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小细胞癌支气管镜活检的陷阱——附64例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银萍 曲丽梅 郝玉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901-904,共4页
背景与目的通过支气管镜获得的小细胞肺癌组织,极易造成组织挤压,形态不清,仅凭HE切片进行诊断容易误诊,因此充分应用免疫组化可以进行支气管镜活检小标本的小细胞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非典型类癌、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经支... 背景与目的通过支气管镜获得的小细胞肺癌组织,极易造成组织挤压,形态不清,仅凭HE切片进行诊断容易误诊,因此充分应用免疫组化可以进行支气管镜活检小标本的小细胞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非典型类癌、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经支气管镜活检标本,在HE切片染色上诊断为肺癌,倾向小细胞癌的病例64例,进行免疫组化Ki-67、CD56、TTF-1、CgA、Syn、P63、CK5/6、LCA、34βE12的染色。结果64例中小细胞癌61例,非典型类癌2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例。结论小细胞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非典型类癌、淋巴瘤在治疗方法不同,充分应用免疫组化可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从而可以减少误诊,规避医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组化 支气管镜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镜活检组织中LRP和MRP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欣燕 张书敏 +2 位作者 许世明 魏红艳 刘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71-573,共3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镜活检组织中肺耐药蛋白(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对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镜活检组织进行LRP和MRP表达的检测。结果LRP和MRP在肺腺癌和肺鳞癌... 背景与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镜活检组织中肺耐药蛋白(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对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镜活检组织进行LRP和MRP表达的检测。结果LRP和MRP在肺腺癌和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LRP,68.33%和42.31%(P<0.025);MRP,73.33%和46.15%(P<0.005);LRP和MRP在中高分化和低分化组间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LRP,68.42%和43.64%(P<0.05);MRP,77.19%和43.64%(P<0.025),LRP和MRP在不同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中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或P<0.025);LRP和MRP在TNM各分期中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11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RP和MRP表达存在高度正相关(r=0.984,P=0.016);2种耐药基因协同表达的阳性率肺腺癌组(51.66%)和肺鳞癌组(44.23%)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癌耐药为多途径多基因参与的过程,LRP和MRP的表达水平在肺腺癌与肺鳞癌之间、在中高分化与低分化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LRP和MRP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NSCLC组织中LRP和MRP的表达水平,对化疗药物的选择、预后的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多药耐药 支气管镜活检组织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岭 李龙芸 +1 位作者 张志庸 郭子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 验证肺癌中端粒酶活性的存在 ,探寻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的端粒酶活性测定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端粒重复扩增技术 (TRAP)分析手术标本及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的细胞提取液中端粒酶的活性。TRAP分析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目的 验证肺癌中端粒酶活性的存在 ,探寻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的端粒酶活性测定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端粒重复扩增技术 (TRAP)分析手术标本及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的细胞提取液中端粒酶的活性。TRAP分析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0例肺癌手术标本中均检测到端粒酶活性。 10例手术获得的正常肺组织中没有检测到端粒酶活性。 11例肺癌支气管镜活检标本中有 8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 3例肺良性病变支气管镜活检标本中有 1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 12例支气管镜活检获得的正常支气管粘膜标本中有 3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结论 肺癌组织中有可检测到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支气管镜活检标本中端粒酶的活性可能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支气管镜活检标本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联合现场细胞学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凯述 刘明涛 +5 位作者 姜淑娟 欧阳修河 李新军 张颖 李燕燕 李柏成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5-220,共6页
