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支路加热炉分布式平衡与跟踪控制 被引量:3
1
作者 栾小丽 闵鸯 刘飞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6-1064,共9页
针对加热炉多个支路出口温度的平衡及跟踪控制问题,提出具有分布式特点的支路平衡跟踪控制方案,给出了基于分布式偏差的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相邻支路的温度信息,将各支路与相邻支路的温度偏差作为控制输入,在加热炉所有支路的温... 针对加热炉多个支路出口温度的平衡及跟踪控制问题,提出具有分布式特点的支路平衡跟踪控制方案,给出了基于分布式偏差的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相邻支路的温度信息,将各支路与相邻支路的温度偏差作为控制输入,在加热炉所有支路的温度达到一致的同时,也确保其跟踪同一设定值.由于仅利用了相邻支路的温度信息,使得所提分布式偏差控制方案在支路数目较多情形下更显优势.最后仿真实例表明了该分布式控制方案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偏差 支路平衡 跟踪控制 一致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预测控制算法及其在加热炉支管平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波 张丽香 黄德先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150-153,共4页
多变量和输出受限系统的预测控制问题一般表现为一个不易直接求解的多变量且多约束的非线性动态规划问题.传统优化方法在解决此优化问题时,存在易收敛到非法解或局部极小、计算时间长以及对模型参数与初值依赖性强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 多变量和输出受限系统的预测控制问题一般表现为一个不易直接求解的多变量且多约束的非线性动态规划问题.传统优化方法在解决此优化问题时,存在易收敛到非法解或局部极小、计算时间长以及对模型参数与初值依赖性强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的预测控制算法(APSO-DMC),采用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APSO)作为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化方法,在线实时求解最优控制律,从而有效地克服了传统优化方法的不足.将此算法应用于常减压装置加热炉支管温度平衡控制中,仿真试验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粒子群优化(APSO)算法 预测控制 加热炉 支路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相正交不平衡影响下的TDD MIMO-OFDM信道互易性补偿
3
作者 梁彦 宋荣方 +1 位作者 李飞 季薇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5-768,791,共5页
为了弥补同相与正交(IQ)支路不平衡造成的时分双工(TDD)系统信道互易性损失,研究了接收机IQ不平衡影响下的TDD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的信道互易性补偿问题。通过建立时域信道互易性补偿模型,提出了基于补偿矩阵的信... 为了弥补同相与正交(IQ)支路不平衡造成的时分双工(TDD)系统信道互易性损失,研究了接收机IQ不平衡影响下的TDD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的信道互易性补偿问题。通过建立时域信道互易性补偿模型,提出了基于补偿矩阵的信道互易性补偿方法。通过设计导频符号并采用高斯消元法,提出了基于导频辅助的补偿矩阵估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补偿TDD MIMO-OFDM系统的信道互易性,所获得的系统性能与具有理想IQ支路的系统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相与正交支路平衡 时分双工 多输入多输出 正交频分复用 信道互易性补偿 高斯消元法 补偿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系统发射机/接收机IQ不平衡的无反馈时域补偿
4
作者 梁彦 束锋 +1 位作者 史夏洁 张一晋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21-1025,共5页
针对OFDM系统传统的同相、正交支路(IQ)不平衡的时域补偿算法所存在的时延及系统开销问题,提出了一种无反馈的IQ不平衡时域补偿算法,该算法可在接收端对发射机和接收机分别产生的IQ不平衡进行联合补偿。同时设计了特殊结构的训练序... 针对OFDM系统传统的同相、正交支路(IQ)不平衡的时域补偿算法所存在的时延及系统开销问题,提出了一种无反馈的IQ不平衡时域补偿算法,该算法可在接收端对发射机和接收机分别产生的IQ不平衡进行联合补偿。同时设计了特殊结构的训练序列,以实现信道和IQ不平衡参数的联合估计。仿真表明,该算法仅需两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训练符号即可达到较好的系统误码性能,因此是一种高效且无需反馈的OFDM系统发射机/接收机的IQ不平衡补偿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OFDM) 同相、正交支路(IQ)不平衡 时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拓扑及其工作机理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任强 肖飞 +1 位作者 孙驰 艾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147,共7页
针对目前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及其主要采用的交流平衡控制方法所带来的问题,基于直流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新型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拓扑。通过重构一种全桥子模块结构,每个子模块电容同时包含两条充放电路径,相邻子模块... 针对目前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及其主要采用的交流平衡控制方法所带来的问题,基于直流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新型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拓扑。通过重构一种全桥子模块结构,每个子模块电容同时包含两条充放电路径,相邻子模块间通过形成局部的并联支路实现电容间电能传递和电容电压自平衡,避免了子模块电容在单向直流电能变换导致的电压失衡。通过对变换器的平衡机理及其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变换器在直流控制方式下能够稳定运行,子模块电容电压具有自平衡能力,变换器电压变比范围大,具有适用于不同应用场合直流输配电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 DC-DC变换器 电容电压平衡 电荷平衡 平衡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路”结合方法的多分裂式机车变压器特性分析
6
作者 李晓松 刘小鹏 +1 位作者 李勇 李亚男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在磁"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场—路"结合的变压器特性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单相多分裂式变压器的绕组电感矩阵,列写电"路"方程,对变压器有关特性进行分析,如低压各绕组开路、或接相同负载阻抗、或单个... 在磁"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场—路"结合的变压器特性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单相多分裂式变压器的绕组电感矩阵,列写电"路"方程,对变压器有关特性进行分析,如低压各绕组开路、或接相同负载阻抗、或单个低压绕组运行时高压支路电流分配及低压绕组端电压等情况。并以一台双流制下运行的四分裂式机车变压器(直流供电时用作滤波电抗器)为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不是很理想,其并联的4个高压支路电流分配不平衡且4个低压绕组端电压负载前、后相差较大。变压器从靠近上铁轭处出线,拉大了绕组端部离上铁轭的距离,使得绕组在铁芯上的布置不对称,从而导致8个绕组(支路)的电感矩阵不对称。最后,提出在低压侧接入不同阻抗以改善高压支路电流不平衡程度的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一路"结合 分裂式变压器 运行特性 高压支路电流不平衡的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