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负载潮流熵指标准确辨识电网脆性支路的方法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美成 梅文明 +3 位作者 刘永强 张凌康 宋墩文 赵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26-1033,共8页
电力系统关键环节定位是电网安全分析的核心问题。针对基于潮流状态识别脆性支路只考虑系统静态特性,存在忽略系统运行极限及元件本身特性影响的不足,以及基于电网复杂拓扑结构分析辨识脆性支路时忽略电压运行状态影响,容易引起漏选的缺... 电力系统关键环节定位是电网安全分析的核心问题。针对基于潮流状态识别脆性支路只考虑系统静态特性,存在忽略系统运行极限及元件本身特性影响的不足,以及基于电网复杂拓扑结构分析辨识脆性支路时忽略电压运行状态影响,容易引起漏选的缺陷,提出一套改进负载潮流熵权指标准确辨识电网脆性支路的方法,由2阶段3类排序筛选构成,初筛阶段提出负载潮流熵和支路开断熵测度两指标,能准确评估电网稳态时支路不稳定运行特征,以及电网受扰后系统维持稳定运行的趋势。深筛阶段提出含调节因子的双测度熵和加权综合熵指标,满足电网设计或运行等不同场景对辨识脆性支路的需求。针对所提辨识方法,选经典IEEE10机39节点算例,并与其他方法开展对比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更全面、更准确辨识电网脆性支路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支路辨识 负载潮流熵 支路开断熵 加权综合熵 电网安全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树微观结构特征的水树老化电缆PDC支路参数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马骁 李康乐 +2 位作者 周凯 李原 黄科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6-723,共8页
为了研究水树老化电缆极化-去极化电流(polarization and depolarization current,PDC)支路参数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了水树微观结构特征,并揭示了水树微观结构对电缆PDC支路参数的影响。对短电缆和长电缆样本进行加速水树老化,利用PDC... 为了研究水树老化电缆极化-去极化电流(polarization and depolarization current,PDC)支路参数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了水树微观结构特征,并揭示了水树微观结构对电缆PDC支路参数的影响。对短电缆和长电缆样本进行加速水树老化,利用PDC检测样本极化–去极化电流,并计算老化样本Debye模型三支路参数。利用光学显微镜观测短电缆样本中的水树形态,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测水树区域微观形貌。PDC三支路参数辨识结果表明,水树老化样本第3支路时间常数显著高于未老化样本。另外,第3支路电容增加量高于电阻减小量。微观观测结果表明水树区域存在大量孤立微孔,分析认为,水树生长将造成材料分子链断裂及形成大量微孔–XLPE界面,导致材料偶极极化时间及界面极化时间增长,样本第3支路时间常数显著增大。另外,水树区域存在大量孤立微孔,其限制了离子在水树区域的运动,从而导致样本第3支路电容增大量高于电阻减小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PE电缆 局部缺陷 水树 检测 支路辨识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电压差值的配电网故障信息传控分析
3
作者 徐悦 康乐 +2 位作者 吴宗后 张波 刘辉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36,共5页
针对配电网故障信息传控信息传控精度有待提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电压差值的配电网故障信息传控方法。根据微同步相量测试(μPMU)实现的多分支故障线路分析,对电网检测端故障前后进行电压差值计算并判断故障支路,实现故障信息精... 针对配电网故障信息传控信息传控精度有待提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电压差值的配电网故障信息传控方法。根据微同步相量测试(μPMU)实现的多分支故障线路分析,对电网检测端故障前后进行电压差值计算并判断故障支路,实现故障信息精确传控并线路故障点进行精确传控的形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分支支路故障,节点支路故障和分析得到本文方法可以对各类故障都实现准确的辨识,平均传控误差均控制在5%内。通过分析线路参数和节点负荷的影响,所提方法表现出优异的鲁棒性和宽泛的适应性。与其他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故障节点线路判断可以将准确率提高到97.31%,获得3.97%的误差均值。所提方法不需要对系统行全局可观性分析,只需为线路分支末端以及母线出口部位安装测试仪器,从而提升了系统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信息传控 配电网 节点电压差值 支路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消纳的风-蓄联合系统N-1安全校正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钟浩 郝亚群 +2 位作者 刘海涛 李世春 舒征宇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9年第2期78-86,共9页
