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邹晨 葛坤元 +3 位作者 蒋晓东 陈秀峰 余超 程宝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0期57-59,共3页
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大咯血患者227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手术组(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 90例)和内科治疗组(单纯行内科止血治疗, 1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同时间咯血量。结... 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大咯血患者227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手术组(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 90例)和内科治疗组(单纯行内科止血治疗, 1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同时间咯血量。结果 介入手术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内科治疗组的8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7 d,介入手术组咯血量分别为(0.61±0.27)、(0.39±0.10)、(0.04±0.01)ml,均低于内科治疗组的(20.46±2.41)、(10.22±2.24)、(4.22±0.9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可提升疗效、降低咯血量,可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大咯血 疗效 咯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胸部增强CT检查在支气管扩张症伴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2
作者 袁凯 秦伟 +2 位作者 杨光强 杨师 吴涯昆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胸部增强CT指导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伴大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BAE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伴大咯血患者73例,其中术前行胸部增强CT检查者30例作为观察组、未进行胸部增强CT检查者4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 目的观察胸部增强CT指导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伴大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BAE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伴大咯血患者73例,其中术前行胸部增强CT检查者30例作为观察组、未进行胸部增强CT检查者4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胸部增强CT图像指导手术医师区分出血责任血管,并在介入手术室于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机下进行BAE;对照组仅在介入手术室于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机下进行BAE。记录两组BAE中检出的责任血管数量,包括责任右侧支气管动脉、责任左侧支气管动脉、责任左右共干、责任异位体循环动脉,同时记录观察组术前胸部增强CT检出的相关责任血管情况。比较两组即刻止血成功率、手术时间、射线曝光剂量。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术后即刻、1年、2年治疗有效率及术后1年、2年咯血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责任左侧支气管动脉、责任异位体循环动脉数量及责任血管总数均多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责任右侧支气管动脉、责任左右共干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前增强CT对责任右侧支气管动脉、责任左侧支气管动脉数量、责任左右共干、责任异位体循环动脉及总责任血管的检出率分别为92.59%、95.65%、90.00%、83.33%、91.67%。观察组即刻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射线曝光剂量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即刻、1年、2年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93.3%、90.0%,对照组分别为93.0%、81.4%、69.8%,观察组术后2年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2年咯血复发率分别为6.7%、10.0%,对照组分别为18.6%、30.2%,观察组术后2年咯血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胸部增强CT有助于支气管扩张症伴大咯血患者BAE中检出责任血管,从而减少手术时间和射线曝光量,并且患者术后长期治疗效果较好、咯血复发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大咯血 胸部增强CT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弓分支伴支气管动脉变异一例
3
作者 包廷先 李杨 +1 位作者 李婴媞 张文军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笔者在对1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的患者(男性,56岁)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时,偶然发现患者存在迷走型右锁骨下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共干及双侧支气管动脉共干多项变异并存,并均起源于主动脉弓。该类型变异未见报道,为积累国人解剖... 笔者在对1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的患者(男性,56岁)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时,偶然发现患者存在迷走型右锁骨下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共干及双侧支气管动脉共干多项变异并存,并均起源于主动脉弓。该类型变异未见报道,为积累国人解剖学数值资料,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颈总动脉 支气管动脉 右锁骨下动脉 动脉弓分支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 解剖学 偶然发现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非门控Turbo Flash模式在支气管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孙文悦 王占 +3 位作者 李金燕 王锡明 王林省 孙立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讨双源CT非门控Turbo Flash模式在支气管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60例接受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132例)和对照组(128例)。试验组使用双源CT的非门控Turbo Flash模式,而对照组则采用双... 目的 探讨双源CT非门控Turbo Flash模式在支气管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60例接受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132例)和对照组(128例)。试验组使用双源CT的非门控Turbo Flash模式,而对照组则采用双源CT的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将两组图像质量评分(主观和客观)、辐射剂量和扫描时间进行比较,并对2位医师的评分一致性进行Kappa检验评估。结果 支气管动脉起始处两组间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图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间评分一致性较高(Kappa=0.92)。试验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和扫描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的Turbo Flash模式能够在确保图像质量的同时减少辐射暴露,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对比剂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肺支气管动脉畸形反复大咯血合并支气管动脉瘘及肺栓塞1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徐艳霞 王莉 +1 位作者 康睿 常小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第7期551-553,共3页
