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莪术提取物调控支架后再狭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冒慧敏 刘剑刚 +2 位作者 赵福海 史大卓 刘秀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2,共4页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异常增殖是支架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主要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莪术提取物具有抑制VSMCs增殖,进而抑制支架后再狭窄的作用,其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有姜黄素和...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异常增殖是支架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主要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莪术提取物具有抑制VSMCs增殖,进而抑制支架后再狭窄的作用,其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有姜黄素和β-榄香烯,其可能的机制与抑制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genase-1,HO-1)表达、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MAPK、Akt信号通路,阻滞细胞周期进程相关。该文就近年来莪术提取物调控支架后再狭窄VSMCs增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后再狭窄 血管平滑肌细胞 莪术 增殖 分子机制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分叉病变及支架后再狭窄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刘修健 蔺嫦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6-450,共5页
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例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其中分叉病变约占20%,而其支架后再狭窄率高达30%。频繁的再狭窄不仅和支架与血管的变形、支架与血管顺应性不匹配有关,也和支架后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引起的内膜增生有关。文中回顾了分... 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例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其中分叉病变约占20%,而其支架后再狭窄率高达30%。频繁的再狭窄不仅和支架与血管的变形、支架与血管顺应性不匹配有关,也和支架后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引起的内膜增生有关。文中回顾了分叉冠脉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发展,分析了分叉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因素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其支架后再狭窄相关的计算流体力学(CFD)研究进展。CFD研究为探讨分叉冠脉的血流动力学环境与斑块形成、支架植入术与支架后再狭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对临床医生理解斑块形成、工程师改善支架结构设计技术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支架后再狭窄 血流动力学 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A腔内密度校正差诊断冠脉支架后再狭窄的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高亚婷 王丽娟 +2 位作者 王晋 侯凯 孙桂芳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以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为金标准,评估冠状动脉CTA(CCTA)腔内密度校正差(DCCO)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后再狭窄(IS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1个月内相继行CCTA及ICA检查并既往已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的影像资料,测量CCTA支架近段和... 目的:以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为金标准,评估冠状动脉CTA(CCTA)腔内密度校正差(DCCO)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后再狭窄(IS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1个月内相继行CCTA及ICA检查并既往已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的影像资料,测量CCTA支架近段和远段及对应同层面主动脉CT值,记为C1、C2、A1、A2,定义DCCO=C1/A1-C2/A2。以ICA为金标准,以冠状动脉支架后狭窄程度是否≥50%分为无再狭窄组和再狭窄组,评估CCTA、DCCO及二者联合分别诊断ISR的准确性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89例99支血管纳入分析,无冠状动脉ISR和发生冠状动脉ISR组的DCCO分别为0.10±0.06、0.19±0.08,无冠状动脉ISR组和发生冠状动脉ISR组DCCO联合CCTA分别为0.33±0.23、0.72±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CO单独诊断及DCCO联合CCTA诊断ISR的效能均高于CCTA,DCCO联合CCTA的AUC为0.86,均分别高于DCCO和CCTA的AUC(0.82和0.72,P均<0.05)。结论:冠状动脉CTA腔内密度校正差可一定程度提高CCTA诊断冠状动脉ISR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腔内密度校正差 支架后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防治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4
作者 高乐女 陈大为 王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0-775,共6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脑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改善了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但术后再狭窄是困扰其远期疗效的重大难题。气虚血瘀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脑血管支架植入前后的主要病理状态,补阳还五汤作为益气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可以... 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脑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改善了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但术后再狭窄是困扰其远期疗效的重大难题。气虚血瘀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脑血管支架植入前后的主要病理状态,补阳还五汤作为益气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缺血再灌注的细胞供氧、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增生内膜中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并促进其清除和降解等多个环节,防治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 益气活血化瘀 补阳还五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解毒化结法对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及炎症因子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孟伟 李本治 +1 位作者 王亚红 郭维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2-144,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防窄化瘀汤对冠心病支架术后冠脉再狭窄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解毒化结法防治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60例成功行冠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西药对照组和中药干预治疗组各30例。... 