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民的朋友Frank E.Marble教授将散落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大量的珍贵钱学森手稿(长达20年连续不断的科研工作手稿)完整地收集起来
1
作者 胡沛泉 徐滨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0-680,共1页
本简讯摘自Frank E.Marble教授在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1995年12月21日开幕式上的书面发言。此书面发言见《钱学森手稿》(Manuscripts of H.S.Tsien1938—1955,2000年12月山西教育出版社第一版)的第12页。2003年傅正阳教授在... 本简讯摘自Frank E.Marble教授在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1995年12月21日开幕式上的书面发言。此书面发言见《钱学森手稿》(Manuscripts of H.S.Tsien1938—1955,2000年12月山西教育出版社第一版)的第12页。2003年傅正阳教授在深圳市看到《钱学森手稿》,胡沛泉请他代购一本带回西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 加州理工学院 科研工作 中国人 西安交通大学 收集 整地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瓠瓜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鉴定分析
2
作者 钦洁 张力 +3 位作者 黄皓 尚小红 郭元元 周生茂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6,共5页
2015-2021年通过普查征集和系统调查,对广西14个地级市、49个县(县级市、区)、81个乡镇的瓠瓜资源进行了收集、调查、鉴定,对收集到的59份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表型鉴定和资源评价鉴定,对其分布情况、资源分类和优异资源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2015-2021年通过普查征集和系统调查,对广西14个地级市、49个县(县级市、区)、81个乡镇的瓠瓜资源进行了收集、调查、鉴定,对收集到的59份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表型鉴定和资源评价鉴定,对其分布情况、资源分类和优异资源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广西共收集了59份瓠瓜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桂北、桂西地区,多集中在海拔0~250 m,细腰葫芦形、葫芦形和梨形瓠瓜是广西瓠瓜种质资源的主要类型,通过鉴定筛选出了民兴瓠瓜、建新葫芦、牛白观赏葫芦、黎村葫芦、对面岭长颈葫芦、晒禾坪葫芦6份特色优异的瓠瓜种质资源,为进一步利用和创新种质奠定了基础。并提出继续开展瓠瓜种质资源的引进收集、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优异种质的挖掘利用和加强种质资源保护等建议,为加快推进瓠瓜育种和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瓠瓜 种质资源 调查与收集 鉴定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水稻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鉴定评价
3
作者 杨文博 秦子钰 +4 位作者 马锦霞 王生轩 王能波 李晶晶 曹言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3-645,共13页
2021—2023年,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办公室对省内128个县(市、区)开展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和征集工作,共普查到水稻种植县信息累计120条;征收集到水稻种质资源37份,并对其中33份的田间性状进行了调查鉴... 2021—2023年,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办公室对省内128个县(市、区)开展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和征集工作,共普查到水稻种植县信息累计120条;征收集到水稻种质资源37份,并对其中33份的田间性状进行了调查鉴定。普查数据显示,河南省水稻呈现种植区域集中、种植面积增加、地方品种急剧减少的特征。征收集到的水稻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豫北稻区和豫南稻区,大部分分布在海拔50~100 m范围。河南省水稻种质资源中,粳稻多于籼稻,水稻多于陆稻,粘稻多于糯稻,香稻和有色稻分别占总资源数的27.27%和21.21%。资源表型变异丰富,多样性程度高,多表现为株高在100.1~120.0 cm之间,茎秆直立且长度在80.1~100.0 cm之间,叶鞘色和叶片色绿色,叶舌二裂,剑叶和倒二叶为直立型,剑叶长度在25.1~30.0 cm和41.0~45.0 cm之间,剑叶宽度在1.50~1.75 cm之间,穗抽出良好,穗型以中间型为主,穗长在15.1~30.0 cm之间,穗成熟后呈弯曲状,穗部二次枝梗多分枝,籽粒无芒,外颖黄色且有毛。综合表型性状筛选出息县香稻丸1号、三粒寸、菡香一号F11、毛铺软稻、黑香糯、绿米等6份优异水稻种质资源。本研究可为河南省水稻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普查收集 鉴定评价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能量收集与缓存的高铁通信系统