咯血是呼吸内科常见的症状,而支气管动脉畸形是引起大咯血的罕见原因之一,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急危重症[1],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可因血液淤积窒息而危及患者生命。据统计,咯血原因中支气管动脉畸形仅占2%[2],且少部分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或肺... 咯血是呼吸内科常见的症状,而支气管动脉畸形是引起大咯血的罕见原因之一,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急危重症[1],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可因血液淤积窒息而危及患者生命。据统计,咯血原因中支气管动脉畸形仅占2%[2],且少部分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核等能引起咯血的疾病[3],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现就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双肺支气管动脉畸形咯血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及双肺肺栓塞患者1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畸形 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吴昱 王宏辉 +2 位作者 王法 白彬 徐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1915-1919,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应用的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大咯血的患者在介入栓塞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在介入手术中寻找所有的出血动脉,并逐一进行栓塞治疗。68例患者栓塞治疗1周后复查支气管...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应用的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大咯血的患者在介入栓塞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在介入手术中寻找所有的出血动脉,并逐一进行栓塞治疗。68例患者栓塞治疗1周后复查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对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评价。结果 80例大咯血的患者在介入栓塞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共找到107支病变的出血动脉,介入手术中共找到118支出血动脉并成功栓塞治疗。术前支气管动脉CTA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90.68%(107/118)。68例患者栓塞后治疗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显示所有已栓塞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效果良好。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前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可以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中寻找出血动脉提供准确的定位作用。栓塞治疗后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有利于对栓塞疗效的准确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咯血 CT血管造影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不同栓塞剂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海涛 解皓 +2 位作者 柴斌 张玉杰 吴文娟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81-783,共3页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GS)颗粒和聚乙烯醇(PVA)颗粒支气管动脉内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急性大咯血患者,先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然后用导管插管至出血支气管动脉分支,A组(21例)用GS颗粒栓塞,B组(31例)用PVA颗粒栓塞...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GS)颗粒和聚乙烯醇(PVA)颗粒支气管动脉内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急性大咯血患者,先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然后用导管插管至出血支气管动脉分支,A组(21例)用GS颗粒栓塞,B组(31例)用PVA颗粒栓塞。结果A组21例患者,栓塞后即止血18例(85.7%),72小时止血2例(9.5%),止血有效率95.2%,B组31例患者栓塞后即止血26例(83.9%),72小时止血5例(16.1%),止血有效率100%,A、B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A组复发5例(23.8%),B组复发1例(3.2%),1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的有效方法,应用PVA颗粒为栓塞剂,安全有效,不易复发,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栓塞 明胶海绵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的DSA表现和介入治疗(附21例报告) 被引量:11
8
作者 吕维富 张行明 +3 位作者 张学彬 张正峰 侯昌龙 胡曙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 :总结支气管动脉 -肺循环瘘的DSA表现和介入治疗经验。方法 :2 1例咯血病人 ,经DSA证实存在支气管动脉 -肺循环瘘 ,根据血管瘘的类型、数目、瘘口的大小、循环时间选择不同种类和大小的栓塞剂对瘘口和病变血管进行栓塞。对其中 6例... 目的 :总结支气管动脉 -肺循环瘘的DSA表现和介入治疗经验。方法 :2 1例咯血病人 ,经DSA证实存在支气管动脉 -肺循环瘘 ,根据血管瘘的类型、数目、瘘口的大小、循环时间选择不同种类和大小的栓塞剂对瘘口和病变血管进行栓塞。对其中 6例DSA可见到明确瘘口并且循环时间短于 1s的病人 ,先用明胶海绵颗粒对瘘口作预栓塞 ,然后用长约1mm的 5~ 0真丝线段进一步栓塞。其余 15例循环时间长于 1s者 ,直接用真丝线段进行栓塞。栓塞术后随访 3个月至半年 ,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DSA表现为支气管动脉 -肺动脉瘘和支气管动脉 -肺静脉瘘者分别为 15例和 6例 ,同时合并肋间动脉 -肺循环瘘者 5例。其中 17例经支气管动脉栓塞后达到即刻止血效果 ,有 3例栓塞术后咯血量明显减少 ,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总有效率为 95 .2 %。另 1例因肋间动脉和锁骨下动脉参与供血 ,未能有效止血 ,在介入术后 6h转胸外科手术治疗。经随访发现 ,有 2例分别在介入栓塞后 4个月和 11个月复发 ,5例在 19个月内死于肺癌合并症。结论 :支气管动脉 -肺循环瘘在咯血病人中是常见的血管异常 ,可加重咯血和心肺疾病的进展 ,经皮穿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栓塞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韩俊 杨晓峰 +1 位作者 吴凡 朱建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2008-2011,共4页
