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铬锻钢支承辊淬火数值模拟及工艺发展趋势
1
作者 韩涛 《大众标准化》 2024年第10期53-55,共3页
高铬锻钢支承辊是轧机的关键部件。首先在热处理领域,指出智能热处理是未来的核心技术;其次,聚焦热处理数值模拟(尤其是淬火过程的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淬火数值模拟技术理论、高铬锻钢支承辊淬火工艺、锻钢支承辊的新材料研究和各种关键... 高铬锻钢支承辊是轧机的关键部件。首先在热处理领域,指出智能热处理是未来的核心技术;其次,聚焦热处理数值模拟(尤其是淬火过程的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淬火数值模拟技术理论、高铬锻钢支承辊淬火工艺、锻钢支承辊的新材料研究和各种关键参数获取的试验研究四方面,对高铬锻钢支承辊淬火过程数值模拟国内外目前现状及发展趋势也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锻钢支承辊 淬火 数值模拟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焊修复合金支承辊的无损检测分析
2
作者 宋华南 《上海轻工业》 2024年第3期186-188,共3页
堆焊修复支承辊制作工艺复杂,尤其是高碳合金支承辊的修复工作,涉及多种材料的焊接。传统的堆焊支承辊无损检测方案无法有效检测到各个区域不同类型的缺陷,且检测中容易对轧辊问题产生漏判甚至误判,进而引发安全隐患,如带缺陷上机可能... 堆焊修复支承辊制作工艺复杂,尤其是高碳合金支承辊的修复工作,涉及多种材料的焊接。传统的堆焊支承辊无损检测方案无法有效检测到各个区域不同类型的缺陷,且检测中容易对轧辊问题产生漏判甚至误判,进而引发安全隐患,如带缺陷上机可能会造成剥落及断辊等恶性事故。某些选用的过渡材料焊接在成型后为奥氏体形态,与高碳母材和堆焊工作层组织的差异较大,且修复周期较长,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的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修复结果异常。对此,堆焊修复支承辊需要进一步研究采用有效的无损检测工艺进行检测,并制定系统的评定要求。文章对该类特殊堆焊修复支承辊无损检测的有效性及方案进行研究,以提高该类堆焊修复轧辊无损检测验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一步保证该类轧辊的修复质量和使用安全,以期为轧辊堆焊修复质量控制工艺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支承辊 无损检测 堆焊修复 结合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备组合式支承辊的四辊冷轧机辊系弹性变形数学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董永刚 苏玉龙 张岩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98-2303,共6页
为求解配备热装组合式支承辊的板带冷轧机辊系弹性变形,将辊套和辊芯进行分段离散,并考虑辊套装配凸度以及辊套与辊芯之间的弹性压扁,根据工作辊、辊套及辊芯之间的变形协调以及力平衡条件,采用影响函数法推导出热装组合式支承辊辊系弹... 为求解配备热装组合式支承辊的板带冷轧机辊系弹性变形,将辊套和辊芯进行分段离散,并考虑辊套装配凸度以及辊套与辊芯之间的弹性压扁,根据工作辊、辊套及辊芯之间的变形协调以及力平衡条件,采用影响函数法推导出热装组合式支承辊辊系弹性变形数学模型,并编程求解辊系弹性变形,分析不同弯辊力、窜辊量以及带材宽度对辊系弹性变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工作辊弯辊力和板宽度的增加,组合式支承辊辊间压扁产生由中间凸到中间凹的变化,且横向分布趋于均匀,随着工作辊窜辊量的增加,辊间压扁出现非对称分布,且非对称程度逐渐增大,窜辊量为100 mm时左右两端的辊间压扁差值超过30μm;弯辊力变化和窜辊量对组合式支承辊挠度的影响分别不超过0.7μm/(10×104N)和0.8μm/100 mm,带材宽度变化对挠度的影响达1.8μm/1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 支承辊 装配凸度 弹性压扁 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系数对支承辊次表层接触疲劳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大乐 秦晓峰 +1 位作者 谢里阳 吴琼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1-734,共4页
以正交剪应力作为滚动接触次表层疲劳损伤评价的临界应力,分析了摩擦系数对滚动接触次表层正交剪应力幅及应力比的影响规律.根据疲劳损伤累积理论及非对称循环应力幅修正公式,建立了支承辊次表层接触疲劳应力与寿命计算模型,用于评价支... 以正交剪应力作为滚动接触次表层疲劳损伤评价的临界应力,分析了摩擦系数对滚动接触次表层正交剪应力幅及应力比的影响规律.根据疲劳损伤累积理论及非对称循环应力幅修正公式,建立了支承辊次表层接触疲劳应力与寿命计算模型,用于评价支承辊次表层接触疲劳损伤.实例分析了摩擦系数对支承辊次表层接触疲劳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比及摩擦系数增大,支承辊的次表层接触疲劳损伤增大,因此,降低支承辊接触摩擦系数,可改善支承辊的疲劳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承辊 正交剪应力 次表层接触疲劳 摩擦系数 应力幅 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冷轧支承辊热装等效应力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永刚 朱志安 +1 位作者 苏玉龙 宋剑锋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2,共5页
