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保互动”对我国农户收入波动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玉梅 高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8-164,共7页
文章提出用指数保险替代小额商业保险,构建"指数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模型,分析不同信贷合约机制对农户收入波动的影响。对江苏镇江茶农模拟结果显示:不同信贷合约机制对农户收入波动产生不同效应。在无保险与银保分离的信贷... 文章提出用指数保险替代小额商业保险,构建"指数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模型,分析不同信贷合约机制对农户收入波动的影响。对江苏镇江茶农模拟结果显示:不同信贷合约机制对农户收入波动产生不同效应。在无保险与银保分离的信贷条件下,农户的净收入均值相同,但指数保险能有效转移系统性风险,平滑农户的净收入;在银保互动信贷条件下,由于改善了信贷合约的价格条件,农户净收入均值高于无保险条件与银保分离信贷条件下的农户净收入均值,并降低了农户净收入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约束 指数保险 银保互动 农户收入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与收入波动:来自中国家庭的证据 被引量:21
2
作者 尹志超 仇化 沙叶舟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6-89,共24页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人民生活.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参与互联网金融市场,但互联网金融是否真正减少了收入波动,抑或使家庭暴露于风险之中?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发现,互联网...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人民生活.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参与互联网金融市场,但互联网金融是否真正减少了收入波动,抑或使家庭暴露于风险之中?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参与对提高家庭总收入具有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增加了家庭总收入波动,致使收入风险显著增加.但总体上,参与互联网金融市场单位风险的收益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影响了家庭投资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于有工商业经营的家庭,互联网金融提高了家庭的网络销售概率,促进了家庭创业,显著增加了家庭经营性收入及其波动.本研究可为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防范家庭收入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家庭收入 收入波动 夏普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波动与基尼系数:关于收入不平等的一个讨论 被引量:2
3
作者 董志强 汤灿晴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2-57,共6页
本文建立了一个考察收入波动与基尼系数关系的模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证实:给定任何终生收入不平等状况,收入波动性增加都将导致各期的基尼系数增大。即,在终生收入不平等状况不变的情况下,各期的基尼系数也可因收入波动性增加而增... 本文建立了一个考察收入波动与基尼系数关系的模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证实:给定任何终生收入不平等状况,收入波动性增加都将导致各期的基尼系数增大。即,在终生收入不平等状况不变的情况下,各期的基尼系数也可因收入波动性增加而增大。考虑到我国经济转轨进程中家庭收入波动性日益增加的事实,则本文结论意味着,仅以基尼系数为判断标准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高估我国的家庭收入不平等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尼系数 收入波动 不平等 收入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波动、社会网络与家庭商业保险需求 被引量:15
4
作者 尹志超 严雨 蒋佳伶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2-61,共10页
本文将社会网络这一变量引入Eeckhoudt和Kimball的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收入波动会显著增加家庭商业保险需求,而这种影响会受到社会网络的调节,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和2017年平衡面板数据的微观检验进一步印证了理论分析的... 本文将社会网络这一变量引入Eeckhoudt和Kimball的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收入波动会显著增加家庭商业保险需求,而这种影响会受到社会网络的调节,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和2017年平衡面板数据的微观检验进一步印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在微观检验中,本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收入波动对家庭商业保险需求的影响以及社会网络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收入波动显著增加了家庭商业保险需求。从家庭层面来看,以“送礼支出占比1”衡量的社会网络显著降低收入波动对商业保险需求的正向影响,且该影响主要存在于低受教育水平和未接触互联网的家庭中;以“兄弟姐妹数量1”衡量的社会网络也显著降低收入波动对家庭商业保险需求的正向影响。从社区(村)层面来看,以“送礼支出占比2”和“兄弟姐妹数量2”衡量的社会网络也显著降低了收入波动对家庭商业保险需求的正向影响。本文拓展了背景风险影响保险需求的研究视角,为保险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波动 社会网络 家庭商业保险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水平与收入波动:过渡期预防返贫的两个干预维度及精准策略——结合中国西南一个脱贫县的建档立卡数据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左停 苏青松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2,共13页
防止脱贫人口规模性返贫是过渡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衔接的底线要求。基于返贫风险发生的内在逻辑,从收入水平和收入波动两大维度来考察脱贫人口的返贫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建档立卡户微观数据和实地调研发现:2014... 防止脱贫人口规模性返贫是过渡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衔接的底线要求。基于返贫风险发生的内在逻辑,从收入水平和收入波动两大维度来考察脱贫人口的返贫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建档立卡户微观数据和实地调研发现:2014—2020年样本县脱贫人口总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这主要有赖于工资性收入的大幅增加;不同收入组间的差距在拉大,内部流动性很强,增加了收入水平的不稳定性;受生命历程、市场因素、外部冲击和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部分脱贫人口依然面临较大的返贫风险;从“水平-波动”双维度估算,样本县稳定脱贫人群约占36.49%,暂时性困难人群约占23.51%,边缘人群约占24.58%,易返贫人群约占15.42%。过渡期预防返贫应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体系、预警机制和大数据平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实施针对四类脱贫人群的精准防贫策略,从提升收入水平和减小下行波动两方面拓展防贫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水平 收入波动 返贫风险 精准防贫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波动、风险规避与学历误配——来自中国行业面板的证据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昊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127,共19页
