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工程化三维支气管模型体外再造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王健 张文君 +5 位作者 章烨 林秋霞 王滟濛 郝彤 段翠密 王常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1期1038-1040,F0003,共4页
目的以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和人胎肺成纤维细胞系为种子细胞、胶原凝胶复合Matrigel为支架材料,探索采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三维支气管模型的可行性,为研究支气管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提供模型。方法将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脏成纤... 目的以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和人胎肺成纤维细胞系为种子细胞、胶原凝胶复合Matrigel为支架材料,探索采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三维支气管模型的可行性,为研究支气管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提供模型。方法将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脏成纤维细胞在添加Matrigel的液态Ⅰ型胶原中共培养,应用静态拉伸系统体外构建支气管模型。通过大体观察、相差显微镜观察、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广谱CK等)的方法对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形成的三维组织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在体外应用静态拉伸系统能构建出组织工程化三维支气管模型。大体观察可以看到收缩良好的组织片层,并具有一定韧性;相差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网状结构的形成,细胞活性良好;HE染色表明了三维网状结构的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广谱CK和Vimentin呈阳性。结论体外成功构建出组织工程化三维支气管模型,种子细胞共培养可在支架材料中完成极性生长过程并形成网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BEAS-2B细胞 MRC-5细胞 胶原 静态拉伸 支气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鼻和雾化两种不同激发方式对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程胜 陈辉龙 +6 位作者 王正云 王爱利 谢敏 曹勇 谢俊刚 熊维宁 徐永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滴鼻和雾化两种不同激发方式对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为研究和优化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鸡卵清蛋白(OVA)致敏的BALB/c小鼠,分别采用滴鼻和雾化两种不同方式进行激发,复制哮喘模型,观察... 目的探讨滴鼻和雾化两种不同激发方式对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为研究和优化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鸡卵清蛋白(OVA)致敏的BALB/c小鼠,分别采用滴鼻和雾化两种不同方式进行激发,复制哮喘模型,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计数,ELISA方法检测BALF上清中IL-4、IL-13含量,常规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内炎症情况。结果滴鼻组小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最高,其次为雾化组小鼠;且滴鼻组小鼠嗜酸性粒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总数亦明显高于雾化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鼻组小鼠BALF中IL-4、IL-13水平明显高于雾化组与正常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组小鼠BALF中IL-4、IL-13水平高于正常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鼻组肺组织炎症反应最明显,并可见上皮细胞破坏,杯状细胞增生,支气管和血管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雾化组炎症程度较轻,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炎症改变。结论雾化吸入和经鼻滴入的激发方式都可以成功制作出支气管哮喘模型,经鼻滴入方式可以引起肺部更加明显的炎症浸润及细胞因子表达,为哮喘研究提供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支气管哮喘模型 激发 滴鼻 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吸烟致慢性支气管炎模型气道炎症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庆云 黄绍光 +5 位作者 吴华成 程齐俭 项轶 万欢英 许海敏 邓伟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31-35,48,共6页
目的 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形成过程系列模型,探讨早期不同阶段炎症细胞浸润的特点。方法 混合烟雾吸入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形成的系列发展模型;HE染色观察不同阶段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并进行半定量评分。光镜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 目的 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形成过程系列模型,探讨早期不同阶段炎症细胞浸润的特点。方法 混合烟雾吸入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形成的系列发展模型;HE染色观察不同阶段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并进行半定量评分。光镜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外周血炎症细胞计数和分类,生化测定肺组织和外周血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结果 随着烟雾刺激时间的增加,大鼠气道炎症病损逐渐加重,至第7周形成慢性支气管炎典型病理变化,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呈增加趋势(P<0.05),与气道病理变化呈正相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1周时处于较高水平(P<O.05),以后则保持一低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O.05)。肺组织MPO活性呈逐渐增加趋势,与气道病理变化呈正相关(P<0.01)。结论 混合烟雾吸入法大鼠模型用于研究慢性支气管炎炎症的发生发展简便、可靠;半定量分析的形态学评价为其提供了更客观的方法。大鼠慢性支气管炎形成过程早期,支气管管腔内炎症细胞类型符合慢性炎症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慢性支气管模型 气道炎症 炎症细胞 髓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柴前连梅煎对支气管扩张症大鼠模型肺气管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樊长征 张文江 +4 位作者 任培忠 周伟 苗青 张琼 樊茂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2370-2374,共5页