目的探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时应用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大咯血的84例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且于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治疗时再次明确患者的出血动脉,并均行介入栓塞治疗。治疗1周后再行支气管动脉CTA复... 目的探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时应用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大咯血的84例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且于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治疗时再次明确患者的出血动脉,并均行介入栓塞治疗。治疗1周后再行支气管动脉CTA复查。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动脉CTA在该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所有大咯血患者治疗前进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共发现出血的病变血管112支,介入栓塞治疗时共发现出血的病变血管共123支,支气管动脉CTA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1.06%。患者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后均行介入栓塞治疗且治疗均成功,介入栓塞治疗后共有76例患者回院进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检查结果表明患者病变血管栓塞治疗后均获良好栓塞效果。结论术前支气管动脉CTA检查能够为大咯血患者的介入栓塞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术后再行该检查则可有效评估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咯血 支气管动脉 CT血管造影 介入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在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齐海亮 苏宏伟 +2 位作者 齐科雷 杜秀然 李明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在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完成的57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A组24例,对支气管动脉进行优先处理;B组33例,未... 目的探讨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在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完成的57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A组24例,对支气管动脉进行优先处理;B组33例,未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术中遇到特殊情况则中转开胸。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液总量、带管时间、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等。结果 A组手术时间(154.2±44.8)min,明显短于B组(191.4±55.3)min(t=-2.710,P=0.009);术中出血量(236.4±135.3)ml,明显少于B组(340.3±215.7)ml(t=-2.078,P=0.042);术后引流液总量(1342.6±132.7)ml,明显少于B组(1855.7±351.3)ml(t=-6.798,P=0.000)。2组中转开胸率分别为8.3%(2/24)、9.1%(3/33),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术后引流时间分别为(7.7±3.1)、(8.5±4.2)d,无统计学差异(t=-0.789,P=0.433);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3±3.4)、(11.4±4.5)d,无统计学差异(t=-1.006,P=0.08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2/24)、12.1%(4/33),无统计学差异(χ~2=0.001,P=0.982)。围手术期均无死亡,2组患者平均随访20.6、28.3月,均无复发、死亡,无肺坏死、支气管胸膜漏、食管漏等严重并发症。2组患者改善症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5%(21/22)vs.92.9%(26/28),χ2=0.000,P=1.000],针对咯血症状,A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100.0%(14/14)vs.71.4%(15/21),Fisher检验,P=0.033]。结论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安全、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支气管动脉 支气管扩张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赵发忠 郭顺林 +4 位作者 刘新义 翟永富 李玉龙 段克俭 袁彩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11期836-838,共3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33例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随访 10~ 84个月 ,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33例患者一次插管栓塞成功 ,即刻止血率 87.8% ,治愈率 72 .7% ,显效率 2 1.2 % ,好转率 6 % ...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33例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随访 10~ 84个月 ,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33例患者一次插管栓塞成功 ,即刻止血率 87.8% ,治愈率 72 .7% ,显效率 2 1.2 % ,好转率 6 % ,总有效率 10 0 % ,复发率 18.1%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各种病因所致大咯血具有操作简便、微创、疗效迅速、安全可靠、副作用轻、并发症少等特点。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 ,外科手术禁忌者或拒绝外科手术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乙醇在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武杰 李玉亮 +4 位作者 王永正 李征 刘斌 王维 常海洋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6期73-75,共3页
