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性支气管扩张症与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病原菌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俊 张玲 +3 位作者 顾东伟 郑磊 赵祝香 赵子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9-736,共8页
背景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及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患者数量庞大,均为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BCOS)作为一种特殊临床亚型虽常见但易被忽略。感染常是其急性恶化... 背景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及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患者数量庞大,均为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BCOS)作为一种特殊临床亚型虽常见但易被忽略。感染常是其急性恶化的诱因,但相关病原学研究相对匮乏。目的分析单纯性支气管扩张症(BE)与BCOS患者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比较两者差异。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3年1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住院的支扩患者5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慢阻肺将患者分为两组:BE组(未合并慢阻肺,335例)和BCOS组(合并慢阻肺,24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原菌构成、药敏结果及变迁,分析两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差异。结果584例支扩患者共分离299株病原菌,BE组分离病原菌14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7株(59.59%),革兰阳性菌3株(2.05%),分枝杆菌9株(6.16%),真菌47株(32.19%);BCOS组分离病原菌15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0株(52.29%),革兰阳性菌1株(0.65%),分枝杆菌2株(1.31%),真菌70株(45.75%);BCOS组患者白色念珠菌构成比高于BE组(χ^(2)=5.274,P=0.022)。两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10.64%、25.5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98%、15.91%,环丙沙星12.77%、21.28%,阿米卡星2.13%、2.13%;两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0、14.2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0、14.29%,环丙沙星15.38%、35.71%,阿米卡星0、7.14%;BCOS组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低于BE组(P=0.026)。BCOS组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χ^(2)=4.357,P=0.037)及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均高于BE组(χ^(2)=5.593,P=0.018)。2016—2022年支扩患者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株数均最高,呈先降后升趋势;分离肺炎克雷伯菌株数在2021、2022年明显升高,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2020—2022年分离分枝杆菌株数及2021—2022年分离曲霉菌株数均呈上升趋势。结论BCOS作为一种特殊表型,其病原菌分布、耐药性有其自身特点,值得关注。铜绿假单胞菌目前是BE及BCOS患者常见分离致病菌,近年来分离肺炎克雷伯菌株数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分离分枝杆菌、曲霉菌株数较前亦明显上升,应引起重视,尤其是BE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及CT影像特征对支气管扩张症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刘曾维 黎惠如 +2 位作者 方伟军 谢智恩 陈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与CT影像特征对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6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200例支扩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根据是否合并NTM感染分为非NTM组(80例)和... 目的:探讨临床与CT影像特征对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6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200例支扩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根据是否合并NTM感染分为非NTM组(80例)和NTM组(120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支扩合并NTM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NTM组女性比例、支扩分布(位于右上叶、右中叶、右下叶、左上叶舌段)、空洞、小叶中心结节、胸膜局部增厚、肺容积缩小的比例和支扩累及肺叶数高于非NTM组,而BMI低于非NTM组(P<0.05);年龄和支扩分布(位于左上叶、左下叶)、磨玻璃影、实变的比例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上叶舌段(支扩位置)、空洞、小叶中心结节、胸膜局部增厚、肺容积缩小是支扩合并NTM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左上叶舌段(支扩位置)、空洞、小叶中心结节、胸膜局部增厚、肺容积缩小等5个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均较高,其中以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925(95%CI:0.888~0.96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和78.7%。结论:基于CT影像特征的联合模型对支扩合并NTM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非结核分枝杆菌 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金化痰方对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金健 王倩 +1 位作者 王芹丹 楼佳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究清金化痰方对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金化痰方,疗程14 d。检测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 目的探究清金化痰方对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金化痰方,疗程14 d。检测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血常规(WBC、hs-CRP、NEU)、细胞因子(TNF-α、IL-6、IL-8)、MMP-9、MCP-1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升高(P<0.05),血常规、细胞因子、MMP-9、MCP-1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清金化痰方可改善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降低MMP-9、MCP-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金化痰方 常规治疗 支气管扩张症 铜绿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的气道病理生理特点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钟云青 宋坤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8-211,共4页
