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收缩血管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蒋昀 夏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phthalate,DBP)对大鼠动脉血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灌流模型,观察DBP对动脉血管的收缩效应及其内皮的参与l生,并观察相关信号途径工具药的影响。结果DBP(...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phthalate,DBP)对大鼠动脉血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灌流模型,观察DBP对动脉血管的收缩效应及其内皮的参与l生,并观察相关信号途径工具药的影响。结果DBP(10^-5-10-mol·L^-1)浓度依赖性收缩血管环,且去内皮血管比内皮完整血管收缩更明显(P〈0.05);无Ca2+“液中,DBP(10^-3mol·L^-1)引起的去内皮血管收缩明显低于正常K-H液中的血管收缩(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维拉帕米(10^-7mol·L^-1)预处理后,DBP(10^-3mol·L^-1)引起的血管环收缩幅度低于单用DBP组(P〈0.01);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10^-6mol·L^-1)预处理内皮完整主动脉环,引起的血管收缩幅度明显高于单用DBP组(P〈0.01),而前列环素合成酶抑制剂吲哚美辛(Indo,10^-5mol·L^-1)预处理对血管收缩幅度无明显影响。结论DBP具有引起血管收缩作用,初步机制可能涉及细胞膜电压门控性钙通道及钙离子内流,NO可能参与DBP的血管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胸主动脉 血管收缩 钙通道 内皮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血管收缩综合征二例
2
作者 李璐 隋长百 +1 位作者 刘英 唐剑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84-687,F0003,共5页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CVS)是脑动脉节段性和多灶性血管收缩引起的一种可逆性临床综合征,发病早期常难以识别。作者总结了2例不同诱因引起的RCVS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RCVS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演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医师早期识别和...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CVS)是脑动脉节段性和多灶性血管收缩引起的一种可逆性临床综合征,发病早期常难以识别。作者总结了2例不同诱因引起的RCVS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RCVS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演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医师早期识别和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收缩 头痛 血管痉挛 颅内 可逆性血管收缩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基化酶FTO基因敲除对5-HT诱导糖尿病冠脉平滑肌收缩功能异常的影响
3
作者 王梓帆 蒋柳香 +5 位作者 梁美英 刘梦云 陈美江 杨慧 饶芳 邓春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322,共8页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酶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 gene,FTO)在糖尿病冠脉平滑肌收缩功能异常中的影响。方法Cre-loxP重组技术制备平滑肌特异性FTO敲除小鼠(FTO^(SMKO))。分为4组:对照组(WT)、糖尿病组(DM)、...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酶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 gene,FTO)在糖尿病冠脉平滑肌收缩功能异常中的影响。方法Cre-loxP重组技术制备平滑肌特异性FTO敲除小鼠(FTO^(SMKO))。分为4组:对照组(WT)、糖尿病组(DM)、FTO敲除组(FTO^(SMKO))和FTOSMKO糖尿病组(FTO^(SMKO)-DM),每组各15只。糖尿病小鼠由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其余小鼠注射等量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通过小血管环张力测定技术,观察5-HT对4组小鼠冠脉平滑肌收缩反应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与Dot blot技术检测小鼠血管组织FTO蛋白及n6-甲基腺嘌呤(m6A)甲基化修饰水平的变化。结果与WT组相比,DM组血糖明显升高(P<0.01),体质量明显下降(P<0.05);DM组小鼠主动脉FTO蛋白水平升高( P <0.01),m6A甲基化修饰水平降低( P <0.01)。DM组5-HT诱导收缩反应与WT组相比明显下降( P <0.01),而FTOSMKO-DM组收缩反应比DM组明显增加( P <0.01);FTO^(SMKO) -DM组非L型钙通道介导的血管平滑肌收缩反应增强,其中,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和咖啡因激活兰尼碱受体(RyR)介导的肌浆网钙释放诱导收缩反应均明显增加( P <0.05)。 