4
作者 邵轲 吴松洋 +2 位作者 齐力 孙磊 许炜阳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7-776,共10页
针对高铁通信系统中链路频繁切换、基站位置偏远等固有劣势导致感知质量下降及运维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能量收集与边缘缓存的高铁通信系统架构。为实现保证通信服务质量的同时优化系统能耗这个目标,以通信、缓存和能量资源为约... 针对高铁通信系统中链路频繁切换、基站位置偏远等固有劣势导致感知质量下降及运维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能量收集与边缘缓存的高铁通信系统架构。为实现保证通信服务质量的同时优化系统能耗这个目标,以通信、缓存和能量资源为约束,构建联合系统信息服务量与系统电网能量消耗的收益函数,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获得无线携能传输时间分配和基站发射功率分配方案,以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为理论基础推导基站缓存数据量与最优时间分配方案之间的关系,并将收益函数简化为仅与基站缓存策略相关的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贪婪算法的缓存策略能够有效提升系统通信服务质量并降低能耗,在不同偏度因子下,目标函数值相比现有概率缓存策略平均提升至少5%,同时系统电网能量消耗可降低约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通信 无线携能传输(SWIPT) 能量收集 边缘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收集用单向导湿针织物涂层摩擦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张静 广靖 陈诚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6,共8页
随着人口爆炸、工业和高新产业发展的持续,工厂和居民对清洁用水需求日益增加,水雾收集器件不断涌现,而现有水雾收集器件多采用飞秒激光刻蚀等方式达到符合要求的浸润性表面,对设备要求较高。本文基于简便的室温自发胶凝作用,温和构建... 随着人口爆炸、工业和高新产业发展的持续,工厂和居民对清洁用水需求日益增加,水雾收集器件不断涌现,而现有水雾收集器件多采用飞秒激光刻蚀等方式达到符合要求的浸润性表面,对设备要求较高。本文基于简便的室温自发胶凝作用,温和构建凝胶聚合物基质,通过引入反应组分以控制胶凝成形期间的微观形貌与表面能分布,经室温修饰形成超疏水聚合物复合材料。以针织物为基底、摩擦为手段构制Janus针织物涂层,利用其润湿不对称性实现单向导湿,进而在捕雾集水的同时减缓水蒸发以提升应用效率,达到低成本且高效的雾收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集 单向导湿 针织物 涂层 摩擦制备 JAN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透射电镜体外培养细胞样品超微结构质量的细胞收集技巧
6
作者 张彩丽 刘湘花 +6 位作者 汪汇源 刘晨 徐冰倩 王志荣 王盼 高鸿建 孙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964,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能够提高体外培养细胞样品透射电镜图片质量的细胞收集技巧。方法收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电镜中心2019年至2023年间送检的体外培养细胞样品336例,其中105例为送检人员自选方案收集的细胞样品,231例为依照本方案收集的细胞样品,... 目的探索一种能够提高体外培养细胞样品透射电镜图片质量的细胞收集技巧。方法收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电镜中心2019年至2023年间送检的体外培养细胞样品336例,其中105例为送检人员自选方案收集的细胞样品,231例为依照本方案收集的细胞样品,按照统一的制作流程制成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器超微结构,筛选出超微结构损伤的样品,改用本方案重新收集样品后,按照统一制作流程制作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情况。结果231例依照本收集方案收集的体外培养细胞样品超微结构保存良好,图片清晰,送检人员自选方案收集的105例体样品中,80例出现超微结构欠清晰、组织不同程度自溶的情况,改用本收集方案重新收集后制作成超薄切片,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清晰。结论本体外细胞收集方案适用范围广,并可大大提高体外培养细胞透射电镜图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细胞 透射电镜 样品收集 制样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悬浮系统的电磁-摩擦电混合振动能量收集器研究
7