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及气道重塑被认为是支气管扩张症重要的气道病理生理特征,常常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促使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生和发展。文章从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和重塑角度对支气管扩张症的病理生理... 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及气道重塑被认为是支气管扩张症重要的气道病理生理特征,常常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促使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生和发展。文章从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和重塑角度对支气管扩张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对关键作用靶点的干预,能有效应对该病的治疗。目前部分临床研究提示有些中西药对支气管扩张症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及气道重塑有一定的干预作用,但多数研究样本量小,缺乏充分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尚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气道炎 气道黏液高分泌 气道重塑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的单验方和外用药
5
作者 王豪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8期65-65,共1页
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病,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遭到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感染、阻... 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病,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遭到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感染、阻塞和牵拉,部分有先天遗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主要致病因素 支气管感染 支气管 慢性咳嗽 单验方 慢性化脓性炎 外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2012-2022年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及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柔 杨斌 +2 位作者 曾宪春 温茹 刘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共11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症)合并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领域过去十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方法以“bronchiectasis”or“cystic fibrosis”or“non-cystic fibrosis bronchiectasis”and“Pseu...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症)合并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领域过去十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方法以“bronchiectasis”or“cystic fibrosis”or“non-cystic fibrosis bronchiectasis”and“Pseudomonas aeruginosa”检索2012—2022年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发表类型为论著和综述的英文文献,利用HisCite、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发文量、期刊、作者和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结果全球共5824篇支扩症合并PA感染的文章发表在1103种期刊上,年均发文量较稳定,以呼吸系统和微生物学期刊为主。共96个国家和地区、5005个机构、21769名作者在该领域发表文章,美国发表文章最多并构建了全球最大合作网络。该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肺囊性纤维化,聚类主题包括PA在宿主的适应和进化、炎症反应、抗生素耐药、临床结局和预后。慢性气道感染及各类临床评分标准是近年较为突出的主题。结论支扩症合并PA感染是呼吸系统和微生物学的关注重点,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宿主相互作用和临床影响,建议中国学者未来更多参与这一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支气管扩张症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壮火食气”探讨支气管扩张症的病机与治疗思路
7
作者 罗成 叶远航 +1 位作者 宁博 王飞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88-3695,共8页
支气管扩张症(BE)是以支气管出现不可逆的永久性异常扩张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呼吸系统疾病。因此阻断支气管的异常扩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壮火食气”理论,从中西医角度、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方面阐述BE不同时期的病机。正气不足,“壮火”... 支气管扩张症(BE)是以支气管出现不可逆的永久性异常扩张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呼吸系统疾病。因此阻断支气管的异常扩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壮火食气”理论,从中西医角度、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方面阐述BE不同时期的病机。正气不足,“壮火”内盛,阻络损络,消“食”正气是BE急性期的主要病机特点,以“壮火”炽盛为其主要环节;“食气”气日久,“壮火”潜藏,络虚络损,暗“食”正气是BE稳定期的主要病机,以“食气”日久为其主要环节。治疗上确立了清“壮火”、补“虚气”的总治则,但“壮火”不可孤清,“虚气”不可独补,扶正祛邪并用。急性期以“壮火”为主,治标为要,应以清“壮火”兼以补“虚气”,同时注意辨证,根据邪气的偏重辅以相应的治法以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注重肺之生理特性;稳定期以“食气”为主,治本为先,补“虚气”辅以清“壮火”,以防“壮火”复燃,同时注重通络药的使用,搜剔肺络中潜藏之“壮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壮火食气 病机 治疗思路 中医药 黄帝内经 壮火 肺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8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7期64-65,共2页
