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间种大豆最佳模式探讨 被引量:12
1
作者 韦贵剑 梁景文 +2 位作者 陆文娟 罗积维 侯青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寻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最佳模式,为生产上进行甘蔗间套种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利用桂春8号和桂糖29号进行甘蔗与大豆不同间种模式(甘蔗行距设常规行距1.0m和宽行距1.2、1.4m,间种大豆行数设0、1、2行)试验,调查甘蔗... 【目的】探寻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最佳模式,为生产上进行甘蔗间套种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利用桂春8号和桂糖29号进行甘蔗与大豆不同间种模式(甘蔗行距设常规行距1.0m和宽行距1.2、1.4m,间种大豆行数设0、1、2行)试验,调查甘蔗生长、收获性状及甘蔗、大豆产量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甘蔗间种大豆后,甘蔗分蘖率和有效茎数有所降低;对甘蔗茎径、株高影响不大,在适合的甘蔗行距(1.4m)下不会造成甘蔗减产;可提高甘蔗地总利润,其中以在1.4m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总利润增加最为明显。此外,宽行距种植甘蔗较常规行距种植甘蔗可提高甘蔗分蘖率、茎径、株高和大豆产量;在间种适合的大豆行数(2行)下不仅会造成甘蔗减产,还可提高蔗地的总利润。【结论】1.4m宽的甘蔗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为最佳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大豆 间种 收获性状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间套种花生最佳模式探讨 被引量:19
2
作者 韦贵剑 陆文娟 +3 位作者 彭天缘 梁景文 侯青光 覃思德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07-1011,共5页
【目的】通过大田试验探索甘蔗—花生间套种的最佳模式,为当地生产中甘蔗—花生的合理间套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桂糖29号甘蔗品种和桂花22号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常规甘蔗种植行距(1.0 m)和宽行距(1.2和1.4 m)下间种不同行数(0、1、2... 【目的】通过大田试验探索甘蔗—花生间套种的最佳模式,为当地生产中甘蔗—花生的合理间套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桂糖29号甘蔗品种和桂花22号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常规甘蔗种植行距(1.0 m)和宽行距(1.2和1.4 m)下间种不同行数(0、1、2行)的花生,分析不同处理对甘蔗生长、蔗茎产量及蔗地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与常规甘蔗种植行距相比,宽行距种植时甘蔗萌芽率、有效茎数及产量有所下降,甘蔗分蘖率、茎径有所提高。在相同甘蔗种植行距下,间种花生时甘蔗萌芽率、株高整体上相对提高,分蘖率和有效茎数整体上相对减少。与不间种花生相比,1.0和1.2 m行距下间种花生时甘蔗产量显著下降(P<0.05,下同),1.4 m行距下间种2行花生甘蔗显著增产2.4 t/ha。宽行距下不间种花生时蔗地经济效益下降,间种花生后经济效益增加,且在1.4 m行距下间种2行花生时蔗地经济效益最高,达3.132万元/ha。【结论】适当的甘蔗—花生间套种方式可增加蔗地经济效益,且以1.4 m甘蔗种植行距下间种2行花生时蔗地经济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花生 间套种 收获性状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耐密植宜机收夏玉米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同科 贺晟阳 +3 位作者 易镇邪 邓敏 马文杰 罗红兵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9-656,共8页
为筛选适应洞庭湖区耐密植、宜机械化收获的优良玉米品种,2018年进行大田试验,以6个供试品种(郑单958、豫单9953、湘农玉27号、京农科728、黔779、福玉10号)为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供试品种的产量与实际机收性能指标。结果表... 为筛选适应洞庭湖区耐密植、宜机械化收获的优良玉米品种,2018年进行大田试验,以6个供试品种(郑单958、豫单9953、湘农玉27号、京农科728、黔779、福玉10号)为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供试品种的产量与实际机收性能指标。结果表明:6个品种的生育期为101~110 d,豫单9953、京农科728的生育期最短(101 d);供试品种间产量无显著差异,豫单9953、京农科728、福玉10号的产量较高,分别为8214.51、8174.13、8065.61 kg/hm^2;产量(y)与穗行数(x1)、行粒数(x2)、百粒质量(x3)的回归方程为y=–8146.84+284.505 x1+255.274x2+157.759x3,3个自变量对产量均为正作用;各供试品种收获期籽粒含水率(16.05%~30.16%)有差异;机收总损失率为2.58%~4.85%,均值为3.49%;部分品种间机收损失率、籽粒破碎率、含杂率差异显著;供试品种籽粒含水率与籽粒损失率、果穗损失率、总损失率、籽粒破碎率呈正相关,与含杂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供试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性状与机收性状,认为豫单9953、京农科728可作为洞庭湖区耐密植宜机收夏玉米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品种筛选 机械收获性状 籽粒含水率 破碎率 含杂率 洞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河池点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梁景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0期88-91,共4页
为了解广西近年来新育成的甘蔗新品种在河池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及含糖量等,筛选出适合河池市区域环境的甘蔗新品种,以解决河池蔗区甘蔗品种单一、优良品性退化的问题。以新台糖16号为对照,2010—2011年在河池宜州进行2年新植... 为了解广西近年来新育成的甘蔗新品种在河池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及含糖量等,筛选出适合河池市区域环境的甘蔗新品种,以解决河池蔗区甘蔗品种单一、优良品性退化的问题。以新台糖16号为对照,2010—2011年在河池宜州进行2年新植1年宿根甘蔗品种比较试验,对10个参试甘蔗新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两新一宿试验中,平均产量与平均产糖量这2个指标均超过新台糖16号的参试品种只有桂辐98-296、桂糖04-112、桂糖04-120和玉林一号;桂糖02-796的平均产量较新台糖16号的高,平均产糖量与新台糖16号的相近;其余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平均产糖量这2个指标或有1个指标高于新台糖16号,或均低于新台糖16号。此外,桂辐98-296、桂糖04-120、桂糖04-112和玉林一号4个品种的有效茎数、萌芽率、分蘖率、茎长等农艺性状指标表现较好,而其他参试品种的个别性状表现良好,但综合表现一般。因此,桂辐98-296、桂糖04-120、桂糖04-112和玉林一号这4个品种在河池市蔗区有较大的推广潜力,建议可扩大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区域试验 生长性状 收获性状 蔗茎产量 产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