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有损伤的支架内血栓形成机制研究
1
作者 王健 范振敏 叶霞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59-359,共1页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能够有效解决冠状动脉血管狭窄闭塞、心肌缺血等病症,缓解患者胸闷、胸痛等症状,但是术后依然面临血栓形成的现象。鉴于支架术后损伤和支架丝的存在从不同的方面影响...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能够有效解决冠状动脉血管狭窄闭塞、心肌缺血等病症,缓解患者胸闷、胸痛等症状,但是术后依然面临血栓形成的现象。鉴于支架术后损伤和支架丝的存在从不同的方面影响血栓的形成,因此本研究探讨了术后损伤和支架丝分别对于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构建耗散粒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多种因素作用下血小板的运动、黏附、活化和聚集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植入物和损伤的出现会显著改变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形态和大小,而且两者对支架立柱上游和下游的血栓形成影响存在差异。此外,随着内皮损伤区域程度的增加,损伤区域和支架所诱导所形成支架内血栓的体积都剧增。而且,高黏度的血小板将加速更大体积的稳固血栓形成。结论本研究区分了诱发支架术后血栓形成的两个原因的影响,为支架的置入策略和结构设计的优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血栓形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血管 内皮损伤 耗散粒子动力学 支架立柱 胸痛 植入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内血栓形成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梅 姜铁民 +11 位作者 田军 张建起 吴振军 陈少伯 赵鹏 董军亚 刘军翔 朱勇 赵季红 岳继华 梁国庆 柴晓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分析支架内血栓形成病例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原因。方法:收集自2007-04至2008-06的所有支架内血栓的患者,共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1例置入金属裸支架,其余11例均为药物涂层支架。分析入选病例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特征。... 目的:分析支架内血栓形成病例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原因。方法:收集自2007-04至2008-06的所有支架内血栓的患者,共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1例置入金属裸支架,其余11例均为药物涂层支架。分析入选病例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结果:12例患者中,亚急性血栓5例;晚期血栓4例;极晚期血栓3例。分析病变特点及血栓形成原因显示:在早期血栓形成的5例中4例为原发性支架贴壁不良、支架膨胀不良、未完全覆盖病变;1例为糖尿病、长病变、完全闭塞病变。在晚期和极晚期血栓形成的7例病例中3例因为停用了波立维;2例有支架内严重再狭窄;1例为正性重构、获得性贴壁不良;1例为糖尿病、小血管病变,且支架中段扩张不充分不除外贴壁不良的因素。结论:支架内血栓是金属裸支架和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后很少发生但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急性的支架内血栓可能与贴壁不良有关。晚期支架内血栓在病因学上是多因素的,主要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依从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金属裸支架 支架内血栓形成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内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郭志福 郑兴 秦永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568-571,共4页
药物洗脱支架(DES)在降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的有效性而被誉为里程碑式进展,但同时其安全性尤其是支架内血栓形成问题也一直是医家关注的焦点。DES血栓形成发生率至少不低于金属裸支架,且后果严重,绝大部分导致心肌梗死或死... 药物洗脱支架(DES)在降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的有效性而被誉为里程碑式进展,但同时其安全性尤其是支架内血栓形成问题也一直是医家关注的焦点。DES血栓形成发生率至少不低于金属裸支架,且后果严重,绝大部分导致心肌梗死或死亡。影响DES血栓形成的因素很多,其中提前中断抗血小板治疗是最强的危险因素,其他还有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分叉病变、多支或多处病变、长病变、女性、高龄以及支架膨胀不全和残余狭窄等。其根本原因在于DES延迟内皮化过程。药物洗脱支架(DES)在降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的有效性而被誉为里程碑式进展,但同时其安全性尤其是支架内血栓形成问题也一直是医家关注的焦点。DES血栓形成发生率至少不低于金属裸支架,且后果严重,绝大部分导致心肌梗死或死亡。影响DES血栓形成的因素很多,其中提前中断抗血小板治疗是最强的危险因素,其他还有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分叉病变、多支或多处病变、长病变、女性、高龄以及支架膨胀不全和残余狭窄等。其根本原因在于DES延迟内皮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脉分叉病变复杂策略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安全性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永曜 吴强 +4 位作者 杨天和 蒋清安 唐峰 谭洪文 张长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121-2122,共2页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技术和器械的进步,很多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已成为PCI术适应证,但对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采用复杂策略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in—stentthrombosis,ST)的并发症也随...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技术和器械的进步,很多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已成为PCI术适应证,但对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采用复杂策略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in—stentthrombosis,ST)的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并带来严重心血管事件后果,已成为介入心脏病学发展的巨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支架内血栓形成 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碟子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智慧 张晶 邢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血栓素B2(TXB2)水平的影响,阐明苦碟子注射液减少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发生的机制。方法: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血栓素B2(TXB2)水平的影响,阐明苦碟子注射液减少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发生的机制。方法: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20)给予苦碟子注射液,对照组(n=20)常规内科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6个月测定MMPs及TXB2,术后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及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再狭窄、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术)。结果:与术前比较,实验组、对照组PCI术后MMPs、TXB2水平均下降(P<0.05),术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实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可以降低PCI术后MMPs、TXB2水平及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提示苦碟子注射液发挥作用的靶点为MMPs和TX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血栓形成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京京 张晓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6-667,共2页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可查证的在院期间发生术后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通过针对性的术后观察,加强护理,治愈出院4例,放弃治疗离院1例。