当前风-蓄联合系统优化调度模型未整体考虑电网的N-1安全,导致支路过载风险急剧增加.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消纳的风-蓄联合系统N-1安全校正方法.该方法建立了抽水蓄能电站的连续可微模型,基于两步评估法辨识系统N-1故障下的高风险... 当前风-蓄联合系统优化调度模型未整体考虑电网的N-1安全,导致支路过载风险急剧增加.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消纳的风-蓄联合系统N-1安全校正方法.该方法建立了抽水蓄能电站的连续可微模型,基于两步评估法辨识系统N-1故障下的高风险过载支路并形成高危风险集,推导出考虑基态和N-1故障下的安全约束,以各类发电机和负荷有功调整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消除支路有功越限的N-1安全校正模型.目标函数中,以过载支路对风电机组的有功灵敏度作为趋势指标,动态调整各控制量的调整优先级,在充分挖掘系统内各机组的潜能、消除系统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电网弃风.以IEEE57节点标准系统为算例,采用线性规划方法对模型求解,测试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1安全校正 高危支路辨识 风-蓄联合系统 弃风 有功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度对交联聚乙烯时域介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桥峰 周凯 +3 位作者 李康乐 李明志 汪先进 王子健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31,共5页
首先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制备不同交联度的XLPE薄片试样,然后采用凝胶萃取法对试样进行交联度测定,采用极化-去极化装置对试样进行PDC测试。最后对PDC曲线中极化电流进行电导电流和界面极化电流的分离和提取,对去极化电流进行De... 首先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制备不同交联度的XLPE薄片试样,然后采用凝胶萃取法对试样进行交联度测定,采用极化-去极化装置对试样进行PDC测试。最后对PDC曲线中极化电流进行电导电流和界面极化电流的分离和提取,对去极化电流进行Debye模型的三支路辨识,研究交联度对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时域介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反应能有效提升交联聚乙烯的绝缘性能,且交联度越高,对XLPE绝缘的极化电流、电导电流、界面极化电流抑制效果越明显;第二辨识支路的电阻及时间常数对XLPE绝缘晶体和无定形区界面缺陷处的界面极化现象反映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去极化电流 交联度 交联聚乙烯 支路辨识 界面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定阶法的海底电缆绝缘状态诊断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于是乎 林思衍 +5 位作者 吴吉 陈祎林 余欣 周凯 陈宇慧 李银格 《广东电力》 2023年第11期130-137,共8页
为了解决极化-去极化电流法在目前海底电缆绝缘诊断中支路辨识易受噪声干扰的问题,基于信息熵理论提出一种改进的支路辨识定阶方法。首先分析导致传统支路辨识方法在噪声环境下定阶不够准确的理论原因,之后利用信息熵理论对奇异值所带... 为了解决极化-去极化电流法在目前海底电缆绝缘诊断中支路辨识易受噪声干扰的问题,基于信息熵理论提出一种改进的支路辨识定阶方法。首先分析导致传统支路辨识方法在噪声环境下定阶不够准确的理论原因,之后利用信息熵理论对奇异值所带信息进行阶数确定,最后分别对实验室新电缆以及水树老化电缆运用该方法进行绝缘支路辨识。结果表明:水树老化缺陷的存在导致电荷在电缆的去极化过程中的弛豫时间与其他极化形式不同,最终使得支路数增加。改进定阶法在对水树老化电缆进行支路辨识时,能够更为准确地辨识出水树老化对应的极化支路,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为海底电缆绝缘状态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绝缘诊断 极化-去极化电流法 支路辨识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