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检查中的安全性及应用效果评价
1
作者 张凡 王成 +1 位作者 栗春丽 王爽爽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6期28-30,共3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检查中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徐州市肿瘤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收治的经胸部CT诊断为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的34例患者临床资...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检查中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徐州市肿瘤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收治的经胸部CT诊断为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的34例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EBUS-TBNA进行诊断,观察这些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诊断结果。结果:34例患者中,共有46组病变区域进行穿刺,总计114针。穿刺过程中,无1例患者出现死亡及心律失常、纵隔气肿、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其中术中低氧血症5例,术中少量出血16例,术后咳嗽7例,无并发症6例。经病理诊断,34例患者总体穿刺成功率为100.00%,阳性率为97.06%(33/34)。其中,小细胞肺癌16例,腺癌9例,鳞癌2例,结节病4例,炎性肿大2例,未能确诊1例。结论:应用EBUS-TBNA诊断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的准确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简单易行且安全有效的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 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 安全性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中护理与风险应对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彭翠兰 黄丽娜 +1 位作者 罗萍 陈天全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的术中护理与风险应对措施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共纳入106例行EBUS-TBNA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53例。试验组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护理措...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的术中护理与风险应对措施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共纳入106例行EBUS-TBNA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53例。试验组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护理措施与风险应对策略,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手术相关指标及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准备及配合度评分、护士术中配合度评分、护士应急处理反应速度的评分分别为94.62±2.73分、95.31±1.14分和96.18±1.01分,对照组患者准备及配合度评分、护士术中配合度评分、护士应急处理反应速度的评分分别为89.74±4.61分、90.26±3.15分和91.49±2.82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患者准备及配合度评分、护士术中配合度评分、护士应急处理反应速度评分均更高(P<0.05)。试验组患者取材满意度评分、手术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间分别为98.14±0.37分、18.57±6.46 min和5.64±2.21 min,对照组患者取材满意度评分、手术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间分别为92.17±2.28分、37.13±8.24 min和12.69±4.74 min。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取材满意度评分更高,手术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间均更短(P<0.05)。试验组患者出血、低氧血症、低体温、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分别为1.89%、0、1.89%和0,对照组患者出血、低氧血症、低体温、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分别为5.66%、3.77%、3.77%和1.89%。试验组的术中并发症(出血、低氧血症、低体温、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为3.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9%(P<0.05)。结论:EBUS-TBNA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护理措施与风险应对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准备和术中护理配合度,提升取材效果并缩短手术时间,且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EBUS-TBNA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 护理措施 风险应对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辉 王俊 +6 位作者 李剑锋 李运 周足力 卜梁 隋锡朝 陈克终 李晓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9月~2011年8月182例经EBUS-TBNA检查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胸部CT均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1.0cm)和(或)PET/CT提...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9月~2011年8月182例经EBUS-TBNA检查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胸部CT均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1.0cm)和(或)PET/CT提示纵隔淋巴结阳性。结果该组182例患者,经EBUS-TBNA检查证实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者151例,未见纵隔淋巴结转移(阴性)者31例。阳性者放弃手术,予以化疗或新辅助治疗。阴性者接受胸腔镜或开胸手术,行肺叶切除或肺楔型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26例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5例纵隔淋巴结可见癌转移(EBUS-TBNA检查假阴性)。EBUS-TB-NA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价值及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96.8%(151/156),100%(26/26),97.3%(177/182),100%(151/151)和83.9%(26/31)。