结论 特异性敲除平滑肌 FTO 可改善糖尿病小鼠冠脉对血管收缩剂5-HT的反应性,可能与FTO介导5-HT受体信号通路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O基因 糖尿病血管 m6A甲基化 非L型钙通道 肌浆网钙释放 血管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时间热暴露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收缩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光华 赵楠 +3 位作者 杨敏 赵志芳 罗彦 Osamu Shido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固定时间热暴露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收缩特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随意时间热暴露组和固定时间热暴露组,环境温度24℃,热暴露温度为36℃,每天热暴露6h。经7d热暴露后,采用体温遥感技术监测大... 目的探讨固定时间热暴露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收缩特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随意时间热暴露组和固定时间热暴露组,环境温度24℃,热暴露温度为36℃,每天热暴露6h。经7d热暴露后,采用体温遥感技术监测大鼠体核温度变化;器官浴槽法测定大鼠胸主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NA)的反应性;RT-PCR检测动脉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的表达水平及用试剂盒测定血浆中一氧化氮等离子体(NOx)NO2-和NO3-的含量变化。结果热暴露对大鼠的体核温度变化影响不大(P>0.05);与对照组相比,固定时间热暴露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对NA的反应性降低(P<0.01);与对照组和随意时间热暴露组相比,固定时间热暴露组eNOS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血浆中NOx的含量增加(P<0.05)。结论固定时间热暴露可改变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的反应性,内皮细胞源性的NOS通路可能参与并诱导了血管舒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 血管收缩 胸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管包裹大鼠颈动脉对血管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谢莲娜 曾定尹 +3 位作者 张海山 孙丹萌 庞雪峰 关启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98-702,共5页
目的观察硅胶管包裹所致的血管外膜损伤对大鼠颈动脉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硅胶管经血管外膜包裹大鼠颈动脉,分别于术后3 d、1周、2周测量大鼠双侧颈动脉血流量,观察血管对局部应用5-羟色胺(5-HT)的反应,光镜下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结... 目的观察硅胶管包裹所致的血管外膜损伤对大鼠颈动脉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硅胶管经血管外膜包裹大鼠颈动脉,分别于术后3 d、1周、2周测量大鼠双侧颈动脉血流量,观察血管对局部应用5-羟色胺(5-HT)的反应,光镜下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对照侧比较,硅胶管包裹大鼠颈动脉的早期阶段,包管侧颈动脉呈血管慢性收缩的组织学改变,表现为血管腔缩小[包管3 d缩小(12.15±2.29)%(P=0.003);包管1周缩小(45.17±3.84)%(P<0.001)]。内弹力板弯曲、中膜增厚[包管3 d增厚(23.04±5.96)%(P=0.009);包管1周增厚(61.65±10.32)%(P<0.001)],伴颈动脉血流量降低及血管对5-HT的收缩反应增强。硅胶管包裹2周,包管侧颈动脉管壁重塑,表现为中膜增厚[增厚(31.52±4.56)%(P=0.012)]及弥漫性血管内膜增生[新生内膜面积平均(0.19±0.05)mm2],伴血管腔面积缩小[减少(37.17±4.57)%(P<0.001)]及颈动脉血流量降低,血管对5-HT的收缩反应恢复至对照侧水平。结论血管外膜损伤能引起血管收缩功能增强及新生内膜形成,血管收缩功能的改变出现在内膜增生性病变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膜 硅胶管 5-羟色胺 血管收缩 新生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氧大鼠血浆、呼出气NO含量的变化及吸入NO对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戴爱国 张珍祥 +2 位作者 牛汝楫 徐永键 段生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0-23,共4页
观察了大鼠急性缺氧前后血浆和呼出气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动物吸人10%,20min后,血浆NO_2/NO_3浓度从23.56±7.13升至41.63±10.10μmol/L(P<0.01);呼... 观察了大鼠急性缺氧前后血浆和呼出气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动物吸人10%,20min后,血浆NO_2/NO_3浓度从23.56±7.13升至41.63±10.10μmol/L(P<0.01);呼出气NO浓度出0.099±0.055增至0.162±0.108ppm(P<0.01).提示急性缺氧时NO生成增多可能在缺氮性肺血管收缩(HPV)中起调节作用。为探讨吸入NO对HPV的影响,本文采用人工呼吸给缺氧大鼠吸入40ppmNO,发现动物缺氧(10%O_2)10min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血管阻力(PVR)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而缺氧同时吸入40ppmNO10min,mPAP和PVR较缺氧时明显降低(P<0.01),与基础值无显著差别(P>0.05),且发现△PVR%为2.94±9.85%,较缺氧时66.18±23.39%明显降低(P<0.01),但吸入NO对体动脉压、体血管阻力,心输出量、血气和高铁血红蛋白无明显影响。从而提示吸入NO选择性降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且完全逆转H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缺氧 一氧化氮 肺循环 血管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缩蛋白在血管新生内膜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血管收缩力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程云会 韩梅 +1 位作者 温进坤 张永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11-2115,共5页
