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肺气道畸形与支气管肺隔离症产前超声表现用于预测新生儿不良转归 被引量:2
1
作者 黄田田 孔德明 +1 位作者 肖海艳 韦卫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肺气道畸形(CPAM)与支气管肺隔离症(BPS)产前超声表现用于预测新生儿不良转归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胎CPAM、BPS或混合型病变单胎胎儿,观察其产前超声表现,测算肺部肿块体积与头围比(CV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 目的观察先天性肺气道畸形(CPAM)与支气管肺隔离症(BPS)产前超声表现用于预测新生儿不良转归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胎CPAM、BPS或混合型病变单胎胎儿,观察其产前超声表现,测算肺部肿块体积与头围比(CV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VR预测肺部肿块胎儿新生儿期不良转归的效能。结果产前超声于51胎均检出肺部肿块,平均最大径(35.9±12.3)mm;其中28胎(28/51,54.90%)合并纵隔移位,3胎(3/51,5.88%)合并胸腔积液,3胎(3/51,5.88%)合并羊水过多,5胎(5/51,9.80%)合并其他肺外畸形;均未见胎儿水肿;根据病变供血动脉诊断29胎(29/51,56.86%)CPAM、20胎(20/51,39.22%)BPS及2胎(2/51,3.92%)混合型病变。以胎儿肺部肿块初次CVR(CVR_(1))、最大CVR(CVR_(2))及末次CVR(CVR_(3))测值预测新生儿呼吸窘迫及接受肺部手术治疗的AUC为0.907~0.993。CVR_(3)≥1.25为肺部肿块胎儿出生后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的独立预测因素(OR=40.000,P=0.016)。结论CPAM及BPS产前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VR为预测CPAM及BPS胎儿出生后新生儿期不良转归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畸形 支气管肺隔离症 婴儿 新生儿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支气管肺隔离症9例临床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岳冰 郑晓丹 +1 位作者 陈光勇 张淑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6-478,共3页
支气管肺隔离症是一种先天肺发育异常性疾病,相对比较少见,占先天性肺畸形的0.15%~6.40%[1],误诊率较高。现收集9例成人支气管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旨在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临床资料 病理学分析 成人 病理特征 认识水平 先天性 异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诊断支气管肺隔离症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波 邢宁 肖越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3-634,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支气管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支气管肺隔离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图像及后处理技术资料。结果支气管肺隔离症分为叶内型和叶外型,叶内型21例,20例由...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支气管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支气管肺隔离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图像及后处理技术资料。结果支气管肺隔离症分为叶内型和叶外型,叶内型21例,20例由胸主动脉分支供血,1例供血动脉为腹腔干的分支,引流静脉均进入肺静脉系统;叶外型1例,由降主动脉供血,静脉引流入半奇静脉。结论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的重建后处理图像可以清楚显示病变异常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全貌,是本病的重要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隔离症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刁鑫伟 叶明福 张哉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51-452,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诊断 隔离 病理检查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隔离症16例诊治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5
作者 褚翔宇 宋帅 +4 位作者 刘春全 杨建东 张高 蔡先启 高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1-965,共5页
支气管肺隔离症(bronchopulmonary sequestration,BPS)是一种少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为胚胎发育期间部分肺组织发育异常,由体循环的异常分支动脉供血,与正常肺组织分离,缺乏正常肺的功能,发病率约为0.15%~6.45% [1 2] 。根据有无单独的隔... 支气管肺隔离症(bronchopulmonary sequestration,BPS)是一种少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为胚胎发育期间部分肺组织发育异常,由体循环的异常分支动脉供血,与正常肺组织分离,缺乏正常肺的功能,发病率约为0.15%~6.45% [1 2] 。根据有无单独的隔膜,BPS分为两种类型: 叶内型肺隔离症(intralobar pulmonary sequestration,ILS)和叶外型肺隔离症(extralobar pulmonary sequestration,ELS) [3] 。由于BPS在临床上少见,症状缺乏特异性,低年资临床医生缺乏诊治经验,极易误诊或漏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 2002 年 9 月至 2018 年 1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6 例确诊支气管肺隔离症患者的诊治资料,查阅并分析相关文献,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策略,提高年轻医生对支气管肺隔离症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诊治经验 文献复习 PULMONARY 先天性发育畸形 叶外型隔离 北京友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诊断胎儿左肺隔离症合并左侧膈疝1例
6
作者 朱承峰 翟晶 +2 位作者 刘义勇 刘春玲 刘世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8-348,共1页
孕妇32岁,孕1产0,无特殊既往史;孕20周超声显示胎儿左侧胸腔底部3.11 cm×3.42 cm×1.91 cm三角形高回声团,边界清,心脏略向右移位,CDFI示其血供来自腹主动脉分支(图1A);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关键词 胎儿 支气管肺隔离症 横膈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内叶外型肺隔离症合并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敏 赵滨 王春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89-690,共2页
