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的等效电路模型 被引量:9
1
作者 颜佳佳 阮新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80-87,共8页
在推导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定转子运动拉格朗日方程和压电陶瓷电流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超声电机的等效电路模型。并通过测量单相定子导纳、由摩擦层和转子材料特性参数估算模型中相关元件的值和解析计算电机输出功率及摩擦损耗的方法,对... 在推导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定转子运动拉格朗日方程和压电陶瓷电流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超声电机的等效电路模型。并通过测量单相定子导纳、由摩擦层和转子材料特性参数估算模型中相关元件的值和解析计算电机输出功率及摩擦损耗的方法,对模型进行简化,并获取其中各参数。将电机不同负载转矩及驱动频率的工作条件考虑在内,以电机的等效电路模型作为驱动器的电气负载来设计驱动器参数。给出了理论计算同实测的结果,验证了等效电路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行波超声电机 等效电路模型 驱动电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端等效电路模型的FB-ZVZCS变换器控制环路设计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龙伟华 贲洪奇 +1 位作者 孟涛 陈鑫 《电源学报》 CSCD 2015年第3期13-20,共8页
为保证平均电流型控制方式下输出宽范围可调电源的全局稳定性,采用新型的三端等效电路模型对系统进行小信号建模,避免了传统平均模型不能预测次谐波振荡的问题。基于该模型给出了比例积分型电流补偿器的设计方法,获得良好的电流控制特性... 为保证平均电流型控制方式下输出宽范围可调电源的全局稳定性,采用新型的三端等效电路模型对系统进行小信号建模,避免了传统平均模型不能预测次谐波振荡的问题。基于该模型给出了比例积分型电流补偿器的设计方法,获得良好的电流控制特性;分析了稳态工作点对系统控制环路设计的影响,给出了适合宽变工作点条件下电压外环的设计方法,在保证全局稳定性的同时,系统能获得更宽的控制带宽;利用该方法对一台最大电流4A、输出电压50~600 V连续可调的FB-ZVZCS变换器进行控制环路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变换器在各稳态工作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电流控制 三端等效电路模型 输出宽范围 控制环路设计 FB-ZVZCS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张换能器的等效电路支路阻抗分析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莫喜平 姜广军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7,共6页
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弯张换能器的等效电路支路阻抗分析方法,归纳总结了一些描述Ⅳ型弯张换能器振动辐射的特性参量,通过支路阻抗分析方法计算这些特性参量可以进行换能器局部结构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 弯张换能器 IV等效电路支路阻抗分析方法 特性参量 振动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网型直驱风机并网系统暂态同步稳定的支路能量判据
4
作者 刘铖 王盈月 +2 位作者 张宇驰 蔡国伟 曹志冲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2-30,共9页
新能源机组的大规模并网导致电力系统的动态行为呈现复杂多变的特点,传统暂态同步稳定分析手段存在失效的风险,故障下跟网型直驱风机(GFL-PMSG)的暂态同步稳定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支路能量的GFL-PMSG并网系统暂态同步稳定性... 新能源机组的大规模并网导致电力系统的动态行为呈现复杂多变的特点,传统暂态同步稳定分析手段存在失效的风险,故障下跟网型直驱风机(GFL-PMSG)的暂态同步稳定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支路能量的GFL-PMSG并网系统暂态同步稳定性定量判别指标。首先,考虑GFL-PMSG中各控制环响应速度的差异构建了二阶非线性降阶模型,基于其降阶模型特性和线路电压的分布规律构建了GFL-PMSG并网系统支路能量函数。然后,分析了系统稳定和失稳下的支路能量分布特性差异,解析了系统参数对支路能量分布的影响。接着,定位了能够刻画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支路,并据此构建了基于网络信息的GFL-PMSG并网系统暂态同步稳定性定量判别指标。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稳定性判别指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同步稳定性 锁相环 跟网直驱风机 支路能量 降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等效电路建模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先立 罗萍 +1 位作者 黄龙 刘泽浪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9-202,共4页
