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短跑途中跑的支撑力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金发仓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29-32,共4页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短跑成绩与国外相比,差距还是较大的,其笔者认为原因之一是与短跑技术有关。过去的研究多偏重于分析时间和空间特征,对技术的动力结构研究得较少。现代短跑出现了多种类型的技术,从一般规律上认识这种现象与运动员的个...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短跑成绩与国外相比,差距还是较大的,其笔者认为原因之一是与短跑技术有关。过去的研究多偏重于分析时间和空间特征,对技术的动力结构研究得较少。现代短跑出现了多种类型的技术,从一般规律上认识这种现象与运动员的个体特点和用力特点有关。究竟各类型技术的动力结构有什么不同、是否合理我们还不甚了解。关于支撑时期最佳动力结构的定量标准问题就我们所掌握的材料来看,目前尚未解决。为了进一步研究分析短跑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结构
短跑途中跑
后蹬阶段
支撑时期
力分析
运动员
支撑
反作用力
研究分析
短跑技术
各类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季冰状路面与普通路面行走的步态分析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娄彦涛
王振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0,共5页
国内关于冰状路面行走的步态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相应的步态特征,查找冰状路面与普通路面行走在足底压力分布方面的差异,探索如何减小滑倒因素以及对防滑鞋的选择和设计,为冰状路面行走的步态分析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运用生物力学研...
国内关于冰状路面行走的步态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相应的步态特征,查找冰状路面与普通路面行走在足底压力分布方面的差异,探索如何减小滑倒因素以及对防滑鞋的选择和设计,为冰状路面行走的步态分析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运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对15名男性健康青年在冬季户外冰状路面无保护状态下的行走和普通路面的行走进行对比分析,对双脚支撑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冰状路面行走时双脚支撑时相和支撑时相较长,支撑的距离、复步长及足底压力中心纵轴最大距离较短,足跟着地时与地面夹角较小、踝关节角度较大、髋关节角度较小,足尖离地时与地面夹角较小、膝关节角度较大,足底足前区和足后区最大压力较小、离地腿足前区冲量较大、2个足区的压力变化率绝对值较小。应加强身体在矢状面的控制,在足尖离地瞬间,同侧躯干适当前倾,使人体重心投影处于支撑面内,增强行走的稳定性;加强着地腿的髋关节和踝关节的肌肉以及离地腿膝关节的肌肉的锻炼;选择和设计防滑鞋时要相应增大足跟部和足前部的鞋底面积,纹路相应加深,选用的材料相应较软且能吸收一定水分,此外,足跟部于足前部相比略有不同,足跟部的面积较大、纹路较浅及材料较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状路面
步态
双脚
支撑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短跑运动的摆动和转动技术与运动实践
被引量:
12
3
作者
王港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4-86,共3页
从“快速摆动”技术产生的过程 ,运动生物力学原理 ,在运动实践中的功效进行分析 ,以期加深教练员与运动员对此技术的理解。
关键词
田径
短跑
支撑时期
腾空
时期
摆动技术
转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短跑的起跑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太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3年第4期28-30,共3页
短跑同中长跑一样都是单支撑与腾空相交替的周期性运动,一个周期就是一个复步。运动员在跑进中经过两个时期:一是支撑时期——从脚着地至脚离地;二是腾空时期——从脚离地至另一脚着地。运动员在跑进中,身体重心移动的轨迹是有上下波动的。
关键词
短跑
运动员
腾空
时期
支撑时期
中长跑
周期性运动
重心移动
起跑器
加速度
单
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距离跑滚动式着地技术的生物力学探讨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栋
文学权
《中国体育科技》
1984年第31期28-32,共5页
近三十年来,跑跳技术都着眼于减小前支撑时期的制动作用和更好地保存水平速度这一课题上。如,五十年代短跑的踏蹬式发展到今天的摆动式;跳高技术从“制动性”起跳到“积极性”起跳;跳远技术从“穿套鞋式”踏板到“跑向空中”的起跳等等...