要:本文从风险规避的角度,通过构建微观个体优化模型阐述劳动者的工作选择机制,并对中国2004~2009年分行业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研究表明:第一,工作收入的波动程度是影响行业高学历劳动力集聚程度的重要原因;第二,由于劳动者存在普遍的... 要:本文从风险规避的角度,通过构建微观个体优化模型阐述劳动者的工作选择机制,并对中国2004~2009年分行业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研究表明:第一,工作收入的波动程度是影响行业高学历劳动力集聚程度的重要原因;第二,由于劳动者存在普遍的规避风险特征,因而工作收入波动程度较低的低技术行业集聚了过多的高学历劳动力,这是造成学历误配的原因。政府应该在加大对高技术行业支持力度的同时,优化高技术行业的回报机制,尽可能减小高技术行业收入的波动程度,以降低学历误配带来的劳动力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波动 风险规避 学历误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转型期城乡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太明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2-57,共16页
本文在卢卡斯理论模型基础上,拓展并构建了估算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理论模型,采用中国1978-2005年度数据估算城乡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并分析城乡居民收入波动福利成本的跨时差异性。结果表明: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取决于居民... 本文在卢卡斯理论模型基础上,拓展并构建了估算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理论模型,采用中国1978-2005年度数据估算城乡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并分析城乡居民收入波动福利成本的跨时差异性。结果表明: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取决于居民收入波动率和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当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相同时,总体来说,在1978-2005年间,城镇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大于农村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在考虑跨时差异性情形下,在1978-1992年间,城镇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大于农村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但在1993-2005年间,城镇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却小于农村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横向比较结果显示,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大于消费波动的福利成本。在中国转型期,随着住房、养老、医疗、就业和教育等方面改革进程的逐步展开,居民会提高对未来收入不确定程度的预期,因此中国应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最终确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波动 福利成本 城乡差异 跨时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波动如何影响了消费波动?——基于结构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巩师恩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25,共7页
基于农民收入来源不同和消费类型差异,文章从结构视角研究了经营性收入波动、非经营性收入波动与食品消费波动、非食品消费波动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具有稳定性质的经营性收入的波动是影响各类型消费波动的最主要原因;具有稳定性质的经... 基于农民收入来源不同和消费类型差异,文章从结构视角研究了经营性收入波动、非经营性收入波动与食品消费波动、非食品消费波动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具有稳定性质的经营性收入的波动是影响各类型消费波动的最主要原因;具有稳定性质的经营性收入波动对具有稳定性质的食品消费波动的影响远远高于对非食品消费波动的影响程度,而具有非稳定性质的非经营性收入波动对具有非稳定性质的非食品消费波动的影响程度远远高于对食品消费波动的影响程度;金融信贷等因素对农民食品消费波动具有明显的平抑作用,但对非食品消费波动的影响不显著,表明恒久性收入假说在收入和消费结构层面上的合理性。文章的政策涵义为:一方面要采取政策措施稳定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其是稳定消费的关键;另一方面要通过促进金融发展等政策措施提高农村居民平滑非食品消费波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波动 消费波动 收入结构 消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地经济不确定性如何影响家庭借贷行为?——基于房价与收入波动机制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新华 朱小青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97,共7页
在经济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理解家庭借贷行为的变动及其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从本地经济不确定性视角出发,采用加权合成方法构建本地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并检验了本地经济不确定性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本地经... 在经济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理解家庭借贷行为的变动及其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从本地经济不确定性视角出发,采用加权合成方法构建本地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并检验了本地经济不确定性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本地经济不确定性与家庭债务增长存在正向关系,这种关系在高不确定性区域中更显著;房价变化和收入波动机制是本地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家庭债务变动的重要渠道,且前者所起的作用更大;对于拥有多套住房以及户主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家庭而言,其借贷行为受本地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更显著。政府应当从降低经济不确定性引发的房价与家庭失业风险入手,稳定家庭部门杠杆,从而有效地防范区域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地经济不确定性 房价变化 收入波动 家庭借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变动与收入波动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关浩杰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7-23,共7页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变动与农民收入波动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借鉴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波动贡献的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结...