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籼粳杂种后代支链淀粉结构及其与稻米糊化特性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彭小松 朱昌兰 +6 位作者 王方 欧阳林娟 贺晓鹏 傅军如 陈小荣 刘琚珥 贺浩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19-1225,共7页
为了探讨利用优质粳稻改良灿稻品质的可行性,以食味品质极佳的粳稻品种越光为母本、食味品质差的籼稻品种桂朝2号为父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籼粳杂种后代的支链淀粉结构变异特征及其与稻米胶稠度、起始成糊温度... 为了探讨利用优质粳稻改良灿稻品质的可行性,以食味品质极佳的粳稻品种越光为母本、食味品质差的籼稻品种桂朝2号为父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籼粳杂种后代的支链淀粉结构变异特征及其与稻米胶稠度、起始成糊温度和RVA谱特征值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RIL群体中,所有性状呈现连续分布,且双向超亲分离明显,双亲平均值除最高粘度和崩解值低于低亲值外,其余性状均介于双亲之间。RIL群体中支链淀粉短链(6≤DP≤11)分配比率表现为籼型<偏籼型<偏粳型<粳型,中链(12≤DP≤24)分配比率表现为籼型>偏籼型>偏粳型>粳型,存在极少量短链分配率较高而中链分配率较低的灿型株系,说明利用优质粳稻与籼稻杂交,其后代的籼粳特性对稻米支链淀粉结构有较显著影响,但通过加强后代选择,也可以选到支链淀粉结构象粳型的优良株系。在RIL群体中,支链淀粉短链分配率与起始成糊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中链分配率与起始成糊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长链分配率与消减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支链淀粉链长与胶稠度和RVA谱其他特征值的相关性表现因种植地点不同而有差异。研究结果为灿粳亚种间杂交育种的品质改良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粳杂种后代 支链淀粉结构 稻米糊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中子辐射对泰国水稻品种Jao Hom Nin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427-12428,12433,共3页
[目的]研究快中子辐射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结构的影响。[方法]对泰国水稻栽培品种Jao Hom Nin的辐射M4代进行了直链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结构的测定与分析。[结果]快中子辐射可以改变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从而获得直链淀粉含量较... [目的]研究快中子辐射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结构的影响。[方法]对泰国水稻栽培品种Jao Hom Nin的辐射M4代进行了直链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结构的测定与分析。[结果]快中子辐射可以改变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从而获得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的变异个体,也可以获得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甚至接近糯稻水平的突变后代,但是快中子辐射对稻米支链淀粉的结构基本上没有影响。[结论]为利用快中子辐射筛选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以满足不同人类消费群体的食味嗜好和不同稻米制品深加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快中子 诱变 直链淀粉含量 支链淀粉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支链淀粉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范名宇 王晓菁 +3 位作者 王旭虹 唐亮 徐铨 徐正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4-132,共9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丰产的基础上还要求有较好的口感。支链淀粉是稻米淀粉的主要成分,其结构对食味品质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了稻米支链淀粉结构的测定方法,籼粳稻支链淀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丰产的基础上还要求有较好的口感。支链淀粉是稻米淀粉的主要成分,其结构对食味品质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了稻米支链淀粉结构的测定方法,籼粳稻支链淀粉结构的差异、遗传机制,支链淀粉超长链部分的合成调控以及支链淀粉的结构与理化特性和食味品质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认为今后有必要改进、完善和规范现有的支链淀粉结构测定方法,进一步研究籼粳稻杂交后代支链淀粉结构的差异,明确支链淀粉结构与亚种分化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对支链淀粉结构与稻米食味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水稻生产及稻米品质改良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支链淀粉结构 理化特性 食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支链淀粉的结构及其遗传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昌兰 贺浩华 +3 位作者 贺晓鹏 彭小松 傅军如 欧阳林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7-43,共7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支链淀粉结构是影响米饭质地,造成直链淀粉含量相同或相似的品种间稻米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综述了稻米支链淀粉的结构特征及其与淀粉理化特性的关系、支链淀粉合成相关基因与遗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支链淀粉结构是影响米饭质地,造成直链淀粉含量相同或相似的品种间稻米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综述了稻米支链淀粉的结构特征及其与淀粉理化特性的关系、支链淀粉合成相关基因与遗传调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今后开展稻米支链淀粉结构的遗传调控机理和育种利用研究的方向,提出今后应加强支链淀粉结构与稻米食味品质关系的研究,进一步阐明支链淀粉合成调控的遗传机理,加强基于等位基因变异的优异基因发掘和育种利用研究,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和遗传作图等技术手段开展优异新基因的克隆和基因操作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支链淀粉结构 遗传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酶法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慧颖 欧阳林娟 +7 位作者 彭小松 朱昌兰 陈小荣 傅军如 边建民 胡丽芳 贺浩华 贺晓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5-121,共7页
支链淀粉是淀粉粒各级结构形成和稻米理化特性的主要决定因素。本研究对利用酶法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酶解最适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和优化,结果表明,测定β-淀粉酶水解率时,对于0.1 g的支链淀粉,β-淀粉酶的最适用量为500 U,反应... 支链淀粉是淀粉粒各级结构形成和稻米理化特性的主要决定因素。本研究对利用酶法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酶解最适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和优化,结果表明,测定β-淀粉酶水解率时,对于0.1 g的支链淀粉,β-淀粉酶的最适用量为500 U,反应时间为48 h,反应温度为37℃;测定平均链长时,对于22 mg的支链淀粉,普鲁兰酶的最适用量为4 U,反应时间为24 h,反应温度为37℃;测定A∶B值时,对于1 m L质量浓度为1 mg/m L的β-极限糊精溶液,异淀粉酶的最佳用量为100 U,普鲁兰酶的用量为1 U,二者最适反应时间均为24 h。在条件优化的基础上,利用酶法对8个稻米品种支链淀粉的精细结构进行了测定,8个品种中β-淀粉酶水解率、平均链长、平均外链长、平均内链长、A∶B值的变幅分别为51.22%~62.86%、18.31~20.83、11.38~14.82、4.57~5.93、1.05~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支链淀粉结构 β-淀粉酶异淀粉酶普鲁兰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