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夏季PM_(2.5)中二次有机物的研究
1
作者 赖玮 杨永琼 +5 位作者 李黎 代东决 余志祥 莫恒勤 蒲金国 邓仕槐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97-207,共11页
采用混合溶剂提取、N,O-双(三甲硅醚)-三氟乙酰胺(BSTFA)衍生化预处理和GC/MS分析技术,对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自然保护区PM2.5中的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进行了定量检测,探讨了研究区域内气溶胶中异戊二烯、α-/β-蒎烯光氧化产物、β-石竹... 采用混合溶剂提取、N,O-双(三甲硅醚)-三氟乙酰胺(BSTFA)衍生化预处理和GC/MS分析技术,对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自然保护区PM2.5中的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进行了定量检测,探讨了研究区域内气溶胶中异戊二烯、α-/β-蒎烯光氧化产物、β-石竹酸及小分子羧酸和的浓度水平与变化规律,并讨论了有机物占有机碳(OC)的比值。结果表明,24 h PM2.5中,异戊二烯光氧化产物、α-/β-蒎烯光氧化产物和β-石竹酸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1.2、16.1和1.7 ng/m3;苹果酸和2-羟基戊二酸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2.4 ng/m3和4.9 ng/m3。OC和元素碳(E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0.3μg/m3和5.9μg/m3。异戊二烯氧化产物、α-/β-蒎烯氧化产物及β-石竹烯氧化产物对OC的贡献率分别为1.63%、0.34%和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 二次有机物 异戊二烯光氧化产物 α- β-蒎烯光氧化产物 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教育实践模式
2
作者 李欢 杨永琼 +2 位作者 李贵能 杨晓翠 向镜如 《广东园林》 202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为推动国内自然保护地的自然教育系统发展,采用实地调查、资料查阅、采访等方法,探究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实践模式。该保护区具备开展自然教育所需的区位、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等优势,通过开展场馆建筑类、户外场所... 为推动国内自然保护地的自然教育系统发展,采用实地调查、资料查阅、采访等方法,探究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实践模式。该保护区具备开展自然教育所需的区位、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等优势,通过开展场馆建筑类、户外场所类、路线步道类等5类设施设备建设,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专业团队建设,打造“攀枝花苏铁乐园”自然学堂的自然教育品牌,以及开展广泛宣传,逐步构建了“设施+制度+人员+品牌+宣传”的自然教育体系,其中形成的7个大类、37个门类原创课程体系成为保护区自然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实践,保护区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形成“四区三径”的自然教育功能区划格局,自然教育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得到提升。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保护区在基础设施、制度规范、课程开发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对展馆进行规划布展、编制实用性强的精品课程和教材等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苏铁 自然保护区 自然教育 环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开发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赖启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642-11644,共3页
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得出该区生态旅游开发应采取"抓住机遇,乘势发展"的战略,并提出发挥优势、打造精品,完善自身、克服劣势,工旅协调、互促共赢,政府主导... 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得出该区生态旅游开发应采取"抓住机遇,乘势发展"的战略,并提出发挥优势、打造精品,完善自身、克服劣势,工旅协调、互促共赢,政府主导、重塑形象,整合资源、培育市场,多方着手、提升竞争力等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SWOT分析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现状
4
作者 李辽 沈孝清 +3 位作者 林华杰 黄金亮 陈永健 张迪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8期125-129,共5页
通过对广东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省级自然保护区2054种野生维管植物分析发现,十二度水保护区共记录有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1科64属101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为仙湖苏铁(Cycas szechuanensis)和南方红豆杉(Taxus ch... 通过对广东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省级自然保护区2054种野生维管植物分析发现,十二度水保护区共记录有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1科64属101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为仙湖苏铁(Cycas szechuanensis)和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它们均属于裸子植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8科36属52种,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4科5属7种,裸子植物5科6属7种,被子植物19科25属38种;属于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有6科9属10种。十二度水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多样,种质资源丰富,在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上有重要意义,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调查结果可为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珍稀濒危植物 仙湖苏铁 南方红豆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曲纹紫灰蝶的危害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余志祥 邓晓燕 +6 位作者 杨永琼 潘晶 马书云 粱丽 郭晓祥 李贵能 王永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2期117-118,121,共3页
本文研究了在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专一取食攀枝花苏铁叶片造成危害的曲纹紫灰蝶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结果表明,毒死蜱1 200倍液可全部杀死曲纹紫灰蝶幼虫,防效较好。
关键词 攀枝花苏铁 曲纹紫灰蝶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砺见真彩 人间草木心——记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主任杨永琼
6
作者 张学敏 《绿色中国》 2023年第13期36-38,共3页