所有患者检查耐受良好,无任何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E-BUS-TB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内超声 支气管 肺癌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临床应用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辉 王俊 +3 位作者 李剑锋 李运 周足力 卜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明确纵隔和肺门肿大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9~11月,对25例胸部CT检查提示纵隔和(或)肺门淋...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明确纵隔和肺门肿大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9~11月,对25例胸部CT检查提示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短径〉1 cm)进行EBUS-TBNA检查,阴性者进一步接受纵隔镜检查或胸腔镜、开胸手术加以确证。结果本组25例共穿刺32组淋巴结。EBUS-TBNA明确淋巴结恶性转移者15例;EBUS-TBNA阴性者10例,其中1例开胸术后证实隆突下淋巴结转移。EBUS-TBNA在纵隔和肺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15/16),100%(9/9)和96%(24/25)。所有患者检查耐受良好,无任何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EBUS-TBNA是评价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内超声 支气管 淋巴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血管针吸活检诊断肺门和纵隔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吉木阿呷 庞玲玲 +1 位作者 邹慎春 于鹏飞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6期83-88,共6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血管针吸活检(EBUS-TVNA)在肺门和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1月该院接受超声支气管镜检查,因病变和气道间隔血管,行EBUS-TVNA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BUS-TVNA诊断阳性率...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血管针吸活检(EBUS-TVNA)在肺门和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1月该院接受超声支气管镜检查,因病变和气道间隔血管,行EBUS-TVNA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BUS-TVNA诊断阳性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例患者中,8例穿过肺动脉和分支,2例分别穿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所有患者均成功获取标本。有8例患者明确诊断,恶性病变6例,良性病变2例,EBUS-TVNA诊断肺门和纵隔疾病的总体阳性率为80.0%(8/10),诊断恶性疾病的敏感度为85.7%(6/7),特异度为100.0%(3/3);有2例患者未能明确诊断,1例行经皮肺穿刺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肺转移,1例随访6个月,病灶缩小归为良性。入组患者检查耐受性较好,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EBUS-TVNA诊断肺门和纵隔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可作为传统超声内镜技术的有效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腔内超声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血管 纵隔 肺门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与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技术在纵隔及肺门占位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和比较 被引量:26
6
作者 闫芳 夏宇 +2 位作者 焦克岗 杨增荣 王晶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评价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BUS-TBNA)与常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C-TBNA)在纵隔及肺门占位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2016年新医大一附院纵隔、肺门占位性疾病患者301例,其中行C-TBNA检查者183例,行EBUS-TBNA检查者11... 目的评价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BUS-TBNA)与常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C-TBNA)在纵隔及肺门占位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2016年新医大一附院纵隔、肺门占位性疾病患者301例,其中行C-TBNA检查者183例,行EBUS-TBNA检查者118例,比较两种方法穿刺阳性率及并发症情况,探究EBUS-TBNA技术的价值及优势所在。结果 (1)EBUS-TBNA患者的中央区组淋巴结(2R、4L、4R、7)活检阳性率高于周围区组淋巴结(10R、10L、11R、11L)(P<0.05),EBUS-TBNA于2R、4R、7组淋巴结活检阳性率高于C-TB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EBUS-TBNA于4R和7组淋巴结穿刺的一针阳性率明显高于C-TBNA组(P<0.05),三针累计阳性率基本接近该穿刺部位总体阳性率(P>0.05),可获得较满意穿刺效果;(3)EBUS-TBNA组诊断技术的准确度及敏感度优于C-TBNA组(P<0.05),尤其对纵隔、肺门良性疾病的检出率高于C-TBNA组(P<0.05);(4)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BUS-TBNA对不明原因纵隔、肺门占位或气管、支气管腔外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操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镜超声引导 支气管 纵隔及肺门占位性疾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结合免疫组化及基因学检测在肺癌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升 刘爱群 +3 位作者 刘立义 陈小妮 叶新青 陈航言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1,共6页
目的评价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和基因学检测在肺癌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3年5月-2015年10月共55例初诊的临床诊断纵隔占位或疑为肺癌伴纵膈或肺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为明确... 目的评价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和基因学检测在肺癌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3年5月-2015年10月共55例初诊的临床诊断纵隔占位或疑为肺癌伴纵膈或肺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为明确诊断行EBUS-TBNA检查,必要时联合免疫组化检测进一步完善诊断及分型,并对部分肺癌患者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或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检测以明确分子分型从而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结果 55例患者中,经EBUS-TBNA确诊为肺癌37例,肺转移癌3例,软组织肉瘤1例,转移性淋巴结腺癌1例,淋巴瘤1例,结核病4例,慢性炎症1例,7例经EBUS-TBNA未能明确诊断。