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变动与农民收入波动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借鉴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波动贡献的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变动与收入波动之间,以及农民收入中各部分收入波动与农民收入波动之间的内在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且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来源,其次依次为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而目前我国的经济制度等因素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农民收入中各部分收入的波动对农民收入的波动均没有明显作用,农民收入波动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农民财产性、转移性收入的格兰杰原因而不是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格兰杰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结构 收入波动 家庭经营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 经济发展水平 城乡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波动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基于保险参与的调节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磊 黄思刚 杨承佳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7-107,共11页
防范化解家庭经济风险对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具有现实意义。基于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三期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微观家庭为研究对象,探究收入波动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以及保险参与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收入波动... 防范化解家庭经济风险对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具有现实意义。基于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三期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微观家庭为研究对象,探究收入波动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以及保险参与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收入波动显著提高了家庭经济脆弱性,且这种影响在经济脆弱程度更高的家庭中更加明显。而保险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能够减轻收入波动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乡村地区或低资产水平的家庭中,收入波动使其陷入经济风险的概率更高,这会导致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更易返贫。研究结论为促进居民家庭的保险参与、提高居民家庭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波动 家庭经济脆弱性 保险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杠杆与收入波动对城乡消费差异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建国 陈婧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132,共12页
基于四期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平衡面板数据,采用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理论模型,分析家庭杠杆和收入波动对城乡消费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1)加杠杆对消费需求有显著的增促作用,收入波动对其有抑制效果,不具"投资品"... 基于四期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平衡面板数据,采用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理论模型,分析家庭杠杆和收入波动对城乡消费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1)加杠杆对消费需求有显著的增促作用,收入波动对其有抑制效果,不具"投资品"性质的住房资产难以发挥其资产效应,相反,金融资产因"心理账户"效应刺激消费作用显著;(2)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消费结构因社会保险体系、户籍管理制度和金融借贷渠道单一而差异过大;(3)空间差异性显示,西部因政策倾斜带来的消费激增需保证其长期稳定性,京津冀区域因户籍管理制度导致流迁人口与原住户之间差异过大;(4)总的来看,完善社会保障、扩展借贷途径和改良户籍管理制度以减缓家庭收入不确定性是拉动内需的根本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杠杆 收入波动 城乡消费差异 “心理账户”效应 资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收入波动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广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任清尧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4-67,共4页
本文基于2001~2010年的年度数据,首先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变化趋势,并针对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分别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资产组合理论,进一步通过资产组合方差分解方法来分析非利息业务对银行收入波动的影响情况。实... 本文基于2001~2010年的年度数据,首先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变化趋势,并针对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分别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资产组合理论,进一步通过资产组合方差分解方法来分析非利息业务对银行收入波动的影响情况。实证结果表明,商业银行收入的波动性在2006年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而且营业收入的波动性主要来自于非利息收入的波动,但是净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协方差由正值变为了负值,这表明增加非利息收入业务进行多元化经营可以直接抵消净利息收入增长率的波动性,从而降低商业银行整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结构多元化 资产组合 收入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资产组合理论视角审视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好文 王菁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5-158,共4页
利用资产组合理论对我国12家商业银行1999年-2006年期间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非利息收入存在较强的波动现象。一旦多样化收益锐减或者消失,非利息收入较强的波动性必然加剧整体收入水平的波动幅度,不利于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产组合理论 非利息收入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波动的福利分析——基于异质居民户的数值模拟