因此认为对PCI后患者加强术...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可查证的在院期间发生术后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通过针对性的术后观察,加强护理,治愈出院4例,放弃治疗离院1例。因此认为对PCI后患者加强术后针对性观察,加强护理能够提高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的存活率,为医生进一步治疗提供宝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付乃宽 曹月娟 +3 位作者 程爱娟 陈永利 卢凤民 许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3-493,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血栓形成 药物洗脱支架 临床分析 经冠状动脉造影 统计学差异 危险因素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肝素抵抗致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一例
8
作者 金汉 牛红霞 华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30-930,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1岁,因“劳力性胸痛一个月,加重9 h”入院。急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提示三支病变,左前降支(LAD)近端60%狭窄,中段100%狭窄,回旋支(LCX)中段60%狭窄,右冠脉(RCA)中段100%狭窄,可见血栓形成。
关键词 支架内血栓形成 急诊冠状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肝素抵抗 急性 劳力性胸痛 临床资料 三支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内血栓形成溶栓治疗一例
9
作者 王新高 董可辉 杨学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8期597-598,共2页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62岁,河北人,主因'发作性头晕12 d'收入院.患者于12 d前行走时突发头晕,伴视物旋转、大汗,症状持续约5 min后缓解,无视物成双,无头痛、呕吐及肢体麻木无力,无耳鸣及意识不清,遂未做任何治疗.8 d前,...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62岁,河北人,主因'发作性头晕12 d'收入院.患者于12 d前行走时突发头晕,伴视物旋转、大汗,症状持续约5 min后缓解,无视物成双,无头痛、呕吐及肢体麻木无力,无耳鸣及意识不清,遂未做任何治疗.8 d前,患者又出现头晕头昏、视物成双,看物体时为上下两个图像,症状持续5~6 min缓解,缓解后无其他不适.5 d前,患者再次出现头晕头昏,伴头痛,左额部持续性疼痛,非搏动性,可忍受,在当地医院进行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住院期间仍反复出现头晕头昏,1次/d,其中一次发作时伴左侧口周麻木、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每次发作均持续5 min左右缓解,缓解期无任何不适,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及睡眠良好,无发热及体重下降,大小便无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血栓形成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翩 王琰 李虹庆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6期625-629,共5页
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患者严重瘫痪甚至死亡.然而迄今为止,针对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仍没有统一的治疗方式.虽然有很多病例报道了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处理方法,但是仍缺少随机双盲试验或大... 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患者严重瘫痪甚至死亡.然而迄今为止,针对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仍没有统一的治疗方式.虽然有很多病例报道了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处理方法,但是仍缺少随机双盲试验或大型临床试验来证实其可靠性、安全性.在临床上,与手术操作相关的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是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最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抗血小板治疗不充分或停止抗血小板治疗、高凝状态、抗血小板药物抵抗也可导致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目前,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溶栓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颈动脉支架术、机械取栓或血栓抽吸治疗等均有报道,无论何种治疗方式,使患者快速获得血管再通是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支架内血栓形成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与支架内血栓形成 被引量:22
11
作者 Takeshi Kimura 刘兵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2期107-107,共1页
抗血小板治疗的中断对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对DES术后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尚未被充分的阐述。Takeshi Kimura等在日本的一项观察研究中(J-Cypherregistry),纳入了10778例置入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的患者,分析其2年的结果。对这些患者... 抗血小板治疗的中断对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对DES术后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尚未被充分的阐述。Takeshi Kimura等在日本的一项观察研究中(J-Cypherregistry),纳入了10778例置入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的患者,分析其2年的结果。对这些患者2年随访期间的抗血小板治疗资料进行收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涂层支架 支架内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治疗 支架术后 远期预后 术后患者 随访期间 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初次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长期临床预后:4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van Werkum JW Heestermans AA +1 位作者 de Korte FI 张闻多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4期336-336,共1页
本研究(Dutch Stent Thrombosis Registry)为一项多中心研究,纳入了2004年1月至2007年2月期间经造影确认的ST病例。本研究ST的定义根据ARC分类为明确的血栓形成。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分为急性(24h之内)、亚急性(24h~30d)、晚期(... 本研究(Dutch Stent Thrombosis Registry)为一项多中心研究,纳入了2004年1月至2007年2月期间经造影确认的ST病例。本研究ST的定义根据ARC分类为明确的血栓形成。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分为急性(24h之内)、亚急性(24h~30d)、晚期(30d~1年)和极晚期(1年以后)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血栓形成 经冠状动脉造影 临床分析 临床预后 初次 STENT 多中心研究 RC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内血栓形成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性
13