目的 评价无水乙醇在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大咯血中的栓塞效果.方法 选择31例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无水乙醇组及对照组,行BAE治疗中分别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无水乙醇栓塞剂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后随访6~12个月,对比两组近期、远期... 目的 评价无水乙醇在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大咯血中的栓塞效果.方法 选择31例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无水乙醇组及对照组,行BAE治疗中分别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无水乙醇栓塞剂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后随访6~12个月,对比两组近期、远期栓塞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支气管动脉均得到成功栓塞,无水乙醇组术后近期、远期止血有效率分别为100%、100%,对照组分别为86.7%、73.3%.无水乙醇组复发0例,对照组复发4例,无水乙醇组止血有效率为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BAE术中联合应用无水乙醇和明胶海绵颗粒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 明胶海绵 无水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命性大咯血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被引量:5
13
作者 戚跃勇 戴书华 +3 位作者 邹利光 谢启超 王建春 刘士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致命性大咯血的价值。方法:34例致命性大咯血患者用明胶海绵颗粒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按治疗方式分为2组,支气管动脉逐级间歇性完全栓塞20例(A组),单纯支气管动脉栓塞者14例(B组)。结果:总有效率为82.4%(28/...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致命性大咯血的价值。方法:34例致命性大咯血患者用明胶海绵颗粒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按治疗方式分为2组,支气管动脉逐级间歇性完全栓塞20例(A组),单纯支气管动脉栓塞者14例(B组)。结果:总有效率为82.4%(28/34),总复发率为29.4%(10/34)。A组较B组疗效好、复发率低(P<0.05)。主要的并发症为自限性短暂的胸痛和发烧。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致命性大咯血的一种安全、微创、高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支气管动脉立体铸型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建红 俞红贤 +4 位作者 刘英 屠迪 杜晓霞 王宇 柳东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8-40,共3页
绵羊支气管动脉具有管径很细、呈线型分布、分布距离远、分布位置广等特点,再加目前使用的铸型剂塑料材料的柔韧性差,支气管动脉的单独铸型标本难以显现血管的立体结构和分布.为了选择一种能较好表现支气管动脉立体分支分布情况的支架,... 绵羊支气管动脉具有管径很细、呈线型分布、分布距离远、分布位置广等特点,再加目前使用的铸型剂塑料材料的柔韧性差,支气管动脉的单独铸型标本难以显现血管的立体结构和分布.为了选择一种能较好表现支气管动脉立体分支分布情况的支架,分别选用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树与支气管动脉进行了联合灌注试验.结果表明,肺动脉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支气管动脉的支架,对制作绵羊支气管动脉的立体铸型标本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绵羊 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钟文昭 吴一龙 +4 位作者 谷力加 程超 翁毅敏 冯卫能 黄邵洪 《循证医学》 CSCD 2002年第2期67-70,共4页
背景 支气管动脉灌注介入治疗能否真正给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益处仍存在争议。目的评价肺癌的介入治疗在临床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反应率、生活质量、生存期中的意义。检索策略 通过CBM disc、MEDLINE等数据库全面检索国内外已... 背景 支气管动脉灌注介入治疗能否真正给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益处仍存在争议。目的评价肺癌的介入治疗在临床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反应率、生活质量、生存期中的意义。检索策略 通过CBM disc、MEDLINE等数据库全面检索国内外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文献。选择标准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以铂类为基础的全身静脉化疗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资料收集和分析 由2位评价者按照上述检索策略收集文献,排除不符合选择标准的试验,主要对反应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以铂类为基础的全身静脉化疗相比,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反应率提高11%,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仍不能把支气管动脉灌注介入治疗作为一种与手术、化疗或放疗并行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本模式。有必要开展更多设计实施良好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解决这一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支气管动脉 化疗 META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继军 尚建强 +1 位作者 唐军 赵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CTA检查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价值、局限及应用策略。方法 53例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随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统计CTA与栓塞术中DSA检查显示支气管动脉、异常支气管动脉、侧支供血动脉的数量。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年。结果... 目的探讨CTA检查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价值、局限及应用策略。方法 53例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随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统计CTA与栓塞术中DSA检查显示支气管动脉、异常支气管动脉、侧支供血动脉的数量。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年。结果 CTA检查与术中DSA检查分别显示支气管动脉152支、123支。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CTA检出的支气管动脉、异常支气管动脉、侧支供血动脉符合率分别为100%(123/123),82.3%(79/96),53.8%(21/39)。51例患者成功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术后1年内复发6例。结论 CTA检查发现支气管动脉敏感度高,有助于介入术中快速查找出血动脉和优化介入治疗方案。CTA显示异常支气管动脉及侧支供血动脉效果不够理想,介入术中应充分利用CTA提供的信息,但确认出血血管仍需要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CTA在肺癌介入治疗前应用的价值 被引量:8
