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现实主义评估方法的改善医疗服务政策执行机制构建研究
1
作者 朱拓东 吴昊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9,共4页
目的探索患者体验在改善医疗服务政策执行中发挥作用的情况,构建患者体验视角下改善医疗服务政策执行机制。方法采用现实主义评估方法,首先以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和政策反馈理论为指导,提出改善医疗服务政策执行的初始项目理论。其次收... 目的探索患者体验在改善医疗服务政策执行中发挥作用的情况,构建患者体验视角下改善医疗服务政策执行机制。方法采用现实主义评估方法,首先以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和政策反馈理论为指导,提出改善医疗服务政策执行的初始项目理论。其次收集访谈与文献数据,反复测试和修订初始理论,深度分析改善医疗服务政策可持续执行的背景、机制和结果,形成完善的改善医疗服务政策执行机制项目理论,构建改善医疗服务政策执行机制。结果完善的改善医疗服务政策执行机制包含了7个现实主义项目理论要素,涉及患者体验评估设计、患者体验反馈收集、患者体验反馈处理和患者体验改善行动4个主要阶段的背景、机制和结果元素。结论患者体验在改善医疗服务政策执行中尚存在一定挑战,政策执行与政策反馈理论能够提供理论保障,未来需要进一步利用政策引领、患者参与、改良导向评估、组织协同、问责与激励、人才发展、健康素养提升等机制保障改善医疗服务政策执行路径的畅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医疗服务政策 患者体验 政策执行 现实主义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医疗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启动
2
《中国医院》 2015年第3期35-35,共1页
2015年1月2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会议,对组织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进行部署。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自2015年起,在全国医疗系统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大力推进深化改革和改善服务,通过改善环境... 2015年1月2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会议,对组织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进行部署。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自2015年起,在全国医疗系统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大力推进深化改革和改善服务,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科技支撑等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共10项,每项包含3-5条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流程 行动计划 人民群众 医疗服务水平 医患关系 计生委副主任 医疗服务模式 马晓伟 《健康报》 临床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第二轮评估结果与讨论 被引量:7
3
作者 黄河 胡琳琳 +2 位作者 刘智 陈娜 刘远立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4,共5页
对我国三级医院2016-2017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落实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样本医院"行动计划"总体进展良好,医疗质量安全相关维度得分较低,三年逐步落实项目和新增项还需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综合施... 对我国三级医院2016-2017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落实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样本医院"行动计划"总体进展良好,医疗质量安全相关维度得分较低,三年逐步落实项目和新增项还需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综合施策,评估应突出中医医院特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三级医院 第三方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式治理视角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政策特征及推进策略研究
4
作者 张明 胡豫 +2 位作者 戴丹云 张义丹 许栋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6,共5页
公立医院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核心战略力量,也是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主战场。笔者基于三轮行动计划政策梳理,分析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运动式治理的特征及成效。基于典型案例剖析潜在不足,包括运动式治理政府统筹... 公立医院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核心战略力量,也是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主战场。笔者基于三轮行动计划政策梳理,分析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运动式治理的特征及成效。基于典型案例剖析潜在不足,包括运动式治理政府统筹有待强化、运动式治理可持续性不足、边际效益下降等,从加强政府统筹、完善制度安排、增强医院内生动力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运动式治理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医疗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县级医院委托协管后“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成罡 宋梦丹 《中国医院》 2017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分析黄陵县人民医院委托协管后"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效果。方法:对黄陵县人民医院委托协管两年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该院委托协管两年来,通过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扩展医疗服务范围、... 目的:分析黄陵县人民医院委托协管后"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效果。方法:对黄陵县人民医院委托协管两年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该院委托协管两年来,通过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扩展医疗服务范围、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措施,提高了医院的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主要业务指标得到大幅优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实现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结论:该委托协作管理模式改善医疗服务的效果是肯定的,达到了患者满意、职工满意、政府满意、协管方满意的"四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 管办分开 县级医院 公立医院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善医疗服务推进门诊服务模式优化创新的医院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川 贾小溪 +4 位作者 李卫红 尤慕西 陶蓓 王立宇 田玮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9-81,共3页
