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联合肺叶切除术在支气管扩张顽固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隋虎 樊艳青 +1 位作者 谭刚华 程文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2-755,共4页
目的评估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联合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顽固性咯血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武汉金银潭医院诊治的168例支气管扩张顽固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91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对照组)... 目的评估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联合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顽固性咯血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武汉金银潭医院诊治的168例支气管扩张顽固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91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对照组),71例患者行BAE联合肺叶切除术(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3 d引流量、住院时间、咯血复发率,并比较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更高,且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 d引流量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E联合肺叶切除术可提高治疗效果,不会增加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血管造影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肺叶切除术 支气管扩张顽固性咯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2
作者 梁超 李浩 +7 位作者 韩大千 王嘉铖 许文泽 王满周 邝东林 任建庄 韩新巍 段旭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评估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BACE)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Ⅲ-Ⅳ期NSCLC患者30例。BACE治疗后,每3周应用替雷利珠单抗200 mg治疗1次,直到疾... 目的评估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BACE)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Ⅲ-Ⅳ期NSCLC患者30例。BACE治疗后,每3周应用替雷利珠单抗200 mg治疗1次,直到疾病进展、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或研究者决定终止该药物。以无进展生存期(PFS)为主要研究终点,以总生存期(OS)、客观反应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安全性和生活质量(QoL)为次要研究终点。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1.5~12个月)。中位PFS为10.5个月(95%CI:7.8~13.2),未达到中位OS。3、6和12个月的ORR分别为63.3%(95%CI:43.9%~80.1%)、56.7%(95%CI:37.4%~74.5%)和30.4%(95%CI:13.2%~52.9%),DCR分别为80%(95%CI:61.4%~92.3%)、76.7%(95%CI:57.7%~90.1%)、47.8%(95%CI:26.8%~69.4%)。PD-L1表达≥50%(HR=0.29,P=0.039)、单一肿瘤供血动脉(HR=0.35,P=0.028)、完成超过10个周期的替雷利珠单抗治疗(HR=0.42,P=0.064)是影响PFS的保护因素。未发生3级或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常见的2级以下不良反应为恶心、发热和咳嗽。与基线相比,治疗1个周期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包括整体生活质量、身体功能和情绪功能。结论BACE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对晚期NSCLC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PD-1 替雷利珠单抗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少症对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疗效的预测作用
3
作者 吴金英 赖林强 +2 位作者 赵嘉璐 陈苏杭 涂建飞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50-956,共7页
目的探讨肌少症对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BACE)治疗效果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选择2012年12月至2021年8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BACE治疗的16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T影像测量并计算第4胸椎(T4)层面骨骼肌指数(SMI),将T4 SM... 目的探讨肌少症对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BACE)治疗效果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选择2012年12月至2021年8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BACE治疗的16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T影像测量并计算第4胸椎(T4)层面骨骼肌指数(SMI),将T4 SMI低于性别特异性四分位数患者归类为肌少症组(n=40),高于阈值患者归类为非肌少症组(n=120)。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间BACE术后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差异,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非肌少症组、肌少症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5.6个月、3.0个月(χ^(2)=5.141,P=0.023),14个月时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6.7%、5.0%;两组间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肌少症(HR=1.557,95%CI=1.083~2.238,P=0.017)是BACE术后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肌肉少症是影响肺癌患者BACE术后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BACE术后疗效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肌少症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和免疫疗法治疗中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颜波 吕朋华 +2 位作者 王福安 王书祥 孙陵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和免疫疗法治疗中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肺鳞癌患者共6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病理证实为肺鳞癌。根据治疗方法...