目的为了探讨两种收缩蛋白SMα-actin和SM22α在新生内膜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与血管收缩反应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建立大鼠颈总-胸腹主动脉血管内皮剥脱后内皮增生模型的基础上,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两种收缩蛋白的动态变化... 目的为了探讨两种收缩蛋白SMα-actin和SM22α在新生内膜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与血管收缩反应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建立大鼠颈总-胸腹主动脉血管内皮剥脱后内皮增生模型的基础上,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两种收缩蛋白的动态变化,用透射电镜观察VSMC肌丝和用生物法测定血管收缩反应性。结果血管内皮剥脱后,中膜SMα-actin和SM22α的表达下降,以术后7-14d最低,VSMC内肌丝由致密变为稀疏,由束状变为网状,但是血管的收缩反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皮剥脱后,VSMC的增生及新生内膜的增厚可引起受损血管收缩反应性的升高,这是内皮损伤促发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收缩 肌动蛋白类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低氧性肺血管收缩的作用 被引量:29
8
作者 盖祥云 林鹏程 +1 位作者 何彦峰 才让南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8-772,共5页
高海拔低氧环境下,持续发生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能够诱导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发生和发展。HPV是机体对低氧环境的一种生理反射机制,是肺组织特有的生理现... 高海拔低氧环境下,持续发生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能够诱导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发生和发展。HPV是机体对低氧环境的一种生理反射机制,是肺组织特有的生理现象。但是在高原低氧环境下,HPV的持续发生会促进肺血管重构,导致右心室肥厚,从而加重肺泡缺氧的程度,造成缺氧的恶性循环,进而导致肺水肿、肺心病等重度高原病的发生。HPH早期出现HPV,慢性期形成难以逆转的低氧性肺血管重塑。因此,明确HPV的发生机制以及其在HPH中的作用,能够为高原病的防治提供靶点和思路;HPV发生时,及时、有效的治疗也能够为重度高原病的预防奠定基础。但是目前的研究,尚未能对HPV的发生机制和其在HPH中扮演的角色做一个清晰、全面的阐明。该文将对近年HPH中HPV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该领域内的研究者以及HPH的临床治疗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低氧 高原病 机制 内皮细胞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通道在正常与慢性低氧大鼠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金肆 王迪浔 孙秉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21-824,共4页
目的 :探讨K+ 通道在慢性低氧致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降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离体肺灌流实验 ,研究 4-AP(4-aminopyridine ,电压依赖性K+ 通道 -Kv阻滞剂 )、TEA(tetraethylamonium ,Ca2 + 激活性K+ 通道 -KCa阻滞剂 )、GLIB(glibencl... 目的 :探讨K+ 通道在慢性低氧致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降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离体肺灌流实验 ,研究 4-AP(4-aminopyridine ,电压依赖性K+ 通道 -Kv阻滞剂 )、TEA(tetraethylamonium ,Ca2 + 激活性K+ 通道 -KCa阻滞剂 )、GLIB(glibenclamide,ATP敏感性K+ 通道 -KATP阻滞剂 )对正常与慢性低氧大鼠肺血管低氧反应的影响。结果 :4-AP、TEA均可使正常大鼠肺动脉基础压上升 ,且使其肺血管低氧反应明显增强 ;对于慢性低氧大鼠 ,其肺血管对低氧反应明显低下 ,4-AP、TEA升肺动脉基础压的作用明显低于对照鼠肺 ,GLIB也呈现升高肺动脉基础压力作用 ,4-AP、TEA、GLIB均可使肺血管低氧反应大大增强 ,增强的比例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在离体灌流鼠肺HPV中 ,Kv、KCa的开放起调节作用 ,大鼠经慢性低氧后 ,肺血管反应性明显降低 ,可能与Kv、K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通道 肺动脉 大鼠 低氧性 血管收缩反应 肺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通道在肺动脉的分布及在低氧肺血管收缩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颖 格日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3-116,共4页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HPV)是指在急性低氧时,肺泡氧分压降到某一临界值,肺血管发生的快速、可逆的收缩反应,以纠正肺泡通气/灌流的不匹配。