推行改善医疗服务,建立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门诊服务模式将有效提高患者的诊疗效率,提升患者就医体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结合自身现状,持续落实改善医疗服务工作要求,通过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加强智慧门诊服务建设、提升门诊... 推行改善医疗服务,建立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门诊服务模式将有效提高患者的诊疗效率,提升患者就医体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结合自身现状,持续落实改善医疗服务工作要求,通过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加强智慧门诊服务建设、提升门诊质量服务能力等系列工作,推进门诊服务模式优化创新,探索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门诊管理新体系,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门诊管理制度提供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医疗服务 门诊服务 公立医院 高质量发展 门诊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医疗设施发展对农村健康改善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张翅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7期177-179,共3页
农村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与社会结构面临着诸多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的挑战。近年来,虽然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乡村医疗设施投入了大量的关注和资源,但其发展效果及对农村居民健康改善的具体影响仍需进一步探讨。文章就上述背景下的乡村医疗设... 农村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与社会结构面临着诸多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的挑战。近年来,虽然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乡村医疗设施投入了大量的关注和资源,但其发展效果及对农村居民健康改善的具体影响仍需进一步探讨。文章就上述背景下的乡村医疗设施发展及其对农村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展开探讨,以期为乡村医疗设施的持续发展和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提供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 健康状态 农村居民健康 健康改善 设施 全面提升 展开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湖北省改善医疗服务门诊患者满意度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胡梦 李诗瑶 +2 位作者 艾丽唤 刘远立 张治国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共5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及就医体验现状,分析影响门诊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提供证据支持。方法运用方差分析和二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2016年湖北省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16... 目的了解湖北省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及就医体验现状,分析影响门诊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提供证据支持。方法运用方差分析和二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2016年湖北省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16年湖北省6家样本医院门诊患者就诊总体满意度为84.39%,比2016年全国门诊患者就诊总体满意度低2.95%。其中湖北省6家医院中满意度最高的医院为93.06%,最低的医院为69.03%。2016年湖北省6家样本医院门诊患者在"就诊流程"维度的满意度为51.65%,在"就诊体验"维度的满意度为76.52%,在"就诊环境"维度的满意度为69.37%,在"整体评价"维度的满意度为71.08%。"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供了多种渠道指导合理用药""医护人员耐心询问病史、沟通病情""医护人员耐心讲解治疗方案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我感到个人隐私受到了保护、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态度好""我对本次接诊医生充分信任""休息等候区提供饮水服务"为影响湖北省6家医院门诊患者就诊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就诊流程"是湖北省门诊患者满意度最低的维度,医院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就诊流程效率,调节优质医疗服务供求关系,同时提供多种类型的门诊服务,进一步提高门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 行动计划 门诊患者 满意度 评估 就医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改善医疗服务两年评估门诊患者满意度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薇 胡锦梁 +1 位作者 郑小华 白红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1,14,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2015年、2016年四川省大型医疗机构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为改善医疗服务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基于我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三方评估四川省门诊患者调查,采用描述性、比较性统计分析比较两年门诊患者满意度,并对就诊原因、... 目的比较分析2015年、2016年四川省大型医疗机构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为改善医疗服务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基于我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三方评估四川省门诊患者调查,采用描述性、比较性统计分析比较两年门诊患者满意度,并对就诊原因、不满意因素、引起医患关系紧张因素进行排序分析。结果相比于2015年,2016年门诊患者在预约诊疗、缴费方式、自助查询和打印检查报告便捷性方面的满意度有所提升;各环节耗时无明显改善;就诊环境及总体满意度稍有下降;技术、距离、声誉始终是选择医院最先考虑的因素;号源紧张、等候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是导致就诊不满意的主要因素;医患交流不足、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欠佳、医保制度不健全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结论信息化建设切实方便患者,但需紧密贴合流程设计;人文关怀和注重个性化服务是改善就诊体验的关键因素;就诊环境作为医疗服务必备因素,有利于降低不满意度;重视影响患者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 行动计划 评估 门诊患者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医疗服务系统:提供综合性医疗服务