该文在深入分析超声电机运行机理的基础上,从定子、接触区域和转子3方面建立了超声电机等效电路模型。综合现有超声电机等效电路模型的优缺点,考虑摩擦耦合对超声电机的影响,并结合转子振动方程,提出了摩擦层与转子的等效电路模型;对转... 该文在深入分析超声电机运行机理的基础上,从定子、接触区域和转子3方面建立了超声电机等效电路模型。综合现有超声电机等效电路模型的优缺点,考虑摩擦耦合对超声电机的影响,并结合转子振动方程,提出了摩擦层与转子的等效电路模型;对转子侧等效模型进行优化,使其与定子模型结合成完整的电机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模型理论,对等效电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转子对整个电机电气特征的影响。通过对实际超声电机的测试及其与仿真波形的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等效电路模型的正确性,为进一步开展超声电机驱动器和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了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超声电机 等效电路模型 受迫振动模型 面接触模型 转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通用单/双正激型直流变换器电路仿真平均模型 被引量:21
6
作者 潘尚智 钱照明 雷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62,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单 /双开关正激式 (Forward)直流变换器的电路仿真平均模型。这种模型可通过输入参数的选择实现对Forward电路的电压控制 ,峰值及平均电流控制 ,以及对DCM -CCM工作方式的自动转换。这是一种实用的仿真模型 ,可方便地...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单 /双开关正激式 (Forward)直流变换器的电路仿真平均模型。这种模型可通过输入参数的选择实现对Forward电路的电压控制 ,峰值及平均电流控制 ,以及对DCM -CCM工作方式的自动转换。这是一种实用的仿真模型 ,可方便地进行稳态和动态分析。在保证准确的基础上 ,大幅度地提高了仿真速度 ,较之用实际器件开关电路的仿真速度高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模型 电路仿真 正激直流变换器 等效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带状线不连续性等效电路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于正永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35-1337,共3页
偏心带状线(ASL)广泛应用于LTCC微波集成电路系统(MICs)中,其电路设计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诸如开路端、阶梯、直角拐角及T型接头等各种不连续性问题;该文成功地将原有的微带线不连续性等效电路模型移植到偏心带状线上,从而分析了其T型接... 偏心带状线(ASL)广泛应用于LTCC微波集成电路系统(MICs)中,其电路设计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诸如开路端、阶梯、直角拐角及T型接头等各种不连续性问题;该文成功地将原有的微带线不连续性等效电路模型移植到偏心带状线上,从而分析了其T型接头不连续性和由其不连续性部分组成的电路组件分支线耦合器;与数值计算结果相比,其S参量的平均误差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带状线 等效电路模型 不连续性 T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M-DFB基于S参量和电路模型的特性分析
8
作者 王世康 潘炜 罗斌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22,共3页
针对电吸收调制器集成分布反馈激光器(EAM-DFB)的光电混合和端口散射特征,提出了包含自发辐射和俄歇复合的有源等效电路模型,及其散射参量(S参量)求取模型。通过电路级模拟在不同典型参数下的S参量,研究了EAM-DFB的工作特性。模拟得到EA... 针对电吸收调制器集成分布反馈激光器(EAM-DFB)的光电混合和端口散射特征,提出了包含自发辐射和俄歇复合的有源等效电路模型,及其散射参量(S参量)求取模型。通过电路级模拟在不同典型参数下的S参量,研究了EAM-DFB的工作特性。模拟得到EAM-DFB的传输参量在-25dB至-60dB内,随频率增高而减小,在调制时增大,并反映出比直调DFB更大的带宽,而反射参量随频率增高而增大,结果与已有的理论和实验吻合。同时发现,减小自发辐射因子或增大驱动电流和限制因子,反射增大传输减小,但后者的传输参量减小缓慢平坦,对调制响应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反馈激光器 电吸收调制器 集成模块 散射参量 等效电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统一迭代潮流计算的扩展型“Sen”变压器模型 被引量:6
9
作者 冯金铃 韩松 潘宇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41-48,共8页