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和免疫疗法治疗中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肺鳞癌患者共6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病理证实为肺鳞癌。根据治疗方法将30例行支气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免疫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38例接受支气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术,3~5 d后针对肺内病灶CT定位下微波消融术和全身免疫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两组未发生与手术和化疗栓塞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分别是(5.70±1.61)个月和(12.10±0.72)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总生存时间分别是(11.80±1.10)个月和(13.00±1.13)个月,观察组无疾病进展时间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生存期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5)。结论与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和免疫治疗比较,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和免疫疗法能有效地控制中晚期肺鳞癌,近期疗效明确,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有延长总生存期的趋势,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免疫治疗 肺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增强CT联合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用于支气管动脉成像
5
作者 韦有永 王甜甜 +5 位作者 罗颖薇 卢林玉 丁艳萍 姚国庆 李清恋 官晓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增强CT(C-CECT)联合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用于支气管动脉(BA)成像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70例接受C-CECT检查的患者,分别以AIIR(AIIR组)与混合迭代重建(HIR,HIR组)重建图像。由2名医师采用5分法对整体图像质量、BA... 目的探讨胸部增强CT(C-CECT)联合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用于支气管动脉(BA)成像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70例接受C-CECT检查的患者,分别以AIIR(AIIR组)与混合迭代重建(HIR,HIR组)重建图像。由2名医师采用5分法对整体图像质量、BA可追溯性、BA锐利度和诊断BA异常信心进行主观评估,比较组间评分及观察者间评估结果的一致性。比较组间重建图像中胸主动脉、肺动脉干、BA及竖脊肌噪声(SD),上述3支血管相对竖脊肌的对比度噪声比(CNR),以及BA起源处、分叉处与肺门处直径。结果AIIR组整体图像质量、BA可追溯性、BA边缘锐利度及诊断BA异常信心评分均高于HIR组(P均<0.001),且观察者间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46~0.73)。AIIR组主动脉、肺动脉干、BA及竖脊肌SD均低于、而上述3支血管CNR均高于HIR组(P均<0.05)。组间BA各处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观察者间针对AIIR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高于HIR组(组内相关系数:0.89~0.94 vs.0.63~0.78)。结论C-CECT联合AIIR可显著提升BA成像质量与诊断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人工智能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支气管黏膜改变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骆伟杰 戴立果 +6 位作者 王洵 郭祺锟 储梦兰 罗玮 赖清 李铜强 熊斌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评估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ial embolization,BAE)后患者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黏膜的变化情况。方法2019年5月至2024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BAE的患者176例。观察患者BAE前、后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黏膜的变... 目的评估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ial embolization,BAE)后患者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黏膜的变化情况。方法2019年5月至2024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BAE的患者176例。观察患者BAE前、后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黏膜的变化情况。结果176例患者中,143例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无异常表现,33例患者检查结果有异常,表现均为黏膜充血、水肿,部分合并血管隆起,但均无支气管黏膜缺血坏死。22例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示,13例患者术前术后检查均无明显异常;9例术前检查异常,术后3例患者无明显异常,1例术后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程度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BAE后不会引起支气管黏膜缺血坏死及脱落,可减轻部分支气管黏膜充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非支气管动脉系统来源咯血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左淑娟 梁昊 +4 位作者 詹鹏超 郑鸣 申猛 李照军 陈清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23-627,共5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非支气管动脉系统来源咯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4年11月介入栓塞治疗23例非支气管动脉系统来源咯血的临床资料。出血责任血管仅为非支气管动脉系统6例,同时来自非支气管动脉系统和支气管动...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非支气管动脉系统来源咯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4年11月介入栓塞治疗23例非支气管动脉系统来源咯血的临床资料。出血责任血管仅为非支气管动脉系统6例,同时来自非支气管动脉系统和支气管动脉17例。非支气管动脉系统来源包括肋间动脉14支,甲状颈干5支,肩胛下动脉5支,胸廓内动脉4支,胸廓外动脉3支,膈动脉5支,肾动脉1支,胃左动脉1支。均行介入栓塞治疗。随访复发率,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即刻止血率95.7%(22/23)。1例因漏栓膈动脉导致术后24 h内再次咯血,二次栓塞后内未再咯血。术后腹部不适1例,发热2例,胸痛2例,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随访4~36个月(中位数30个月),20例未再咯血,3例咯血复发(分别为术后4、4、36个月),复发率13.0%(3/2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栓塞治疗非支气管动脉系统来源咯血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肺-体循环 支气管动脉 介入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分析
8