EBUS-TBNA在该组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2.5%(37/40)和94.5%(52/55)。29例EBUS-TBNA组织标本依赖免疫组化检测证实为肺癌且得到明确分型,其中17例肺腺癌,6例肺鳞癌,6例小细胞肺癌。6例EBUS-TBNA组织标本行EGFR基因检测,其中1例同时行ALK基因检测,基因检测结果示EGFR基因突变型4例,ALK基因无融合1例。所有病例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EBUS-TBNA诊断肺癌具有良好价值,且安全性较好,结合免疫组织组化检测及基因突变检测对肺癌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有突出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支气管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 免疫组化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辉 王俊 +8 位作者 李剑锋 李运 周足力 卜梁 隋锡朝 杨帆 刘彦国 姜冠潮 刘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6月共56例影像学高度可疑肺癌患者,为明确诊断接受EBUS-TBNA。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了常规气管镜等检查,未能明确诊断。结果该组56例患者...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6月共56例影像学高度可疑肺癌患者,为明确诊断接受EBUS-TBNA。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了常规气管镜等检查,未能明确诊断。结果该组56例患者。其中,影像学怀疑肺癌伴纵隔淋巴结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短径>1 cm)45例,经EBUS-TBNA行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后确诊肺癌36例,9例EBUS-TBNA未能明确诊断者分别经胸腔镜或开胸手术确诊(肺癌3例,肺转移癌1例,肺部良性病变5例)。大气道旁肺实质内占位11例,经EBUS-TBNA检查后明确诊断肺癌9例,肺部炎症1例,1例EBUS-TBNA未能明确诊断,经胸腔镜手术证实为肺癌。EBUS-TBNA在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8%(45/49)和92.9%(52/56)。所有患者检查耐受良好,无任何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高度可疑肺癌的肺部肿物或肿大淋巴结,EBUS-TBNA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当其他诊断方法难以或无法明确诊断时,应考虑采用这一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内超声 支气管 肺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淑红 成炜 +2 位作者 葛玉香 杜春华 胡晓玲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60-962,96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对纵隔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例肺CT检查显示气管、支气管旁纵隔病变的患者进行气管镜针吸活检。结果TBNA诊断阳性率为61.19%(123/201),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79.71%(110/138),良性病变诊断符合...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对纵隔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例肺CT检查显示气管、支气管旁纵隔病变的患者进行气管镜针吸活检。结果TBNA诊断阳性率为61.19%(123/201),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79.71%(110/138),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23.21%(13/56)。主要并发症为穿刺点少许出血,占64.18%(129/201)。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是诊断气管旁纵隔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纵隔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纵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解桢 赵辉 +2 位作者 周足力 隋锡朝 王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295-299,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单纯纵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12年8月164例不伴肺内异常的单纯纵隔病变接...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单纯纵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12年8月164例不伴肺内异常的单纯纵隔病变接受EBUS-TBNA检查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能够获得明确恶性或良性诊断的患者定义为"明确诊断";取材不满意或者无明确良恶性证据者定义为"未能明确诊断"。对EBUS-TBNA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进一步接受外科手术活检或至少6个月以上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诊。结果所有患者检查均耐受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经EBUS-TBNA检查139例获得明确诊断,其中恶性病变68例,良性病变71例,确诊率84.8%(139/164)。未能明确诊断25例,其中取材不满意6例,诊断非特异性淋巴结炎19例。25例未能明确诊断中,10例(包括6例取材不满意者)分别经纵隔镜、胸腔镜或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确诊(淋巴瘤4例,Castleman病2例,结节病和纵隔淋巴结结核各1例,成熟性畸胎瘤1例、纵隔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例),剩余15例经临床及影像学随访均超过6个月,临床诊断无改变。EBUS-TBNA在单纯纵隔病变良恶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9%(68/74),100%(90/90)和96.3%(158/164),避免了93.9%(154/164)外科活检手术的实施。结论对于单纯纵隔病变,EBUS-TB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 支气管 纵隔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下超声支气管镜引导针吸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1
