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萃取条件对支撑液膜法提取有机酸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秀芬
陶丽佳
+1 位作者
李溯
陈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8-151,共4页
采用支撑液膜法分离提取混合液中的有机酸,通过萃取工艺条件优化,探讨支撑液膜法提取有机酸的可行性。由疏水微滤膜组件、载体、有机溶剂和反萃取剂组成的支撑液膜体系可以有效实现有机酸的分离提取。气相色谱分析表明,当提取时间为360...
采用支撑液膜法分离提取混合液中的有机酸,通过萃取工艺条件优化,探讨支撑液膜法提取有机酸的可行性。由疏水微滤膜组件、载体、有机溶剂和反萃取剂组成的支撑液膜体系可以有效实现有机酸的分离提取。气相色谱分析表明,当提取时间为360min、给液相有机酸浓度为20g/L、载体体积浓度为10%及温度为30℃时,总有机酸提取率可达79.3%,较好实现了有机酸的同步提取和浓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液膜法
有机酸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萃取条件对支撑液膜法提取有机酸的影响
2
作者
李秀芬
陶丽佳
+1 位作者
李溯
陈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3,共4页
采用支撑液膜法分离提取混合液中的有机酸,通过反萃取工艺条件优化,探讨支撑液膜法提取有机酸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由疏水微滤膜组件、萃取剂、有机溶剂和反萃取剂组成的支撑液膜体系可以有效实现有机酸的分离提取。最佳反萃取条件为:提...
采用支撑液膜法分离提取混合液中的有机酸,通过反萃取工艺条件优化,探讨支撑液膜法提取有机酸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由疏水微滤膜组件、萃取剂、有机溶剂和反萃取剂组成的支撑液膜体系可以有效实现有机酸的分离提取。最佳反萃取条件为:提取时间为360 min,反萃取相pH值为9,反萃取剂为NaHCO3,反萃取剂质量浓度为20g/L,浓缩倍数为2.0。支撑液膜可以较好实现混合液中有机酸的同步提取和浓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液膜法
有机酸
提取率
微滤膜
反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支撑液膜从硫酸溶液中回收铟
被引量:
1
3
作者
R.Guerriero
张宝亮
《湿法冶金》
CAS
1989年第3期47-52,共6页
用支撑液膜(SLM)法从工业铜渣浸出液中回收铟(In),已进展到中间工厂规模(膜面积为0.5m^2)。本研究的目的是为进一步的扩大试验而收集初步试验结果,这些结果是评价支撑液膜法(主要与溶剂萃取技术比较)的经济可行性所必需的。 业已证明,...
用支撑液膜(SLM)法从工业铜渣浸出液中回收铟(In),已进展到中间工厂规模(膜面积为0.5m^2)。本研究的目的是为进一步的扩大试验而收集初步试验结果,这些结果是评价支撑液膜法(主要与溶剂萃取技术比较)的经济可行性所必需的。 业已证明,从含铜溶液中选择性地分离和浓缩In,支撑液膜技术是适宜的。In/Cu的分离因数值(10~4—10~6)和In的浓集因数值(400)都是很高的。通过膜的In通量(g/m^2·h)的数量级有利于与文献中报道的其它化学体系的值进行比较,而且认为对于从稀溶液中提取有价值金属(例如In)是有意义的。 关于液膜的寿命(研究中的一个最为关键的参数),对仅含Cu、In和H_2SO_4料液的研究结果表明,用来进行几周的中间工厂试验是足够的。通过对影响液膜稳定性原因的详细分析,可望能使膜的性能得到改进。在采用工业溶液的情况下,萃取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研究了影响这种行为的某些可能的原因,采用选择性更好的萃取剂,或许可使这个问题缩小到最低限度。在选择新萃取剂时,还要考虑到萃取剂与支撑体间可能的相互作用问题(这似乎是引起支撑体变质的原因)。试验中没有发现结垢现象。采用中间工厂试验设备获得的结果证实了台架试验所得到的结果。因此,在本研究阶段,放大效应显然是极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液膜法
硫酸溶
液
铟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膜技术处理低浓度放射性废水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
29
4
作者
高永
顾平
陈卫文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3-177,共5页
介绍了目前国外采用膜技术处理低浓度放射性废水 (LLLW )研究的情况。内容包括铁絮凝沉淀 超滤、水溶性多聚物过滤 (PF)、化学预处理 微滤法、电化学离子交换法 (EIX)、支撑液膜法 (SLMs)、膜蒸馏法 (MD)
关键词
膜技术
放射性废水
LLLW
废水处理
铁絮凝沉淀-超滤
水溶性多聚物过滤
化学预处理-微滤法
电化学离子交换法
支撑液膜法
膜蒸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萃取条件对支撑液膜法提取有机酸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秀芬
陶丽佳
李溯
陈坚
机构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环境生物技术研究室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8-151,共4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6AA06Z315)