为准确计算辊套和辊芯热装等效应力,首次给出了考虑辊套和辊芯尺寸、材料物理性能参数及过盈量影响的辊套和辊芯热装径向应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不同辊套厚度及过盈量条件下热装等效应力计算公式.为了验证该理论模型,用ANSYS软... 为准确计算辊套和辊芯热装等效应力,首次给出了考虑辊套和辊芯尺寸、材料物理性能参数及过盈量影响的辊套和辊芯热装径向应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不同辊套厚度及过盈量条件下热装等效应力计算公式.为了验证该理论模型,用ANSYS软件对组合式支承辊热装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辊套厚度、辊套和辊芯过盈量对结合面等效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过盈量及辊套厚度条件下,热装过程中周向应力约为径向应力的2倍;相同辊套厚度时,过盈量每增加0.1 mm,热装等效应力增大超过20 MPa;相同过盈量时,辊套厚度每增大100 mm,热装等效应力增大约2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装 支承辊 过盈量 套厚度 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制造大型热轧支承辊的堆焊层开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聂斌英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89,共7页
针对再制造大型热轧支承辊堆焊层的服役早期开裂现象,通过检测分析堆焊层硬度、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确定堆焊层开裂失效机制是低周接触疲劳破坏。由于堆焊层内残余奥氏体含量过多,马氏体相含量相对不足,堆焊金属低硬度、低强度,降低了... 针对再制造大型热轧支承辊堆焊层的服役早期开裂现象,通过检测分析堆焊层硬度、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确定堆焊层开裂失效机制是低周接触疲劳破坏。由于堆焊层内残余奥氏体含量过多,马氏体相含量相对不足,堆焊金属低硬度、低强度,降低了再制造热轧支承辊面堆焊层的抗接触疲劳性能。通过高温回火热处理促使堆焊层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调控辊面堆焊层亚稳相残余奥氏体和马氏体含量,提高再制造支承辊面硬度、强度,可有效避免服役期内再制造热轧支承辊面堆焊层开裂现象,从而提高再制造大型热轧支承辊的质量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大型热轧支承辊 堆焊层 残余奥氏体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端支承辊对带材截面形状的影响
7
作者 徐致让 《华东冶金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56-63,共8页
对四辊轧机锥端支承辊的使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一般带凸度的支承辊相比,带钢截面形状更为平直从而改善了产品质量。本文采用特殊的求解接触问题的有限单元法对辊系的变形进行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
关键词 锥端支承辊 截面形状 带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5支承辊接触疲劳损伤及其次表层组织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彦龙 吴琼 +1 位作者 秦晓峰 刘常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8-823,共6页
针对支承辊使用过程中的疲劳失效现象,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SEM)、显微压痕仪和X射线应力仪等对滚动接触疲劳前后Cr5支承辊钢次表层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支承辊在交变接触应力作用下发生接触... 针对支承辊使用过程中的疲劳失效现象,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SEM)、显微压痕仪和X射线应力仪等对滚动接触疲劳前后Cr5支承辊钢次表层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支承辊在交变接触应力作用下发生接触疲劳损伤,疲劳损伤最大值位于距表面约400μm的支承辊次表层.疲劳损伤引起支承辊次表层硬度升高,残余应力减小,耐腐蚀性增强.疲劳硬化层微观组织发生破碎,位错密度升高.在接触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支承辊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程度随着寿命比例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承辊 滚动接触疲劳 显微组织 疲劳硬化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承辊辊颈断裂失效分析
9
作者 卢守栋 侯兴慧 《新型工业化》 2020年第3期45-47,共3页