HPV的发生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上K+、Ca2+、C l-通道的状态密切相关,而这些通道在不同部位的肺...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HPV)是指在急性低氧时,肺泡氧分压降到某一临界值,肺血管发生的快速、可逆的收缩反应,以纠正肺泡通气/灌流的不匹配。HPV的发生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上K+、Ca2+、C l-通道的状态密切相关,而这些通道在不同部位的肺动脉上分布存在差异,因此不同部位的肺动脉在低氧中所表现的收缩反应程度也不同,本综述将对上述通道在肺动脉上的分布特点及其在HPV中的作用做一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血管收缩 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大鼠单肺通气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及肺泡气体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同春 高鸿 +3 位作者 周菁 廖小红 黄坚华 韦敏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94-696,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大鼠单肺通气急性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以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空白组(灌注液组,P_1组)、灌注液加入丙泊酚36mg/L组(P_2组)、24mg/L组(P_3组)、12mg/L组(P_4组)。双肺通气记录流量-压力曲线,...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大鼠单肺通气急性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以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空白组(灌注液组,P_1组)、灌注液加入丙泊酚36mg/L组(P_2组)、24mg/L组(P_3组)、12mg/L组(P_4组)。双肺通气记录流量-压力曲线,利用非线性回归计算肺血管膨胀系数(α)和固有阻力(R_0)。随后行单肺通气,记录单肺通气肺动脉压(PAP)及流出液PO_2,并计算各组的PAP百分比(△PAP%)、PO_2百分比(△PO_2%)。结果△PAP%P_1组高于其它三组,而P_4组高于P_2组(P<0.01或P<0.05);单肺P_2组氧合指数(OI)显著低于其它三组(P<0.01);四组单肺OI显著低于同组双肺OI(P<0.01);P_2组△PO_2%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5)。结论丙泊酚剂量依赖性抑制单肺通气的HPV,但气体交换功能只有在达到一定的程度方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肺动脉压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丙泊酚 肺泡气体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铁性贫血合并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秀海 林一聪 +2 位作者 魏岗之 贾建平 武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92-94,共3页
患者 女,28岁。主因“头晕、头痛24d,伴言语混乱15d”于2010年10月14日收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入院前24d无诱因突感头晕、头痛,表现为持续的右颞枕部中度胀痛,接受中药治疗后症状减轻。15d前症状加重,头痛剧烈,... 患者 女,28岁。主因“头晕、头痛24d,伴言语混乱15d”于2010年10月14日收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入院前24d无诱因突感头晕、头痛,表现为持续的右颞枕部中度胀痛,接受中药治疗后症状减轻。15d前症状加重,头痛剧烈,达到疼痛数字评分的9分(疼痛数字评分为0~10,头痛越严重,评分越高),以左侧为著。言语}昆乱。当时患者体温为37.9℃,反应淡漠,体检欠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缺铁性 血管收缩综合征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兔肺动脉压和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钱金桥 杨炎华 +3 位作者 周定邦 周文琪 吉勇 陈红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841-843,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肺动脉压和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的影响。方法60只家兔分为六组,每组10只,采用兔自身血液原位肺灌流模型。同步记录肺动脉压和左房压。应用回归分析和P/Q曲线以及跨血管压(TVPQ100)反映丙泊酚对肺血管的效应。结果(1)1...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肺动脉压和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的影响。方法60只家兔分为六组,每组10只,采用兔自身血液原位肺灌流模型。同步记录肺动脉压和左房压。