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支农财政政策的新改革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鲁俊辉
-
机构
唐山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
-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4期12-12,15,共2页
-
文摘
主要针对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支农财政政策展开深入研究,主要提出了几点完善可行的建议,比如创新财政扶持农业发展模式;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加强数字农业建设,调整农业供给结构;结合绿色生态视角,构建农业补贴政策等,促进农业迅速转型和升级,将财政支农政策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顺应农业供给侧改革趋势,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改革
支农财政政策
财政举措
-
分类号
F812.8
[经济管理—财政学]
F3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支农财政、技术进步偏向的农田利用碳排放效应研究
被引量:17
- 2
-
-
作者
吴伟伟
-
机构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7-84,共8页
-
基金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要素错配下支农财政政策的绩效评价与优化研究"(JJ182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的技术路线
+1 种基金
区域实现及政策工具选择"(2015AZD070)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201808360288)
-
文摘
研究目的:识别农田利用方式转型期支农财政、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及其交互作用对农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评价支农财政和农业技术进步的环境效率,提出减排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构建农田利用碳排放强度指标,通过估计核密度函数揭示其区域分布,基于加入交互项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核心变量对农田利用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单位播种面积农田利用碳排放均值逐年增加,区域差异扩大;单位产值农田利用碳排放均值逐年减小,区域差异缩小;支农财政倾向于提高农田利用碳排放强度,效果与种植结构相关;与资源禀赋耦合的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具有减排效应,并有利于降低支农财政的促排效果,该交互作用亦与种植结构相关。研究结论:支农财政政策应关注由其产生的环境压力,通过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推动与资源禀赋相耦合的农业技术进步等途径促进农田利用碳减排,充分考虑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区域差异,提高政策的精准性。
-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田利用碳排放强度
支农财政政策
农业技术进步偏向
交互效应
固定效应模型
-
Keywords
land use
the intensity of carbon emission from farmland use
fiscal support to agriculture
technical-biased progress
interactive effect
fixed effect model
-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