有其他药物性治疗所难以匹敌的效费比。即时的运动或规律性训练都能在干预后诱发出显著的镇痛效应,且不限于有氧或抗阻等运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效应 治疗信心 运动疗法 中枢机制 慢性疼痛 药物性治疗 运动诱发 改善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CT诊断征象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栋 夏鹏 +2 位作者 蒋兆贯 张涌 沈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20-82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CT诊断征象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46例初诊及其2周后复查的CT资料,按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分组,统计枢椎齿状突侧移位等CT诊断征象的阳性率。结果:枢椎齿状突侧移位在初诊组与明显改善组之间... 目的:探讨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CT诊断征象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46例初诊及其2周后复查的CT资料,按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分组,统计枢椎齿状突侧移位等CT诊断征象的阳性率。结果:枢椎齿状突侧移位在初诊组与明显改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在部分改善组与明显改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性;枢椎齿状突后移位、寰枢椎旋转在初诊组、部分改善组均与明显改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寰枢椎旋转功能障碍部分改善组与明显改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诊断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时,枢椎齿状突后移位、寰枢椎旋转及寰枢椎旋转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是明确有意义的,枢椎齿状突侧移位征象的诊断价值是受限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寰枢关节 半脱位 诊断价值 临床价值 价值分析 children clinical value features 枢椎齿状突 显著差异 寰枢椎 移位 旋转 功能障碍 初诊 症状改善 阳性率 差异性 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并超短波、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颈椎病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细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066-1066,共1页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首先考虑非手术方法治疗^[1-3],但有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理想,为探讨较有效的方法,我们用牵引并超短波、电脑中频治疗仪综合治疗颈椎病38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电脑中频治疗仪 颈椎病 超短波 治疗仪治疗 牵引 非手术方法治疗 中老年人 症状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清肝颗粒治疗高催乳素血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何贵翔 杨海燕 +4 位作者 汤海霞 黄华丽 朱萱萱 朱育凤 邱召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观察滋肾清肝颗粒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测定患者症状改变情况、性激素改变情况以及血液系统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滋肾清肝颗粒可以降低患者血清催乳素(PR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升高血清雌二醇(E2... 目的观察滋肾清肝颗粒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测定患者症状改变情况、性激素改变情况以及血液系统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滋肾清肝颗粒可以降低患者血清催乳素(PR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升高血清雌二醇(E2)的水平(P<0.05),对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孕酮(P)等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症状改善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滋肾清肝颗粒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有效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清肝颗粒 高催乳素血症 临床研究 黄体生成素(LH) 催乳素(PRL) 雌二醇(E2) 显著性差异 促卵泡生成素 孕酮(P) 临床疗效 患者症状 血液系统 激素改变 调节作用 症状改善 有效方剂 治疗前 血清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必利联用达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剑文 黄元熹 蔡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466-1467,共2页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联用达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寻找治疗FD的有效途径。方法:138例FD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沙必利组46例;西沙必利联用达吉组46例;达吉组46例。3组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治疗前后进行B超胃排空功...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联用达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寻找治疗FD的有效途径。方法:138例FD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沙必利组46例;西沙必利联用达吉组46例;达吉组46例。3组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治疗前后进行B超胃排空功能检测。结果:3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0.4%、95.7%、76.1%,3组比较,西沙必利联用达吉组较西沙必利组、达吉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西沙必利联用达吉组胃动力学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3组治疗FD的方法均有效,而西沙必利联用达吉组治疗FD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西沙必利 达吉 联用 疗效观察 临床症状变化 症状改善 动力学指标 临床效果 连续用药 功能检测 治疗前后 总有效率 FD 胃排空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胃食管反流并发自发性气胸病人的射频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娜 韩华 +2 位作者 徐笑飞 史蕊 马骏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6期1501-1501,1503,共2页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自发性气胸 射频治疗 气胸病 十二指肠内容物 并发 症状改善 组织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蛋白水解物与长春西汀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贤春 赵东娥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6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 长春西汀 配伍禁忌 脑血管病后遗症 游离氨基酸 注意力集中 选择性作用 无菌制剂 颅脑损伤 症状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传输性便秘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云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72-1373,共2页
慢传输性便秘是因胃肠蠕动减慢后出现的,以大便次数减少及排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1]。本病病发主要在于结肠部位,如不及时给予治疗,极易并发肠梗阻等疾病而危及生命[2]。目前临床已有较多学者将中医疗法应用于本病的治疗中,可显著提高... 慢传输性便秘是因胃肠蠕动减慢后出现的,以大便次数减少及排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1]。本病病发主要在于结肠部位,如不及时给予治疗,极易并发肠梗阻等疾病而危及生命[2]。目前临床已有较多学者将中医疗法应用于本病的治疗中,可显著提高本病的临床治疗效果[3]。而近年来我院在治疗老年慢性传输性便秘时,根据老年患者的中医临床特点,将济川煎应用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川煎 中医疗法 胃肠蠕动 中西医结合 西医组 统计学方法 显效率 症状改善程度 麻子仁 副作用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红 张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468-1468,共1页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2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g静脉注射,每日2次,体温正常或症状改善改为口服片剂,每次0.625g,每日2次,疗程14d。观察患者症状、体征...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2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g静脉注射,每日2次,体温正常或症状改善改为口服片剂,每次0.625g,每日2次,疗程14d。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变化,所有患者用药前后做尿常规,清洁中段尿培养+药敏试验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治愈33例(78.6%),无效5例(11.9%),复发4例(9.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阿莫西林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复杂性尿路感染 临床观察 治疗 清洁中段尿培养 不良反应 实验室检查 肾功能检查 临床疗效 静脉注射 感染患者 口服片剂 症状改善 体温正常 患者症状 药敏试验 尿常规 用药前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位一体疗法”对难治性瘿气病的随机、单盲对照临床研究
20
作者 夏佳毅 黄艳 孔德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320-2324,2328,共6页
目的:观察“三位一体疗法”治疗难治性瘿气病的临床疗效,为难治性瘿气病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贵州省中医医院收治的难治性瘿气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 目的:观察“三位一体疗法”治疗难治性瘿气病的临床疗效,为难治性瘿气病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贵州省中医医院收治的难治性瘿气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分别由3位内分泌主治医师治疗,仅告知该组治疗方案。按照《中国甲状腺诊治指南》的常规方法予以基础治疗,对照1组加用中医常规治疗治疗,对照2组加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三位一体疗法”治疗。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年。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积分、甲状腺功能指标,统计3组患者基础治疗减时间、减药频次。评价中医证候疗效。收集治疗期间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并比较。患者治疗有效后8个月随访,判断是否复发,比较3组复发率。结果:治疗2年后,3组患者恶热、食欲亢进、心悸、多汗、女性患者月经不调、甲状腺形态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恶热、食欲亢进、心悸、甲状腺形态、月经不调积分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热、食欲亢进、心悸、甲状腺形态、月经不调症状疗效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血清FT4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观察组FT4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FT3、TRAB阳性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基础治疗减时间、减药频次、复发率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收集到不良反应。结论:基础治疗联合“三位一体疗法”治疗难治性瘿气病,标本兼治,有效提升治疗效率和质量,并提升治疗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瘿气病 基础治疗 “三位一体疗法” 甲状腺功能 症状改善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