为了发展基于扩展型“Sen”变压器(Extended Sen Transformer,EST)的潮流计算理论与方法,从简化EST潮流模型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统一迭代潮流计算的EST模型。首先,根据EST的工作原理,将串、并联侧绕组等效为电压源与阻抗串联组... 为了发展基于扩展型“Sen”变压器(Extended Sen Transformer,EST)的潮流计算理论与方法,从简化EST潮流模型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统一迭代潮流计算的EST模型。首先,根据EST的工作原理,将串、并联侧绕组等效为电压源与阻抗串联组成的支路,进而把EST简化为一种双电压源型等效电路。然后,基于统一迭代法的解算思想,并结合EST的电压调节、相角调节和功率调节运行模式,建立了EST的稳态潮流模型。最后,借助Matlab软件,算例分析在一个修改的IEEE6机30节点系统中展开。通过比较所提模型与软件仿真所得系统节点电压幅值和相角,二者之间偏差在合理范围内,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Sen”变压器 双电压源等效电路 统一迭代法 潮流模型 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Ⅳ型弯张换能器振动辐射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莫喜平 姜广军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1,共5页
本文利用等效电路支路阻抗分析方法,研究了Ⅳ型弯张换能器振动辐射特性与换能器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出一系列对换能器设计有用的结论.
关键词 IV弯张换能器 等效电路支路阻抗分析方法 振动辐射特性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MeV/50 kW脊型加速器输入耦合器的研制
11
作者 杨誉 朱志斌 +1 位作者 吴青峰 王修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5-560,共6页
10 MeV/50 kW脊型加速器是一种新型大功率电子辐照加速器,其加速腔中所需射频功率高达100 kW,为此专门研制了高功率输入耦合器。该耦合器主要由陶瓷窗、内外导体及耦合环组成,通过等效电路分析以及仿真计算确定了最终结构。设计采用了... 10 MeV/50 kW脊型加速器是一种新型大功率电子辐照加速器,其加速腔中所需射频功率高达100 kW,为此专门研制了高功率输入耦合器。该耦合器主要由陶瓷窗、内外导体及耦合环组成,通过等效电路分析以及仿真计算确定了最终结构。设计采用了可独立拆卸的平板型陶瓷窗和可旋转调节的耦合环,以便于进行脊型加速器调试,并在内外导体和耦合环中设计了水冷回路带走功率传输产生的热量。经过测试,该输入耦合器可在0~2.2范围内调节耦合度,并成功向脊型谐振腔中注入了100 kW的脉冲峰值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腔 输入耦合器 等效电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中串联谐振型双有源桥电流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航 李耀华 +4 位作者 高范强 李子欣 楚遵方 王哲 王平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9,共9页
三级式电力电子变压器(PET)因其良好的控制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三级式PET由输入级、隔离级和输出级构成,各级之间通过储能电容相连。由于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耐压水平有限,一般此类PET由多个功率模块级联构成。各功率模块的中间环... 三级式电力电子变压器(PET)因其良好的控制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三级式PET由输入级、隔离级和输出级构成,各级之间通过储能电容相连。由于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耐压水平有限,一般此类PET由多个功率模块级联构成。各功率模块的中间环节通常采用串联谐振型双有源桥(DAB)变换器来实现不同直流电压等级之间的电能变换与电气隔离。本文在考虑PET交流输入侧、直流输出侧瞬时功率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单相PET功率模块的动态等效电路模型,推导了其中串联谐振型DAB的电流时域解析表达式及其简化模型。通过所搭建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和电力电子变压器功率模块测试平台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串联谐振双有源桥 等效电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端口T型接头建模研究及高性能分支线耦合器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歌 杨瑾屏 +1 位作者 史生才 吴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9-203,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导纳矩阵的三端口T型接头高精度超宽带等效电路参数提取方法.并将传统T型接头结构改进为凹-T型接头(concave)和凸-T型接头(convex)两种形式,以精确控制T型接头中心处寄生电容的影响.最后,在分析不同三端口T型接头连接...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导纳矩阵的三端口T型接头高精度超宽带等效电路参数提取方法.并将传统T型接头结构改进为凹-T型接头(concave)和凸-T型接头(convex)两种形式,以精确控制T型接头中心处寄生电容的影响.