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收储制度改革后玉米种植户销售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高艳 王媛 +1 位作者 刘晓晶 刘永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8期236-242,共7页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利用辽宁省玉米主产区346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玉米种植户销售意愿及对收储企业销售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种植户销售意愿、收储企业提供的服务环节、服务质量及种植户对收储企业总体的满意...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利用辽宁省玉米主产区346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玉米种植户销售意愿及对收储企业销售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种植户销售意愿、收储企业提供的服务环节、服务质量及种植户对收储企业总体的满意度均对农户的销售忠诚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玉米销售忠诚度 计划行为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对家庭农场保费支出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谭洪业 杜志雄 郜亮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103,共10页
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举措,以取消玉米临时收储制度为先导的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一定会引起粮食生产者的响应和行为调整,规模化的家庭农场更是如此。依据这样的假设,基于家庭农场购买保险的事实,利用实证检验方法对粮食收储制... 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举措,以取消玉米临时收储制度为先导的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一定会引起粮食生产者的响应和行为调整,规模化的家庭农场更是如此。依据这样的假设,基于家庭农场购买保险的事实,利用实证检验方法对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价。通过全国家庭农场监测2016年和2017年粮食类家庭农场两期面板数据,建立DID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政策效应估计,计量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6年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开展的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确实导致了这些地区粮食类家庭农场2017年保费支出的显著增加。这一研究发现再次印证了家庭农场的市场主体特征,据此提出应在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同时,积极推动农业保险升级创新,以更好适应粮食生产主体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收储制度改革 家庭农场 农业保险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储制度改革能否推动玉米高质量发展?——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叶锋 李谷成 李欠男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66,共11页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稳步推进粮食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2010-2018年全国20个玉米主产省的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模型(DID)的研究设计,以全要素生产率来表征发展质量,分析收储制度改革对玉米发展质量的静态影响和动态效应,并探...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稳步推进粮食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2010-2018年全国20个玉米主产省的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模型(DID)的研究设计,以全要素生产率来表征发展质量,分析收储制度改革对玉米发展质量的静态影响和动态效应,并探讨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我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在考察期内呈现出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00%,且2016年后年均增长率为1.30%;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促进了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主要原因在于收储制度改革初期玉米生产者补贴仍处于探索阶段,未能积极引导农户合理种植;收储制度改革通过资源配置效应、成本效应和财富效应提升了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因此,应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的粮食支持制度改革,增进玉米生产者补贴的合理性,补齐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中的短板,以进一步推动玉米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储制度改革后玉米定价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供应链视角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蕾 高艳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26,共8页
2016年国家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取消了东北地区、内蒙古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转而推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市场出现了玉米供应链不稳定及其价格波动较大等现象。为实现玉米供应链稳定及其合理定价,首先对玉... 2016年国家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取消了东北地区、内蒙古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转而推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市场出现了玉米供应链不稳定及其价格波动较大等现象。为实现玉米供应链稳定及其合理定价,首先对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玉米供应链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归纳出16个影响玉米定价的相关指标,并利用2008年~2017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生产成本因素对玉米定价的影响最大,然后依次为玉米种植面积、玉米产量、玉米国内消费量等因素,玉米出口量因素的影响度最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玉米价格 玉米供应链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储制度改革能否促进玉米生产率增长?——来自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5
作者 叶锋 童婷 李谷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95,共13页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评估其生产率效应对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4-2019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大样本农户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收储制度改革对农户玉米...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评估其生产率效应对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4-2019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大样本农户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收储制度改革对农户玉米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储制度改革对农户玉米生产率的平均提升效应为8.7%,在进行替换变量、更换样本、改变方法、安慰剂检验以及排除干扰政策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显著;收储制度改革分为取消临储价格和实施生产者补贴两个阶段,实施生产者补贴对玉米生产率的提升大于取消临储价格;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规模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兼业程度越高、玉米生产率越低的农户而言,收储制度改革的生产率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收储制度改革会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增加生产性投资提高农户玉米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储制度改革 玉米 生产率 PSM-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坚定粮食购销市场化方向亮出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成绩单
6
作者 刘喜宝 《黑龙江粮食》 2022年第10期26-26,共1页
近年来,哈尔滨市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积极推动国家粮食收储制度改革,通过搭建合作平台、打造区域品牌、服务市场主体,在巩固玉米、大豆市场化收购成效基础上,推动水稻由政策性收储向政府引导下的市场... 近年来,哈尔滨市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积极推动国家粮食收储制度改革,通过搭建合作平台、打造区域品牌、服务市场主体,在巩固玉米、大豆市场化收购成效基础上,推动水稻由政策性收储向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收购转变,守住“种粮卖得出”底线,实现“好粮卖好价”目标。五年来,市场粮食购销市场化率保持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平台 市场主体 粮食购销市场化 收储制度改革 区域品牌 市场化收购 政策性收储 政府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能提升玉米生产效率吗?——基于玉米主产区247地级市数据实证分析
7
作者 王海峰 李光泗 王金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3,共11页