作者 刘保国 梁佳园 +2 位作者 张坤 赵毫杰 冯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27,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化学电池无法为无线传感网络持久供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效转换低频振动能的磁悬浮基电磁-摩擦电混合能量收集器,利用磁悬浮系统感应低频环境振动,通过电磁-摩擦电复合能量转换机制高效提取振动能量。研究了平面弹簧刚度... 为了解决传统化学电池无法为无线传感网络持久供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效转换低频振动能的磁悬浮基电磁-摩擦电混合能量收集器,利用磁悬浮系统感应低频环境振动,通过电磁-摩擦电复合能量转换机制高效提取振动能量。研究了平面弹簧刚度和激励加速度对混合能量收集器输出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输出电压随平面弹簧刚度的增大而降低,随激励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平面弹簧刚度为562 N/m、激励加速度为1.2g时,电磁能量收集单元(EMG)、摩擦电能量收集单元Ⅰ(TENGⅠ)和摩擦电能量收集单元Ⅱ(TENGⅡ)的最大输出峰峰值电压分别为1.15、53、167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 电磁-摩擦电 磁悬浮 振动能量收集 平面弹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紫外光信息收集方法
8
作者 赵太飞 郭佳豪 +1 位作者 辛雨 王璐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8,共16页
针对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无人机信息收集问题,使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实现了紫外光非直视通信收发仰角自适应调整的信息收集方法。建立了无人机的移动、通信、信息收集和能耗模型,以时间、能量和通信质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使... 针对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无人机信息收集问题,使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实现了紫外光非直视通信收发仰角自适应调整的信息收集方法。建立了无人机的移动、通信、信息收集和能耗模型,以时间、能量和通信质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使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为了让无人机获得更优的飞行方向、飞行速度以及紫外光收发仰角的决策,设计了一套适合信息收集任务的奖励函数,并对经典的深度双Q网络算法加入双目标网络、熵正则化和优先经验回放等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相比经典的深度双Q网络算法,在时间效率上至少提高了13%,能量消耗至少减少了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信息收集 紫外光非直视通信 深度强化学习 深度双Q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坪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成效分析
9
作者 杨洪涛 余莹 +6 位作者 吴永斌 毕海林 和志娇 木永青 郭淼 王朝文 和加卫 《中国种业》 2025年第1期56-62,共7页
兰坪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已圆满完成,此次行动共收集和提交农作物种质资源114份,其中粮食作物81份、蔬菜作物26份、经济作物5份、牧草绿肥1份、中药材1份。通过对此次普查和收集行动的作物情况和成效进行分析,探... 兰坪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已圆满完成,此次行动共收集和提交农作物种质资源114份,其中粮食作物81份、蔬菜作物26份、经济作物5份、牧草绿肥1份、中药材1份。通过对此次普查和收集行动的作物情况和成效进行分析,探讨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队伍素质和建立健全保护利用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兰坪县今后的农作物普查和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坪县 种质资源 普查 收集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食用豆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
10
作者 李莉 刘昌燕 +1 位作者 韩雪松 焦春海 《中国种业》 2025年第5期34-39,共6页
2015-2018年湖北省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对行动中24个县(市、区)240个村调查收集的食用豆种质的资源类别、分布特征和留存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调查收集共获得食用豆种质资源617份,隶属1科8属11种;... 2015-2018年湖北省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对行动中24个县(市、区)240个村调查收集的食用豆种质的资源类别、分布特征和留存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调查收集共获得食用豆种质资源617份,隶属1科8属11种;(2)神农架林区、谷城县、郧西县、房县、英山县和钟祥市等县(市、区)具有较丰富的食用豆种质资源;(3)菜豆、小豆、扁豆、豌豆和豇豆种质资源占食用豆种质资源总量的74.39%;(4)小学文化的年长农户是食用豆种质资源保存的主体;(5)湖北省食用豆种质资源的数量随着海拔升高而减少。探讨了食用豆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现状和分布规律,以期为湖北省食用豆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高效利用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食用豆 种质资源 调查 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与分析