作者 顾兴 颜西刚 +4 位作者 王琰 张红军 刘伟 金发光 房延凤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静脉麻醉联合喉罩)下行超声支气管镜引导经支气管透壁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16年10月在该院呼吸内镜中心进行的103例EBUS-TBNA的患者,随机分为局麻组和全麻组,全麻组以静脉麻醉联合...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静脉麻醉联合喉罩)下行超声支气管镜引导经支气管透壁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16年10月在该院呼吸内镜中心进行的103例EBUS-TBNA的患者,随机分为局麻组和全麻组,全麻组以静脉麻醉联合喉罩进行麻醉,局麻组以常规丁卡因局部麻醉,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每例平均穿刺针数、诊断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及舒适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全麻组平均每例穿刺针数5.6针,局麻组3.1针;全麻组诊断率94.12%,局麻组诊断率78.85%,两组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P=0.024);全麻组平均操作时间(14.61±1.52)min,局麻组平均操作时间(32.52±4.1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1,P=0.000);全麻组术中出血人数及术中呛咳人数均低于局麻组(χ~2=4.31、103.00,P=0.038、0.000)。结论全麻下进行EBUS-TBNA诊断率高,操作时间短,无痛、舒适度高且操作风险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 无痛 诊断率 操作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下I-gel喉罩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刺吸活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熊伟 陈萍 +1 位作者 田雷 李一诗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回顾单纯局部表麻与全凭静脉麻醉I-gel喉罩下进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刺吸活检术(EBUS-TBNA)的应用效果,寻求更好麻醉管理方法,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6年3年内60例在两种麻醉管理方式下进行EBUS-TBNA的手术时间、... 目的回顾单纯局部表麻与全凭静脉麻醉I-gel喉罩下进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刺吸活检术(EBUS-TBNA)的应用效果,寻求更好麻醉管理方法,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6年3年内60例在两种麻醉管理方式下进行EBUS-TBNA的手术时间、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95%、体动、呛咳、喉痉挛、恶心、手术穿刺、操作者暂停次数、术后咽喉不适感以及患者、手术操作者和麻醉者的满意度评分的差异。结果从2014年6月起,全麻I-gel喉罩下实施EBUS-TBNA的患者呛咳、恶心、体动的发生更少,手术时间更短,麻醉手术满意度评分更高。结论全凭静脉麻醉I-gel喉罩下进行EBUS-TBNA,是围术期较为安全可行的麻醉管理方式,建议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内超声引导(ebus-tbna) 全凭静脉麻醉 I-gel喉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早期诊断副肿瘤神经综合征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谭晓刚 刘磊 +1 位作者 张毅 王若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25-1128,共4页
纤维支气管镜腔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guided tran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准确率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已成为进行肺癌诊断和纵隔分期的新标准[1]。副肿瘤神经综合征(paran... 纤维支气管镜腔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guided tran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准确率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已成为进行肺癌诊断和纵隔分期的新标准[1]。副肿瘤神经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 syndromes,PNS)是一组由肿瘤的远隔效应所致的累及神经系统的临床综合征,受累的部位广泛,病灶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常漏诊误诊,首次诊断误诊率高达80.0%。由于患者多表现为肢体无力,同时CT等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病灶,首次诊断容易误诊为肌无力综合征。PNS最常合并的肿瘤是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3%~5%的SCLC会出现P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综合征 早期诊断 超声引导 副肿瘤 气管 纤维支气管 肌无力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才擎 张子强 +4 位作者 王英田 周玲 陈芳芳 王西艳 王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10-111,共2页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目前临床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诊断方法,具有快捷、安全、经济等特点。支气管镜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硬质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及现代电子支气管镜、电视硬质支气管镜三个不同阶段。
关键词 经纤维支气管 疾病诊断 纤维支气管 硬质支气管 价值 胸部 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麻醉下经支气管超声内镜引导针吸活检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6
15
作者 陆月兰 杨阳 刘曼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9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下经支气管超声内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的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呼吸内科...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下经支气管超声内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的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341例行静脉麻醉下EBUS-TBNA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共1023针穿刺716个部位,取材满意率为99.41%,麻醉苏醒时间为1~10min,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围术期的精心护理、术中熟练的配合和细致的病情观察,是静脉麻醉下EBUS-TBNA顺利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 支气管超声内镜引导下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支气管腔外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及体会 被引量:3
16
作者 伊洪莉 邵杨 姜淑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54-55,共2页