目的:探讨补中柴前连梅煎对支气管扩张症模型大鼠气管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液注入大鼠气管内的方法建立大鼠支气管扩张症模型,以补中柴前连梅煎进行干预,比较补中柴前连梅煎对支气管扩张症模型大鼠气管支气管组织、... 目的:探讨补中柴前连梅煎对支气管扩张症模型大鼠气管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液注入大鼠气管内的方法建立大鼠支气管扩张症模型,以补中柴前连梅煎进行干预,比较补中柴前连梅煎对支气管扩张症模型大鼠气管支气管组织、肺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在气管支气管组织病理评分上,模型组、治疗组与空白组在柱状纤毛上皮、腺体细胞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治疗组与空白组在管腔内分泌物、炎性细胞浸润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分上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脏组织病理评分上,模型组与空白组在细支气管支气管周围浸润部位、浸润的定性、血管周围浸润、间质性肺炎病理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与空白组在细支气管支气管腔渗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空白组在气管支气管周围浸润部位、浸润的定性、管腔渗、血管周围浸润、间质性肺炎病理评分及总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柴前连梅煎可明显改善支气管扩张症模型大鼠气管支气管周围炎性浸润、血管周围炎性浸润及间质性肺炎,其对气管支气管组织病理学改善主要表现为整体调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柴前连梅煎 支气管扩张症模型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r2/HO-1信号通路探讨清肺止咳方对急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朱珊 田新磊 赵文锦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0-588,共9页
目的:基于抗氧化应激角度探讨Nfr2/HO-1信号通路对急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验证清肺止咳方对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0只SPF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4只)、正常组(16只),采用烟熏法制备急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烟熏1周后,随机从两组中... 目的:基于抗氧化应激角度探讨Nfr2/HO-1信号通路对急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验证清肺止咳方对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0只SPF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4只)、正常组(16只),采用烟熏法制备急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烟熏1周后,随机从两组中各选4只小鼠,取其肺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测,进行模型鉴定.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随机平均分为5组:空白模型组,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阳性对照组,清肺止咳方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空白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余组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共计1周.治疗结束后,运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全部小鼠肺组织IL-1β、IL-6的平均积分光密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全部小鼠肺组织中Nfr2、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空白模型组IL-1β、IL-6积分光密度升高(P<0.05),Nfr2、HO-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空白模型组相比,各药物组IL-1β、IL-6积分光密度均降低(P<0.05);Nfr2、HO-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清肺止咳方低、中、高剂量组IL-1β、IL-6积分光密度均下降(P<0.05),Nfr2、HO-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清肺止咳方低中高组间比较,IL-1β、IL-6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及Nfr2、HO-1蛋白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Nfr2/HO-1信号通路在急性支气管炎的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清肺止咳方可能可通过调节该信号通路,促进Nfr2、HO-1表达,抑制IL-1β、IL-6的表达,进而治疗急性支气管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支气管模型小鼠 Nfr2 HO-1 IL-1Β IL-6 清肺止咳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炼粉尘在人体呼吸系统的沉积仿真模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段莉 陈沅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8-202,共5页
在广泛参考各种上呼吸道物理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软件Solid Works建立对称与非对称的两种一级支气管的三维几何模型。采用计算流体软件ANSYS CFX对人体支气管内两相流动进行计算,模拟气流、粉尘在呼吸道内的流动。在具有代表性的流量为30 ... 在广泛参考各种上呼吸道物理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软件Solid Works建立对称与非对称的两种一级支气管的三维几何模型。采用计算流体软件ANSYS CFX对人体支气管内两相流动进行计算,模拟气流、粉尘在呼吸道内的流动。在具有代表性的流量为30 L/min、60L/min和90 L/min呼吸强度下,对空气的速度,压力以及粒子在气管内沉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粒子沉积部位主要在分叉面和分支内壁面上;相同流量下,管径越细粒子的沉积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职业卫生工程 冶炼粉尘 支气管模型 流量 数值模拟 粉尘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