背景与目的国内外目前已有多篇现场细胞学应用于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的报道,但专门针对肺癌患者的研究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TBNA联合现场细胞学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 背景与目的国内外目前已有多篇现场细胞学应用于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的报道,但专门针对肺癌患者的研究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TBNA联合现场细胞学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滨州市人民医院行TBNA并最终确诊为肺癌的69例患者,其中行现场细胞学者37例,未行现场细胞学者32例。比较现场细胞学结果与最终HE染色结果的一致性,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率、每个淋巴结穿刺针数、并发症发生率及细胞学诊断费用。结果现场细胞学与HE染色一致性为94.1%(32/34)。现场细胞学组诊断率与非现场细胞学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91.9%vs 78.1%,P=0.20);但平均穿刺针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现场细胞学组少于非现场细胞学组(t=29.5,P<0.05;χ2=4.4,P<0.05),现场细胞学组患者细胞学诊断费用低于非现场细胞学组(t=10.9,P<0.05)。结论 TBNA联合现场细胞学诊断肺癌,与HE染色一致性好,且能减少穿刺针数及并发症,节省细胞学诊断费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针吸 现场细胞学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镜肺活检在肺泡蛋白沉积症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罗建光 杨东益 +1 位作者 陈平 范松青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8-532,共5页
目的:评价支气管镜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在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中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住院、资料完整的TBLB病理确诊和非TBLB诊断... 目的:评价支气管镜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在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中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住院、资料完整的TBLB病理确诊和非TBLB诊断的PAP 25例及TBLB病理误诊为PAP 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PAP患者中,14例一次TBLB病理确诊[一次TBLB阳性率为56%(14/25)],一次TBLB阴性病例中6例再次TBLB确诊[二次TBLB阳性率为24%(6/25)],总阳性率为80%(20/25),总阴性率为20%(5/25)。其中,5例经典型CT表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确诊,并经全肺灌洗证实;而同期TBLB病理检查将其他疾病误诊为PAP者4例。结论:TBLB是很好的诊断方法,但一次TBLB阴性不能排除PAP,条件允许可重复进行;临床和CT表现典型结合肺泡灌洗液检查阳性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不典型的病例需进行TBL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肺泡蛋白沉积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针吸活检在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若天 支修益 +6 位作者 张毅 王芳 胡牧 刘磊 钱坤 李元博 谭晓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EBUS-TBNA检查105例资料,其中纵... 目的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EBUS-TBNA检查105例资料,其中纵隔淋巴结肿大102例,肺门淋巴结肿大3例。结果 EBUS-TBNA病理确诊恶性91例,良性14例。良性中的6例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经手术复检5例为恶性,1例确诊良性。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95.2%(100/105),敏感度94.8%(91/96),特异性100%(9/9),阳性预测值100%(91/91),阴性预测值64.3%(9/14)。结论 EBUS-TBNA安全、有效,敏感度和特异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针吸 纵隔淋巴结 肺门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对涂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巍 陈红兵 +2 位作者 林明贵 王安生 王仲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结核 经纤维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复合羟考酮用于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被引量:28
8
作者 张李娜 熊霞佩 +2 位作者 李萍 丁明 杨建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复合羟考酮用于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镇静镇痛效果,以及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纵隔淋巴结肿大择期行EBUS-TBNA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8~65岁,BMI 18~24 kg/m^2,ASA...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复合羟考酮用于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镇静镇痛效果,以及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纵隔淋巴结肿大择期行EBUS-TBNA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8~65岁,BMI 18~24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30例。入组患者均接受利多卡因口、鼻、咽部和环甲膜穿刺表面麻醉,D组于10 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为0.8μg/kg,继而以0.6μg·kg^-1·h^-1的速率维持泵入;M组以2 mg/min的速度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随后两组均静脉注射羟考酮0.08mg/kg。记录给药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5 min(T2)、10 min(T3)、15 min(T4)和术毕(T5)时的HR、SBP、DBP、SpO2,记录T1时Ramsay镇静评分、咳嗽评分,术毕时医师满意度和术后2 h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T1时M组SpO2低于D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时D组SBP明显低于M组(P<0.05)。与M组比较,D组Ramsay镇静评分、咳嗽评分明显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中术中不适种类个数明显减少(P<0.05),愿意接受复查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用于EBUS-TBNA手术,患者咳嗽少,镇静适度,呼吸和循环更稳定,咪达唑仑复合羟考酮术后患者愿意接受复查的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与经支气管镜透壁肺活检对无反应性肺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蒲德利 何艳 +3 位作者 潘晓杰 潘自贤 刘宇峰 陈雪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76-679,共4页