最后,在分析不同三端口T型接头连接方式对其等效电路及寄生电容影响的基础上,将改进后的T型接头结构用于研制一个中心频率12GHz高性能分支线耦合器.实测结果表明,在中心频率处该耦合器各端口的回波损耗和端口隔离度均小于-26dB,总插入损耗小于1.0dB,幅度差别小于0.1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接头 分支线耦合器 导纳矩阵 等效电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析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性能的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瑛琦 曾德平 +6 位作者 张春杨 许佳琪 张菁霓 龚洋 何倩 高雪梅 杨增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5-79,共5页
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可用于制作宽带压电换能器,已广泛应用于水浸无损探伤、声波测井以及超声成像等领域。为分析该换能器的振动及其性能,提出了一种并联振子等效电路模型,将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看成并联的谐振... 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可用于制作宽带压电换能器,已广泛应用于水浸无损探伤、声波测井以及超声成像等领域。为分析该换能器的振动及其性能,提出了一种并联振子等效电路模型,将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看成并联的谐振器阵列,采用三维厚度伸缩振动模型对单个谐振器单元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的阻抗计算公式;为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平凹的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实验结果显示,并联振子等效电路模型能准确的分析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片的性能。结果表明,非均匀厚度换能器带宽的主要是由压电片的厚度差异决定,研究结果可为非均匀厚度宽带换能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厚度 1-3压电复合材料 并联振子等效电路模型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B的直流变压器潮流建模与计算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朋 贾燕冰 韩肖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34,共7页
以双有源全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为基础构成的直流变压器优势显著,在未来多电压等级的直流配电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有研究缺乏直流变压器的潮流建模和等值电路模型。文中推导了DAB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 以双有源全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为基础构成的直流变压器优势显著,在未来多电压等级的直流配电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有研究缺乏直流变压器的潮流建模和等值电路模型。文中推导了DAB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结构下的直流变压器稳态数学模型,分析了移相比在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中的作用。针对多个直流变压器潮流求解时间长的问题,推导出π型等值电路模型,并基于此提出了边缘优先和模型等效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含多个直流变压器的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网潮流,大大缩短了潮流求解的时间。利用修改后的IEEE 14节点直流配电网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全桥变换器 直流变压器 单移相调制 支路π型等效电路模型 潮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次级补偿参数的感应式无线充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33
16
作者 麦瑞坤 陈阳 +2 位作者 张友源 李勇 何正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263-3269,共7页