支气管扩张症属中医“咳嗽”“咯血”“肺痈”“肺胀”等范畴。本病的形成与幼年或体虚之时肺部受外邪侵袭有关,正气受损,致使痰湿之邪深伏于肺。若再遇外邪侵入,或肝火犯肺,则引动内伏痰湿之邪,导致肺气上逆,每见咳嗽、咳吐脓痰等证;... 支气管扩张症属中医“咳嗽”“咯血”“肺痈”“肺胀”等范畴。本病的形成与幼年或体虚之时肺部受外邪侵袭有关,正气受损,致使痰湿之邪深伏于肺。若再遇外邪侵入,或肝火犯肺,则引动内伏痰湿之邪,导致肺气上逆,每见咳嗽、咳吐脓痰等证;热伤肺络,血溢脉外则见咯血或痰中带血;久病入络,或离经之血留滞不散,形成瘀血,亦可成为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中医辨证论治 外邪侵袭 肺气上逆 肝火犯肺 久病入络 离经之血 肺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盛斌 黄斌 +3 位作者 郑晓璇 张伟林 刘朝晖 赵子文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0-383,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入住的124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4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入住的124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4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中53例痰标本培养出病原菌77株,检出率为42.7%,其中革兰阴性菌50株(64.9%),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45.5%;革兰阳性菌8株(10.4%),其中金葡菌5株,均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真菌19株(24.7%),以白念珠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分离出的多种革兰阴性菌和金葡菌均具有多重耐药性,而且耐药率高。真菌已成为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原菌之一。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与病程有关,随病程延长阳性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且耐药性较严重,治疗时应选择针对革兰阴性菌有抗菌活性的抗菌药物,同时应警惕耐药的金葡菌及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急性加重期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与支气管扩张症咯血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被引量:28
10
作者 范勇 尹保全 +1 位作者 韩炳森 贺能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582-584,共3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症咯血的支气管动脉差异与栓塞方法。方法临床治疗肺结核咯血25例,支气管扩张症咯血15例,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并对病变血管用明胶海绵行栓塞术,32例加用弹簧圈。结果40例咯血,共对63支有出血征象的动脉行B... 目的探讨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症咯血的支气管动脉差异与栓塞方法。方法临床治疗肺结核咯血25例,支气管扩张症咯血15例,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并对病变血管用明胶海绵行栓塞术,32例加用弹簧圈。结果40例咯血,共对63支有出血征象的动脉行BAE,即时止血率92.5%(37/40)。肺结核咯血以体-肺血管分流多见,支气管扩张症以血管增粗、扭曲多见。结论肺结核咯血BAE宜注重小血管栓塞,支气管扩张症咯血BAE宜以主干栓塞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结核 支气管扩张症 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神丸联合基础治疗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风热犯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7
11
作者 史苗颜 李善群 +3 位作者 石克华 苏子舰 徐贵华 张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43-2245,共3页
目的考察六神丸联合基础治疗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风热犯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物理疗法、抗菌药物、非抗菌药物、止咯血、退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神... 目的考察六神丸联合基础治疗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风热犯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物理疗法、抗菌药物、非抗菌药物、止咯血、退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神丸,疗程1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主症起效时间及痊愈时间、炎症因子(WBC、NEU%、CRP)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咽痛缓解的起效时间更短(P<0.05)。治疗7 d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炎症因子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安全性指标也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六神丸联合基础治疗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风热犯肺证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抗炎活性更强,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丸 基础治疗 支气管扩张症 急性加重期 风热犯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136例支气管扩张症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9
12