通过对支承辊辊颈断裂的断口形貌及止推环结构分析,确定该辊辊颈断裂原因为止推环与辊身、辊颈连接大R处形成干涉,在辊颈表面发生异常挤压磨损引发裂纹源,表面裂纹源进一步向内部扩展导致辊颈断裂。通过进一步优化止推环结构,避免与辊... 通过对支承辊辊颈断裂的断口形貌及止推环结构分析,确定该辊辊颈断裂原因为止推环与辊身、辊颈连接大R处形成干涉,在辊颈表面发生异常挤压磨损引发裂纹源,表面裂纹源进一步向内部扩展导致辊颈断裂。通过进一步优化止推环结构,避免与辊颈表面之间形成干涉,可减少或避免此类事故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承辊 颈断裂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支国产五米轧机支承辊在中国二重问世
10
《机电设备》 2009年第4期I0010-I0010,共1页
6月12日,中国二重生产的第一支5米轧机支承辊全部加工完毕,该支承辊直径2302毫米、总长11226毫米.交货重量226.4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支承辊,也是首支国产五米轧机支承辊。
关键词 支承辊 轧机 中国 国产 交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轧机支承辊辊面剥落原因与应对策略
11
作者 龙再祥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第13期52-53,共2页
本文对我厂1#轧机支承辊剥落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疲劳是导致支承辊剥落的主要原因。由于接触点应力集中导致辊面疲劳裂纹,疲劳裂纹持续发展最终导致剥落。
关键词 冷轧 支承辊剥落 疲劳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光机内压光辊的排列
12
作者 徐红霞 《中华纸业》 CAS 2015年第4期78-79,共2页
压光机的软辊具有弹性覆盖层或者说衬面。弹性覆盖层或者弹性衬面对于过度碾压频率和高温反应敏感,碾压大的线性力也剧烈挤压衬面。因此在高性能压光机(高线压、高温、高速)中使用两个软辊,这两个软辊共同与另外一个辊构成两个辊隙。... 压光机的软辊具有弹性覆盖层或者说衬面。弹性覆盖层或者弹性衬面对于过度碾压频率和高温反应敏感,碾压大的线性力也剧烈挤压衬面。因此在高性能压光机(高线压、高温、高速)中使用两个软辊,这两个软辊共同与另外一个辊构成两个辊隙。由于软辊承受较大的热负荷,辊隙存在不均匀性,粗节即使通过了前面的辊隙,也对后面的辊隙产生较大影响。压光机的布置如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光机 覆盖层 旋转轴线 性力 不均匀性 高温反应 作用面 热负荷 支承辊 调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含量对激光熔覆层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有政 刘帅 +1 位作者 李进宝 刘常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78,共4页
为满足不同支承辊再制造表面硬度需求,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将添加不同含量纯铁粉的铁基合金粉末材料熔覆到Cr5支承辊钢表面。研究了铁含量对熔覆层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材料设计成分条件下熔覆层的截面组织差异很小,均为鱼... 为满足不同支承辊再制造表面硬度需求,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将添加不同含量纯铁粉的铁基合金粉末材料熔覆到Cr5支承辊钢表面。研究了铁含量对熔覆层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材料设计成分条件下熔覆层的截面组织差异很小,均为鱼骨状枝晶和网状晶间组织。通过改变添加铁粉的量可以控制熔覆层中枝晶含量。随着合金粉末中铁含量增多,激光熔覆层截面硬度和耐磨性显著下降。添加50%(质量分数)纯铁粉的粉末材料可以制备出硬度约为480HV、耐磨性高于传统淬火工作层的激光熔覆层,可以满足Cr5支承辊再制造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铁含量 支承辊 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含量对激光熔覆层微结构及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有政 刘帅 +1 位作者 李进宝 刘常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51-1553,1558,共4页
为满足多种支承辊再制造表面硬度需求,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将添加不同比例纯镍粉的铁基合金粉末材料熔覆到Cr5支承辊钢表面,研究镍含量对熔覆层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材料设计成分条件下熔覆层的截面组织差异很小均为鱼骨状和... 为满足多种支承辊再制造表面硬度需求,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将添加不同比例纯镍粉的铁基合金粉末材料熔覆到Cr5支承辊钢表面,研究镍含量对熔覆层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材料设计成分条件下熔覆层的截面组织差异很小均为鱼骨状和网状枝晶组织.通过调整添加镍粉的量可以准确控制熔覆层的合金成分.随熔覆层中镍含量增多,熔覆层中奥氏体相显著增多,截面硬度显著下降.添加8%纯镍粉的粉末材料可以制备出硬度约为500 HV,可以满足Cr5支承辊再制造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镍含量 支承辊 微结构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式冷轧机振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闫晓强 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1-234,共4页