11
作者 王永士 刘韶华 +3 位作者 刘德兴 祁国宾 聂元军 何庆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6期9-14,共6页
通过对林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与深入分析,本文作者首先概述了林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其次详细阐述了普查收集的方法与实施过程,包括前期准备、具体实施步骤及数据统计与分析。普查结果显示... 通过对林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与深入分析,本文作者首先概述了林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其次详细阐述了普查收集的方法与实施过程,包括前期准备、具体实施步骤及数据统计与分析。普查结果显示,林州市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且这些资源在地理分布和特性上具有多样性。最后探讨了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策略,包括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与保护区、加强监测与管理、推广优质种质资源及加强创新与研发等方面,以促进林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普查收集 保护利用 林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节点动态优先级的无人机信息收集优化算法
12
作者 韩东升 郎宇航 黄丽妍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5-74,共10页
在环境监测等分布式物联网应用场景中,由于节点监测的区域重要性以及收集数据量的不同,节点往往有不同的优先级。节点优先级的动态变化会使无人机频繁更换数据采集的目标节点,造成任务完成时间延长及能量的无端浪费。因此本文针对节点... 在环境监测等分布式物联网应用场景中,由于节点监测的区域重要性以及收集数据量的不同,节点往往有不同的优先级。节点优先级的动态变化会使无人机频繁更换数据采集的目标节点,造成任务完成时间延长及能量的无端浪费。因此本文针对节点具有动态优先级的分布式物联网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DDQN的无人机任务完成时间与能耗联合优化算法。训练过程中,无人机在任务完成时间、能耗及避免节点数据溢出等约束下学习产生最优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与最大优先级策略、贪婪策略两种现有策略相比,所提算法任务完成时间分别降低9.2%、15.1%,能耗分别降低10%、16.3%;与DQN方法相比,所提算法收敛速度更快,训练过程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动态优先级 信息收集 DDQ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分配何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精细化--一项城市社区的民族志研究
13
作者 陈学金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148,228,共11页
分类投放与分类收集对于提升城市垃圾分类水平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少有研究关注社区垃圾分类收集的实际过程。本文以民族志形式叙述北京市A社区2020至2024年垃圾分类实践的历时图景,试图揭示社区垃圾分类中的经济利益分配与分类收集精... 分类投放与分类收集对于提升城市垃圾分类水平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少有研究关注社区垃圾分类收集的实际过程。本文以民族志形式叙述北京市A社区2020至2024年垃圾分类实践的历时图景,试图揭示社区垃圾分类中的经济利益分配与分类收集精细化之间的密切关联以及各类行动主体的行动逻辑。A社区经历了从重点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到重点试验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模式两个过程,并先后尝试了保洁员轮班、夫妻专职分类员工作模式。基于垃圾分类收益者的视角,具有不同利益分配的工作模式决定了劳动者的微观劳动过程和收益。保洁员轮班模式下的劳动会转化为一种缺乏激励的懈怠劳动,分类回收质量相对较低。夫妻专职分类员的劳动是一种合作、自我监控式的主动劳动输出,垃圾分类回收的效益最高。不同于以社区居委会为中心的教育逻辑和以居民为中心的道德逻辑,以物业公司为中心的市场逻辑决定着社区垃圾分类回收的精细化水平,今后应着力探索生活垃圾的利益分配与分类回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 城市社区 行动逻辑 分类收集 民族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悬臂梁结构参数对摩擦自激振动能量收集的影响
14
作者 朱瑞丹 刘方平 +1 位作者 何冬康 项载毓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42,共11页
