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巷支护效果智能预测系统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马鑫民 向俊杰 +2 位作者 翟中华 陈莉影 杨雯清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7,共16页
针对深埋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巷支护设计难题,基于巷道支护、计算机开发、数值模拟二次开发等开展了交叉融合技术的研究。通过文献收集、问卷调查及现场调研的方法,建立了煤巷支护知识库,通过库内数据查找和规则推理机制为用户提供岩石力... 针对深埋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巷支护设计难题,基于巷道支护、计算机开发、数值模拟二次开发等开展了交叉融合技术的研究。通过文献收集、问卷调查及现场调研的方法,建立了煤巷支护知识库,通过库内数据查找和规则推理机制为用户提供岩石力学参数和支护方案参数;构建能满足多种地质条件、多种巷道类型、多种支护方案的数值模拟脚本,基于FLAC^(3D)内置语言开展二次开发技术的研究,建立了煤巷支护效果预测模型;运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开发煤巷支护效果预测系统,实现了煤巷支护效果预测的可视化、智能化;利用该系统对经典案例进行测试,并用决定系数R2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对该系统预测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其各指标的R^(2)均在0.8以上,MAPE值均在20%以下,都在合理范围之内该系统在巷道位移预测方面效果良好;系统在信湖煤矿818外风巷的工程实例的验证结果显示,其预测精度达到84%以上,能够为现场施工提供准确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支护 支护效果预测 二次开发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支护效果的ARMA预测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启月 陈亮 +1 位作者 范作鹏 许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2,共5页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建立了地下工程支护效果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将顶板累积垂直岩移量和锚杆轴力作为评价指标,提取监测数据趋势项及其平稳残差时序,对顶板支护效果进行预测。现场应用表明,ARMA模型预测的顶板累积垂直岩移...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建立了地下工程支护效果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将顶板累积垂直岩移量和锚杆轴力作为评价指标,提取监测数据趋势项及其平稳残差时序,对顶板支护效果进行预测。现场应用表明,ARMA模型预测的顶板累积垂直岩移量及锚杆轴力值与实测值相比,相对误差分别不超过3%和2%;与GA-BP神经网络法相比,ARMA模型预测结果的精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支护效果预测 时间序列分析 ARM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