10
作者 冯康 《中国医院》 2000年第4期250-251,共2页
面对有限的公共资源,世界各国政府多年来一直进行不同程度和模式的医疗改革,成效各异。1999年4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哈佛专家进行的医护改革顾问报告,并进行广泛咨询。卫生福利局将于2000年中发表绿皮书,再度咨询公众有关医疗体制... 面对有限的公共资源,世界各国政府多年来一直进行不同程度和模式的医疗改革,成效各异。1999年4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哈佛专家进行的医护改革顾问报告,并进行广泛咨询。卫生福利局将于2000年中发表绿皮书,再度咨询公众有关医疗体制改革的具体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系统 医护 医疗改革 咨询 医疗体制改革 卫生 改善 香港特区政府 福利 顾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社区预防保健服务提醒模式有助于改善乡村地区的预防保健服务
11
作者 NAGYKALDI Z J SCHEID D +1 位作者 ZHAO D 本刊编辑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3917-3917,共1页
目的本项准实验研究在俄克拉何马州一个农业县进行,旨在建立一种长期可行的乡村社区预防保健服务提醒模式,方便患者获得预防保健服务,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在此方面的不足。本研究设置的健康协调员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卫生部门、县医院... 目的本项准实验研究在俄克拉何马州一个农业县进行,旨在建立一种长期可行的乡村社区预防保健服务提醒模式,方便患者获得预防保健服务,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在此方面的不足。本研究设置的健康协调员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卫生部门、县医院、健康信息交流组织同时为使县城居民享受到循证预防保健服务而工作。方法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制定的个性化重点推荐服务协议内容,由健康协调员在每年的出生月份对县区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提醒其该年度需接受的预防保健服务。登记患者信息可以明确患者所需的预防保健服务,保证社区预防保健服务的后续进行,并且可以记录整个社区的预防保健服务开展情况。社区提供重点预防保健服务的投资回报率由参与组织机构评估。结果该县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6个对此项目感兴趣,3个在2015年6月此项目开展时完全实施了第一年规划。当地健康信息交流组织为健康协调员提供了9 138例该县居民最新病历信息。第一年健康协调员与5 034例居民进行了电话沟通,向其推荐了所需的7 776项预防保健服务。其中1 146例(22%)患者及时接受了推荐的所有服务,3 888例(78%)至少有一项推荐的服务未及时接受。该县卫生机构在提供选择性预防保健服务方面有明显改善(10项服务的改善率为3%~215%,平均改善率为35%,P=0.004);服务带来的投资回报率为32%~122%,平均80%。设置健康协调员的卫生体系获得预期收入为$52 000,实现了投资回报率为40%的目标。结论建立一个新型县级患者拓展服务项目是可行的,有助于改善乡村地区的预防保健服务且能够带来成本效益,但效果仍待于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保健服务 社区预防保健 乡村地区 协调员 平均改善 卫生部门 基层医疗机构 县城居民 个对 俄克拉何马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7
12
作者 蔡培铭 刘昌明 林成寿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4-75,共2页
以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为契机,从优化门诊布局、预约诊疗、便民服务、信息技术、优质护理、人文关怀等六大举措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并深入思考如何更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关键词 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就医体验 获得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前转运方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时间效率指标及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曾昊 张幼林 +4 位作者 杨卫兴 彭雅卓 宋宏杰 赵文艳 王丽靖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4-100,121,共8页
目的分析院前转运方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后静脉溶栓时间效率指标及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北京丰台医院神经内科急性缺血性卒中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患者302例,均经头部CT或MR证实有新发梗... 目的分析院前转运方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后静脉溶栓时间效率指标及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北京丰台医院神经内科急性缺血性卒中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患者302例,均经头部CT或MR证实有新发梗死灶,并在院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排除了静脉溶栓桥接取栓治疗患者。根据登记的院前转运方式,将通过“120”或“999”等急救系统到院的患者分为急救转运组,自驾或出租车等其他非急救系统到院方式者分为自行就诊组;根据早期神经功能是否改善,将患者分为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组和未改善组。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等)、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颤动及卒中史)及临床资料[就诊时指尖血糖、血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前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等]。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定义为静脉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较基线减少≥4分或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为0分。