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
朱晨玉江
吕湛
朱法胜
王勇
黄永培
王天杰
杨伟宪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7
|
|
|
2
|
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危险因素的分析 |
马妍
宋刚
王旭
李龙
程磊
任小鲁
王亚冰
谌燕飞
华扬
焦力群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9
|
|
|
3
|
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
李杨
佟铸
谷涌泉
|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3
|
|
|
4
|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危险因素的分析 |
杨剑文
焦力群
缪中荣
李慎茂
朱凤水
凌锋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
2009 |
20
|
|
|
5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危险因素的分析 |
王冬梅
黄爽
刘志江
沈长银
石蓓
赵然尊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
6
|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
陈纪言
张励庭
罗建方
周颖玲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
2002 |
12
|
|
|
7
|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
胡健
沈卫峰
张建盛
张大东
张瑞岩
张宪
郑爱芳
|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
2001 |
2
|
|
|
8
|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病人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
印平
盖鲁粤
杜洛山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
2002 |
8
|
|
|
9
|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晚期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再次介入治疗的短期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 |
郑剑峰
郭婷婷
王勇
胡小莹
常越
田原
邱洪
窦克非
唐熠达
袁晋青
吴永健
颜红兵
乔树宾
徐波
杨跃进
高润霖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3
|
|
|
10
|
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
王路瑶
张露苗
李俊楠
杜廷海
|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
2021 |
32
|
|
|
11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再狭窄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赵新宇
朱良付
|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8
|
|
|
12
|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影响因素的分析 |
贺雄军
缪中荣
凌锋
华扬
李慎茂
朱凤水
吉训明
焦力群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
2008 |
25
|
|
|
13
|
应用超声随访颈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
唐旸烁
华扬
贾凌云
王力力
赵新宇
周瑛华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
2012 |
13
|
|
|
14
|
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效果及危险因素分析 |
姚晔
王巍
李琼
张文龙
王嵩
|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
15
|
冠心病患者药物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
蔡振东
胡凯
刘宗军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
16
|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
刘灵芝
侯翠红
刘恒亮
|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
17
|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预测因素分析 |
高静
刘寅
李玉茜
郑君毅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
18
|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相关因素的分析 |
赵福海
吕树铮
陈韵岱
金泽宁
宋现涛
陈欣
孟康
柳弘
田锐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19
|
颅外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围术期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 |
霍颖超
严家川
周华东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
2016 |
10
|
|
|
20
|
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成形)再狭窄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
崔涛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