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及机制——以流动性释放和支付便利性为机制变量
1
作者 郑晓栩 熊兴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1-44,共4页
本文选择2017-2023年作为研究阶段,以我国31个省区市作为研究对象,以“金融发展程度”为门槛变量,选取“流动性释放”“支付便利性”为机制变量,构建模型,探究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论如下:互联网金... 本文选择2017-2023年作为研究阶段,以我国31个省区市作为研究对象,以“金融发展程度”为门槛变量,选取“流动性释放”“支付便利性”为机制变量,构建模型,探究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论如下:互联网金融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动态门槛效应,互联网金融因其所利用的生产要素存在着一定的规模经济,在超过一定程度后,其边际成本趋近于零,从而对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出一种边际递增的趋势。互联网金融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以及提高居民网购频次来促进城镇居民消费,即互联网金融可以提高居民的家庭负债收益比率,减轻其流动性资产不足的融资限制;互联网金融为居民提供便利的支付环境,增加家庭的网购频次,进而推动消费水平提升。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互联网金融对城镇居民的消费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在三个地区它们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其中东部地区明显大于中部和西部,西部地区的影响程度相对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居民消费 金融发展程度 流动性释放 支付便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支付对城镇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赛娜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6,共4页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为研究基础,通过机理分析和变量构建,实证分析移动支付对城镇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移动支付可以显著促进城镇家庭旅游消费水平的提升,且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为研究基础,通过机理分析和变量构建,实证分析移动支付对城镇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移动支付可以显著促进城镇家庭旅游消费水平的提升,且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次,从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来看,移动支付可以通过提升支付便利性,进而对家庭旅游消费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移动支付对青年家庭旅游消费影响最大,其次为中年家庭、再次为老年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支付 城镇家庭 旅游消费 支付便利 CF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会促进家庭体育消费吗?——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3
作者 徐泰平 陈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0,共10页
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对我国居民消费模式与消费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基于CHFS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体育消费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能显著促进家庭体育消费,且在经过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 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对我国居民消费模式与消费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基于CHFS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体育消费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能显著促进家庭体育消费,且在经过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支付便利性的提升是互联网使用促进家庭体育消费的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体育消费的促进作用在“家中无老人”、高等受教育水平以及使用程度较低的家庭中更为显著,而对使用程度高的家庭,互联网使用则会抑制其体育消费。因此,政府部门应从持续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现有移动支付服务与风险防范体系,深入挖掘不同家庭体育消费潜力等方面加快互联网使用与家庭体育消费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体育消费 互联网使用 支付便利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民营企业成长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林 王燕霞 郑强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88,共13页
数字普惠金融是促进民营企业成长进而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本文基于2011—2020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541家创业板上市民营企业的匹配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民营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其作... 数字普惠金融是促进民营企业成长进而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本文基于2011—2020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541家创业板上市民营企业的匹配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民营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以有效促进民营企业成长;分指数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缓解融资约束、提高支付便利性,进而促进民营企业成长。经过一系列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促进民营企业成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东部地区、非制造业民营企业和中小微民营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支付便利性两个渠道发挥作用。对于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民营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这一个渠道发挥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对非制造业民营企业成长的边际效应大于制造业民营企业,对中小微民营企业成长的边际效应大于大型民营企业。本文为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对于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民营企业 技术创新 融资约束 支付便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外溢视域下数字金融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机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振宇 徐超 陈昱州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80,共10页
通过构建数字金融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理论模型,推导出数字金融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机制,并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1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地理与经济距离嵌套矩阵下的空间杜宾模型(SDM),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影响城... 通过构建数字金融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理论模型,推导出数字金融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机制,并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1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地理与经济距离嵌套矩阵下的空间杜宾模型(SDM),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水平对本市城镇居民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城市城镇居民消费有一定的负向影响;数字金融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三大机制城镇居民收入、金融服务覆盖率和支付便利性,均通过实证检验,且三大机制传导过程都伴随着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结论可以为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居民消费扩容提质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普惠金融 数字经济 居民收入 居民消费 金融服务 支付便利 空间外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普惠金融水平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张正平 石红玲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102,共10页
在国家大力鼓励"双创"和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下,从普惠金融视角揭示金融服务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微观影响机制对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普惠金融理论框架,从信贷、商业保险、第三方支付三个维度衡量了家... 在国家大力鼓励"双创"和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下,从普惠金融视角揭示金融服务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微观影响机制对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普惠金融理论框架,从信贷、商业保险、第三方支付三个维度衡量了家庭普惠金融水平,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建立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家庭普惠金融水平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普惠金融水平对家庭创业决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农村家庭的影响更大;家庭普惠金融水平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拥有中低财富水平的家庭受信贷可得性的影响更大,在风险厌恶水平居中的家庭中保险覆盖面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在金融基础设施落后的农村地区支付便利性的促进作用则更明显。上述结论表明,提升家庭普惠金融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均有助提升家庭创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普惠金融水平 家庭创业决策 信贷可得性 支付便利 保险覆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了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检验 被引量:105
7
作者 张彤进 蔡宽宁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39,共9页
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是提升国内市场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内容,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扩宽金融服务广度,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利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 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是提升国内市场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内容,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扩宽金融服务广度,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利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并考虑内生性问题后,实证评估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论仍然成立。第二,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支付速度、扩大其信贷规模以及降低农民预防性储蓄三种路径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其中,信贷规模渠道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积极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在缩小城乡居民享受型消费差距以及发展型消费差距上的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支付便利 信贷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发展与城乡家庭债务风险差异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正平 任康萍 谭秋云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93,共14页
数字金融的蓬勃发展正深刻地影响着家庭经济行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数字金融发展在给家庭带来“数字红利”的同时,也很可能导致家庭债务风险的累积。因此,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运用面板... 数字金融的蓬勃发展正深刻地影响着家庭经济行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数字金融发展在给家庭带来“数字红利”的同时,也很可能导致家庭债务风险的累积。因此,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城乡家庭债务风险的影响差异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首先,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债务风险具有正向影响,且与城镇家庭相比,其对农村家庭债务风险的影响更大。其次,数字金融发展对中西部地区、金融素养低和收入差距高的农村家庭债务风险的影响更大。最后,数字金融发展通过提升家庭信贷可得性和家庭支付便利性从而加剧了家庭债务风险,且与城镇家庭相比,其对农村家庭债务风险的影响更大。上述结论对于防范城乡家庭债务风险和推进我国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发展 城乡家庭债务风险 信贷可得性 支付便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