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肺癌伴恶性胸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偰利宇 杨珏 +6 位作者 赵卫 庞瑞麟 向述天 董学先 胡继红 李红芬 段理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肺癌伴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 将 75例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 38例 ,胸穿抽净胸水后向胸腔内注入化疗药物 (胸腔内化疗 ) ,再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 ;对照组 37例 ,...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肺癌伴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 将 75例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 38例 ,胸穿抽净胸水后向胸腔内注入化疗药物 (胸腔内化疗 ) ,再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 ;对照组 37例 ,仅行胸腔内化疗。比较两组病例第 1疗程的疗效 (治疗肺癌疗效和控制胸水效果 )及 1、2年生存率。结果 第 1疗程治疗后 ,试验组治疗肺癌的总有效率为 31.5 8% ( 12 /38) ,对照组为 5 .41% ( 2 /37) ,两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 χ2 =8.46 ,P <0 .0 1) ;试验组控制胸水的有效率为86 .84% ( 33/38) ,对照组为 6 4.86 % ( 2 4/37) ,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χ2 =4.96 ,P <0 .0 5 )。试验组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 6 5 .79% ( 2 5 /38)和 2 6 .32 % ( 10 /38) ,对照组为 40 .5 4% ( 15 /37)和 5 .41% ( 2 /37)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 χ2 =4.80 ,P <0 .0 5 ;χ2 =6 .10 ,P <0 .0 5 )。结论 胸腔内化疗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肺癌伴恶性胸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免疫治疗 肺癌 恶性胸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万毅新 王晓平 +1 位作者 郑宁 石军年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78-380,共3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BAI)对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 45例中晚期肺癌进行BAI治疗 ,与同期接受全身化疗的 40例中晚期肺癌进行比较。结果 除开 1例大细胞肺癌 ,BAI组完全缓解 (CR) 15例 ( 3 4.1% ) ,部分缓解 (...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BAI)对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 45例中晚期肺癌进行BAI治疗 ,与同期接受全身化疗的 40例中晚期肺癌进行比较。结果 除开 1例大细胞肺癌 ,BAI组完全缓解 (CR) 15例 ( 3 4.1% ) ,部分缓解 (PR) 18例 ( 4 0 .9% ) ,缓解 (CR +PR) 3 3例 ,缓解率 75 .0 % ,与全身化疗之间的疗效 ( 5 0 .0 % )有显著性差异 ,前者优于后者 (P <0 .0 5 ) ,前者毒副反应亦少于后者 (P <0 .0 5 ) ,但BAI组有 1例灌注后截瘫。在BAI组中 ,小细胞未分化癌、鳞癌、腺癌的缓解率分别为 94.5 %、66.6%、40 .0 %。BAI组鳞癌和腺癌的缓解率显著高于全身化疗组 (P <0 .0 5 )。结论 BAI的疗效优于全身静脉化疗 ,且毒副反应低。鳞癌首选BAI治疗 ,小细胞未分化癌以全身化疗为基础 ,辅助应用BAI治疗 ,腺癌可先行BAI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肺癌 治疗 BAI 临床资料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合并外照射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柏林 邢纪中 +1 位作者 张俊义 周荣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7-258,264,共3页
目的:为提高中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合并放疗治疗25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同时以单纯灌注和单纯放疗作为对照,比较近期疗效和生存率。结果:经统计学检验,近期完全缓解灌注加放疗组分别与其它两种治疗方法... 目的:为提高中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合并放疗治疗25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同时以单纯灌注和单纯放疗作为对照,比较近期疗效和生存率。结果:经统计学检验,近期完全缓解灌注加放疗组分别与其它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1和2年生存率也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及单纯灌注组(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放疗对治疗中晚期肺癌是较为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对中心型肺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柯要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17-119,123,共4页
目的:研究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对中心型肺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接受静... 目的:研究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对中心型肺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接受静脉化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1)观察组的整体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1、3、5年生存率以及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有助于促进肿瘤缓解,降低血清VEGF、CEA、CA125、CA19-9含量,延长整体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型肺癌 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动脉栓塞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并发脊髓损伤三例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肺部 并发症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恶性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3期2062-2065,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恶性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术前辅助治疗手段并将其分为接受常规新辅助化... 目的:探讨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恶性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术前辅助治疗手段并将其分为接受常规新辅助化疗的对照组51例、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研究组48例。