1病例简介男,5个月。主诉:产前发现纵隔囊性肿物。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2.5 mg/L,白细胞6.16×10^(9)/L。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合冠状位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图像示:右侧后上纵隔无强化囊性包块,考虑前肠囊肿;其右... 1病例简介男,5个月。主诉:产前发现纵隔囊性肿物。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2.5 mg/L,白细胞6.16×10^(9)/L。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合冠状位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图像示:右侧后上纵隔无强化囊性包块,考虑前肠囊肿;其右前方软组织密度影伴明显强化及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提示肺隔离症(图1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源性囊肿 纵隔肿瘤 支气管肺隔离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叶外型肺隔离症合并硬化性肺泡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敏 任铁柱 +3 位作者 杨晶晶 袁隆 席华泽 周俊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病例男,40岁,因“体检发现肺部占位25 d”入院,具有15年吸烟史,无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宝石能谱CT扫描显示左侧胸腔内一大小约6 cm×6 cm×8.5 cm软组织肿块,由降主动脉供血,病灶中心见类环形钙化。增强扫描示钙化灶内部及... 病例男,40岁,因“体检发现肺部占位25 d”入院,具有15年吸烟史,无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宝石能谱CT扫描显示左侧胸腔内一大小约6 cm×6 cm×8.5 cm软组织肿块,由降主动脉供血,病灶中心见类环形钙化。增强扫描示钙化灶内部及周围实性区呈轻度强化,边缘区未见强化(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隔离症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苏奕亮 曹卫军 +5 位作者 李惠萍 刘锦铭 高蓓兰 谢惠康 程克斌 白久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3-226,共4页
肺隔离症是一种先天性肺发育异常,临床少见.其发病率约为0.15%~6.45%”,主要特征是胚胎发育期间部分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分离.单独发育并接受体循环动脉的供血.导致发育不全而不具备正常肺的功能。肺隔离症分为两种类删:叶内... 肺隔离症是一种先天性肺发育异常,临床少见.其发病率约为0.15%~6.45%”,主要特征是胚胎发育期间部分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分离.单独发育并接受体循环动脉的供血.导致发育不全而不具备正常肺的功能。肺隔离症分为两种类删:叶内型和叶外型。由于肺隔离症发病牢低,临床症状不典剐,临床医生缺乏诊断治疗经验.因而常容易误诊或漏诊。本研究网顾。陀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2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通过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颅后的分析总结。提高对肺隔离症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对不同类型小儿肺隔离症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娜 曾骐 +2 位作者 陈诚豪 于洁 张旭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36-34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不同类型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的疗效及优缺点,为肺隔离症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至2017年10月由本院收治的肺隔离症患儿208例,其中男性138例,女...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不同类型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的疗效及优缺点,为肺隔离症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至2017年10月由本院收治的肺隔离症患儿208例,其中男性138例,女性70例,年龄1个月至14岁,平均年龄(19.70±48.82)个月;叶内型143例,叶外型62例,叶内叶外同时存在3例。将叶内、叶外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胸手术组和胸腔镜手术组,分别比较两型开胸手术组和胸腔镜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留置胸腔引流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20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叶内型143例中,53例予开胸手术,90例予胸腔镜手术;叶外型62例中,10例予开胸手术,48例予胸腔镜手术,颈部手术2例,腹腔镜手术2例。叶内型病例中: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72.53±40.80)min,开胸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107.86±40.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P<0.001);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术中出血量(4.86±7.76)m L,开胸手术组平均术中出血量(36.53±38.40)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0,P<0.001);胸腔镜手术组平均胸腔闭式引流时间(5.12±2.46)d,开胸手术组平均胸腔闭式引流时间(5.67±0.8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P=0.59);胸腔镜手术组平均胸腔引流量(310.16±265.96)m L,开胸手术组平均胸腔引流量(315.50±120.92)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P=0.98);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7.42±3.04)d,开胸手术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0.50±2.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5)。叶外型病例: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39.28±20.06)min,开胸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57.50±15.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5)。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术中出血量(2.26±1.41)m L,开胸手术组平均术中出血量(9.13±7.38)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尤其叶外型隔离肺,较传统开胸手术伤口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胸腔镜手术在隔离肺的治疗上较传统开胸手术有更多优势,可作为肺隔离症手术治疗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外科手术 治疗 胸腔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咯血为主要症状的叶内型肺隔离症的栓塞治疗:4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1
