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竹蝗属(Ceracris Walker)的支序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许升全 蒋国芳 郑哲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以黄脊雷蓖蝗为外群,选择20个形态性状对竹蝗属10个种(亚种)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并据此探讨了其区系形成.结果表明:竹蝗属可以分为长翅和短翅两个类群,短翅类群包括蒲氏竹蝗、黑翅竹蝗和思茅竹蝗;形态分类中归为短翅类群的贺氏竹蝗... 以黄脊雷蓖蝗为外群,选择20个形态性状对竹蝗属10个种(亚种)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并据此探讨了其区系形成.结果表明:竹蝗属可以分为长翅和短翅两个类群,短翅类群包括蒲氏竹蝗、黑翅竹蝗和思茅竹蝗;形态分类中归为短翅类群的贺氏竹蝗是长翅类群中的一个高度特化的种类;中国的西南地区是竹蝗属的分布中心,同时也是其起源和物种分化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蝗属 生物地理学 支序系统学 系统发育关系 形态性状 区系形成 黑翅竹蝗 形态分类 分布中心 西南地区 物种分化 类群 外群 亚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境内部分更新世哺乳动物群的支序系统学分析及生物年代学推断 被引量:3
2
作者 董为 刘文晖 白炜鹏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81,共15页
在中国境内有很多地点产出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为哺乳动物演化、生物年代学、古生态学、古环境学、古动物地理学等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在生物年代学方面,动物群组合面貌和绝灭率曾经是用来推断动物群年龄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 在中国境内有很多地点产出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为哺乳动物演化、生物年代学、古生态学、古环境学、古动物地理学等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在生物年代学方面,动物群组合面貌和绝灭率曾经是用来推断动物群年龄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根据Brainerd-Robinson法则对动物群的二元相似性系数进行排序,通过二元相似性系数确定动物群的古老系数判断动物群的年代顺序等方法。而二元相似性系数的确定取决于一个种类在一个动物群中的存在与否,类似于支序系统学中性状矩阵的建立是根据一个特征在一个种类中存在与否那样。因此本文尝试使用支序系统学方法来研究动物群之间的演化关系,选择了一些经过二元相似性系数排序的动物群进行支序系统学分析,将这些结果与使用其他生物年代学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合一些动物群绝对年龄的测年成果,对那些尚未进行绝对年龄测年的动物群进行年龄推断,得出的绝对年龄如下:辽宁大连的古龙山动物群为16~20 ka;辽宁本溪的山城子动物群为20~30 ka;安徽东至人遗址的华龙洞动物群为150~400 ka;河南南召人遗址的杏花山动物群为150~400 ka;陕西洛南人遗址的东河动物群为500~700 ka;湖北郧西人遗址的白龙洞动物群为500~850 ka;湖北郧县的梅铺动物群为500~850 ka;广西田东人遗址的么会洞动物群为1.2~1.8 Ma;广西柳城巨猿洞动物群为1.2~1.5 Ma;内蒙古赤峰初头朗动物群为1.6~1.9 Ma;安徽繁昌人字洞动物群为1.9~2.4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更新世 哺乳动物群 支序系统学 生物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蝗属部分种类染色体性状的支序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升全 刘志斌 郑哲民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0-73,共4页
运用支序系统学分析程序Hennig86V1.5对我国分布的稻蝗属(OxyaServ.)的部分种类的染色体性状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不同染色体相对长度的方差和各种染色体异染色质的相对含量,确定各染色体相对长度相等,不含异... 运用支序系统学分析程序Hennig86V1.5对我国分布的稻蝗属(OxyaServ.)的部分种类的染色体性状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不同染色体相对长度的方差和各种染色体异染色质的相对含量,确定各染色体相对长度相等,不含异染色质的种类为假想的最原始种类,从而确定性状的极性和状态.结果表明,在研究的7种蝗虫中,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最原始,上海稻蝗(Oxyashanghaiensis)和无齿稻蝗(Oxyaadentata)的相似程度最大,黄股稻蝗(O.flavevemura)、双带稻蝗(O.bicin-gula)和小稻蝗(O.intricata)相似,山稻蝗(O.agavisa)最进化,这与形态学的分类结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蝗属 染色体性状 支序系统学 蝗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序系统学的中国蓟马科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庆玲 冯纪年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160,共9页