应用回归分析和P/Q曲线以及跨血管压(TVPQ100)反映丙泊酚对肺血管的效应。结果(1)1、2、3组在给不同剂量丙泊酚后,TVPQ100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2)4、5、6组在给不同剂量丙泊酚后,TVPQ100均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1、2、3组在低氧后TVPQ100均上升,与低氧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TVPQ100上升幅度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4)4、5、6组在低氧后TVPQ100均上升,与低氧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上升幅度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丙泊酚对正常肺动脉压影响较小,但可抑制肺动脉对低氧的反应性,且呈剂量依赖性;(2)丙泊酚对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有抑制作用,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肺动脉压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缺氧降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的机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洪志刚 王迪浔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2-74,共3页
慢性缺氧可降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其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神经、体液因素,平滑肌细胞膜缺氧感受以及平滑肌收缩性三方面对可能的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慢性缺氧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致大鼠血管的收缩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雨笙 吴宗贵 +3 位作者 黄佐 潘晓明 杜荣增 顾兴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44-1546,共3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对大鼠主动脉血管环的收缩作用。方法:采用离体灌流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标本,观察不同浓度的PDGF-BB对其收缩作用,与去甲肾上腺素对比,并观察异搏定、吲哚美辛、酚妥拉明和普萘洛尔等药物对PDG...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对大鼠主动脉血管环的收缩作用。方法:采用离体灌流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标本,观察不同浓度的PDGF-BB对其收缩作用,与去甲肾上腺素对比,并观察异搏定、吲哚美辛、酚妥拉明和普萘洛尔等药物对PDGF-BB缩血管作用的影响。结果:PDGF-BB对大鼠胸主动脉有明显的收缩作用,阈浓度为2×10-10mol/L,且呈现出浓度效应关系;与去甲肾上腺素相比,PDGF-BB对血管的收缩幅度低于去甲肾上腺素,但其收缩血管的活性高于去甲肾上腺素。吲哚美辛、酚妥拉明对PDGF-BB的收缩血管反应无明显影响,异搏定及普萘洛尔可明显抑制PDGF-BB的收缩血管反应。结论:PDGF-BB对大鼠胸主动脉有明显的收缩作用,且呈现浓度效应关系,异搏定及普萘洛尔可抑制PDGF-BB的收缩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主动脉 血管收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23对大鼠的不同器官血管环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宇 张明升 +4 位作者 王德锁 刘丹冰 薛文鑫 牛龙刚 梁月琴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6-510,共5页
目的研究MS23对不同激动剂所致不同部位血管收缩的对抗作用或舒张作用。方法大鼠主动脉环和小动脉环的张力舒缩状态分别采用PowerLab和DMT系统记录。结果MS23浓度依赖性抑制去甲肾上腺(NA)引起的主动脉环收缩,使NA浓度-效应曲线非平行... 目的研究MS23对不同激动剂所致不同部位血管收缩的对抗作用或舒张作用。方法大鼠主动脉环和小动脉环的张力舒缩状态分别采用PowerLab和DMT系统记录。结果MS23浓度依赖性抑制去甲肾上腺(NA)引起的主动脉环收缩,使NA浓度-效应曲线非平行性右移,并抑制最大反应,使最大效应下降74.7%。MS23和氨茶碱对高钾和NA引起的大鼠主动脉环预收缩均表现出浓度依赖性舒张效应。去内皮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对MS23的血管舒张作用无明显影响。小动脉环实验结果为,MS23和氨茶碱浓度依赖性舒张高钾所致大鼠冠状动脉、大脑中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环的收缩,此4脏器的小动脉对此二药舒张作用的敏感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MS23对多种刺激引起的血管环收缩具有对抗或舒张作用,对血管来源和刺激剂无明显的选择性。其血管舒张作用与NO产生及血管内皮是否存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23 动脉血管 血管收缩 血管舒张 磷酸二酯 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沐浴诱发归因于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头痛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焰 朱凯云 +2 位作者 谭柏坚 刘新通 陈俊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953-955,957,共4页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eversiblecerebralvasoconstrictionsyndrome,RCVS)是一组以剧烈头痛(典型者为雷击样头痛)为特征性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基础是大脑血管的可逆性收缩,多...