为了减少感应式无线充电系统增加的额外电路和控制成本,取消初级侧和次级侧之间的通信,该文提出仅需增加一个额外电容和一个开关器件在次级电路的方法,即可实现对电池恒流恒压切换充电。该方法无需初级和次级电路进行通信或增加DC-DC变... 为了减少感应式无线充电系统增加的额外电路和控制成本,取消初级侧和次级侧之间的通信,该文提出仅需增加一个额外电容和一个开关器件在次级电路的方法,即可实现对电池恒流恒压切换充电。该方法无需初级和次级电路进行通信或增加DC-DC变换器,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成本和复杂性。首先分析得到感应式无线充电系统的电流和电压增益,接着通过设计电路中元件参数值使得电流和电压增益与负载无关,最后合理配置电路参数,通过切换开关即可实现恒流和恒压切换输出。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恒流和恒压模式下,系统的恒流充电电流和恒压充电电压略微受到电池等效负载改变的影响,但是结果仍然满足对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能传输 恒流 恒压 电池充电 T等效电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IGBT及逆变器的电磁兼容性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郭彦杰 王丽芳 廖承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32-1737,共6页
为了抑制电动汽车中的电磁干扰,提高整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立了包含杂散参数的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和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PWM)逆变器的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得到了IGBT对周边设备的干扰传播增益;并通过仿真和实车实验分析了电动... 为了抑制电动汽车中的电磁干扰,提高整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立了包含杂散参数的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和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PWM)逆变器的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得到了IGBT对周边设备的干扰传播增益;并通过仿真和实车实验分析了电动汽车用逆变器差模电压和共模电流干扰的时域、频域特征以及IGBT开关过程、PWM控制策略和干扰传播路径阻抗对干扰特性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逆变器的差模干扰主要是由IGBT开关过程和PWM控制策略所决定;逆变器的共模干扰本质上是由三相PWM脉冲之和不为0所引起,并且更多的受干扰传播路径阻抗特性的影响。上述模型和结论为整车电磁兼容性分析和干扰抑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 电磁干扰 绝缘栅极双极晶体管 等效电路模型 杂散参数 逆变器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冲击下的变电站接地网及组合电器外壳暂态特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谢雪芳 熊志金 《广东电力》 2021年第4期115-122,共8页
为了模拟变电站接地网及组合电器外壳在雷电冲击下的暂态特性,基于场路耦合思想,提出雷电冲击下接地网支路的π型分布参数模型和组合电器外壳的暂态模型。基于某220 kV变电站,建立组合电器外壳与接地网暂态联合仿真模型,以1.2μs/50μs... 为了模拟变电站接地网及组合电器外壳在雷电冲击下的暂态特性,基于场路耦合思想,提出雷电冲击下接地网支路的π型分布参数模型和组合电器外壳的暂态模型。基于某220 kV变电站,建立组合电器外壳与接地网暂态联合仿真模型,以1.2μs/50μs雷电流作为注入波,得到组合电器外壳与接地网的暂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接地网边节点的暂态电位比内部节点大,接地网各节点电位的波头时间分布在2~4μs;组合电器外壳最大暂态电位出现在C相进线套管与组合电器外壳连接处;接地网电位波头时间与组合电器外壳暂态电位波头时间基本一致;接地网支路电流大小随着与雷电流注入点的距离增大呈递减趋势;接地网电流消散时间分布在200~400μs,远大于电位消散时间,离注入点越远消散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接地网 雷电流 组合电器外壳 接地网支路π模型 电位分布 电流消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永磁环爆磁压缩发生器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志伟 王贵荣 +2 位作者 王玉芝 赵强 杨显俊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5-348,共4页
首次提出了利用周期永磁环做初始能源的螺旋型爆磁压缩发生器,该结构由4节永磁环正反排到组成。阐述了这种周期永磁环爆磁压缩发生器的结构及其特点,并利用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轴线起爆周期永磁环爆磁压缩发生器的磁通变化规律和爆磁压... 首次提出了利用周期永磁环做初始能源的螺旋型爆磁压缩发生器,该结构由4节永磁环正反排到组成。阐述了这种周期永磁环爆磁压缩发生器的结构及其特点,并利用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轴线起爆周期永磁环爆磁压缩发生器的磁通变化规律和爆磁压缩过程,得到了基本的电流变化关系。分析及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周期永磁环爆磁压缩发生器能够实现电流放大,在磁化电流为0.13 MA,磁化回路负载电感为1.0μH条件下,最终输出电流可达0.16 MA。周期永磁环可以作为爆磁压缩发生器的初始能源,这种概念设计值得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永磁环 初级能源 螺旋爆磁压缩发生器 等效电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