作者 李詝 李久荣 高金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总结住院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增进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经高分辨CT确诊的136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6例患者中,男61例(44.9%),女75例(55.1%),平... 目的总结住院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增进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经高分辨CT确诊的136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6例患者中,男61例(44.9%),女75例(55.1%),平均年龄(57.7±16.3)岁,平均病程(17.2±15.8)年。77.2%(105/136)的患者未能明确病因;既往感染为最主要病因,占14.7%(20/136),其中多为结核感染。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支气管扩张类型为柱状37.8%(37/98)、囊柱状40.8%(40/98)、囊状21.4%(21/98)。多为多肺叶受累,占77.2%(105/136);以左肺下叶受累最多,为76.5%(104/136)。77例住院期间行肺功能检查,其中61.0%(47/77)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各类型支气管扩张症间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P=0.918)、用力肺活量(FVC)(P=0.982)及FEV1/FVC(P=0.211)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痰培养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最多,药敏提示对多数广谱抗生素均敏感。囊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现症感染比例高,易闻及湿罗音。结论本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以中老年女性为多。既往感染,特别是结核感染可能是主要病因。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肺功能常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分布多为双肺弥漫性,双下肺为著,特别是左下肺受累最多。囊状支气管扩张可能为病情较重类型,影像学发现此类支气管扩张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病因 高分辨CT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212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程远雄 黄东兰 +1 位作者 覃月秋 黄国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39-1640,共2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南方医院2000年7月~2009年1月经CT确诊的212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起病年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和病因等进行回顾性归纳、分析。结果支气管扩张症发病人群青年占51.42%,中年占23.11%;临床表现中:...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南方医院2000年7月~2009年1月经CT确诊的212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起病年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和病因等进行回顾性归纳、分析。结果支气管扩张症发病人群青年占51.42%,中年占23.11%;临床表现中:慢性咳嗽176例(83.02%),咳痰150例(70.75%),咯血100例(47.12%);胸部CT发现发病部位以下肺为主,其中左下叶129例(60.85%),右下叶89例(41.98%),其次为右中叶71例(33.49%),左舌叶42例(19.81%);153例病因不明(72.17%),已知病因59例中肺结核最常见31例(14.62%),其次为慢性支气管炎6例(2.83%)和肺炎5例(2.36%)。结论支气管扩张症发病以中青年为主,临床症状仍以咳嗽、咳痰、咯血为主要表现,发病部位多为双下肺、右中叶和舌叶。大多数病因不明,继发性支气管扩张症,常见病因依次为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有婴幼儿时麻疹、百日咳、肺炎、支气管炎病史者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病因 临床表现 病变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人分泌型磷脂酶A2-X表达情况及其与炎性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3
14
作者 徐琳 路苹 +1 位作者 姚红梅 张翊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034-3039,共6页
背景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感染是引起支气管扩张症的最常见原因。人分泌型磷脂酶A2-X(sPLA2-X)在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而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PLA2-X表达情况及其与重要炎... 背景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感染是引起支气管扩张症的最常见原因。人分泌型磷脂酶A2-X(sPLA2-X)在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而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PLA2-X表达情况及其与重要炎性指标如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介素(IL)-6、IL-17、IL-33是否存在相关性尚未见相关报道。目的研究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PLA2-X表达情况及其与炎性指标——PCT、CRP、iNOS、IL-6、IL-17、IL-33的相关性,并进一步研究血清sPLA2-X对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47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1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体检当天、观察组治疗前(入院当天)与治疗后(出院前1天)血清sPLA2-X、白细胞计数、PCT、CRP、iNOS、IL-6、IL-17、IL-3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分析病例组治疗前血清sPLA2-X与PCT、CRP、iNOS、IL-6、IL-17、IL-33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治疗前血清sPLA2-X、白细胞计数、PCT、CRP、iNOS、IL-6、IL-17、IL-33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病例组治疗后血清sPLA2-X、PCT、CRP、iNOS、IL-17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IL-6、IL-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后血清sPLA2-X、白细胞计数、PCT、CRP、iNOS、IL-6、IL-17、IL-33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病例组治疗前血清sPLA2-X与PCT、CRP、iNOS、IL-6、IL-17、IL-33均呈正相关(r=0.5262、0.6401、0.5507、0.5168、0.6099、0.3574,P值均<0.01)。结论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PLA2-X升高,且其与PCT、CRP、iNOS、IL-6、IL-7、IL-33呈正相关,表明血清sPLA2-X与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有重要的关联,血清sPLA2-X可作为评估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感染 磷脂酶A2 分泌型 人分泌型磷脂酶A2-X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 被引量:19