某钢铁公司引进德国SMS双机架可逆式冷轧机组,在轧制带钢过程中F2轧机发生了异常严重振动现象,导致带钢和支承辊表面上生成明暗振纹。通过现场综合测试、信号分析、理论研究与计算机仿真,确定了引起异常振动的原因。
关键词 冷轧机 异常振动 支承辊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侧隙的热轧机耦合振动特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广旭 包家汉 +2 位作者 孟祥帅 王智冲 李文豪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60,168,共6页
基于水平轧制力和垂直轧制力的关系,建立动态轧制力方程。并考虑支承辊和工作辊振动形式的不同、辊系与机架的摩擦、侧隙,建立热轧机水平-垂直分段非线性振动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入口轧件厚度变化引起的轧制力波动作为外扰激励施加到模... 基于水平轧制力和垂直轧制力的关系,建立动态轧制力方程。并考虑支承辊和工作辊振动形式的不同、辊系与机架的摩擦、侧隙,建立热轧机水平-垂直分段非线性振动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入口轧件厚度变化引起的轧制力波动作为外扰激励施加到模型中求解,分析侧隙、相位角、摩擦系数和入口轧件厚度变化量对轧机水平-垂直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入口轧件厚度变化量和消除侧隙可以减弱轧机振动;减小辊系与机架的摩擦系数可以减弱轧机在第一共振区的垂直振动;当水平振动滞后垂直振动45°时,轧机垂直振动第一共振区几乎消失。研究结果可为抑制轧机水平-垂直振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侧隙 轧件厚度 支承辊 摩擦 非线性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复卷机结构的技术改进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章书 《湖南造纸》 2015年第4期33-37,共5页
经历艰辛琢磨并实践了造纸复卷机的上引纸和下引纸运行线路的技术创新的结构改进,解决复杂实际技术问题的论述。
关键词 复卷机 上引纸 下引纸 支承辊 纵切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造纸复卷机结构的技术改造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文忠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18年第2期9-10,共2页
复卷机的出现,让成品纸的质量进一步加强,随着造纸机发展的突飞猛进,复卷机也得到了高速发展,新概念、新技术、新装备不断出现,使复卷机在造纸设备中地位不断提高。如今,复卷机以及在我国造纸企业中普及,将纸卷利用复卷机再加工成为造... 复卷机的出现,让成品纸的质量进一步加强,随着造纸机发展的突飞猛进,复卷机也得到了高速发展,新概念、新技术、新装备不断出现,使复卷机在造纸设备中地位不断提高。如今,复卷机以及在我国造纸企业中普及,将纸卷利用复卷机再加工成为造纸过程中必要的一环。文章对造纸复卷机结构的技术改造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卷机 压纸压力 调整机构 支承辊转矩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改进柔性的螺旋连接织物
19
作者 徐红霞 《中华纸业》 CAS 2018年第18期65-66,共2页
螺旋连接织物是由螺旋线圈的连接销、轴等相互连接形成的,因此,理论上接缝可以位于织物体中可移除连接销的任何位置。因接缝表现出与织物体其余部分相似的运行特征,可使纸品的周期性印痕最小化。但是,螺旋连接织物的生产是劳动密集且昂... 螺旋连接织物是由螺旋线圈的连接销、轴等相互连接形成的,因此,理论上接缝可以位于织物体中可移除连接销的任何位置。因接缝表现出与织物体其余部分相似的运行特征,可使纸品的周期性印痕最小化。但是,螺旋连接织物的生产是劳动密集且昂处的“接触”,因此常规的螺旋连接织物是极其稳定的。但是,如果干燥部中的支承辊或烘缸不相互平行,这种刚性则可能是有害的。然后这种斜向“弹性”的缺乏会导致螺旋连接织物的边缘上翘或导布不良,最终使织物的边缘在接触导板、框架等时损坏并最终导致过早更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线圈 连接销 织物 柔性 运行特征 最小化 周期性 支承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匀取料机运行问题分析与技术改进
20
作者 王学军 张发忠 《冶金丛刊》 2015年第2期46-48,共3页
提高取料机可靠性运行的相关改造,主要是针对整车大梁下挠扭曲变形严重、斗轮系统支承辊频繁损坏、大车行走机构不同步这些瓶颈环节进行攻关、探讨,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通过对整车大梁进行校正调整、改造斗轮系统支承辊、改造大车行走... 提高取料机可靠性运行的相关改造,主要是针对整车大梁下挠扭曲变形严重、斗轮系统支承辊频繁损坏、大车行走机构不同步这些瓶颈环节进行攻关、探讨,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通过对整车大梁进行校正调整、改造斗轮系统支承辊、改造大车行走机构等一些列措施,实现了取料机整车运行可靠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料机 大梁下挠 斗轮体支承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