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Damköhler数的支板稳定器贫油熄火分析方法研究
1
作者
赵庆军
贾鑫
+3 位作者
胡斌
石强
雒伟伟
赵巍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114,共10页
稳定器的贫油熄火边界预测对于燃烧室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展了支板稳定器的贫油熄火试验,得到了来流温度473~623 K,空气流速在60~130 m/s下的贫油熄火边界。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燃烧室的反应场和流场分布,分析了近熄火和稳定燃烧工...
稳定器的贫油熄火边界预测对于燃烧室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展了支板稳定器的贫油熄火试验,得到了来流温度473~623 K,空气流速在60~130 m/s下的贫油熄火边界。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燃烧室的反应场和流场分布,分析了近熄火和稳定燃烧工况时Damköhler数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流动时间尺度在不同燃油流量下变化不大,化学时间尺度随燃油流量的降低而增大,在近熄火时,Damköhler数大于1的区域为两条明显的带状分布,仅在剪切层保持较高水平,回流区难以加热剪切层的新鲜混气,导致最终熄火;基于CO质量分数确定的关键反应区与实际火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熄火工况下反应区内的平均Damköhler数在1左右波动,最大误差22%,证明基于Damköhler数的贫油熄火分析方法能够揭示贫熄特征,为解决实际熄火预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
支板稳定器
贫油熄火
关键反应区
剪切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燃油喷射方式对凹腔支板稳定器火焰传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容珲
刘玉英
+1 位作者
谢奕
刘广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46-2054,共9页
火焰稳定器的火焰传播性能对燃烧效率与燃烧室长度预测非常重要。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凹腔支板稳定器下游的温度分布及离子浓度分布规律,研究了燃油喷射位置、喷射角度及油气比对凹腔支板稳定器火焰传播性...
火焰稳定器的火焰传播性能对燃烧效率与燃烧室长度预测非常重要。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凹腔支板稳定器下游的温度分布及离子浓度分布规律,研究了燃油喷射位置、喷射角度及油气比对凹腔支板稳定器火焰传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来流温度900℃、马赫数0.2、值班油气比4×10-3及主流油气比2.8×10-3~6.8×10-3条件下,支板稳定器下游离子浓度分布趋势与温度分布趋势几乎相同,可同时用来预测火焰传播性能;值班供油位置越靠近稳定器前缘越有利于增强火焰传播性能;当主流油气比为2.8×10-3时,主流喷油位置更靠近稳定器前缘或者采用侧喷方式更有利于火焰传播;随着主流油气比增大至5×10-3~6.8×10-3,主流喷油位置远离稳定器前缘及顺喷方式拥有更加良好的火焰传播性能;喷射角度相同时,喷油位置显著影响油气比对火焰传播性能的影响;喷油位置相同时,改变燃油喷射角度,油气比对火焰传播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腔
支板稳定器
火焰传播
燃油喷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单支板火焰稳定装置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嘉然
李伟
+1 位作者
刘云鹏
颜应文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144,共10页
为提升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燃烧效率,以一体化加力燃烧室中支板火焰稳定器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提出了在尾沿带扰流叶片的支板火焰稳定器结构,并针对尾缘布置扰流叶片的支板和基准支板稳定器开展数值和实验研究,分析了两种支板结构在典...
为提升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燃烧效率,以一体化加力燃烧室中支板火焰稳定器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提出了在尾沿带扰流叶片的支板火焰稳定器结构,并针对尾缘布置扰流叶片的支板和基准支板稳定器开展数值和实验研究,分析了两种支板结构在典型工况下的流动特性。获得了不同工况下扰流结构对火焰形态、出口温度和出口烟气组分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对比基准支板,扰流支板尾缘附近产生了一系列小涡系结构,扰流支板后回流区面积显著增大,扰流叶片产生的径向速度梯度增强了支板后的湍流强度和涡量;但不同工况下扰流支板对总压恢复系数有一定的不利影响,最大降低了0.7%;(2)对比基准支板,扰流支板的火焰扩张比有显著提升,在高马赫数大油气比工况下的火焰扩张比优化效果更佳,最大提升率达到88.82%;(3)扰流支板具备提升火焰周向扩张的能力,使得燃烧高温区由集中分布转变为均匀分布;(4)扰流支板出口的CO_(2)浓度随着马赫数和油气比的增加而增大,沿高度方向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分布。O_(2)浓度的变化规律和分布情况与CO_(2)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力燃烧室
支
板
火焰
稳定器
扰流叶片
燃烧性能
火焰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支板-凹腔组合结构对煤油混合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宏宇
高峰
王应洋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9-102,共4页
为研究超声速燃烧室的混合特性,采用离散相模型对带有支板-凹腔组合结构的煤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凹腔长深比和凹腔后缘倾角变化对煤油混合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大长深比的凹腔构型增大了燃料的穿透深度,...