17
作者 何光武 傅燕飞 +1 位作者 孙昂 王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9期1606-1608,1615,共4页
目的通过64层CT血管成像了解支气管动脉(BA)的影像解剖特点,以期为经BA开展的介入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对63例肺癌组及31例对照组CTA原始图像进行MPR、MIP及VR三维后处理,观察BA的走行情况、分支数目、内径及变异情况,同时进行统... 目的通过64层CT血管成像了解支气管动脉(BA)的影像解剖特点,以期为经BA开展的介入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对63例肺癌组及31例对照组CTA原始图像进行MPR、MIP及VR三维后处理,观察BA的走行情况、分支数目、内径及变异情况,同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3例肺癌中BA显示率(评级优+良)达到92%,31例对照组显示率为96%,二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A在肺癌组与对照组之间显示的支数有统计学差异(P=0.041)。肺癌组BA内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肺癌组变异百分比为15.6%,对照组为15.7%,二者无明显差异,主要的变异类型为与肋间动脉共干。结论 64层CT血管成像能很好地显示BA的解剖特点,可为经BA介入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血管成像 介入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邢辉 曹贵文 +2 位作者 宁厚法 崔新江 李学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1期1685-1688,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2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57例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B组45例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术后4周开始行CT随访,根据实体...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2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57例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B组45例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术后4周开始行CT随访,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及患者生存时间评价两组的疗效。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83.3%、46.7%;A、B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生存率A组为91.2%,82.5%,63.2%,明显高于B组的60%,33.3%,6.7%(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癌是一种疗效显著、微创、安全的方法,是现阶段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动脉灌注术 125I放射性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小亮 宋军福 +4 位作者 许玉华 张芝辉 邹斌 王雪梅 宗佩兰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sBAE)治疗咯血的价值。方法对41例(43例次)大咯血患者行SBAE。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0.2个月。结果41例患者行SBAE43次,插管成功率96.9%(42j43),即刻止血35例(85.4%),5例栓塞... 目的回顾性分析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sBAE)治疗咯血的价值。方法对41例(43例次)大咯血患者行SBAE。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0.2个月。结果41例患者行SBAE43次,插管成功率96.9%(42j43),即刻止血35例(85.4%),5例栓塞后仍有少量咯血,显效12.2%(5/41)。1例栓塞后无效,总有效率97.6%。分别随访6~12个月(平均10.2个月),一次性治愈33例(82.5%)。7例复发,复发率17.5%。采用明胶海绵单纯拴塞和联合栓塞与采用明胶海绵和带毛钢圈双重栓塞,术后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肺结核咯血患者复发率高于支气管扩张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E治疗咯血是一种安全、止血迅速、疗效确切的治疗措施,尤其适合临床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或不能手术的大咯血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咯血 支气管动脉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齐海亮 高景 +4 位作者 史淑娟 李辉 苏宏伟 李明珠 杜秀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8-592,共5页
目的探讨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1月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对照组31例,未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观察组30例,对支气管动脉进行优先处理。术... 目的探讨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1月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对照组31例,未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观察组30例,对支气管动脉进行优先处理。术中遇到特殊情况则中转开胸。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液总量、带管时间、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58.3±41.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97.4±54.3)min(t=3.025,P=0.004);术中出血量(261.3±98.2)ml,明显少于对照组(342.5±107.4)ml(t=2.953,P=0.005);术后引流时间(6.7±3.0)d,明显短于对照组(9.4±4.2)d(t=2.768,P=0.008);引流液总量(1492.6±336.7)ml,明显少于对照组(1854.7±433.5)ml(t=3.491,P=0.001);术后住院时间(9.2±3.5)d,明显短于对照组(13.2±4.7)d(t=3.612,P=0.000)。2组中转开胸率分别为6.7%(2/30)和9.7%(3/31),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3/30)和12.9%(4/31),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2组围手术期均无死亡患者,无支气管胸膜漏、食管漏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29例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21.8月,观察组29例随访12-26个月,平均16.3月,均无复发、死亡,无肺坏死、支气管胸膜漏、食管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可以使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出血减少,手术时间缩短,安全、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支气管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