目的:通过观察防窄化瘀汤对冠心病支架术后冠脉再狭窄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解毒化结法防治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60例成功行冠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西药对照组和中药干预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防窄化瘀汤口服,共治疗观察6个月。术后每月进行临床随访,观察记录心绞痛复发、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再次介入治疗和冠脉搭桥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于术后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A复查,观察记录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术后当天及术后6个月,分别采血检测血清炎症因子(hs CRP、IL-1、IL-8、MMP-9)水平。最后统计分析数据,比较两组支架术后再狭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随访过程中出现3例失访病例(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有效随访病例57例。冠脉造影或CTA复查数达到53例,复查率为92.98%,治疗组92.86%(26例),对照组93.10%(27例),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例发生再狭窄,再狭窄率为7.14%,对照组有4例发生再狭窄,再狭窄率为13.79%,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没有心源性死亡和冠脉搭桥的不良事件发生,治疗组无论在减少单独心血管不良事件(心绞痛复发、再发心肌梗死、再次介入治疗)发生率还是联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hs CRP、IL-1、IL-8、MMP-9)水平两组均有所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更明显。结论:防窄化瘀汤能减少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冠脉再狭窄发生率及降低支架术后血清炎症因子(hs CRP、IL-1、IL-8、MMP-9)水平,说明益气活血、解毒化结法对防治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有很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支架术后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 解毒化结 支架后再狭窄 防窄化瘀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色能量CTA成像结合锐利迭代重建技术评价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魏淼 李信友 +2 位作者 赵渝 刘洪 吕发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32-1336,共5页
目的:研究下肢CTA单色能量成像结合中等锐利迭代重建(B60f,SAFIRE)技术在下肢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男37,女35)股动脉植入支架的患者行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目的:研究下肢CTA单色能量成像结合中等锐利迭代重建(B60f,SAFIRE)技术在下肢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男37,女35)股动脉植入支架的患者行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25例采用双能量扫描,中等锐利迭代重建(B60f SAFIRE),分离出2组(70 keV_锐,80 keV_锐)单色能量图像。47例采用100 kV扫描,其中23例(100 kV标组)标准平滑迭代重建(50%ASIR),24例(100 kV锐组)中等锐利迭代重建(B60f SAFIRE)。比较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支架-血管密度差(SV_D)、测量-实际支架壁厚差(MAD),结合血管超声或DSA,评价ISR的诊断准确率。结果:①不同重建同能级:SD,100 k V_标<100 kV_锐,SNR、CNR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不同能级同重建比较:SD,70 keV_锐<80 keV_锐<100 kV_锐,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内SNR和CNR:100 kV_锐<70 keV_锐<80 keV_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支架-血管密度差(SV_D):70 keV_锐<80 keV_锐<100 kV_锐<100 kV_标,测量-真实支架壁厚差(MAD):80 keV_锐<100 kV_锐<70 keV_锐<100 k V_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主观图像质量评分:70 keV_锐<100 kV_标<100 k V_锐<80 keV_锐(P<0.05),支架内再狭窄的诊断准确率:70 keV_锐(71.04%)<100 kV_标(86.19%)<100 kV_锐(91.27%)<80 keV_锐(95.8%),(χ^2=9.95,P=0.019),κ=0.743(P<0.05)。结论:80 keV_锐单色能量结合中等锐利迭代重建(B60f SAFIRE)成像有助于优化支架血管CTA的图像质量,提高ISR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色能量成像 锐利卷积核迭代重建 支架后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倪海真 吕和平 +1 位作者 潘乐门 虞冠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43-1445,共3页
目的:考察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在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来医院血管外科因患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接受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 目的:考察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在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来医院血管外科因患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接受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治疗,实验组接受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治疗,记录患者术后第1、3、6和12个月随访记录动脉再闭塞、再狭窄及不良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男女比、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和肢体缺血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病变部位、血管狭窄程度、主干闭塞率、治疗长度及植入支架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1月、3月、6月和12月再闭塞率和出血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在累计再狭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月,实验组在皮温、踝/肱指数、疼痛指数和溃疡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月,实验组在踝/肱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可有效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软坚饮 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 预防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对冠状动脉小血管长病变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狄佳 徐重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429-432,共4页
糖尿病为冠心病的高危险因素,经报道有879/6的糖尿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提示存在双支和3只的病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虽然是改善心肌供血、重建冠脉血流最为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为冠心病的高危险因素,经报道有879/6的糖尿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提示存在双支和3只的病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虽然是改善心肌供血、重建冠脉血流最为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支架术后再狭窄(in-stentrestenosis,ISR)仍为医学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 冠状动脉小血管长病变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后再狭窄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中医药干预思路与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常学辉 张良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95-1896,共2页