目的 比较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和经支气管透壁镜肺活检对无反应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无反应性肺炎患者5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行CT引导下经... 目的 比较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和经支气管透壁镜肺活检对无反应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无反应性肺炎患者5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获取的肺组织部分经革兰染色及抗酸染色后涂片,部分进行培养及病理检查。对照组患者先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获取的肺泡灌洗液经革兰染色及抗酸染色后涂片及培养;再行经支气管镜透壁肺活检,获取的肺组织处理与观察组相同。比较两组患者肺组织标本中病原阳性检出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为80.77%(21/26),对照组阳性检出率为56.00%(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46%(10/26),其中气胸6例,出血4例(肺内出血3例,痰血1例);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00%(9/25),其中气胸3例,出血6例(肺内出血1例,痰血4例,咯血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无反应性肺炎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病原阳性检出率高于经支气管镜透壁肺活检,而并发症相当,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经皮肺穿刺 支气管镜 无反应性肺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芯片筛选支气管哮喘的关键基因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0
作者 周未来 李俊 +2 位作者 赵泰安 李莹 贺淼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94,共8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与哮喘发病相关的关键基因并讨论其分子机制。方法:对GSE143303芯片数据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出与哮喘发病显著相关的模块,并对模块基因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功能及通路富...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与哮喘发病相关的关键基因并讨论其分子机制。方法:对GSE143303芯片数据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出与哮喘发病显著相关的模块,并对模块基因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将WGCNA分析结果与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得到关键基因,使用miRDB、miRwalk数据库预测关键基因的上游miRNAs,并利用Cytoscape构建关键mRNA-miRNA调控网络。利用GSE147878数据集对关键基因表达量进行验证,依据ROC曲线评估关键基因的诊断价值。结果:magenta模块和purple模块基因与哮喘显著相关,主要涉及Wnt信号通路、细胞黏附等。共得到13个关键基因,包括ATP6V1G1、TXNDC17、NDUFA4、RHOA、SEC61B、RPS3A、PSMC5、GSPT1、MBP、SMARCC2、GNL3L、RPL7L1、RAD21及其潜在的miRNA-mRNA调控网络。结论:ATP6V1G1、GSPT1、SEC61B等关键基因在支气管哮喘中起重要作用,并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镜管腔内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SE在肺部病变活检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田智丹 常立功 +1 位作者 王粮 赵有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23-1627,共5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及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联合细胞学现场快速评估(rapid on-site evaluation,ROSE)...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及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联合细胞学现场快速评估(rapid on-site evaluation,ROSE)在肺恶性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8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进行的TBLB和EBUS-TBNA的患者174例,根据有无进行ROSE,分为两组,ROSE组106例,非ROSE组68例。以组织学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方法对肺恶性肿瘤细胞学诊断的灵敏度,并评估两种方法对肺恶性肿瘤的细胞学诊断价值是否有差异。结果:ROSE组和非ROSE组的总确诊率分别为88.7%和77.9%,诊断肺部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分别为90.1%和71.4%,ROSE组的总确诊率及恶性肿瘤诊断灵敏度高于非ROSE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E组二次检查率小于非ROSE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E组的活检时间大于非ROSE组,出血发生率小于非ROSE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SE组标本满意度(96.2%)高于非ROSE组(86.8%),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ROSE可提高TBLB和EBUS-TBNA在取样过程中的标本满意度,提高肺部病变的确诊率,尤其是提高恶性肿瘤细胞学诊断的灵敏度,在肺肿瘤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现场快速评估 支气管镜 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节手术中非气管插管胸腔镜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梦思 吴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4-196,共3页