文摘
采用支撑液膜法分离提取混合液中的有机酸,通过萃取工艺条件优化,探讨支撑液膜法提取有机酸的可行性。由疏水微滤膜组件、载体、有机溶剂和反萃取剂组成的支撑液膜体系可以有效实现有机酸的分离提取。气相色谱分析表明,当提取时间为360min、给液相有机酸浓度为20g/L、载体体积浓度为10%及温度为30℃时,总有机酸提取率可达79.3%,较好实现了有机酸的同步提取和浓缩。
关键词
支撑液膜法
有机酸
萃取
Keywords
supported liquid membranes
organic acid
extractio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TQ028.8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萃取条件对支撑液膜法提取有机酸的影响
2
作者
李秀芬
陶丽佳
李溯
陈坚
机构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3,共4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06Z315)
文摘
采用支撑液膜法分离提取混合液中的有机酸,通过反萃取工艺条件优化,探讨支撑液膜法提取有机酸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由疏水微滤膜组件、萃取剂、有机溶剂和反萃取剂组成的支撑液膜体系可以有效实现有机酸的分离提取。最佳反萃取条件为:提取时间为360 min,反萃取相pH值为9,反萃取剂为NaHCO3,反萃取剂质量浓度为20g/L,浓缩倍数为2.0。支撑液膜可以较好实现混合液中有机酸的同步提取和浓缩。
关键词
支撑液膜法
有机酸
提取率
微滤膜
反萃取
Keywords
supported liquid membranes
organic acid
the efficiency of the extraction hydrophobic polypropylene hollow fiber membrane
anti-extraction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支撑液膜从硫酸溶液中回收铟
被引量:
1
3
作者
R.Guerriero
张宝亮
出处
《湿法冶金》
CAS
1989年第3期47-52,共6页
文摘
用支撑液膜(SLM)法从工业铜渣浸出液中回收铟(In),已进展到中间工厂规模(膜面积为0.5m^2)。本研究的目的是为进一步的扩大试验而收集初步试验结果,这些结果是评价支撑液膜法(主要与溶剂萃取技术比较)的经济可行性所必需的。 业已证明,从含铜溶液中选择性地分离和浓缩In,支撑液膜技术是适宜的。In/Cu的分离因数值(10~4—10~6)和In的浓集因数值(400)都是很高的。通过膜的In通量(g/m^2·h)的数量级有利于与文献中报道的其它化学体系的值进行比较,而且认为对于从稀溶液中提取有价值金属(例如In)是有意义的。 关于液膜的寿命(研究中的一个最为关键的参数),对仅含Cu、In和H_2SO_4料液的研究结果表明,用来进行几周的中间工厂试验是足够的。通过对影响液膜稳定性原因的详细分析,可望能使膜的性能得到改进。在采用工业溶液的情况下,萃取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研究了影响这种行为的某些可能的原因,采用选择性更好的萃取剂,或许可使这个问题缩小到最低限度。在选择新萃取剂时,还要考虑到萃取剂与支撑体间可能的相互作用问题(这似乎是引起支撑体变质的原因)。试验中没有发现结垢现象。采用中间工厂试验设备获得的结果证实了台架试验所得到的结果。因此,在本研究阶段,放大效应显然是极小的。
关键词
支撑液膜法
硫酸溶
液
铟
回收
分类号
TF843.103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膜技术处理低浓度放射性废水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
29
4
作者
高永
顾平
陈卫文
机构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3-177,共5页
文摘
介绍了目前国外采用膜技术处理低浓度放射性废水 (LLLW )研究的情况。内容包括铁絮凝沉淀 超滤、水溶性多聚物过滤 (PF)、化学预处理 微滤法、电化学离子交换法 (EIX)、支撑液膜法 (SLMs)、膜蒸馏法 (MD)
关键词
膜技术
放射性废水
LLLW
废水处理
铁絮凝沉淀-超滤
水溶性多聚物过滤
化学预处理-微滤法
电化学离子交换法
支撑液膜法
膜蒸馏法
Keywords
low-level liquid radioactive waste (LLLW), actinide, membrane separation, polymer filtration (PF)
分类号
TL941.1 [核科学技术—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萃取条件对支撑液膜法提取有机酸的影响
李秀芬
陶丽佳
李溯
陈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反萃取条件对支撑液膜法提取有机酸的影响
李秀芬
陶丽佳
李溯
陈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用支撑液膜从硫酸溶液中回收铟
R.Guerriero
张宝亮
《湿法冶金》
CAS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膜技术处理低浓度放射性废水研究的进展
高永
顾平
陈卫文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