以早期神经功能改善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参数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观察院前转运方式对早期(溶栓后24 h)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结果(1)302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急救转运组123例(40.7%),自行就诊组179例(59.3%)。急救转运组患者年龄、就诊时血糖均大于自行就诊组,男性及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和心房颤动比例均高于自行就诊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0±13)岁比(64±12)岁,t=-3.916;8(6,10)mmol/L比7(6,9)mmol/L,Z=-2.578;74.8%(92/123)比61.5%(110/179),χ^(2)=5.861;66.7%(82/123)比53.6%(96/179),χ^(2)=5.119;26.8%(33/123)比15.6%(28/179),χ^(2)=5.660;18.7%(23/123)比3.9%(7/179),χ^(2)=17.812;均P<0.05],糖尿病、高脂血症、卒中史、血压、发病前mRS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急救转运组就诊时和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均高于自行就诊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1(5,16)分比3(1,5)分,Z=-9.967;6(2,14)分比1(0,3)分,Z=-7.912;均P<0.01];发病到就诊时间、就诊到溶栓时间、就诊到签署静脉溶栓知情同意书时间、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比例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302例接受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组122例(40.4%),未改善组180例(59.6%)。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组比较,未改善组患者年龄更高、合并糖尿病、卒中及冠心病史的比例更高,就诊时血糖水平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8±12)岁比(64±13)岁,t=2.432;31.1%(56/180)比18.9%(23/122),χ^(2)=5.657;26.7%(48/180)比15.6%(19/122),χ^(2)=5.183;26.7%(48/180)比10.7%(13/122),χ^(2)=11.564;7.6(6.2,10.7)mmol/L比6.6(5.8,7.8)mmol/L,Z=-4.251;均P<0.05];余基线特征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组比较,未改善组患者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更高[3(1,10)分比0(0,3)分,Z=-8.32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就诊时NIHSS评分、发病到就诊时间、就诊到溶栓时间、就诊到签署静脉溶栓知情同意书时间、急救转运方式比例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冠心病史(OR=0.382,95%CI:0.189~0.770,P=0.007)和就诊时血糖高水平(OR=0.822,95%CI:0.747~0.905,P<0.01)是影响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糖尿病、卒中史、转运方式与接受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无关(均P>0.05)。结论不同的院前转运方式对院内静脉溶栓各时间效率指标的影响无明显不同,既往冠心病史和就诊时血糖高水平是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院前转运方式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无关。本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急救医疗服务 影响因素分析 缺血性卒中 院前转运 时间效率指标 早期神经功能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健康服务:组织、结构和实施的挑战——脑健康服务用户手册(第1部分)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华光(译) 李雯博(译) +1 位作者 王瑞青(译) 王拥军(译)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1期85-92,共8页
痴呆可给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带来毁灭性影响,并造成巨大的社会花费。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预防痴呆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治疗相关危险因素从而延缓痴呆发病将带来巨大的个人和社会效益。经验性证据表明,在高收入国家,更健康的生活方... 痴呆可给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带来毁灭性影响,并造成巨大的社会花费。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预防痴呆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治疗相关危险因素从而延缓痴呆发病将带来巨大的个人和社会效益。经验性证据表明,在高收入国家,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会使痴呆的发病率逐渐下降。这些观察性研究的结果支持痴呆是可以被预防的,而且一些预防措施已经在发挥作用。预期寿命的延长使得痴呆的患病率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通过审慎的预防措施来降低痴呆的发病率。越来越多认知功能正常的个体到记忆门诊就诊,以寻求评估痴呆风险、预防痴呆或提高认知功能的方法。不断有证据提示,这些人群中确实有部分个体存在痴呆的风险。新的健康需求要求我们将服务对象从认知障碍患者转变为担心自身认知功能但没有认知损害的个体。不过,目前的记忆门诊并没有合适的流程和方案服务于这种新的对象群体。我们设想发展新的脑健康服务(brain health services,BHSs)来满足那些没有认知损害但担心自身认知功能的个体的健康需求。BHSs的任务包括:痴呆风险评估、痴呆风险沟通、降低痴呆风险和认知改善。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建立BHSs将面临的组织和结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健康服务 痴呆 衰老 阿尔茨海默病 预防 痴呆风险 风险沟通 风险降低 认知改善 个体化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卫生服务的思考
15
作者 任志成 《中国医院管理》 1988年第12期18-21,共4页
一、卫生服务就是商品卫生改革的难题是什么?我认为最根本的难题是关于卫生事业的性质问题,也就是说,卫生事业依然象往常那样游离于商品经济之外,还是应该纳入商品经济的轨道之内?即卫生服务是不是商品的问题。因为几乎所有关于卫生改... 一、卫生服务就是商品卫生改革的难题是什么?我认为最根本的难题是关于卫生事业的性质问题,也就是说,卫生事业依然象往常那样游离于商品经济之外,还是应该纳入商品经济的轨道之内?即卫生服务是不是商品的问题。因为几乎所有关于卫生改革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 卫生保健制度 商品卫生 卫生机构 物质利益关系 医疗保健 改善经营 卫生材料 马恩 医疗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合理用药指导开展情况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秦冰 赵金红 +2 位作者 杜昕昱 胡琳琳 刘远立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29,共4页