15
作者 周足力 赵辉 +7 位作者 李运 李剑锋 姜冠潮 杨帆 刘彦国 卜梁 隋锡朝 王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8期686-687,699,共3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7年4月~2009年11月完成的24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不牵开肋骨,以切割缝合器...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7年4月~2009年11月完成的24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不牵开肋骨,以切割缝合器分别处理肺血管和支气管。如遇严重粘连或出血等则中转开胸手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全组中2例(8.3%)因为胸腔内粘连重,叶间裂分化差或肺门处严重粘连并有大量迂曲扩张的血管,镜下处理困难而中转开胸行VATS辅助小切口手术。余22例在全胸腔镜下完成,肺切除范围包括右肺上叶1例,右肺中叶1例,右肺下叶3例,左肺上叶2例,左肺下叶13例,左肺下叶+左肺上叶舌段1例,左肺下叶+右肺中叶1例。手术时间(173.6±57.1)min(80~280min),出血量(173.9±65.9)ml(50~300ml),术后带管时间(6.1±3.8)d(2~19d),术后住院时间(8.6±3.9)d(4~22d)。术后病理均符合支气管扩张症改变。无围手术期死亡。并发症4例,均为肺持续漏气>7d,引流7~19d后自愈拔除胸腔引流管。全组随访1~31个月,平均13.7月,其中13例>12个月。15例(62.5%)术后咳痰或咯血症状完全消失,7例(29.2%)痰量明显减少,但仍间断有咳痰或咯血等症状。2例(8.3%)咯血量或痰量较前无明显变化。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支气管扩张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 被引量:12
16
作者 齐海亮 李明珠 +6 位作者 杜秀然 苏宏伟 李姿健 王鹏 徐慧海 梁超 王文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02-805,共4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的可行性。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8年2月采用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46例。采用单操作孔,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或5肋间,应用切口保护器,不使用肋骨牵开器...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的可行性。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8年2月采用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46例。采用单操作孔,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或5肋间,应用切口保护器,不使用肋骨牵开器,观察孔取腋中线第7或腋后线第8肋间,在全胸腔镜下完成解剖性肺段切除。结果无中转开胸,1例中转行肺叶切除,其余45例在全胸腔镜下完成解剖性肺段切除,其中右肺上叶间后段14例,右肺下叶背段6例,右肺下叶基底段2例,左肺上叶固有段15例,左肺上叶舌段2例,左肺下叶背段5例,左肺下叶基底段1例。手术时间100~330 min(中位数135 min);术中出血量100~650 ml(中位数230 ml);术后引流液总量380~2250 ml(中位数550 ml);术后带管时间4~16 d(中位数5 d);术后住院时间6~18 d(中位数9 d)。围手术期无死亡。术后并发症5例:漏气3例,肺膨胀不全1例,少量咯血1例。46例随访1~36个月(中位数21个月),86.9%(40/46)症状消失,无复发、死亡。结论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结核 支气管扩张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在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7
作者 齐海亮 苏宏伟 +2 位作者 齐科雷 杜秀然 李明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在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完成的57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A组24例,对支气管动脉进行优先处理;B组33例,未... 目的探讨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在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完成的57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A组24例,对支气管动脉进行优先处理;B组33例,未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术中遇到特殊情况则中转开胸。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液总量、带管时间、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等。结果 A组手术时间(154.2±44.8)min,明显短于B组(191.4±55.3)min(t=-2.710,P=0.009);术中出血量(236.4±135.3)ml,明显少于B组(340.3±215.7)ml(t=-2.078,P=0.042);术后引流液总量(1342.6±132.7)ml,明显少于B组(1855.7±351.3)ml(t=-6.798,P=0.000)。2组中转开胸率分别为8.3%(2/24)、9.1%(3/33),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术后引流时间分别为(7.7±3.1)、(8.5±4.2)d,无统计学差异(t=-0.789,P=0.433);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3±3.4)、(11.4±4.5)d,无统计学差异(t=-1.006,P=0.08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2/24)、12.1%(4/33),无统计学差异(χ~2=0.001,P=0.982)。围手术期均无死亡,2组患者平均随访20.6、28.3月,均无复发、死亡,无肺坏死、支气管胸膜漏、食管漏等严重并发症。2组患者改善症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5%(21/22)vs.92.9%(26/28),χ2=0.000,P=1.000],针对咯血症状,A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100.0%(14/14)vs.71.4%(15/21),Fisher检验,P=0.033]。结论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安全、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支气管动脉 支气管扩张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 被引量:8
18