作者 田锦林 杜亚辉 +4 位作者 王伟 李云松 郭跃辉 李春雷 陈硕飞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5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以咯血为主要症状的叶内型肺隔离症的血管造影特点及栓塞治疗效果,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以顽固性咯血为主要症状的叶内型左下肺隔离症患者,咯血时间1周~4年,内科保守治疗无效,造影后采用明胶海绵、Cook弹簧圈或PV... 目的探讨以咯血为主要症状的叶内型肺隔离症的血管造影特点及栓塞治疗效果,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以顽固性咯血为主要症状的叶内型左下肺隔离症患者,咯血时间1周~4年,内科保守治疗无效,造影后采用明胶海绵、Cook弹簧圈或PVA颗粒对责任血管进行栓塞。结果 2例无左下肺组织实变者为单支异常动脉供血的动脉性肺隔离症,2例伴有左下肺组织实变者有3支异常动脉供血。栓塞后咯血即刻停止,随访2~8年,1例多支责任血管明胶海绵栓塞者2年后咯血复发。结论介入栓塞对以顽固性咯血为主要表现的叶内型肺隔离症的治疗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其远期效果尚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咯血 放射学 介入性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微瘤型类癌合并肺隔离症和肺曲霉菌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秋芳 杨小东 +3 位作者 张艺 吴立雪 黄燕花 吴立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46-849,共4页
肺微瘤型类癌(pulmonary carcinoid tumourlets)和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均为临床少见疾病,二者合并存在更为罕见。本文报道肺微瘤型类癌合并PS和肺曲霉菌病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肺微瘤型类癌合并PS的临床特征,以提... 肺微瘤型类癌(pulmonary carcinoid tumourlets)和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均为临床少见疾病,二者合并存在更为罕见。本文报道肺微瘤型类癌合并PS和肺曲霉菌病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肺微瘤型类癌合并PS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瘤型类癌 支气管肺隔离症 曲霉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隔离症患者53例临床诊疗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苏娜 姜鲁宁 +1 位作者 蒋胜华 宋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4567-4570,共4页
背景肺隔离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肺发育异常疾病,临床误诊率高。目的总结肺隔离症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以及治疗体会,以降低误诊率。方法收集2008-01-01至2016-10-01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并确诊的53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背景肺隔离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肺发育异常疾病,临床误诊率高。目的总结肺隔离症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以及治疗体会,以降低误诊率。方法收集2008-01-01至2016-10-01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并确诊的53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53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咳嗽37例、咯血23例、咳痰20例、发热12例、胸闷8例、胸痛6例、无明显症状者9例。病变位于左下肺34例、右下肺17例、左上肺2例。影像学表现为实性肿块影19例,囊状影16例,不规则斑片状影12例,空洞4例,肺不张1例,胸腔积液1例。隔离肺的供应血管34例来源于胸降主动脉,17例来源于腹主动脉,1例来源于胸主动脉和膈肌动脉,1例来源于腹主动脉和左膈上动脉。53例患者确诊30例,23例出现误诊,误诊率为43.4%;48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后继发肺部感染1例,2例咯血患者行异常动脉介入栓塞治疗,余3例行对症治疗。所有手术患者未再复发。结论肺隔离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高,增强CT和CT血管造影(CTA)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确诊后应积极手术,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是临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体征和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患儿47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婷 张晓乐 +4 位作者 梁靓 谭征 高跃 李建华 舒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目的:探讨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患儿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诊治的47例肺隔离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开展时间,将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手术的19例患儿归为前期手术组,2017年1月... 目的:探讨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患儿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诊治的47例肺隔离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开展时间,将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手术的19例患儿归为前期手术组,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手术的23例患儿归为后期手术组(5例膈肌内肺隔离症患儿由于类型特殊未参与分组)。比较前期手术组和后期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47例患儿中,2例中转开胸,其余4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腔镜手术,无手术死亡。后期手术组手术时间较前期手术组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前期手术组减少(P<0.05),但引流管留置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与前期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4例患儿发生术后并发症(气胸4例、胸腔积液8例,肺部感染1例,膈疝1例),其中后期手术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4%(4/23),较前期手术组(8/19,42.1%)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26个月,所有患儿无复发及胸廓塌陷,剩余肺代偿良好。结论: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患儿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外科学 胸腔镜检查/方法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扫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5
