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支撑布置形式对多重抗侧力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惠宽堂
沈艺超
史庆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3-818,共6页
多重抗侧力混合结构是通过楼板将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和混凝土芯筒连接起来协同工作的多重抗力体系.为了比较不同支撑布置形式对该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了5个方案的三维多重抗侧力混合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
多重抗侧力混合结构是通过楼板将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和混凝土芯筒连接起来协同工作的多重抗力体系.为了比较不同支撑布置形式对该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了5个方案的三维多重抗侧力混合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模分析.通过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支撑布置形式对结构变形的影响;基于能量反应的抗震性能分析,从结构整体滞回耗能占比和滞回耗能分配关系两个角度,分析了支撑布置形式对结构滞回耗能的影响.探讨支撑不同布置方式的优劣,为多重抗侧力结构体系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结构
支撑布置形式
时程分析
结构变形
滞回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限制屈曲支撑布置形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董作超
王洪岭
《山西建筑》
2010年第4期62-63,共2页
对12种不同支撑布置形式的6层、24层的6跨框架结构进行建模,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模态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得出了12种不同限制屈曲支撑布置方式的框架在地震波下的响应,考查不同竖向支撑形式对不同高度框架的抗震影响...
对12种不同支撑布置形式的6层、24层的6跨框架结构进行建模,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模态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得出了12种不同限制屈曲支撑布置方式的框架在地震波下的响应,考查不同竖向支撑形式对不同高度框架的抗震影响,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高层钢结构限制屈曲支撑的布置形式对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屈曲
支撑
支撑
的
布置
形式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损伤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如月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0年第4期346-354,共9页
为了研究防屈曲支撑对往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伤发展的影响,基于5榀不同跨度、不同支撑布置情况的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拟静力试验结果,开展了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地震损伤发展规律的研究分析。利用已有的地震损伤模型计算不...
为了研究防屈曲支撑对往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伤发展的影响,基于5榀不同跨度、不同支撑布置情况的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拟静力试验结果,开展了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地震损伤发展规律的研究分析。利用已有的地震损伤模型计算不同支撑形式下的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的损伤指标,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结构的损伤演化规律,并与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往复荷载作用下实际的性能演变和损伤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损伤模型,Gosain模型、Hwang模型及欧进萍模型能较为准确地反映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发展规律,可用于描述该类结构损伤演化,且对于不同的支撑形式,采用偏心支撑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加载后期损伤的发展较平缓,说明耗能梁段利用其塑性耗能有效延缓了结构的损伤发展,避免结构发生过早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损伤模型
防屈曲
支撑
混凝土框架
支撑布置形式
损伤指数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支撑布置形式对多重抗侧力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惠宽堂
沈艺超
史庆轩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出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3-818,共6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4JM7286)
文摘
多重抗侧力混合结构是通过楼板将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和混凝土芯筒连接起来协同工作的多重抗力体系.为了比较不同支撑布置形式对该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了5个方案的三维多重抗侧力混合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模分析.通过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支撑布置形式对结构变形的影响;基于能量反应的抗震性能分析,从结构整体滞回耗能占比和滞回耗能分配关系两个角度,分析了支撑布置形式对结构滞回耗能的影响.探讨支撑不同布置方式的优劣,为多重抗侧力结构体系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混合结构
支撑布置形式
时程分析
结构变形
滞回耗能
Keywords
mixed structure
braces layout forms
time history analysis
structural deformation
hysteretic energy
分类号
TU973.1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限制屈曲支撑布置形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董作超
王洪岭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山西建筑》
2010年第4期62-63,共2页
基金
江苏科技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基金(项目编号:101220228)
文摘
对12种不同支撑布置形式的6层、24层的6跨框架结构进行建模,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模态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得出了12种不同限制屈曲支撑布置方式的框架在地震波下的响应,考查不同竖向支撑形式对不同高度框架的抗震影响,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高层钢结构限制屈曲支撑的布置形式对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限制屈曲
支撑
支撑
的
布置
形式
抗震性能
Keywords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
support layout form
seismic behaviors
分类号
TU35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损伤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如月
机构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闽台合作土木工程技术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0年第4期346-354,共9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0J05185)
福建工程学院校科研发展基金项目(GY-Z18165)。
文摘
为了研究防屈曲支撑对往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伤发展的影响,基于5榀不同跨度、不同支撑布置情况的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拟静力试验结果,开展了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地震损伤发展规律的研究分析。利用已有的地震损伤模型计算不同支撑形式下的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的损伤指标,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结构的损伤演化规律,并与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往复荷载作用下实际的性能演变和损伤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损伤模型,Gosain模型、Hwang模型及欧进萍模型能较为准确地反映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发展规律,可用于描述该类结构损伤演化,且对于不同的支撑形式,采用偏心支撑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加载后期损伤的发展较平缓,说明耗能梁段利用其塑性耗能有效延缓了结构的损伤发展,避免结构发生过早破坏。
关键词
地震损伤模型
防屈曲
支撑
混凝土框架
支撑布置形式
损伤指数
拟静力试验
Keywords
seismic damage model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RC frame
layout of braces
damage index
pseudostatic test
分类号
TU375.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支撑布置形式对多重抗侧力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
惠宽堂
沈艺超
史庆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限制屈曲支撑布置形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董作超
王洪岭
《山西建筑》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损伤分析
刘如月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