党的十九大要求,加快推动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能否有效激发市场机制作用、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对稳定国内粮食供给... 党的十九大要求,加快推动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能否有效激发市场机制作用、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对稳定国内粮食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11-2020年玉米主产区247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DID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基于市场扭曲和市场风险双重视角分析收储制度改革对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收储制度改革对东北三省一区玉米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正向影响,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幅度呈现波动变化;(2)收储制度改革的影响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性,改革对于内蒙古和黑龙江两地呈现较为明显正向影响,尤其是对该地区第一、第四和第五积温带区域影响最为显著,而对吉林和辽宁两省影响并不明显;(3)收储制度改革通过缓解市场扭曲和加剧市场风险两条路径影响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市场扭曲的缓解有助于提升玉米全要素生产率,而市场风险的加剧则减缓了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政府应该关注收储制度改革后玉米生产效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功能,同时配套抗风险、防波动稳定机制,以确保玉米生产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储制度改革 市场扭曲 市场风险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能够稳定玉米价格波动吗?——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缪书超 钱龙 宋亮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19,共9页
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效果对其他粮食政策的完善和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2008年10月至2017年12月省级面板月度数据,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对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在剥离了其他因素对价格波动的影响之... 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效果对其他粮食政策的完善和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2008年10月至2017年12月省级面板月度数据,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对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在剥离了其他因素对价格波动的影响之后,发现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可以降低东北三省一区玉米价格波动率0.76个百分点,机理分析表明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平衡了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供给与需求,稳定了东北玉米价格波动,而非改革区因未实施相应政策则导致了两个区域价格波动的差异;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实施初期可以降低东北三省一区价格波动率1.32个百分点,但这种影响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 价格波动率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带来的新问题及其应对——以吉林省为例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磊 李冬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8-43,共6页
国家玉米收储政策的改革,给我国玉米主产区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玉米价格下降、农业生产风险加大,规模经营放缓等情况连续出现,有些地方问题严重,不仅造成种植玉米收益下降、农民收入减少,甚至影响到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 国家玉米收储政策的改革,给我国玉米主产区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玉米价格下降、农业生产风险加大,规模经营放缓等情况连续出现,有些地方问题严重,不仅造成种植玉米收益下降、农民收入减少,甚至影响到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这些情况和问题将会给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困难与挑战,亟须加强对玉米加工业的重点扶持,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明确马铃薯主粮化地位,解决好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带来的返贫问题,在处理好改革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透明性、及时性,保证玉米收储政策改革顺利、平稳进行,以达到改革的目的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新情况 新问题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储政策改革对玉米播种面积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许欣怡 《南方农业》 2023年第6期135-137,共3页
2016年,国家发改委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持续8年的玉米临储制度改为玉米价补分离制度。为了给水稻、小麦后续的政策调整提供参考,以2008—2020年20个玉米主产区的省级年度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全样本和... 2016年,国家发改委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持续8年的玉米临储制度改为玉米价补分离制度。为了给水稻、小麦后续的政策调整提供参考,以2008—2020年20个玉米主产区的省级年度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全样本和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收储政策改革对玉米主产区的玉米播种面积的影响,探讨玉米收储制度对农民种植积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临时收储政策和价补分离政策均对玉米播种面积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2)玉米收储政策改革使得政策对玉米播种面积的正向影响减弱;3)有效灌溉面积对玉米播种面积有显著正向影响,大豆播种面积对玉米播种面积有显著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收储制度改革 播种面积 面板数据 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五”中国玉米市场回顾及“十三五”展望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斌 《农业展望》 2016年第9期8-16,共9页
"十二五"期间,受政策支撑,国内玉米价格不断上涨,刺激玉米产量增加,年均增幅达到4.9%,而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不断加剧,玉米及替代玉米品种进口量增加,同时玉米消费总量呈减少态势,国内玉米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 "十二五"期间,受政策支撑,国内玉米价格不断上涨,刺激玉米产量增加,年均增幅达到4.9%,而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不断加剧,玉米及替代玉米品种进口量增加,同时玉米消费总量呈减少态势,国内玉米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十三五"期间,国家推进玉米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预计玉米价格高位回落,国内外玉米价差逐步理顺,进口玉米数量减少;中国减少玉米播种面积,预计玉米产量高位降低;随着国内玉米消费继续增长,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玉米市场将由供过于求逐步恢复至供求基本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价格 供给 消费 进出口 收储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低收购价调整利于稻谷市场稳定
12
作者 梁石 《农家致富》 2020年第6期14-14,共1页
2020年,我国稻谷收储制度改革迈出“提价控量”的新一步。新的稻谷收购政策提出,2020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121元、127元和130元。且根据近几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收购数量,限定2020年的最低... 2020年,我国稻谷收储制度改革迈出“提价控量”的新一步。新的稻谷收购政策提出,2020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121元、127元和130元。且根据近几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收购数量,限定2020年的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总量为5000万吨,其中籼稻2000万吨,粳稻3000万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购数量 稻谷收购 早籼稻 最低收购价 收储制度改革 提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价格走高 种植户普遍惜售
13
《农村百事通》 2020年第24期30-30,共1页
2020年,受需求量增加拉动和市场炒作因素影响,玉米价格持续上涨,收购价格明显高于2019年。部分地区玉米亩产量较2019年有所下降2020年夏季,部分玉米种植区雨水较多,病害发生也较重,导致玉米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亩产量比2019年有所... 2020年,受需求量增加拉动和市场炒作因素影响,玉米价格持续上涨,收购价格明显高于2019年。部分地区玉米亩产量较2019年有所下降2020年夏季,部分玉米种植区雨水较多,病害发生也较重,导致玉米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亩产量比2019年有所下降。虽然2020年玉米亩产量不如2019年,但是价格却创下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以来的新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价格 市场炒作 收购价格 惜售 玉米种植区 种植户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持续上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