针对滑动摩擦副普遍存在的摩擦自激振动问题,尝试通过安装压电悬臂梁振动能量收集器以实现摩擦自激振动能量的收集。基于CETR摩擦磨损试验机开展了摩擦自激振动能量收集试验,建立该试验装置的有限元模型及含压电悬臂梁振动能量收集器的... 针对滑动摩擦副普遍存在的摩擦自激振动问题,尝试通过安装压电悬臂梁振动能量收集器以实现摩擦自激振动能量的收集。基于CETR摩擦磨损试验机开展了摩擦自激振动能量收集试验,建立该试验装置的有限元模型及含压电悬臂梁振动能量收集器的5自由度数值模型,探讨了悬臂梁结构参数变化对压电陶瓷输出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的压电悬臂梁振动能量收集器可有效地将摩擦块∕摩擦盘滑动摩擦产生的摩擦自激振动能量转换为电能,而且悬臂梁质量和刚度等结构参数通过改变压电悬臂梁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变形能力以影响摩擦自激振动能量收集效果;悬臂梁质量和刚度较小时,压电悬臂梁振动能量收集器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使得压电陶瓷更好地将摩擦自激振动能量转换为电能;随着悬臂梁质量和刚度的增大,压电悬臂梁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变形能力减弱,导致压电陶瓷输出电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自激振动 压电悬臂梁 能量收集 有限元仿真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 CMOS、BiCMOS的新进展(二)——射频-直流整流器与射频能量收集器
15
作者 李永 赵正平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85-892,共8页
当今信息社会已进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呈指数规律增长,不但要求数据处理速度高速增长,同时也要求数据的传输带宽更宽,推动数据载波的频率向射频(RF)的高端发展。Si基RF CMOS和RF BiCMOS集成电路(IC)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易于集成... 当今信息社会已进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呈指数规律增长,不但要求数据处理速度高速增长,同时也要求数据的传输带宽更宽,推动数据载波的频率向射频(RF)的高端发展。Si基RF CMOS和RF BiCMOS集成电路(IC)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易于集成等优点,相应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综述了Si基RF CMOS和RF BiCMOS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态势,主要包括低噪声放大器与接收前端,射频-直流整流器与射频能量收集器,功率放大器、RF信号放大器与发射机,振荡器、混频器与频率综合器,移相器、开关、集成无源元件和相控阵,RF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微系统集成等七个RF IC发展的主要方面,凝练了各类RF IC的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创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RF)CMOS RF BiCMOS 放大器 收/发机 RF能量收集 压控振荡器 频率综合器 移相器 相控阵 微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亮点与优异资源介绍
16
作者 陆佩兰 《中国种业》 2025年第3期53-57,共5页
福建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经过6年多的努力,共采集到4390份(含专项抢救性收集多年生野生大豆13份)资源样本,保存于相应国家资源库(圃)中,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成果的亮点在于充分依托福... 福建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经过6年多的努力,共采集到4390份(含专项抢救性收集多年生野生大豆13份)资源样本,保存于相应国家资源库(圃)中,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成果的亮点在于充分依托福建省的资源禀赋,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深入践行“应采尽采”的方针,采集了种类丰富的资源样品。同时还在野生资源新居群的发现、优异资源的挖掘、濒危资源的保护、特色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成果,共有南靖柴蕉等5个资源在不同年度被评为全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和琯溪蜜柚被评为全国十大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发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农作物 种质资源 普查 收集 成果 亮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玉米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监测
17
作者 王蕊 王倩 +3 位作者 邹兰 赵振乾 陈中廷 田敏强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6期27-29,共3页