对比两组术中所得病灶组织中NSCLC相关增殖、侵袭、凋亡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病灶组织中NSCLC相关增殖基因CD137L、dlk1、EZH2、WT1mRN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DCLAK11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NSCLC相关侵袭基因ALX1、periostin、RAC1mRN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DAL-1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NSCLC相关凋亡基因Survivin、Livin、bcl-2、Bag-1mRN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结论:ⅢA期NSCLC患者接受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可进一步抑制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增殖 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嘉诚 卢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563-1566,共4页
目的:研究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高频热疗,对照组接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前后... 目的:研究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高频热疗,对照组接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中肿瘤活力指标、肝肾功能指标以及肿瘤病灶内增殖、侵袭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治疗后5天、7天时,两组血清中CEA、MIF、CYFRA21-1、HE4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中CEA、MIF、CYFRA21-1、HE4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7天时,两组肿瘤病灶中MEF2D、c-myc、Survivin、Bcl-2、Vimentin、N-cadherin、Slug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肿瘤病灶中MEF2D、c-myc、Survivin、Bcl-2、Vimentin、N-cadherin、Slug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Scr、BUN、ALT、AST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的增殖、侵袭且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高频热疗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榄香烯对晚期肺癌患者病灶恶性分子及全身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浩文 吴轩 +1 位作者 潘海东 梁爱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48-451,共4页
目的:研究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榄香烯对晚期肺癌患者病灶恶性分子及全身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晚期肺癌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榄香烯治疗的观察组以及... 目的:研究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榄香烯对晚期肺癌患者病灶恶性分子及全身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晚期肺癌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榄香烯治疗的观察组以及接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对照组。治疗后4周时,采集肿瘤病灶并测定增殖和侵袭分子的表达量,采集血清并测定免疫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治疗后4周时,观察组肿瘤病灶中TCF3、Livin、Bcl-2、HOXB7、PTTG1、Vimentin、E-cadherin、Rap2a、β-catenin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白介素(IL)-4、IL-9、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榄香烯对晚期肺癌患者病灶中增殖和侵袭分子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对全身抗肿瘤免疫应答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榄香烯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侵袭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术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建业 陈义雄 刁胜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z2期94-95,共2页
目的 探索经皮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 (BAI)的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的临床意义。方法  2 80例病人总共进行 40 0余次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术治疗肺部肿瘤 ,统计所发生并发症的类型及例数 (在此不统计化疗药物对全身的副反应 )。... 目的 探索经皮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 (BAI)的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的临床意义。方法  2 80例病人总共进行 40 0余次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术治疗肺部肿瘤 ,统计所发生并发症的类型及例数 (在此不统计化疗药物对全身的副反应 )。结果 与造影剂反应有关的并发症 2 2例 ,发生率为 5 .5 % ;出现与穿刺及导管操作有关的并发症 5例 ,发生率为 1.2 5 % ;与肺部治疗有关的并发症 5例 ,发生率为 1.2 5 %。结论 分析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并发症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基因(今又生~)联合支气管动脉化疗治疗肺癌15例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官泳松 刘源 +3 位作者 贺庆 杨林 李肖 孙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瘤内注射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p53基因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肺癌的安全性、疗效和给药途径.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5例肺癌,首先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注射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p53基因(今又生(R)),2~5天后,行BAI灌... 目的探讨瘤内注射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p53基因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肺癌的安全性、疗效和给药途径.