15
作者 张邦科 邓胜梁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4期46-49,共4页
文章在Lucas(1987)模型中引入习惯形成,并将其拓展成含收入变量的形式,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国农村五等份收入户的收入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收入增长比收入平稳更为重要。当风险偏好不变时,两类福利成本的比值随习惯强度变化的轨迹呈... 文章在Lucas(1987)模型中引入习惯形成,并将其拓展成含收入变量的形式,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国农村五等份收入户的收入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收入增长比收入平稳更为重要。当风险偏好不变时,两类福利成本的比值随习惯强度变化的轨迹呈倒U型;习惯形成不变时,两类福利成本的比值随着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增大而递减。在不考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时,促进收入增长能为低收入户带来相对较多的经济福利;不考虑收入增长的福利效应时,收入波动加剧会给低收入户带来相对较多的福利成本。因此,当务之急是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应该兼顾收入波动给低收入群体造成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增长 收入波动 习惯形成 福利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能力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收入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睿 朱利 +1 位作者 罗绍晗 钱嫣虹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80,共12页
研究数字能力如何影响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对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数字设备使用能力、数字场景应用能力以及数字信息获取能力三个维度度量了家庭数字能力,并实证... 研究数字能力如何影响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对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数字设备使用能力、数字场景应用能力以及数字信息获取能力三个维度度量了家庭数字能力,并实证分析了数字能力与家庭消费的关系,发现数字能力的提升能显著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在进行核心变量替换、回归样本变更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发现数字能力对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仍然存在。此外,除了对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数字能力对不同消费类型也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收入效应的机制分析发现,数字能力通过提高家庭收入、降低家庭收入波动性来促进消费。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能力对家庭线上线下消费均有积极影响,但数字能力对家庭消费收入比没有显著的影响,即数字能力并没有改变家庭边际消费倾向,而是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和降低收入波动性来促进家庭消费。论文拓展了数字能力在消费领域的应用,证明了数字能力对家庭收入和消费增长的积极作用,丰富了数字时代家庭金融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能力 家庭消费 收入水平 收入波动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模型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高印朝 于渤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8-202,共5页
在剩余收益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资产波动法和收入波动法,并以2004-05美国新桥投资收购深发展的股权为案例,运用收入波动法模型,利用MATLAB程序做出了蒙特卡罗模拟,得到有关结论。
关键词 剩余收益模型 资产波动 收入波动 商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蓄率居高的城乡人口结构影响的差异分析——基于边际消费倾向的时变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瞿凌云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9-35,共7页
我国经济不平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高储蓄率。提升消费动力有助于我国经济在稳定和可持续的基础上转入新常态。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基础,动态求解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分城乡研究了居民收入的波动和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其的影响特点。研... 我国经济不平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高储蓄率。提升消费动力有助于我国经济在稳定和可持续的基础上转入新常态。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基础,动态求解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分城乡研究了居民收入的波动和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其的影响特点。研究结论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较强的惯性,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则依据收入波动而呈现较高弹性。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农村居民满足理论规律。在生育率不断下降情况下,农民倾向于降低当期消费而提高储蓄以应付养老。较完善的社保体制导致城镇居民养老储蓄动机较小;由于子女质量与数量的替代效应存在,城镇居民表现出较强的教育储蓄动机和馈赠储蓄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率 边际消费倾向 人口年龄结构 收入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地方财政探究:房产税、基础设施、最优债务和支出稳定
19
作者 张平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2014年第5期184-188,共5页
对于美国公共财政,在国家和州(省)的层面已有很多研究,但对地方一级的深层次规范定量分析还不多见;而巨大的地区差距和异质性(heterogeneity)需要我们对地方财政具有深刻的理解。该博士论文由4篇文章组成,探究了地方财政的几个重要问题... 对于美国公共财政,在国家和州(省)的层面已有很多研究,但对地方一级的深层次规范定量分析还不多见;而巨大的地区差距和异质性(heterogeneity)需要我们对地方财政具有深刻的理解。该博士论文由4篇文章组成,探究了地方财政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住房与土地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房产税、基础设施和房价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逆周期债务政策的运用以及房产税和基础设施投资对支出稳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政策 地方财政 基础设施 房产税 异质性 收入波动 逆周期 博士论文 土地价格 外部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