蓟马科Thripidae昆虫是重要的经济害虫之一,到目前为止,我国蓟马科的分类还比较混乱,亟需对其系统分类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NWAFU)、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IZCAS)和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SCAU)检视... 蓟马科Thripidae昆虫是重要的经济害虫之一,到目前为止,我国蓟马科的分类还比较混乱,亟需对其系统分类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NWAFU)、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IZCAS)和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SCAU)检视的实证标本,运用支序系统学的方法对中国蓟马科59属的系统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探讨了科内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蓟马科是一个单系群,但蓟马亚科Thripinae不是一个单系群;棍蓟马亚科Dendrothripinae和针蓟马亚科Panchaetothripinae亲缘关系较近,且互为姐妹群;绢蓟马亚科Sericothripinae的分类地位应降一级,作为蓟马亚科内的一个族或一个属团;针蓟马族Panchaetothripini的分类地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蓟马科 系统发育 支序系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序生物地理学方法的发展和应用 I:方法的发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许升全 郑哲民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7-92,共6页
论述支序生物地理学方法发展的过程 ,从最简单的累进原则开始 ,经过隔离分化生物地理学、删减区域支序图法、祖先种的地图法 ,发展出了比较成熟并且有相应软件支持的组成成分分析、Brooks简约分析和特有性的简约性分析方法 .有一些方法... 论述支序生物地理学方法发展的过程 ,从最简单的累进原则开始 ,经过隔离分化生物地理学、删减区域支序图法、祖先种的地图法 ,发展出了比较成熟并且有相应软件支持的组成成分分析、Brooks简约分析和特有性的简约性分析方法 .有一些方法虽然已经形成 (如 :数量化的组成成分分析 ) ,但还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 .通过分析几种方法的应用情况评价了支序生物地理学方法意义和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序系统学 生理地理学 删减区域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柽麦蛾属支序生物地理学研究(鳞翅目:麦蛾科)
6
作者 李志强 李后魂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7-261,共15页
基于对世界柽麦蛾属昆虫外部形态和外生殖器的形态学研究, 选择了66个性状演变系列, 通过PAUP*4b10软件对柽麦蛾属51种昆虫进行了支序系统学分析。分析结果认为 heluanensis 种团并不是一个单系群, 柽麦蛾属被重新作了7个种团的划分。... 基于对世界柽麦蛾属昆虫外部形态和外生殖器的形态学研究, 选择了66个性状演变系列, 通过PAUP*4b10软件对柽麦蛾属51种昆虫进行了支序系统学分析。分析结果认为 heluanensis 种团并不是一个单系群, 柽麦蛾属被重新作了7个种团的划分。在支序系统学分析的基础上, 柽麦蛾属昆虫的14个地理分布区域等级关系被重建, 显示出古地中海地区复杂的历史, 同时说明在该属分布格局中扩散事件客观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麦蛾科 柽麦蛾属 支序系统学 生物地理学 种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管蓟马亚科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基于形态和生物学数据 被引量:1
7
作者 党利红 乔格侠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3-373,共11页
基于对国家动物博物馆、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国家昆虫标本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德国森根堡博物馆、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台湾农业试验所的所有灵管蓟马亚科物种玻片标本的检视,本研究选取了88个形态特征和1个生物学特征,以蓟马科的... 基于对国家动物博物馆、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国家昆虫标本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德国森根堡博物馆、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台湾农业试验所的所有灵管蓟马亚科物种玻片标本的检视,本研究选取了88个形态特征和1个生物学特征,以蓟马科的花蓟马Franklinnell aintonsa,以及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管蓟马亚科Phlaeothripinae的波密滑管蓟马Liothrips bomiensis和黄角滑管蓟马L.citricornis为外群,灵管蓟马亚科Idolothripinae 27属29种作为内群,建立了形态特征矩阵,依据最大简约法,利用TNT v1.1软件重建了灵管蓟马亚科属间的系统发育树,结果中灵管蓟马族的单系性得到了支持,与Mound and Palmer(1983)的结论一致;但臀管蓟马族Pygothripini并非单系,该结果与Buckman等(2013)基于分子数据的研究结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管蓟马亚科 形态数据 支序系统学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瓣蝇类分类、系统发育及演化 被引量:5