目的提高支气管腔外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对83例胸部薄层CT检查提示存在支气管腔外病变,但支气管镜直视下未见明显病变者行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BNA)及常规活检和刷检,取材后直接涂片送检,比较其检查结果。结果诊断支气管腔外病变TBNA... 目的提高支气管腔外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对83例胸部薄层CT检查提示存在支气管腔外病变,但支气管镜直视下未见明显病变者行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BNA)及常规活检和刷检,取材后直接涂片送检,比较其检查结果。结果诊断支气管腔外病变TBNA阳性率为81.93%(68/83),活检和刷检为6.02%(5/83),TBNA阳性和(或)活检和刷检阳性率为84.33%(70/83),活检和刷检诊断阳性率明显低于TBNA及TBNA阳性和(或)活检和刷检阳性率(P均<0.05),检查过程中患者耐受性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TBNA在支气管腔外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有特异性高、创伤性小、安全性高、并发症轻的特点;操作中应准确选取穿刺点及进针点,正确处理术后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外病变 支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品管圈改进超声支气管镜引导针吸活检术护理配合质量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兰兰 吴芳 朱玲琴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7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护理配合质量改进中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1月—12月接受EBUS-TBNA检查的8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管理。将2018年1月—12月接受EBUS-TBNA检查的81例患...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护理配合质量改进中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1月—12月接受EBUS-TBNA检查的8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管理。将2018年1月—12月接受EBUS-TBNA检查的81例患者为观察组,通过开展QCC活动,分析影响EBUS-TBNA护理配合质量的因素并实施干预措施。比较2组护理制度落实情况,记录2组患者检查时间、一次性置镜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制度落实评价各条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一次性置镜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检查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活动有利于护理制度的落实,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EBUS-TBNA检查护理配合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超声引导 支气管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针吸活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海燕 江洪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2期1579-1581,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诊断胸部肿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6年8月安徽省肿瘤医院应用EBUS-TBNA的患者19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02例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并督促执行,... 目的探讨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诊断胸部肿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6年8月安徽省肿瘤医院应用EBUS-TBNA的患者19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02例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并督促执行,对照组95例采用传统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仅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EBUS-TBNA诊断胸部肿瘤的护理中十分重要,可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支气管 健康教育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原发性肺癌诊断中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齐 陶峰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2期2223-2225,共3页
目的探讨传统支气管针吸活检术(C-TBNA)对原发性肺癌患者在肺癌诊断和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C-TBNA病理诊断的原发性肺癌118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淋巴结的穿刺和肺内肿块的穿刺,同时所有患... 目的探讨传统支气管针吸活检术(C-TBNA)对原发性肺癌患者在肺癌诊断和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C-TBNA病理诊断的原发性肺癌118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淋巴结的穿刺和肺内肿块的穿刺,同时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结果通过对118例C-TBNA阳性患者的病理分析,其中腺癌45例(38.1%)、鳞癌28例(23.7%)、小细胞癌17例(14.4%)。联合TNBA淋巴结与胸部CT比较,C-TBNA淋巴结穿刺在肺癌诊断及分期中明显优于胸部CT,并减少胸部CT淋巴结的假阴性率。C-TBNA淋巴结的阳性率与穿刺区域无关,118例患者取得淋巴结穿刺标本289份,其中阳性称本194份,分三个区域(上纵隔区,下纵隔区,10-14区),对三个区域进行组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检查耐受性良好,均无相关并发症。结论C-TBNA作为肺门、纵隔淋巴结及肺内肿块病理评估手段,明显提高肺癌的诊断阳性率,其穿刺阳性率与穿刺区域无关。气管镜在肺癌诊断的应用中安全、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淋巴结 传统支气管 胸部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芯导丝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徐有祖 金英英 +3 位作者 吴小脉 郑海红 林健 冯加喜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研究比较在进行经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时,穿刺针内用和不用针芯导丝对诊断效率和病理结果的影响。方法共80例患者分用与不用针芯导丝两组,每组40例患者,进行EBUS-TBNA操作,分析两组诊断准确率和病理标本质量的差... 目的研究比较在进行经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时,穿刺针内用和不用针芯导丝对诊断效率和病理结果的影响。方法共80例患者分用与不用针芯导丝两组,每组40例患者,进行EBUS-TBNA操作,分析两组诊断准确率和病理标本质量的差别。结果用与不用针芯导丝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分别是90%(36/40)和85%(34/40),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74),细胞学标本合格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88),组织病理学标本质量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57)。用针芯导丝组检查时间为(12.3±2.1)min,不用针芯导丝检查时间为(10.3±1.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进行EBUS-TBNA检查时,专用穿刺针内腔不用针芯导丝对诊断效率和标本质量没有影响,但节省了检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 芯导丝 诊断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