近三十年来,跑跳技术都着眼于减小前支撑时期的制动作用和更好地保存水平速度这一课题上。如,五十年代短跑的踏蹬式发展到今天的摆动式;跳高技术从“制动性”起跳到“积极性”起跳;跳远技术从“穿套鞋式”踏板到“跑向空中”的起跳等等,都说明了减小制动作用的重要性。而“滚动式”着地技术正继承和发展了五十年代中国长距离跑传统结构的前掌着地技术。它给现代长跑技术原理带来了新的变革。当前长距离跑的技术特点是重心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地技术
滚动式
长距离跑
五十年代
制动作用
小腿三头肌
人体重心
脚掌
技术特点
支撑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短跑途中跑的支撑力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金发仓
出处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29-32,共4页
文摘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短跑成绩与国外相比,差距还是较大的,其笔者认为原因之一是与短跑技术有关。过去的研究多偏重于分析时间和空间特征,对技术的动力结构研究得较少。现代短跑出现了多种类型的技术,从一般规律上认识这种现象与运动员的个体特点和用力特点有关。究竟各类型技术的动力结构有什么不同、是否合理我们还不甚了解。关于支撑时期最佳动力结构的定量标准问题就我们所掌握的材料来看,目前尚未解决。为了进一步研究分析短跑的技术。
关键词
动力结构
短跑途中跑
后蹬阶段
支撑时期
力分析
运动员
支撑
反作用力
研究分析
短跑技术
各类型技术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季冰状路面与普通路面行走的步态分析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娄彦涛
王振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
出处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0,共5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一般研究项目(项目编号:L2013442)
文摘
国内关于冰状路面行走的步态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相应的步态特征,查找冰状路面与普通路面行走在足底压力分布方面的差异,探索如何减小滑倒因素以及对防滑鞋的选择和设计,为冰状路面行走的步态分析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运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对15名男性健康青年在冬季户外冰状路面无保护状态下的行走和普通路面的行走进行对比分析,对双脚支撑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冰状路面行走时双脚支撑时相和支撑时相较长,支撑的距离、复步长及足底压力中心纵轴最大距离较短,足跟着地时与地面夹角较小、踝关节角度较大、髋关节角度较小,足尖离地时与地面夹角较小、膝关节角度较大,足底足前区和足后区最大压力较小、离地腿足前区冲量较大、2个足区的压力变化率绝对值较小。应加强身体在矢状面的控制,在足尖离地瞬间,同侧躯干适当前倾,使人体重心投影处于支撑面内,增强行走的稳定性;加强着地腿的髋关节和踝关节的肌肉以及离地腿膝关节的肌肉的锻炼;选择和设计防滑鞋时要相应增大足跟部和足前部的鞋底面积,纹路相应加深,选用的材料相应较软且能吸收一定水分,此外,足跟部于足前部相比略有不同,足跟部的面积较大、纹路较浅及材料较硬。
关键词
冰状路面
步态
双脚
支撑时期
Keywords
icy road
gait
double support phase
分类号
G804.6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短跑运动的摆动和转动技术与运动实践
被引量:
12
3
作者
王港
机构
首都体育学院科研处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4-86,共3页
文摘
从“快速摆动”技术产生的过程 ,运动生物力学原理 ,在运动实践中的功效进行分析 ,以期加深教练员与运动员对此技术的理解。
关键词
田径
短跑
支撑时期
腾空
时期
摆动技术
转动技术
Keywords
track
sprint
supporting period
flight period
swing techniques
rotating techniques
分类号
G822.1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短跑的起跑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太平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3年第4期28-30,共3页
文摘
短跑同中长跑一样都是单支撑与腾空相交替的周期性运动,一个周期就是一个复步。运动员在跑进中经过两个时期:一是支撑时期——从脚着地至脚离地;二是腾空时期——从脚离地至另一脚着地。运动员在跑进中,身体重心移动的轨迹是有上下波动的。
关键词
短跑
运动员
腾空
时期
支撑时期
中长跑
周期性运动
重心移动
起跑器
加速度
单
支撑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距离跑滚动式着地技术的生物力学探讨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栋
文学权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4年第31期28-32,共5页
文摘
近三十年来,跑跳技术都着眼于减小前支撑时期的制动作用和更好地保存水平速度这一课题上。如,五十年代短跑的踏蹬式发展到今天的摆动式;跳高技术从“制动性”起跳到“积极性”起跳;跳远技术从“穿套鞋式”踏板到“跑向空中”的起跳等等,都说明了减小制动作用的重要性。而“滚动式”着地技术正继承和发展了五十年代中国长距离跑传统结构的前掌着地技术。它给现代长跑技术原理带来了新的变革。当前长距离跑的技术特点是重心平,
关键词
着地技术
滚动式
长距离跑
五十年代
制动作用
小腿三头肌
人体重心
脚掌
技术特点
支撑时期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短跑途中跑的支撑力分析》
金发仓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冬季冰状路面与普通路面行走的步态分析研究
娄彦涛
王振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短跑运动的摆动和转动技术与运动实践
王港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谈短跑的起跑
吴太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长距离跑滚动式着地技术的生物力学探讨
李栋
文学权
《中国体育科技》
198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