从历史沿革、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诊治等方面探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药干预思路,认为脏气亏虚是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病机之本,痰瘀阻络为本病机之标,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是防治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 从历史沿革、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诊治等方面探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药干预思路,认为脏气亏虚是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病机之本,痰瘀阻络为本病机之标,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是防治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基本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 中医药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
10
作者 施莹 钟泽仲 +2 位作者 杨子聪 薛焱 刘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701-3704,共4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与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支架植入后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因ACS行支架植入术并复查冠脉造影患者151例,计算冠脉狭窄程度将研究对象分为非ISR组和ISR组。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嗜酸性粒细...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与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支架植入后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因ACS行支架植入术并复查冠脉造影患者151例,计算冠脉狭窄程度将研究对象分为非ISR组和ISR组。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嗜酸性粒细胞与ISR存在相关性(P>0.05),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仍未发现两者存在相关性(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具有高血压病史(P=0.038)和既往心梗病史(P=0.032)的ACS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越高者ISR的风险可能增加。结论:具有高血压病史和既往心梗病史的ACS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ISR的风险存在相关性,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嗜酸性粒细胞 支架后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闭塞性疾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11
作者 曾涛 陈宇 +1 位作者 张心远 蔡伊凡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00-100,共1页
背景在肾内科疾病中,发现中心静脉长期/临时透析管植入术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中心静脉闭塞,导致透析血流量不足、静脉回流受阻等症状。中心静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将会严重影响肾脏患者临床治疗,甚至威胁其生命。目的为了探究中心静脉... 背景在肾内科疾病中,发现中心静脉长期/临时透析管植入术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中心静脉闭塞,导致透析血流量不足、静脉回流受阻等症状。中心静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将会严重影响肾脏患者临床治疗,甚至威胁其生命。目的为了探究中心静脉支架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与再狭窄的关系,本研究对支架术后的中心静脉再狭窄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了对照探究其再狭窄机理。方法建立10、12、14 mm支架管径撑开静脉后的血管支架模型,分别模拟了静脉支架置入术后的血液流动情况。结果数值模拟获得了中心静脉与血流动力学相关的特性参数的分布情况,分析了血管撑开后不同变化角度对血液流动的影响,探究了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支架远心端再狭窄的关系。研究发现,支架14 mm的血管低壁面切应力区域与血液回流区域最大,支架10 mm的受影响区域最小。在支架远心端贴近壁面处形成涡流场,其涡流强度与涡流区域随支架直径的撑开逐渐增大,且其涡流场只分布于壁面处。结论支架置入后会显著的改变血液流场,持续刺激静脉内膜,进而导致再狭窄,血液低流速与高回流是促进静脉内膜增生的主要因素。在支架置入选择支架管径时,应该尽量选择与血管管径匹配的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后再狭窄 力学参数 支架置入 静脉闭塞 中心静脉 力学分析 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效应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冒慧敏 史大卓 刘秀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9-364,共6页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及迁移是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支架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发生、发展中共同的病理过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及迁移是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支架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发生、发展中共同的病理过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一种强效的促有丝分裂剂,在VSMCs增殖及迁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PDGF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促进VSMCs增殖及迁移的机制研究新进展,特别是通过抑制该靶点对VSMCs增殖及迁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血管平滑肌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支架后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肢缺血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1
13
作者 钟奕滔 陈跃鑫 +1 位作者 刘志丽 李拥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7-490,共4页
急性下肢缺血是指病程小于或等于2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持续或突然急剧发生的肢体血流灌注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有报道急性下肢缺血的截肢率约为13%,死亡率接近10%。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动脉血栓形成和急性动脉栓塞。在所有的... 急性下肢缺血是指病程小于或等于2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持续或突然急剧发生的肢体血流灌注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有报道急性下肢缺血的截肢率约为13%,死亡率接近10%。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动脉血栓形成和急性动脉栓塞。在所有的急性下肢缺血的患者中,85%的患者是急性动脉血栓形成,15%的患者是急性动脉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缺血 病因 诊断 支架后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