肺结节是一种肺部病因未明的肉芽肿性疾病,其直径〈3cm,并且完全被肺实质包围。临床上,患者做胸片检查后偶然发现肺结节的概率为0.1%~0.2%。目前,鉴别诊断肺结节的检查包括柔性支气管镜检查、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 肺结节是一种肺部病因未明的肉芽肿性疾病,其直径〈3cm,并且完全被肺实质包围。临床上,患者做胸片检查后偶然发现肺结节的概率为0.1%~0.2%。目前,鉴别诊断肺结节的检查包括柔性支气管镜检查、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CT引导经皮细针抽吸活检、高分辨率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在无法明确诊断的情况下,手术是唯一的选择,且能同时提供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手术中 气管插管 麻醉管理 胸腔镜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纤维支气管镜活检 经皮细针抽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超微粒径戊乙奎醚对EBUS-TBNA术中患者气道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刘宝伟 代彦文 +2 位作者 刘胜群 张加强 杨倚天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1-564,共4页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超微粒径戊乙奎醚对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EBUS-TBNA)术中患者气道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7月1日至11月30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EBUS-TBNA术的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排秩法分为雾化给药组(AP组)与静脉...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超微粒径戊乙奎醚对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EBUS-TBNA)术中患者气道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7月1日至11月30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EBUS-TBNA术的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排秩法分为雾化给药组(AP组)与静脉给药组(IP组),各28例。麻醉诱导的前10 min,AP组雾化吸入超微粒径戊乙奎醚0.01 mg/kg,IP组静脉注射戊乙奎醚0.01 mg/kg。两组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记录喉罩置入时(T1)、进镜时(T2)、最后1针穿刺时(T3)、退镜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气道平台压(p plat)与气道峰压(p peak);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期口干/面红情况、分泌物量以及术后谵妄、尿潴留、气道痉挛、视物模糊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MAP、SpO_(2)、HR,T1、T2、T4时的p peak、p plat,苏醒期口干/面红情况以及术后谵妄、尿潴留、视物模糊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AP组p peak、p plat[(25.3±2.5)、(15.8±1.7)cmH_(2)O,1 cm H_(2)O=0.098 kPa]低于IP组[(29.4±2.7)、(19.1±1.5)cmH_(2)O](P<0.05),且AP组分泌物量[(9.5±4.4)mL]及气道痉挛发生率(17.8%)较IP组[(15.8±3.7)mL,42.8%]减少或降低(P<0.05)。结论:相比静脉注射,雾化吸入超微粒径戊乙奎醚应用于EBUS-TBNA术具备更好的气道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粒径 雾化吸入 戊乙奎醚 气道保护 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针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组织学与细胞学对肺小细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19
14
作者 虞红珍 吴强 +2 位作者 秦蓉 刘茂云 黄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组织学、细胞学与免疫组化法对肺小细胞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组织学诊断为肺癌,疑为SCLC的42例患者的病理资料,联合观察活检切片和细胞学刷片再配以免疫组化染色,确定分... 目的探讨联合组织学、细胞学与免疫组化法对肺小细胞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组织学诊断为肺癌,疑为SCLC的42例患者的病理资料,联合观察活检切片和细胞学刷片再配以免疫组化染色,确定分型诊断。结果 42例肺癌患者中,有21例诊断为SCLC,2例诊断为淋巴瘤,19例诊断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结论上述3种病理学检查方法可优势互补,联合应用于SCL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明显提高组织分型的病理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漏诊,给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癌 鳞癌 支气管镜活检 细胞学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镜与EBUS-TBNA对肺癌诊断和分期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张良 毛锋 +1 位作者 蔡明辉 申屠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89-293,共5页
背景与目的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逐渐普及,但其对肺癌的术前分期和纵隔肿物的诊断价值尚待探讨。本研究拟对比研究EBUS-TBNA和纵隔镜的诊断效能,... 背景与目的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逐渐普及,但其对肺癌的术前分期和纵隔肿物的诊断价值尚待探讨。本研究拟对比研究EBUS-TBNA和纵隔镜的诊断效能,期望为理性的选择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2年12月纵隔镜检查术患者361例,其中肺癌199例,纵隔肿物162例;EBUS-TBNA患者348例,其中肺癌216例,纵隔肿物132例。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和相关指标,分析二者对肺癌术前分期和纵隔肿物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以石蜡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纵隔镜检查术的诊断准确性为98.33%,敏感性98.17%,特异性100%;EBUS-TBNA的准确性为90.80%,敏感性90.00%,特异性100%。两者对肺癌的诊断和分期效能无明显差异(P>0.05),纵隔镜对纵隔肿物的诊断效能较高(P<0.05)。结论纵隔镜和EBUS-TBNA对肺癌具有相似的的术前诊断和分期作用,但对纵隔肿物的诊断效能则以纵隔镜检查术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镜查术 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 肺肿瘤 纵隔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在EBUS-TBNA取样诊断肺癌中的价值 被引量:39