作者 刘荣 宁厚法 崔新江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7-481,共5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BACE)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的驱动基因阴性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驱动基因阴性局部晚期NSCLC患者...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BACE)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的驱动基因阴性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驱动基因阴性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7例患者接受BACE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联合组),27例接受单纯BACE治疗(对照组)。3个周期BACE治疗后随访20个月,统计分析2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Karnofsky行为状态(KPS)评分、手术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跟踪统计2组患者中治疗后转化成功患者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结果 联合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显著高于对照组(81.48%比55.56%、96.29%比77.78%,均P<0.05);共有4例患者符合完整切除肿瘤(R0切除)条件,转化成功率为14.81%,对照组无患者符合该条件(P<0.05);mPFS为13.3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9.2个月(P<0.05)。KPS评分变化评估显示,治疗后联合组状态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比48.15%,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未发生Ⅳ级不良反应。结论 BACE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驱动基因阴性局部晚期NSCLC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一定程度上使原无法切除的肿瘤达到R0切除,获得更高的ORR及DCR,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mP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受体抑制剂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咯血患者甲状颈干异位支气管动脉解剖分析和栓塞治疗 被引量:5
9
作者 沈斌 侯忠衡 +1 位作者 李明国 许建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目的分析咯血患者中起源于甲状颈干的异位支气管动脉解剖特点和栓塞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的连续565例咯血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BAE前均接受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DC... 目的分析咯血患者中起源于甲状颈干的异位支气管动脉解剖特点和栓塞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的连续565例咯血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BAE前均接受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检查,其中519例BAE期间同时行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DSA检查。对发现起源于甲状颈干支气管动脉的解剖、影像学表现及BAE情况进行初次描述。结果21例患者中有22支起源于甲状颈干的异位支气管动脉。根据开口位置及血管走行,22支甲状颈干异位支气管动脉中13支(59.1%)为Ⅰ型,4支(18.2%)为Ⅱ型,4支(18.2%)为Ⅲ型,1支(4.5%)为Ⅳ型。有5支(22.7%)异位支气管动脉与其他支气管动脉交通。所有异位支气管动脉均经BAE栓塞成功,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MDCTA联合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DSA可显示起源于甲状颈干异位支气管动脉的解剖学特征。超选择性BAE栓塞此类支气管动脉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甲状颈干 血管内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性别回顾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伟 闫卓卓 +5 位作者 李奋强 苏东君 李更相 党磊 彭玉星 王文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6-641,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发生肺大咯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结局。方法收集2016年至2018年因大咯血在我院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患者,按照性别差异分为2组,其中女性68例,男性195例;统计患者的原发病、发病年龄、住院时长、出血部位、使用的栓塞... 目的回顾性分析发生肺大咯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结局。方法收集2016年至2018年因大咯血在我院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患者,按照性别差异分为2组,其中女性68例,男性195例;统计患者的原发病、发病年龄、住院时长、出血部位、使用的栓塞剂、咯血复发率及死亡率,使用SPSS 27.0软件分析患者发病年龄和住院时长、性别和患者复发咯血及死亡的相关性,使用RStudio 4.2.2制作患者复发咯血及死亡诺莫图。结果原发病前3位的细菌感染、支气管扩张(支扩)和陈旧性肺结核中女性发病率为50%、22%、15%,男性为43%、21%、21%;发病年龄女性为(54.6±16.8)岁,男性为(60.1±14.0)岁;出血部位中仅左肺、仅右肺、双肺可见,女性占比6%、21%、73%,男性占比17%、21%、62%;栓塞剂350~560μm PVA颗粒和300~500μm微球中女性31%、24%,男性50%、17%;复发咯血患者中前3位原发病陈旧性肺结核、肺部感染和支扩中,女性占比33%、33%、33%,男性44%、34%、10%;引起患者死亡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肺部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女性和男性在原发病、出血部位、栓塞剂的适用、复发咯血和死亡预后当中存在性别差异,且年龄为患者复发咯血及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性别差异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灌注术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肺癌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被引量:18
11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 刘玉金 +1 位作者 伍筱梅 王晓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9-229,共11页
