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声门上通气方式在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稳 林江涛 +4 位作者 苏楠 农英 洪洪 尹毅青 李成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比较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改良喉罩控制通气两种通气方式在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 28例支气管热成形术患者分成A组(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14例)和B组(经改良喉罩控制通气,14例),记录患者入室... 目的比较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改良喉罩控制通气两种通气方式在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 28例支气管热成形术患者分成A组(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14例)和B组(经改良喉罩控制通气,14例),记录患者入室后(T0),给药/麻醉诱导后1 min(T1),纤维支气管镜置镜即刻(T2),通气后15 min(T3)、30 min(T4)、45 min(T5),术毕即刻(T6),患者睁眼时(T7)的脉搏氧饱和度、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并于T0、T4、T6时点采集足背动脉血测p H、动脉氧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值;记录置镜时间、手术时间、患者初醒时间;评估麻醉效果、术者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记录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结果 A组患者T4、T6时点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显著升高(P均<0.05),p H显著降低(P<0.05);B组患者的置镜时间和手术时间显著短于A组(P均<0.05),而苏醒时间显著长于A组(P<0.05);B组的麻醉效果和术者满意度均明显好于A组(P均<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改良喉罩控制通气方法更适合应用于支气管热成形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热成形术 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 高频喷射通气 改良喉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哮喘患者支气管热成形术后并发严重低氧血症一例的抢救及护理 被引量:4
2
作者 曾奕华 敖冬梅 阳绪容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7期53-55,共3页
目的总结1例难治性哮喘患者支气管热成形术(bronchial thermoplasty,BT)治疗后并发严重低氧血症成功抢救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5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例难治性哮喘接受B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积... 目的总结1例难治性哮喘患者支气管热成形术(bronchial thermoplasty,BT)治疗后并发严重低氧血症成功抢救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5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例难治性哮喘接受B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积极的抢救和护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氧饱和度95%左右,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未再发生低氧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监测1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80%,住院10d后好转出院。结论术前充分评估,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效的呼吸支持策略,可降低难治性哮喘BT治疗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哮喘 支气管热成形术 低氧血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自主呼吸下靶控输注在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肖旭洋 赵素贞 +3 位作者 赵俊 邵润霞 王林梅 董铁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25-1127,共3页
支气管热成形术(bronchial thermoplasty,BT)是一种在纤维支气管镜下通过射频消融原理治疗中重度哮喘的新方法,我国于2013年底正式应用于临床[1]。长时间气管内高风险操作使麻醉管理面临巨大挑战,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关于BT麻醉管... 支气管热成形术(bronchial thermoplasty,BT)是一种在纤维支气管镜下通过射频消融原理治疗中重度哮喘的新方法,我国于2013年底正式应用于临床[1]。长时间气管内高风险操作使麻醉管理面临巨大挑战,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关于BT麻醉管理方面的文献较少。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是BT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我院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喉罩通气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保留自主呼吸的全身麻醉,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麻醉管理 支气管热成形术 保留自主呼吸 中重度哮喘 气管 喉罩通气 纤维支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热成形术的放射学表现 被引量:2
4
作者 林秋喜 梁燕珊 +5 位作者 李新春 曾庆思 李时悦 谢佳星 张清玲 邓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7-452,共6页
目的:探讨重度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热成形术后的急性放射学表现及随访期改变。方法:回顾性观察2014年8月至2017年1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例经长期吸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后仍控制不佳的重度哮喘患者,分别... 目的:探讨重度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热成形术后的急性放射学表现及随访期改变。方法:回顾性观察2014年8月至2017年1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例经长期吸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后仍控制不佳的重度哮喘患者,分别经右下肺、左下肺及双上肺三次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后,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天内及随访的胸片,记录相应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肺实变、肺不张、胸腔积液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如气胸等。4例患者术前及术后6至12个月行CT检查,评价治疗前后胸部CT中空气潴留的程度,支气管壁增厚、黏液嵌塞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100%)第一次支气管热成形术均表现为右下肺的渗出、炎症;第二次有8例(72%)表现为左下肺渗出、实变,3例(28%)为左下肺不张;第三次9例(81%)表现为双上肺内中带渗出、炎症,2例(19%)有右上肺不张。3例患者第一、二次,3例患者第二次,1例患者第一次支气管热成形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所有患者支气管热成形术后1个月内复查胸片恢复正常。治疗前后胸部CT显示支气管壁增厚及黏液嵌塞无改善3例,有改善1例。结论:支气管热成形术后急性一过性放射学异常发生率高,常为靶支气管对应肺叶的肺炎及肺不张,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短期内均完全吸收。CT随访显示支气管壁增厚及黏液嵌塞远期改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热成形术 重度支气管哮喘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难治性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江训盛 董必文 张子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1-605,共5页
背景支气管热成形术(BT)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治疗难治性哮喘的全新非药物性治疗方法,能降低平滑肌支气管收缩力,缓解哮喘症状和恶化,从而改善哮喘控制和生活质量。目的系统评价BT治疗难治性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 背景支气管热成形术(BT)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治疗难治性哮喘的全新非药物性治疗方法,能降低平滑肌支气管收缩力,缓解哮喘症状和恶化,从而改善哮喘控制和生活质量。目的系统评价BT治疗难治性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linicalTrials.gov、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2月,收集BT治疗难治性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手工检索相关研究的参考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BT治疗后1年与5年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75,95%CI(-3.36,1.85),P=0.57];BT组呼气流量峰值(PEF)高于对照组[WMD=23.98,95%CI(15.12,32.83),P<0.000 01];BT组哮喘生命质量问卷(AQLQ)评分高于对照组[WMD=0.52,95%CI(0.25,0.78),P=0.000 2];BT组哮喘控制问卷(ACQ)评分高于对照组[WMD=-0.52,95%CI(-0.84,-0.20),P=0.002];两组急救药物使用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28,95%CI(-3.42,2.85),P=0.86];BT组无症状时间长于对照组[WMD=23.63,95%CI(14.92,32.33),P<0.000 1];BT组治疗后1年呼吸道不良反应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16,95%CI(1.12,8.93),P=0.03];BT治疗后1年与5年患者呼吸道不良反应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51,95%CI(0.68,3.38),P=0.31]。结论 BT治疗难治性哮喘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症状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支气管热成形术 治疗结果 安全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