为完善秸秆资源台账数据,提升区域草谷比与可收集系数的准确性、可靠性,精准服务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本研究选取渭北合阳县作为区域典型,对主栽作物玉米开展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专项监测。研究结果显示:合阳县玉米草谷比测定值为0... 为完善秸秆资源台账数据,提升区域草谷比与可收集系数的准确性、可靠性,精准服务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本研究选取渭北合阳县作为区域典型,对主栽作物玉米开展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专项监测。研究结果显示:合阳县玉米草谷比测定值为0.86,略低于黄土高原区玉米草谷比参考值(0.94),也低于目前国家推荐渭北地区参考的华北区的草谷比(1.04)。玉米可收集系数平均值为0.80,同样低于黄土高原区和目前推荐的华北区玉米可收集系数参考值(0.93)。该监测结果初步为渭北秸秆资源评估及农业生态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草谷比 秸秆 收集系数 渭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胶高产蜂种素材收集与选育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18
作者 王志 蒋海宾 吴鹰 《中国蜂业》 2025年第4期12-12,共1页
据报道,国际上蜂胶产量最高的是巴西蜜蜂(杂交种),其产胶量为意大利蜜蜂产胶量(100g)的10倍以上,个别蜂群甚至达到3000g,而中国蜜蜂的产胶量却基本处于250g以下的水平,亟需突破和发展。2024年8月22日,笔者与山东蜂友的一次随意交流中,... 据报道,国际上蜂胶产量最高的是巴西蜜蜂(杂交种),其产胶量为意大利蜜蜂产胶量(100g)的10倍以上,个别蜂群甚至达到3000g,而中国蜜蜂的产胶量却基本处于250g以下的水平,亟需突破和发展。2024年8月22日,笔者与山东蜂友的一次随意交流中,获知他有高产胶蜜蜂的信息,经过相关视频和照片佐证,于是我们决定合作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进展 选育 蜂胶 素材收集 产胶量 杂交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式油茶果采收机收集性能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龙啸 闵淑辉 +2 位作者 廖凯 高自成 曹靖宜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29,共7页
为了建立油茶果在收集伞和输送机构中的碰撞模型,基于镜面反射和运动学原理构建了油茶果恢复系数测试装置,对油茶果的碰撞特性进行了试验测定和分析。采用湖南浏阳市种植的大果油茶果品种开展碰撞特性测定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油茶果... 为了建立油茶果在收集伞和输送机构中的碰撞模型,基于镜面反射和运动学原理构建了油茶果恢复系数测试装置,对油茶果的碰撞特性进行了试验测定和分析。采用湖南浏阳市种植的大果油茶果品种开展碰撞特性测定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油茶果恢复系数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碰撞材料、碰撞角度、伞布拉力和下落高度,其中碰撞材料影响极为显著、碰撞角度和伞布拉力影响较为显著。为研究油茶果采收机的收集性能,对收集机构进行简化,研究不同碰撞材料、碰撞角度、伞布拉力的组合对油茶果集中率的影响。收集性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碰撞材料对油茶果的集中率影响最大,碰撞角度影响油茶果的最小掉落距离,伞布拉力影响油茶果的最大掉落距离;当碰撞材料为油布、碰撞角度为20°、伞布拉力为60 N时,集中率为95.33%,收集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可为油茶果采收机收集和输送装置关键部件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 碰撞恢复系数 收集 振动式采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野生荞麦资源的调查与收集
20
作者 陈美琪 丁子琪 +13 位作者 周敏 丁彬儒 吴逸扬 唐宇 王涛 李青峰 布同良 唐自钟 李成磊 吴琦 王俊珍 张凯旋 周美亮 陈惠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3,共11页
四川复杂多样的地形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为摸清四川省荞麦属种质资源的分布及群体数量,2022-2023年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野生荞麦资源调查组对四川省野生荞麦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收集工作,考察地区主要为川西北、川西南... 四川复杂多样的地形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为摸清四川省荞麦属种质资源的分布及群体数量,2022-2023年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野生荞麦资源调查组对四川省野生荞麦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收集工作,考察地区主要为川西北、川西南、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在30个县(区)内进行了野生荞麦的调查与收集工作,采集到荞麦属野生植物种质资源156份,其中金荞麦103份、苦荞野生种23份、甜荞野生种3份、细柄野荞麦17份、小野荞麦5份、疏穗野荞麦2份、理县野荞麦2份、灌野荞麦1份。调查结果表明,川西北地区是四川省野生荞麦种类最丰富的地区。金荞麦是分布量最大的野生荞麦,主要分布在川中丘陵地段,理县野荞麦和灌野荞麦的分布具有极明显的地域性。不同生境地的野生荞麦资源之间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对野生荞麦资源的伴生植物统计发现,荨麻和鬼针草是数量最多的伴生植物。此次调查收集不但丰富了荞麦资源种质库,也为研究野生荞麦的分布规律和制定保护措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野生荞麦 种质资源 调查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