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涤纶POY收缩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汪进玉 王华平 +1 位作者 张玉梅 王学利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2-284,共3页
采用线性粘弹模型中的四元件模型对涤纶预取向纤维(POY)的等温收缩过程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其收缩可用此模型进行很好地描述。得到ROY纤维的特征弛豫时间 l 、 2,特征平衡收缩Sa、Sc,收缩活化能、拉伸粘... 采用线性粘弹模型中的四元件模型对涤纶预取向纤维(POY)的等温收缩过程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其收缩可用此模型进行很好地描述。得到ROY纤维的特征弛豫时间 l 、 2,特征平衡收缩Sa、Sc,收缩活化能、拉伸粘度等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预取向丝 收缩动力学 涤纶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片热风干燥特性及收缩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8
2
作者 刘鹤 焦俊华 +3 位作者 田友 刘佳敖 王燕令 吴学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8-64,共7页
为提高马铃薯片的热风干燥效率及品质,控制其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变形,本文研究了不同热风温度(45、55、65、75℃)和切片厚度(3、5、7、9 mm)对马铃薯片热风干燥特性曲线、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及活化能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室内热风温... 为提高马铃薯片的热风干燥效率及品质,控制其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变形,本文研究了不同热风温度(45、55、65、75℃)和切片厚度(3、5、7、9 mm)对马铃薯片热风干燥特性曲线、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及活化能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室内热风温度越高、马铃薯切片厚度越小时,干燥速率越快。在研究范围内,马铃薯片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在5.02×10^(-10)~11.53×10^(-10)m^(2)/s范围内,其值随热风温度升高或切片厚度减小而增大。此外,研究发现Weibull分布函数能够很好地描述马铃薯片的降速干燥过程和收缩动力学模型。通过Arrhenius方程计算得到马铃薯片的干燥活化能和收缩活化能分别为27.35和46.44 kJ/mol,马铃薯片干燥比收缩消耗活化能少。本研究为马铃薯片在热风干燥加工中水分迁移和体积收缩变化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热风干燥 收缩动力学 水分扩散系数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热泵干燥特性及收缩动力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韩琭丛 金听祥 +2 位作者 张振亚 王广红 刘建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2-248,共7页
为了优化火龙果热泵干燥工艺及提升干燥后产品的品质,本文研究了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和相对湿度对火龙果热泵干燥特性和体积比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收缩动力学模型,从而可以预测火龙果在不同热泵干燥条件下的体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燥... 为了优化火龙果热泵干燥工艺及提升干燥后产品的品质,本文研究了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和相对湿度对火龙果热泵干燥特性和体积比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收缩动力学模型,从而可以预测火龙果在不同热泵干燥条件下的体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燥温度越高、切片厚度和相对湿度越小,干燥速率越大;其中,干燥温度对干燥速率影响最大,切片厚度影响最小;体积比随干燥温度的升高、切片厚度和相对湿度的减小而减小;对比分析5种薄层干燥模型,Quadratic模型可以精确描述火龙果热泵干燥过程中的体积收缩规律,计算值相对于试验值的平均误差为5.01%;在本文所述热泵干燥条件下,通过阿累尼乌斯方程计算出火龙果的收缩活化能为27.185 kJ/mol。本研究借助体积收缩模型优化热泵干燥工艺参数并获得更合适体积的干制品,可为火龙果在热泵干燥过程中体积收缩规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热泵干燥 干燥特性 收缩动力学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收缩的频率依赖性倍周期分枝
4
作者 张坚松 李翔 +1 位作者 秦晓群 瞿树林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2-64,共3页
用电场刺激离体蟾蜍心肌收缩 ,观察到心肌收缩张力随刺激频率增大而产生倍周期分枝现象 ,且观察到收缩张力的递次相关 ,证明了心肌收缩在刺激频率达到一定水平时是一个混沌系统 .
关键词 心肌收缩 频率依赖性 倍周期分枝 混沌系统 收缩张力 收缩动力学 生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钨粉坯的低温固相烧结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林涛 张丽英 +2 位作者 赵放 李会谦 吴成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94,共4页
用高压软模成形法将纳米钨粉和常规钨粉制成压坯,测定了两种压坯在H2中的烧结收缩动力学曲线;研究真空烧结时烧结温度与烧结密度的关系,用SEM和定量金相研究了烧结后的组织。结果表明:纳米钨粉坯在H2中烧结时开始收缩温度为250℃,450~1... 用高压软模成形法将纳米钨粉和常规钨粉制成压坯,测定了两种压坯在H2中的烧结收缩动力学曲线;研究真空烧结时烧结温度与烧结密度的关系,用SEM和定量金相研究了烧结后的组织。结果表明:纳米钨粉坯在H2中烧结时开始收缩温度为250℃,450~1 450℃收缩速率较快,最大值在1 200℃;1 500℃×20 min烧结的相对密度可达96.4%。在真空中l 500℃x 20 min烧结时,相对密度可达96.7%,合金平均粒径为5.8μm。常规钨粉坯在H2中烧结时于1 400℃开始收缩,1 500℃烧结相对密度为66.2%;2 250℃真空烧结的相对密度为96.9%,但平均晶粒尺寸为22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钨粉 收缩动力学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