目的:了解三级公立医院合理用药指导开展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向患者提供安全、适宜、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三方评估”项目,采用省级专家组现场评分数据进... 目的:了解三级公立医院合理用药指导开展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向患者提供安全、适宜、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三方评估”项目,采用省级专家组现场评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2020年31个省(市、区)的143所样本医院中,139所(97.2%)医院为门诊和住院患者均提供了合理用药指导,略高于2018年(93.0%);2020年样本医院签约慢性病用药指导率为59.4%,略高于2018年(56.6%);不同类型样本医院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合理用药指导开展情况存在差异,其中中医医院改善明显(P<0.05)。2020年合理用药指导满分医院占比低于80.0%。结论:三级公立医院已普遍开展合理用药指导工作,但不同类型样本医院间存在差异;中医医院改善效果显著,其他类型专科医院开展情况相对薄弱;合理用药指导开展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三级公立医院 合理用药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新型医患关系现状的多维思考 被引量:20
17
作者 朱锡光 孙梯业 +1 位作者 李力 颜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7-159,共3页
本文针对新时期新型医患关系的现状、成因及所给启示 ,依据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 ,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法律多维层面进行了思考。认为医患关系恶化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 ;其形成原因是多元的 ;其改善途径应是全方位的 ;努力应... 本文针对新时期新型医患关系的现状、成因及所给启示 ,依据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 ,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法律多维层面进行了思考。认为医患关系恶化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 ;其形成原因是多元的 ;其改善途径应是全方位的 ;努力应是社会的 ;历程是漫长的 ;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疗服务 现状 恶化 心理学 全方位 改善途径 多维思考 新时期 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医院窗口岗位培训现况与需求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振 张金 +1 位作者 唐磊 吴楠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7-79,83,共4页
目的描述和分析医院窗口岗位培训现况和需求,为制定培训计划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窗口岗位人员132人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的方式调查其基本信息、培训现况和培训需求;采用频次和率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90.2%窗口岗位人员为女性为主,47.7... 目的描述和分析医院窗口岗位培训现况和需求,为制定培训计划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窗口岗位人员132人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的方式调查其基本信息、培训现况和培训需求;采用频次和率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90.2%窗口岗位人员为女性为主,47.7%为中专/大专学历;窗口岗位培训现况满意的比例为72.0%,在2018年没有参加任何培训的比例为7.6%,参加过的培训项目中以岗位专业知识(77.9%)和服务礼仪规范(63.9%)为主,科室级的培训项目占78.7%;对医院组织窗口岗位培训的需求迫切的比例为51.6%,认为对培训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培训内容的实用性(66.7%),最希望参加的培训项目分别为沟通技巧、岗位专业知识、心理疏导、医疗急救技能和临床新进展,喜欢现场讲座、情景演练和参观学习等培训形式。结论窗口岗位人员对培训现况总体满意度不高,且现有参与的培训项目和类型都比较局限,对系统性培训需求迫切。医院应依据现代医院发展要求尽快建立窗口岗位培训体系与并制定具体计划,全面提升医院窗口岗位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及岗位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窗口服务 培训体系 改善医疗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多院区公立医院医技检查精细化管理实践 被引量:7
19
作者 熊志刚 单杰 尚浩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93,共3页
医技检查作为常规辅助诊断手段,在诊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检查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武汉同济医院从丰富预约途径、灵活管理排班、分类管控资源、提升服务细节、完善配套服务5个方面对医技检查进行精细化管理,取得一定... 医技检查作为常规辅助诊断手段,在诊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检查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武汉同济医院从丰富预约途径、灵活管理排班、分类管控资源、提升服务细节、完善配套服务5个方面对医技检查进行精细化管理,取得一定成效。文章分析了多院区医技检查管理面临的挑战,介绍了该院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实践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技检查 精细化管理 改善医疗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病人排队等待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7
20
作者 贾秀萍 《中国医院》 2003年第10期30-31,共2页
医疗服务中的排队等待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由于排队等待时间长会对病人及医院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应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重视。笔者就如何缩短排队等待时间、如何对待病人的排队等待两方面问题展开讨论,并阐述了改善排队等待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医疗服务 排队等待 医院管理 改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