为研究超声速燃烧室的混合特性,采用离散相模型对带有支板-凹腔组合结构的煤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凹腔长深比和凹腔后缘倾角变化对煤油混合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大长深比的凹腔构型增大了燃料的穿透深度,拓宽了煤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混合效率增加。后缘倾角为30°的凹腔较后缘倾角为45°的凹腔更容易卷吸主流中的燃料,增加燃料与凹腔内气体的质量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燃烧室
支
板
-凹腔火焰
稳定器
混合效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Damköhler数的支板稳定器贫油熄火分析方法研究
1
作者
赵庆军
贾鑫
胡斌
石强
雒伟伟
赵巍
机构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轻型涡轮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航空宇航学院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114,共10页
文摘
稳定器的贫油熄火边界预测对于燃烧室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展了支板稳定器的贫油熄火试验,得到了来流温度473~623 K,空气流速在60~130 m/s下的贫油熄火边界。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燃烧室的反应场和流场分布,分析了近熄火和稳定燃烧工况时Damköhler数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流动时间尺度在不同燃油流量下变化不大,化学时间尺度随燃油流量的降低而增大,在近熄火时,Damköhler数大于1的区域为两条明显的带状分布,仅在剪切层保持较高水平,回流区难以加热剪切层的新鲜混气,导致最终熄火;基于CO质量分数确定的关键反应区与实际火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熄火工况下反应区内的平均Damköhler数在1左右波动,最大误差22%,证明基于Damköhler数的贫油熄火分析方法能够揭示贫熄特征,为解决实际熄火预测提供基础。
关键词
燃烧室
支板稳定器
贫油熄火
关键反应区
剪切层
Keywords
Combustor
Strut stabilizer
Lean blowout
Key reaction zone
Shear layer
分类号
V23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燃油喷射方式对凹腔支板稳定器火焰传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容珲
刘玉英
谢奕
刘广海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46-2054,共9页
基金
航空科学基金项目(2013ZB51014)
文摘
火焰稳定器的火焰传播性能对燃烧效率与燃烧室长度预测非常重要。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凹腔支板稳定器下游的温度分布及离子浓度分布规律,研究了燃油喷射位置、喷射角度及油气比对凹腔支板稳定器火焰传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来流温度900℃、马赫数0.2、值班油气比4×10-3及主流油气比2.8×10-3~6.8×10-3条件下,支板稳定器下游离子浓度分布趋势与温度分布趋势几乎相同,可同时用来预测火焰传播性能;值班供油位置越靠近稳定器前缘越有利于增强火焰传播性能;当主流油气比为2.8×10-3时,主流喷油位置更靠近稳定器前缘或者采用侧喷方式更有利于火焰传播;随着主流油气比增大至5×10-3~6.8×10-3,主流喷油位置远离稳定器前缘及顺喷方式拥有更加良好的火焰传播性能;喷射角度相同时,喷油位置显著影响油气比对火焰传播性能的影响;喷油位置相同时,改变燃油喷射角度,油气比对火焰传播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凹腔
支板稳定器
火焰传播
燃油喷射
数值模拟
Keywords
Cavity-basedstrutflameholder
Flame propagation
Fuel injection
Numericalsimulation
分类号
V231.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单支板火焰稳定装置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嘉然
李伟
刘云鹏
颜应文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出处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144,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J2019-Ⅲ-0004-0047)。
文摘
为提升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燃烧效率,以一体化加力燃烧室中支板火焰稳定器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提出了在尾沿带扰流叶片的支板火焰稳定器结构,并针对尾缘布置扰流叶片的支板和基准支板稳定器开展数值和实验研究,分析了两种支板结构在典型工况下的流动特性。获得了不同工况下扰流结构对火焰形态、出口温度和出口烟气组分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对比基准支板,扰流支板尾缘附近产生了一系列小涡系结构,扰流支板后回流区面积显著增大,扰流叶片产生的径向速度梯度增强了支板后的湍流强度和涡量;但不同工况下扰流支板对总压恢复系数有一定的不利影响,最大降低了0.7%;(2)对比基准支板,扰流支板的火焰扩张比有显著提升,在高马赫数大油气比工况下的火焰扩张比优化效果更佳,最大提升率达到88.82%;(3)扰流支板具备提升火焰周向扩张的能力,使得燃烧高温区由集中分布转变为均匀分布;(4)扰流支板出口的CO_(2)浓度随着马赫数和油气比的增加而增大,沿高度方向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分布。O_(2)浓度的变化规律和分布情况与CO_(2)相反。
关键词
加力燃烧室
支
板
火焰
稳定器
扰流叶片
燃烧性能
火焰特征
Keywords
Afterburner
Strut flameholder
Turbulence blade
Combustion performance
Flame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V231.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支板-凹腔组合结构对煤油混合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宏宇
高峰
王应洋
机构
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
出处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9-102,共4页
文摘
为研究超声速燃烧室的混合特性,采用离散相模型对带有支板-凹腔组合结构的煤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凹腔长深比和凹腔后缘倾角变化对煤油混合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大长深比的凹腔构型增大了燃料的穿透深度,拓宽了煤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混合效率增加。后缘倾角为30°的凹腔较后缘倾角为45°的凹腔更容易卷吸主流中的燃料,增加燃料与凹腔内气体的质量交换。
关键词
超声速燃烧室
支
板
-凹腔火焰
稳定器
混合效率
数值模拟
Keywords
supersonic combustor
strut and cavity flame-holder
mixture efficiency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Damköhler数的支板稳定器贫油熄火分析方法研究
赵庆军
贾鑫
胡斌
石强
雒伟伟
赵巍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燃油喷射方式对凹腔支板稳定器火焰传播性能的影响
张容珲
刘玉英
谢奕
刘广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型单支板火焰稳定装置燃烧性能研究
杨嘉然
李伟
刘云鹏
颜应文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支板-凹腔组合结构对煤油混合的数值分析
王宏宇
高峰
王应洋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