8
作者 闫利平 裴文娅 张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7-768,共12页
有瓣蝇类(Calyptratae)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四大超适应辐射类群之一的双翅目(Diptera),占双翅目已知物种多样性的近20%。有瓣蝇类分布广泛,生物学习性极为多样,在维系生态系统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媒介、法医、传粉和天敌昆虫学研... 有瓣蝇类(Calyptratae)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四大超适应辐射类群之一的双翅目(Diptera),占双翅目已知物种多样性的近20%。有瓣蝇类分布广泛,生物学习性极为多样,在维系生态系统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媒介、法医、传粉和天敌昆虫学研究领域的热点类群,也是探究双翅目系统演化及其成功适应辐射的关键类群。为了还原有瓣蝇类的演化历史,许多著名昆虫学者先后对该类昆虫开展过不同层面的研究。有瓣蝇类的单系性得到了普遍支持,并被分为3个总科——虱蝇总科(Hippoboscoidea)、蝇总科(Muscoidea)和狂蝇总科(Oestroidea),其中单系的狂蝇总科与多系的蝇总科聚为一支,再与虱蝇总科成为姐妹群。在科级阶元水平,蝠蝇科(Streblidae)(虱蝇总科)、花蝇科(Anthomyiidae)(蝇总科)、丽蝇科(Calliphoridae)(狂蝇总科)、邻寄蝇科(Rhinophoridae)(狂蝇总科)等类群的单系性仍有待验证,且新的科仍在不断被建立[如粉蝇科(Polleniidae)、乌鲁鲁蝇科(Ulurumyiidae)],因此,有瓣蝇类科级系统发育关系仍不十分明晰。已有研究对虱蝇总科虱蝇科(Hippoboscidae)、蝠蝇科、蛛蝇科(Nycteribiidae),蝇总科蝇科(Muscidae)、粪蝇科(Scathophagidae),狂蝇总科麻蝇科(Sarcophagidae)、狂蝇科(Oestridae)胃蝇亚科(Gasterophilinae)的演化历史进行研究,明确了起源与扩散、寄主转移、取食策略等关键生物学习性的演化历史。但由于部分关键类群生活史信息的缺失,以及尚未有效解决的系统发育关系,有瓣蝇类演化历史仍有许多待解之谜。本文综述了有瓣蝇类分类、系统发育及演化研究进展,是在系统学研究进入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时代后对该类群相关研究进展的首次全面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翅目 有瓣蝇类 分类学 系统发育学 支序系统学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 演化历史 适应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蚊科昆虫分类及区系研究历史和现状概述 被引量:22
9
作者 付文博 陈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2-138,共17页
蚊科昆虫是最重要的医学昆虫类群,是人类最致命的动物杀手。准确的蚊虫分类鉴定是媒介蚊虫基础研究和控制的基础。蚊科现代分类学研究起自于林奈1758年对库蚊属Culex种类的记述,200多年来,已定名的种类日渐增多,分类系统已基本成形。本... 蚊科昆虫是最重要的医学昆虫类群,是人类最致命的动物杀手。准确的蚊虫分类鉴定是媒介蚊虫基础研究和控制的基础。蚊科现代分类学研究起自于林奈1758年对库蚊属Culex种类的记述,200多年来,已定名的种类日渐增多,分类系统已基本成形。本文在系统地编制了蚊科昆虫的世界名录和地理分布记录的基础上,概述了世界范围内蚊科昆虫的分类研究历史,属级及以上类群的分类系统、种类及其生物学研究现状,并作了初步讨论和展望。目前,全球已知蚊虫41属201亚属3 573种,其中我国已知20属63亚属419种。按蚊亚科(Anophelinae)被认为是蚊科内单系类群,包括按蚊属Anopheles、白蚊属Bironella和沙蚊属Chagasia 3属11亚属489种。其中,按蚊属已知476种,占按蚊亚科已知种97%,是疟疾的单一传播媒介。库蚊亚科(Culicinae)被认为是一个复系类群,共计11族38属190亚属3 084种,系统发育关系尚未解决。伊蚊族(Aedini)、库蚊族(Culicini)、煞蚊族(Sabethini)和蓝带蚊族(Uranotaeniini)是其中的较大族,分别拥有1 262,800,432和270种。特别是库蚊属Culex、伊蚊属Aedes和曼蚊属Mansonia的许多种类是非常重要的医学媒介昆虫。在所有这些蚊虫种中,东洋区的种类最多,达1 075种;其次为新热带区(951种),非洲区(798种),澳洲区(542种),古北区(251种);新北区分布种类最少,有196种,不少种类跨区分布。这些信息有助于对世界范围内蚊科昆虫分类和分布现状的整体了解。由于隐存种(cryptic species)广泛存在,实际种数应是已定名种数的3~5倍。蚊科昆虫的系统分类对于蚊科昆虫的准确鉴定、基础生物学及蚊媒病传播机制研究、媒介蚊虫及蚊媒病控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蚊科昆虫的分类、系统发育和区系仍是急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科 系统分类学 支序系统学 系统发育 区系分布 媒介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