作者 杜秀然 郑立恒 +7 位作者 徐伟乐 肖玉兰 宋鑫亮 齐科雷 王鹏 苏宏伟 李明珠 齐海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的可行性。方法我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完成全胸腔镜下以肺叶切除为主的手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65例。采取3个切口,观察孔取腋中线第7或8肋间,主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或5肋间,应用...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的可行性。方法我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完成全胸腔镜下以肺叶切除为主的手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65例。采取3个切口,观察孔取腋中线第7或8肋间,主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或5肋间,应用切口保护器,不使用肋骨牵开器,辅助操作孔位于与观察孔同一肋间的肩胛下角线(即第7或8肋间)。在全胸腔镜下完成解剖性肺叶切除,用内镜切割缝合器处理血管和支气管,术中遇到特殊情况则中转开胸。结果 6例中转开胸,其中3例因胸膜致密粘连,2例因肺动脉分支出血,1例因淋巴结粘连致密;其余59例在全胸腔镜下完成解剖性肺叶切除术,包括右肺上叶14例,右肺上叶+下叶背段2例,右肺中叶5例,右肺下叶11例,左肺上叶15例,左肺下叶9例,左肺下叶+上叶舌段3例。手术时间(174.6±54.3)min;术中出血量(372.7±114.4)ml;术后引流液总量(843.5±568.7)ml;术后带管时间(7.4±3.7)d;术后住院时间(9.2±3.6)d。围手术期无死亡患者。术后并发症7例:漏气3例,引流液较多3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失访7例,其余58例随访1~36个月,平均22.3月,94.8%(55/58)患者症状消失或好转,无复发、死亡。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安全、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支气管动脉 肺结核 支气管扩张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考仲景经方剂量提高支气管扩张症疗效的临床探索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海茵 郭兵权 +6 位作者 杨佩兰 张谊 薛晶晶 汤杰 马莹 王振伟 郎莹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6-471,共6页
目的:参考当代有关仲景经方剂量的研究结果,适当提高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稳定方中部分药物剂量,比较与原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处于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夹杂痰热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支扩稳定方高剂量组和常规剂... 目的:参考当代有关仲景经方剂量的研究结果,适当提高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稳定方中部分药物剂量,比较与原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处于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夹杂痰热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支扩稳定方高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30例)。两组在胸部体位引流的基础上,分别服中药2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24 h痰量、痰IL-8等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支扩稳定方高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在中医证候积分、24 h痰量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以上指标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率、24痰量变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常规剂量组治疗前、后痰IL-8显著降低(P<0.05),两组痰IL-8变化率有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发生不良事件11例,其中四级不良事件4例(包括咯血3例,胸痛1例),常规剂量组发生不良事件10例,其中四级不良事件1例(咯血1例),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安全性分级评价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均无明显变化,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常规剂量与高剂量支扩稳定方皆具有改善支扩稳定期气阴两虚证夹杂痰热患者中医证候、减少痰量的作用,但无循证医学依据证明支扩稳定方高剂量组优于常规剂量组,且高剂量组咯血、胸痛等不良事件有增加的倾向。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情、辨证、体质等灵活选用合适剂量,在剂量上注重个体化可能是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稳定期 中医药 剂量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罗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更业 马玉龙 +3 位作者 郭瑞娟 辛红霞 任芳 白金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70-72,共3页
目的分析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采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与罗红霉素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选取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口服罗红... 目的分析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采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与罗红霉素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选取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口服罗红霉素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罗红霉素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为(1.5±0.6)分,呼吸困难评分为(1.9±0.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9)分和(3.1±0.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PaO2水平为(78.1±5.6)mm Hg、FEV1水平为(1.9±0.4)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VC、PaCO2、P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巨噬细胞比例为(34.8±7.9)%,中性粒细胞比例为(57.9±4.8)%,与对照组的(25.7±6.6)%和(68.3±5.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采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结合罗红霉素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罗红霉素 免疫功能 噻托溴铵粉 稳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