16
作者 向青 万涛 +2 位作者 胡前方 陈虹 李岱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33-840,共8页
背景与目的在肺及纵隔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中大部分临床考虑诊断为原发性肺癌,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EBUS-TBNA)是一种常用的获取病理组织明确诊断... 背景与目的在肺及纵隔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中大部分临床考虑诊断为原发性肺癌,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EBUS-TBNA)是一种常用的获取病理组织明确诊断的手术。在EBUS-TBNA过程中,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ytological rapid on-site evaluation,C-ROSE)是一项有用的辅助技术。本研究探讨C-ROSE在EBUS-TBNA取样诊断肺癌中的价值。方法对141例经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发现存在纵隔和(或)肺门病灶(包括肿大的淋巴结/肿块)且临床高度疑诊原发性肺癌而行EBUS-TBN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术中行C-ROSE者81例,未行C-ROSE者6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穿刺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分析C-ROSE联合EBUS-TBNA取样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C-ROSE组与非C-ROSE组穿刺针数及穿刺部位数无统计学差异,穿刺合格率分别为98.77%和90.00%(P<0.05),诊断率分别为88.89%和75.00%(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3%和11.67%(P<0.05)。C-ROSE联合EBUS-TBNA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为92.21%,特异度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40.00%。结论 C-ROSE在疑诊肺癌行EBUS-TBNA中应用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及诊断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 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US-TBNA联合EBUS-TENA在纵隔淋巴结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煜辉 谭慧 +3 位作者 黄云超 周永春 杨凯云 黄秋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79-1482,共4页
目的:探讨EBUS-TBNA联合EBUS-TENA在纵隔淋巴结诊断与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5年1-12月接受EBUS-TBNA联合EBUS-TENA检查的35例患者,共27例患者纳入分析。探讨其在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诊断与分期中的... 目的:探讨EBUS-TBNA联合EBUS-TENA在纵隔淋巴结诊断与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5年1-12月接受EBUS-TBNA联合EBUS-TENA检查的35例患者,共27例患者纳入分析。探讨其在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诊断与分期中的价值。结果:EBUS-TBNA联合EBUS-TENA共确诊肺癌19例,良性病变4例。4例检查阴性患者再行外科手术获取最终病理诊断。EBUS-TBNA联合EBUS-TENA对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敏感性为90.47%、特异性为100%、准确率为96.21%。EBUS-TBNA联合EBUS-TENA共穿刺36组淋巴结,恶性检出率为59.72%。结论:EBUS-TBNA联合EBUS-TENA是一种安全、高效、简便、实用的检查方法,是对EBUS-TBNA和纵隔镜检查术单一局限性的有效补充。对肺癌纵隔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食管针吸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 纵隔淋巴结 肺癌诊断 纵隔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中心气道狭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航 卫栋 +6 位作者 张稷 周敏 刘东 范立 陈静瑜 毛文君 吴波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0-245,共6页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后发生中心气道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接受肺移植的155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中心气道狭窄的发生情况,将受者分为狭窄组(36例)和对照组(119例),总...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后发生中心气道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接受肺移植的155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中心气道狭窄的发生情况,将受者分为狭窄组(36例)和对照组(119例),总结肺移植术后中心气道狭窄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移植术后中心气道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155例肺移植受者中,36例发生中心气道狭窄,发生率为23.2%,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53±13)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双肺移植、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3级、气道真菌感染、冷缺血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长是肺移植术后发生中心气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气道真菌感染、冷缺血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是肺移植术后发生中心气道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肺移植术后气道存在真菌感染及冷缺血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肺移植术后中心气道狭窄。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密切监测,以改善肺移植术后受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中心气道狭窄 危险因素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 肺泡灌洗液 气道真菌感染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