作者 夏宇 刘进康 +3 位作者 杨迎 曾纪珍 周飞 张铁钢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10期730-732,共3页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主动脉造影证实的 2 1例肺隔离症。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其中 5例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6例CT表现为含气体或液体的囊肿和 /或软组织肿块 ,5例肿块周...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主动脉造影证实的 2 1例肺隔离症。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其中 5例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6例CT表现为含气体或液体的囊肿和 /或软组织肿块 ,5例肿块周围可见肺气肿。 16例非含气囊肿平扫密度均匀 ,增强扫描 7例无明显强化、5例为薄壁环形强化、4例为厚壁周围性强化。无强化区的病理成分为粘液、脓液或胶样液体。CT显示出 14支异常供血血管 ( 14 / 2 1) ,螺旋CT显示率 ( 4 / 5 )高于普通CT( 10 / 16)。结论 :肺隔离症的主要CT表现是囊肿、结节或肿块 ,增强CT扫描、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发现平扫所不易显示的结节和肿块内部的囊性成分 ,有助于隔离肺异常供血血管的显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叶内型肺隔离症的CT表现 被引量:6
16
作者 金鑫 赵绍宏 +3 位作者 蔡祖龙 吴坚 聂永康 邢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4-747,共4页
目的分析肺叶内型肺隔离症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肺叶内型肺隔离症,其中27例直接接受平扫加增强扫描,8例平扫疑为肺隔离症,后接受增强扫描,3例平扫疑为其他疾病,后接受增强扫描;并进行图像重建,记录病变的肺内表现、供血动脉起点... 目的分析肺叶内型肺隔离症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肺叶内型肺隔离症,其中27例直接接受平扫加增强扫描,8例平扫疑为肺隔离症,后接受增强扫描,3例平扫疑为其他疾病,后接受增强扫描;并进行图像重建,记录病变的肺内表现、供血动脉起点,并测量供血动脉直径。结果肺内表现:最常见表现为实变合并囊变(n=20)及支气管扩张合并气肿(n=15)。血管表现:胸主动脉分支或肋间动脉供血时(n=25),肺隔离症发生于左肺下叶16例,右肺下叶9例;腹主动脉或腹腔干分支供血时(n=13),发生于左肺下叶4例,右肺下叶9例。结论肺叶内型肺隔离症具有特征性CT表现,当平扫发现支气管扩张合并气肿或囊变合并实变时,应注意肺隔离症存在的可能,并行增强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隔离症17例外科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雷 赵铁军 +2 位作者 杨立信 王强 徐志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2-422,共1页
肺隔离症是临床上较少见的一种肺先天性畸形,上海长海医院胸心外科1999年1月-2009年8月共收治17例,均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胸外科手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例肺隔离症的介入治疗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林 杨炼 +3 位作者 刘德翰 张炜 吴欣 郑传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482-485,共4页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经动脉栓塞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9月—2019年6月16例在我院就诊并行介入治疗的肺隔离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造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栓塞材料行介入栓塞治疗,术后随访2~48月(平均20月)。结果:所有...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经动脉栓塞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9月—2019年6月16例在我院就诊并行介入治疗的肺隔离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造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栓塞材料行介入栓塞治疗,术后随访2~48月(平均20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介入栓塞治疗,材料包括弹簧圈及PVA颗粒,随访期间未见咯血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栓塞是治疗肺隔离症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叶外型肺隔离症合并血胸一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熊燃 郭建峰 +1 位作者 许瑞彬 刘延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624-3625,3629,共3页
本文报道了1例患儿因呕吐后致胸痛、气短症状就诊,胸部CT示右下肺梭形肿物并胸腔积液。初步诊断为:右侧血胸。病因不明,术前未能明确诊断,急诊开胸探查,术中及病理证实为叶外型肺隔离症合并血胸,治疗后顺利康复。叶外型肺隔离症合并血... 本文报道了1例患儿因呕吐后致胸痛、气短症状就诊,胸部CT示右下肺梭形肿物并胸腔积液。初步诊断为:右侧血胸。病因不明,术前未能明确诊断,急诊开胸探查,术中及病理证实为叶外型肺隔离症合并血胸,治疗后顺利康复。叶外型肺隔离症合并血胸极罕见,本例提示一旦发现不明原因血胸合并胸腔内肿物,需考虑到该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血胸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症状性肺隔离症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磊 王卫东 +4 位作者 范晨 徐平 王维涛 丁伟 孙飞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62,共3页
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是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异常疾病,由异常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占全部肺发育畸形的0.15%~6.40%[1],其本质为肺组织无功能,多数临床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和/或咯血,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评价经导管动脉栓... 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是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异常疾病,由异常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占全部肺发育畸形的0.15%~6.40%[1],其本质为肺组织无功能,多数临床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和/或咯血,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PS的效果及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0月7例于我院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的症状性PS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20~55岁,中位年龄38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