支气管动脉灌注术(bronchial arterial infusion,BAI)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bronchial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BACE)治疗肺癌从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临床,尽管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暂时未能列入肺癌治疗相关指南与规范,但因BAI/... 支气管动脉灌注术(bronchial arterial infusion,BAI)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bronchial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BACE)治疗肺癌从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临床,尽管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暂时未能列入肺癌治疗相关指南与规范,但因BAI/BACE有较好的客观反应率和比系统化疗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临床应用备受关注。鉴于此,本共识通过系统回顾国内外研究文献,并广泛征集国内同道的意见和建议,结合临床实践并充分讨论,对BAI/BACE治疗肺癌的理论依据,特别是肺癌血供研究成果、适应证、禁忌证、术前评估事项、术前准备、操作流程、疗效评估、综合治疗、并发症防治以及随访要求等方面基本达成一致。为开展BAI/BACE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期更好地发挥其在肺癌综合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供血 支气管动脉 区域性 化疗栓塞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37
12
作者 杨熙章 杨利 +6 位作者 陈自谦 杨永岩 吴纪瑞 许有进 黄淑贞 李惠敏 黄艺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536-538,共3页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 并发症 防治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无手术指征 化疗栓塞术 介入手术 治疗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对高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芬芬 赖林强 +3 位作者 叶泽康 张登科 陈洁 涂建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3-1319,共7页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DEB-BACE)和单纯静脉化疗对高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丽水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年龄>65岁的中晚期肺癌患者213例,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分为化疗组和DEB-B...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DEB-BACE)和单纯静脉化疗对高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丽水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年龄>65岁的中晚期肺癌患者213例,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分为化疗组和DEB-BACE组。匹配前化疗组107例,DEB-BACE组106例,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化疗组和DEB-BACE组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利用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预后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1、3、6个月DEB-BACE组的疾病控制率和客观缓解率均优于化疗组。匹配前DEB-BACE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为7.0个月,化疗组为6.0个月(P<0.001)。匹配后DEB-BACE组mPFS为7.0个月,化疗组为5.0个月(P=0.001)。匹配前DEB-BACE组中位生存时间(mOS)为23.0个月,化疗组为20.0个月(P<0.001)。匹配后DEB-BACE组mOS为24.0个月,化疗组为18.0个月(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治疗方式、肿瘤大小、TNM分期是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匹配前后DEB-BACE组治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化疗组(P<0.05)。结论应用DEB-BACE治疗高龄中晚期肺癌,比全身静脉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肺癌 高龄人群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 载药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技术细节与进展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登科 吕丽爱 +2 位作者 赖林强 涂建飞 余日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0-334,共5页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bronchial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BACE)是中晚期原发性肺癌标准治疗进展后较为成熟的局部微创姑息治疗技术,但其技术细节存在较多争议,难以标准化。通过文献复习,本文主要对肺癌血供来源,BACE使用的栓塞材...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bronchial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BACE)是中晚期原发性肺癌标准治疗进展后较为成熟的局部微创姑息治疗技术,但其技术细节存在较多争议,难以标准化。通过文献复习,本文主要对肺癌血供来源,BACE使用的栓塞材料、栓塞材料的粒径大小,BACE治疗次数、栓塞终点、抗肿瘤药物的选择,以及BACE的并发症、治疗效果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支气管动脉 化疗栓塞 栓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肺癌
15
作者 王常友 王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5期74-75,共2页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肺癌王常友,王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内灌注抗癌药物治疗中、晚期肺癌,在国内近年来发展较快,文献报道也较多,现将我院1993年~1994年,应用支气管动脉给药的方法,治疗11例中晚期...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肺癌王常友,王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内灌注抗癌药物治疗中、晚期肺癌,在国内近年来发展较快,文献报道也较多,现将我院1993年~1994年,应用支气管动脉给药的方法,治疗11例中晚期肺癌病人,进行总结介绍如下。1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灌注化疗 药物治疗 选择性 支气管动脉造影 中晚期肺癌 支气管动脉灌注 肋间动脉 造影剂 抗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临床特征及介入手术疗效分析
16
