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澳大利亚退出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的启示
- 1
-
-
作者
纪淼
李宏瑾
-
机构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
-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22,共8页
-
文摘
为应对疫情冲击,澳大利亚于2020年3月宣布采用盯住三年期国债收益率,正式实行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这一操作模式曾被美联储看好,然而仅不到两年,澳联储就退出了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这主要是由于:其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大幅抬升,中长期融资成本和澳元币值承压明显,不利于经济复苏;永久性套利机会导致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损害了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易对私人部门形成挤出效应,央行为实现价格目标不得不膨胀资产负债表,导致财政赤字货币化并威胁央行独立性;通胀压力持续上升,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难以为继。作为危机应对政策手段,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并不适用于中国。今后,在用好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应尽快明确隔夜利率操作目标和短端基准政策利率,始终坚持将物价稳定作为首要目标,加大汇率弹性,充分发挥其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改进货币政策透明度,完善与市场的沟通机制,更好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货币价格调控方式转型。
-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收益率曲线控制
中期政策利率
货币价格调控
-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收益率曲线控制的历史演进、理论基础及影响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启迪
-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
-
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27,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MZ134)
2020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高端智库重点课题《后疫情时代培育首都经济发展新动能研究》。
-
文摘
近期收益率曲线控制问题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为此,全面回顾了收益率曲线控制的历史,并阐述了收益率曲线控制的思想渊源、存在的争议及传导机制,以构建收益率曲线控制的理论基础。收益率曲线控制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可能有信号效应、组合再平衡效应、流量效应、财富效应。我国未来如果广泛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可能会产生以下影响:一是促进经济复苏,二是资产价格大幅上涨,三是金融风险加大,四是宏观杠杆率大幅上升,五是损害央行信誉。
-
关键词
收益率曲线控制
非常规货币政策
央行独立性
-
Keywords
yield curve control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
分类号
F821.0
[经济管理—财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