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5例肺癌,首先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注射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p53基因(今又生(R)),2~5天后,行BAI灌注化疗药物;然后根据病情变化再次进行基因治疗和/或BAI.治疗后常规使用螺旋CT定期复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全部15例患者均完成上述治疗,并接受随访2~11个月.有效率(CR+PR)46.7%(7/15),1例肺部肿块消失,6例肺部肿块缩小,3例纵隔淋巴结缩小,1例胸水减少,仅1例观察到肿瘤长大,14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93.3%(14/15).p53治疗后6例出现发热(38℃~40℃),未观察到基因药物的其它严重副作用,无严重操作有关并发症出现.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p53基因治疗与BAI联合应用,是一种治疗肺癌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了BAI的治疗效果.经皮瘤内注射p53是否为一种较好的给药途径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基因治疗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透析技术的支气管动脉灌注卡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安潇 肖湘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737-742,共6页
目的借助微透析技术精确取样测定犬肺组织中游离药物浓度,计算卡铂支气管动脉灌注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对比静脉化疗的变化趋势,为临床介入给药提供参考。方法实验犬分为介入组和静脉组,首先CT下经皮穿刺肺内植入微透析探针,然后介入组支... 目的借助微透析技术精确取样测定犬肺组织中游离药物浓度,计算卡铂支气管动脉灌注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对比静脉化疗的变化趋势,为临床介入给药提供参考。方法实验犬分为介入组和静脉组,首先CT下经皮穿刺肺内植入微透析探针,然后介入组支气管动脉灌注卡铂200 mg,静脉组静滴同量药物。给药毕收集透析液进行测定,以3P87程序处理数据,计算出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无论是支气管动脉给药还是静脉给药,肺内卡铂药物浓度的变化趋势均与伴吸收相的二室开放模型最为拟合,不过两者代谢动力学参数却各有不同。介入组卡铂AUC(药时曲线下面积)值〔(321.17±18.96)μg.L-1.h〕明显高于静脉组〔(185.75±33.21)μg.L-1.h〕(P<0.01);介入组Vc(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值〔(13.81±3.35)mg.L.μg-1〕明显小于静脉组:〔(31.25±2.66)mg.L.μg-1,P<0.01〕。动脉给药相比静滴卡铂α值和tl/2α变化不明显,但β值明显减少,tl/2β显著延长,清除率C l值减少。结论与静脉给药相比,支气管动脉灌注并不影响卡铂代谢的基本变化趋势,但确实带来部分药代动力参数的改变。动脉给药使卡铂的吸收相缩短,峰浓度升高,分布相则影响不大,但消除相明显延长。动静脉给药药代动力学的差异提示临床介入不能简单套用静脉化疗的用量及频次,对卡铂而言宜适当减低剂量以及间隔较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析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卡铂 药物代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37
12
作者 杨熙章 杨利 +6 位作者 陈自谦 杨永岩 吴纪瑞 许有进 黄淑贞 李惠敏 黄艺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536-538,共3页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 并发症 防治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无手术指征 化疗栓塞术 介入手术 治疗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靶动脉减量灌注化疗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虎子 赵成 +3 位作者 方文岩 张洪 贺斌 段振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93-898,共6页
目的比较研究^(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多靶动脉减量灌注化疗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联合静脉化疗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接受局部^(125)I放射性植入治疗联合化疗的ⅢB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 目的比较研究^(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多靶动脉减量灌注化疗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联合静脉化疗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接受局部^(125)I放射性植入治疗联合化疗的ⅢB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各项临床特征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力状况、吸烟指数、病理类型、化疗方式、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和100%靶区所受剂量(D100)等,接受动脉灌注化疗的患者为MAC组,接受静脉化疗的患者为SVC组。随访并行短期疗效评价和记录生存时间。结果57例SVC组CR、PR、SD和PR患者分别为1.8%(1/57)、47.4%(27/57)、45.6%(26/57)和5.3%(3/57),OR为49.1%;19例MAC组患者CR、PR、SD和PR分别为15.8%(3/19)、52.6%(10/19)、21.1%(4/19)和10.5%(2/19),OR为6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92,P=0.042)。SVC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3.7%、26.3%和8.8%,mOS为16.3个月;MAC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为84.2%、42.1%和15.8%,mOS为20.0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6,P=0.048)。亚组分析显示单一支气管动脉供血的患者mOS为25.0个月,多靶动脉供血患者mOS为16.8个月,两组患者OS差异明显(χ^(2)=3.944,P=0.047)。应用Cox模型单因素分析显示:GTV(HR=3.090,95%CI:1.057-8.884,P=0.036)、D100(HR=4.463,95%CI:1.261-15.798,P=0.020)、供血动脉(HR=5.885,95%CI:1.877-18.449,P=0.002)与OS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多靶动脉供血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4.776,95%CI:1.265-18.039,P=0.021)。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联合多靶动脉减量灌注化疗治疗ⅢB期NSCLC在局部病灶控制、延长生存时间方面优于联合静脉化疗,可作为治疗手段之一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放射性粒子植入 静脉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进展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支气管动脉CTA成像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红伟 漆剑频 +1 位作者 李小明 戴慧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支气管动脉CTA成像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5例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前的肺癌病例,其中中央型13例,周围型2例。