作者 张继燕 刘腾 +4 位作者 肖政辉 黄文雅 陈艳萍 张瑾 段效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77-1081,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临床特点以及介入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8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采取介入手术治疗的20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患儿临床资料,收集并分析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临床特点以及介入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8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采取介入手术治疗的20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患儿临床资料,收集并分析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资料以及介入手术治疗结果。结果20例患儿中,17例表现为咯血,其中少量咯血4例、中量咯血5例、大量咯血8例;3例无咯血患儿中,1例表现为呕血,1例表现为呼吸困难,1例以胸壁肿物就诊(最终诊断为卡波西型血管瘤)。11例伴有不同程度贫血,其中轻度贫血3例、中度贫血7例、重度贫血1例。20例均行胸部增强CT检查,其中5例发现增粗、迂曲的支气管动脉。出血部位:右肺上叶1例,右肺中叶4例,右肺下叶7例,右肺中下叶混合2例,左肺下叶1例,双肺2例,3例未见明显出血病灶。20例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为右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19例,左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1例。20例均予介入手术治疗,其中16例行首次介入治疗后随访1~4年,无一例复发,治疗效果满意;4例首次介入治疗后复发,其中3例为复发1次后行再次介入手术治疗未再复发,1例为复发5次后行第3次介入手术治疗,末次手术至今已3年6个月,暂未复发。结论咯血是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主要临床表现,胸部增强CT和DSA检查有助于诊断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介入手术疗效确切,但有一定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咯血 介入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支气管动脉CTA成像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红伟 漆剑频 +1 位作者 李小明 戴慧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支气管动脉CTA成像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5例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前的肺癌病例,其中中央型13例,周围型2例。15例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薄建后传至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 目的探讨肺癌支气管动脉CTA成像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5例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前的肺癌病例,其中中央型13例,周围型2例。15例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薄建后传至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观察支气管动脉。结果13例中央型肺癌均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供血,图像清晰显示肿瘤性支气管动脉的起点、分支及走行;2例周围型肺癌中有1例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供血,1例找不到明确发自支气管动脉的供血血管。结论肺癌支气管动脉CTA成像能够显示肺癌特别是中央型肺癌的肿瘤性支气管动脉,并能为介入治疗提供准确定位和其他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管造影术 支气管动脉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治疗咯血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家平 闫东 +5 位作者 袁曙光 李迎春 顾亚律 罗罡 普成荣 韩正林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 :评价不同的栓塞材料和操作程序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部疾病所致咯血的疗效。方法 :89例咯血患者 ,分组接受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和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治疗。 49例患者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 ,栓塞材料为钢圈或铜圈 (co... 目的 :评价不同的栓塞材料和操作程序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部疾病所致咯血的疗效。方法 :89例咯血患者 ,分组接受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和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治疗。 49例患者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 ,栓塞材料为钢圈或铜圈 (coil)和磁性微球 (Fe3O4 ) ,40例患者采用选择性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结果 :两组病例止血效果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选择性永久栓塞组治疗咯血优于单纯明胶海绵组。结论 :永久栓塞支气管动脉是治疗咯血和顽固性咯血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支气管动脉造影 明胶海绵颗粒 COIL 四氧化三铁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形成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付志刚 张晓磷 +4 位作者 韩强 李海涛 张志刚 亓小虎 赵文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22-725,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所致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连续收集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14年6月因大咯血入院患者328例(年龄31~78岁);纳入标准:日咯血量≥200 ml。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超选择性插管BA...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所致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连续收集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14年6月因大咯血入院患者328例(年龄31~78岁);纳入标准:日咯血量≥200 ml。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超选择性插管BAE术,其中7例因术中损伤支气管动脉并发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均感一过性胸痛。结果 7例患者中DSA造影发现8支支气管动脉损伤所致动脉夹层,其中右侧支气管动脉5支,左侧支气管动脉3支;位于支气管动脉开口部(<1 cm)7支,远端1支。动脉夹层大小为1.8 mm×1.9 mm^3.4 mm×3.9 mm。通过BAE术中停止操作、降压等对症治疗,病情没有进一步发展。结论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多因BAE术中导丝导管暴力操作或高压力造影所致,停止不良操作、严密观察患者胸痛症状、降压治疗等对症处理措施可有效防止动脉夹层发生及其进展或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 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气管动脉瘘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峰 尹化斌 陈茂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1-392,共2页
病史摘要患者男,67岁。因反复发作胸闷、心悸6年加重5 d入院。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心动过速发作,伴胸闷。此后反复出现心悸发作,无明显胸痛,偶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平时稍动则喘,不能登3楼。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冠状动脉畸形 支气管动脉-冠状动脉 窃血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