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eversiblecerebralvasoconstrictionsyndrome,RCVS)是一组以剧烈头痛(典型者为雷击样头痛)为特征性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基础是大脑血管的可逆性收缩,多于发病后1~3月恢复[1]。沐浴诱发归因于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的头痛是一组较罕见的临床综合征。迄今台湾、香港和国外共有文献报道约40余例[2~4],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沐浴诱发RCVS头痛的特征为患者大多为50~60岁的中老年东方妇女,头痛为搏动性和程度剧烈,在1~2分钟内头痛即达到高峰,在急性期洗澡能反复诱发头痛。中国大陆鲜有报道[2],我们将在临床工作中诊治的10例予以报道,我们发现有较多方面与既往报道的有不同,特别是我们仔细观察到了一例患者的一次详细发作过程,应该对进一步了解该类头痛的病理生理机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综合征 剧烈头痛 血管收缩 大脑血管 可逆性 诱发 临床分析 沐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光燕 崔建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144,共3页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 hypooxygen pulmonary vasculation, HPV)是肺血管的自动调节机制,能在缺氧的肺泡区域匹配通气血流比例,使静脉血流向更好的通气区域,保证氧气的供应。
关键词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 PULMONARY 自动调节机制 静脉血流 血流比 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v通道亚型在急性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建修 孙强 赵国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00-2201,2206,共3页
目的探讨K+v通道亚型在急性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两组:常氧对照组和低氧组,采用酶消化的方法获得单个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PASMC),将分离细胞经a-actin免疫组化鉴定为PASMC细胞。采用膜片钳技术... 目的探讨K+v通道亚型在急性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两组:常氧对照组和低氧组,采用酶消化的方法获得单个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PASMC),将分离细胞经a-actin免疫组化鉴定为PASMC细胞。采用膜片钳技术记录PASMC静息膜电位(Em)和电压门控性钾通道电流(Ikv)。细胞内灌流Kv1.2、Kv1.3、Kv1.5、Kv2.1抗体混合液(1∶125),探讨钾通道在HPV中的作用。结果低氧组膜电位明显去极化,细胞内灌流Kv1.2、Kv1.3、Kv1.5、Kv2.1抗体混合液可显著抑制常氧对照组PASMC的Ikv,使Em去极化,细胞内灌流Kv1.2、Kv1.3、Kv1.5、Kv2.1抗体混合液对低氧组PASMC的Ikv和Em均无显著影响。结论Kv1.2、Kv1.3、Kv1.5、Kv2.1可能是氧敏感型通道,并可能介导了急性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通道 肺动脉 膜片钳技术 急性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酸双酯钠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血管收缩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高暑 胡申江 林杨闯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藻酸双酯钠(ASD)引起心绞痛等副作用是否由其对血管的直接效应所致,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血管环标本浴管内实验,观察累积浓度ASD(0.05~500mg.L-1)对血管环的作用。结果在内皮完整血管环,ASD对基础状态或KCl预收... 目的探讨藻酸双酯钠(ASD)引起心绞痛等副作用是否由其对血管的直接效应所致,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血管环标本浴管内实验,观察累积浓度ASD(0.05~500mg.L-1)对血管环的作用。结果在内皮完整血管环,ASD对基础状态或KCl预收缩血管环的张力无明显影响;对去氧肾上腺素(PE)预收缩的血管环,ASD在低浓度时无明显作用,高浓度时具有收缩作用。而在PE预收缩的去内皮血管环上,ASD0.05~500mg.L-1对血管环的张力均无明显影响。内皮素转换酶抑制剂磷阿米酮和环氧化酶抑制剂吲哚美辛预孵育对PE预收缩血管环的ASD收缩作用无明显影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预孵育可部分抑制ASD的血管收缩。ASD(500mg.L-1)对PE预收缩血管环的乙酰胆碱血管舒张效应无明显影响。结论高浓度ASD对胸主动脉具有内皮依赖性收缩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促进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和(或)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酸双酯钠 主动脉 血管收缩 血管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