15例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薄建后传至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 目的探讨肺癌支气管动脉CTA成像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5例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前的肺癌病例,其中中央型13例,周围型2例。15例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薄建后传至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观察支气管动脉。结果13例中央型肺癌均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供血,图像清晰显示肿瘤性支气管动脉的起点、分支及走行;2例周围型肺癌中有1例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供血,1例找不到明确发自支气管动脉的供血血管。结论肺癌支气管动脉CTA成像能够显示肺癌特别是中央型肺癌的肿瘤性支气管动脉,并能为介入治疗提供准确定位和其他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管造影术 支气管动脉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癌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浩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08-409,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肺癌 介入治疗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并发症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方案动静脉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伟生 罗鹏飞 +2 位作者 陈晓明 邵培坚 郑伟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833-834,共2页
目的 :评价泰素 (TAX )及卡铂 (CBP )支气管动脉灌注与全身静脉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 ,并与单纯静脉化疗进行了比较。方法 :61例Ⅲ~Ⅳ期NSCLC患者 ,随机分为单纯静脉化疗 (A组 ) 2 8例 ,动静脉联合治疗... 目的 :评价泰素 (TAX )及卡铂 (CBP )支气管动脉灌注与全身静脉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 ,并与单纯静脉化疗进行了比较。方法 :61例Ⅲ~Ⅳ期NSCLC患者 ,随机分为单纯静脉化疗 (A组 ) 2 8例 ,动静脉联合治疗 (B组 ) 3 3例 ,A组 :TAX 13 0~ 15 0mg/m2 、CBP 2 0 0~ 3 0 0mg/m2 静脉点滴 ,第 1天 ;B组 :TAX 13 0~ 15 0mg/m2 的 3 / 7药量、CBP 2 0 0~ 3 0 0mg/m2 行支气管动脉灌注 (BAI) ,TAX 13 0~ 15 0mg/m2 的 4/ 7药量经静脉点滴 ,第 1天。均 2 8~ 3 0d为一周期 ,连用两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无一例达到完全缓解 (CR) ;达到部分缓解 (PR)者分别为 :A组 8例 (2 8 6% ) ,B组 14例 (4 2 4% )。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 ,共有 3 9例 (63 9% )患者出现Ⅰ~Ⅲ度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结论 :动静脉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较单独静脉化疗为好 ,两种治疗方法可能具有一定的相互补充和协同作用 ,不良反应较轻 ,可以耐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方案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化学疗法 NSCLC 全身静脉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的介入治疗现状 被引量:45
17
作者 赵真真 王忠敏 茅爱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2-276,共5页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10年我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肺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1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已丧失手术根治...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10年我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肺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1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已丧失手术根治切除的机会,5年生存率在15%左右。介入治疗因其操作简单、局部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可重复性好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中晚期NSCLC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NSCLC的介人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I125 放射性粒子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介入疗法治疗不能手术切除肺癌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更新 曾旭文 +2 位作者 曾文 梁山元 杜德坤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80-382,共3页
关键词 双介入疗法 肺癌 肿瘤治疗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乙醇碘酒混悬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李任飞 王月东 +4 位作者 闫龑 杨坡 沙菲 李威 任海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介入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2月,治疗符合标准肺癌患者为56例,将其分成治疗组A组(24例)和对照组B组(32例)。A组给以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术后给...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介入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2月,治疗符合标准肺癌患者为56例,将其分成治疗组A组(24例)和对照组B组(32例)。A组给以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术后给以125I粒子植入术。B组单纯给以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结果 A组中位生存期(22.8±1.9)个月,B组中位生存期(14.2±1.3)个月。A组显著长于B组(P=0.006)。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与单纯动脉化疗相比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是治疗中晚期NSCLC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 125I粒子植入 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