作者 赖雯苑 陈彩玲 +2 位作者 滕树恩 洪承路 黄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93-1795,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117例,其中29例确诊患OSAHS者为研究组,88例非OSAHS的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117例,其中29例确诊患OSAHS者为研究组,88例非OSAHS的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间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发生支架内血栓3例,比率为10.3%,明显高于对照组1例,比率1.1%(P=0.047)。结论:合并OSAHS的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OSAHS患者,OSAHS可能为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支架内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I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预测因子及临床意义
14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
关于二代药物涂层支架在所有ST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人群中安全性的资料很少.研究者利用EXAMINATION试验探讨SETMI患者1年支架内血栓形成(ST)的预测因子和临床意义。EXAMINATION试验是一个全因前瞻、1:1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依维... 关于二代药物涂层支架在所有ST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人群中安全性的资料很少.研究者利用EXAMINATION试验探讨SETMI患者1年支架内血栓形成(ST)的预测因子和临床意义。EXAMINATION试验是一个全因前瞻、1:1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依维莫司涂层支架(EES)与钴铬裸支架(BMS)在STEMI患者中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血栓形成 STEMI 临床意义 预测因子 患者 随机对照试验 药物涂层支架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及其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欧阳墉 欧阳雪晖 +1 位作者 张学军 王智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9-375,共7页
本文旨在使介入放射学科医师,特别是从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内科医师,对多种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s)及其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或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stent thrombosis,ST)发病率的功效有更多的认知。为此,通过... 本文旨在使介入放射学科医师,特别是从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内科医师,对多种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s)及其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或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stent thrombosis,ST)发病率的功效有更多的认知。为此,通过近期文献复习和研发产业/市场调研后,对第1代DESs并发ST的主要相关因素作了扼要的回顾性分析。继而,对近年来从技术革新和材料的更新/改进着手,成功研发出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的多种新一代DESs,包括支架平台材料和构型、载入药物、载体和载药技术的更新或改进等,依序以图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综合性阐述。此外,对生物全降解性DESs的研发和前景也作了简要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药物洗脱支架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 全降解性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似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术后Kounis综合征1例
16
作者 付明欢 龚海荣 +4 位作者 王爽 张小杰 阳喜喜 付美轲 李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0,共4页
库尼斯综合征(kunis syndrome,KS)主要表现为胸痛、心电图明显缺血变化的冠脉内局部炎症反应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Kounis综合征可导致患者反复发作心绞痛,诱发支架内血栓形成,导致心力衰竭、猝死,尽早识别有助于改善预后。
关键词 局部炎症反应 支架内血栓形成 嗜酸性粒细胞 胸痛 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 改善预后 心力衰竭 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精神异常1例报道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晓 李光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0-100,109,共2页
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穿刺点处出血、器官或脏器出血、高灌注综合征、血管栓塞、支架内血栓形成、消化道出血等,而出现精神异常者,国内未见有报道,国外报道亦仅是心脏支架术后。近来,有1例颈动脉及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出现精神异... 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穿刺点处出血、器官或脏器出血、高灌注综合征、血管栓塞、支架内血栓形成、消化道出血等,而出现精神异常者,国内未见有报道,国外报道亦仅是心脏支架术后。近来,有1例颈动脉及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出现精神异常,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支架 精神异常 植入术后 支架内血栓形成 高灌注综合征 脏器出血 常见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纵向变形与急性心肌梗死1例
18
作者 胡司淦 李辉 +1 位作者 陈耀 高大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36-1238,共3页
支架纵向变形(longitudinal stent deformation,LSD)是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的少见并发症,目前对其产生机制及临床预后仍不清楚。有研究显示LSD可能与冠状动脉血栓事件和支架内再狭窄有一定关系[1]。国内鲜见相关病例报道。本文报道1... 支架纵向变形(longitudinal stent deformation,LSD)是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的少见并发症,目前对其产生机制及临床预后仍不清楚。有研究显示LSD可能与冠状动脉血栓事件和支架内再狭窄有一定关系[1]。国内鲜见相关病例报道。本文报道1例2次心肌梗死患者,总结分析LSD产生的可能机制及干预策略,为临床处理提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纵向变形 血管内超声 心肌梗死 并发症 支架内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的研发现状和展望
19
作者 欧阳墉 王智勇 +1 位作者 欧阳雪晖 张学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6期426-429,共4页
近年来,在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stents,DESs)并发的支架内血栓形成(stentthrombosis,ST)的机制研究基础上,国内外研发产业为了防止血管再内皮化过程的延迟和减少ST的发生,特别是降低晚期sT(1atestentthrombosis,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辉 杨俊 +3 位作者 丁家望 李稳慧 李松 李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354-1358,共5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再狭窄等并发症影响了其远期疗效。血小板激活是PCI围手术期血栓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氯吡格雷作为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近年来多个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逐渐确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再狭窄等并发症影响了其远期疗效。血小板激活是PCI围手术期血栓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氯吡格雷作为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近年来多个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逐渐确立了其在PCI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再狭窄 支架内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