1996年11月,平凡的一天,杨永琼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第一次步入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门。彼时,攀钢石灰石矿还在保护区红线范围内开采矿石,炮声隆隆,灰尘弥漫,保护区的边界处不断有钢渣倾倒出来,堆成了一座座小山。晚上,这... 1996年11月,平凡的一天,杨永琼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第一次步入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门。彼时,攀钢石灰石矿还在保护区红线范围内开采矿石,炮声隆隆,灰尘弥漫,保护区的边界处不断有钢渣倾倒出来,堆成了一座座小山。晚上,这里仿佛处于远古与现实的交汇点:远处倾倒的高温钢渣映红了半边天,仿佛史前世界的火山喷发;近处攀枝花苏铁铁骨铮铮,扎根于岩石中,如持戈问苍穹的战士般默默无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苏铁 石灰石矿 火山喷发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交汇点 半边天 钢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银瓶嘴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群落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谭观朱 冯志坚 +2 位作者 何仲坚 郑洲翔 赵俊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123,共3页
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在银瓶嘴自然保护区1 600 m2样方中有维管植物60科88属99种.种子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区类型为主,占83.95%.群落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层.乔木层鼠刺Itea chinensis的重要... 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在银瓶嘴自然保护区1 600 m2样方中有维管植物60科88属99种.种子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区类型为主,占83.95%.群落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层.乔木层鼠刺Itea chinensis的重要值最大,为35.05%;灌木层中苏铁蕨的重要值最大,为38.61%.说明苏铁蕨在群落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铁 群落特征 银瓶嘴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群落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曾思金 马定文 +6 位作者 廖远芳 林伟通 王盼 刘强 洪文君 朱慈佑 庄雪影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8-13,共6页
广东惠东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粤东山区,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是保护区内主要的国家级保护植物之一。应用样方调查法,分析该保护区内苏铁蕨种群所在群落的结构特点。在面积为1200 m2的样方中,共记录了维管植物89种,隶属于47科71... 广东惠东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粤东山区,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是保护区内主要的国家级保护植物之一。应用样方调查法,分析该保护区内苏铁蕨种群所在群落的结构特点。在面积为1200 m2的样方中,共记录了维管植物89种,隶属于47科71属,以热带和亚热带分布型为优势;林冠层以鼠刺、大头茶和阿丁枫等为优势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较为丰富,但磷素贫乏;在高郁闭度林冠下生长的苏铁蕨种群生活力较弱。基于研究结果,探讨了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种群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了促进该区苏铁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铁蕨群落 种群生活力 土壤肥力 可持续发展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苏铁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生命表与生存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志文 谢双喜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4期50-56,共7页
通过调查分析及重要值计算,得出贵州苏铁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森林群落类型及所处的演替阶段.引入生存函数S(t)、积累死亡率函数F(t)、死亡密度函数f(t)、危险率函数λ(t)4个生存分析函数项目,对森林群落进行优势种群生存分析.结果表明,该... 通过调查分析及重要值计算,得出贵州苏铁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森林群落类型及所处的演替阶段.引入生存函数S(t)、积累死亡率函数F(t)、死亡密度函数f(t)、危险率函数λ(t)4个生存分析函数项目,对森林群落进行优势种群生存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群落处在演替初期和中期,且幼龄树所占比例较大;优势种存活曲线除化香、榉树、木荷和任豆属于Deevey-Ⅲ型外,其余优势种存活曲线均属于Deevey-Ⅱ型,优势种群死亡率曲线与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优势种群均呈现第6和第7龄级之后死亡率较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表 生存分析 森林群落 优势种群 贵州苏铁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望谟苏铁自然保护区气候生态资源
10
作者 穆彪 胡明亮 +1 位作者 张莉 毛亚昆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7-69,72,共4页
为了解贵州望谟苏铁自然保护区的气候生态资源,对贵州望谟苏铁自然保护区气候生态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年日照数为1 362.3-1 526.0 h,年日照率为31%-34%,年太阳总辐射为3 942.5-4 222.3 MJ/m2;年均温为15.1-20.5℃,≥10℃... 为了解贵州望谟苏铁自然保护区的气候生态资源,对贵州望谟苏铁自然保护区气候生态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年日照数为1 362.3-1 526.0 h,年日照率为31%-34%,年太阳总辐射为3 942.5-4 222.3 MJ/m2;年均温为15.1-20.5℃,≥10℃的持续日数达287-313 d,≥10℃的积温为6 076.1-6 859.8℃;年降雨量为1 063.7-1 391.9 mm。该地区是野生贵州苏铁和兰花的天然小生境,同时具有较高的自然景观游览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铁 自然保护区 太阳辐射 气温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那佐苏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
11
作者 艾彩霞 姚志勇 +1 位作者 郭兴帅 凌成利 《花卉》 2023年第10期145-147,共3页
通过野外调查、采集标本、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西那佐苏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共有28科56属66种。种类最多的是菊科、茄科、大戟科,约占总数的37.87%。入侵植物生活型中以草本植物居多,共计有47... 通过野外调查、采集标本、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西那佐苏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共有28科56属66种。种类最多的是菊科、茄科、大戟科,约占总数的37.87%。入侵植物生活型中以草本植物居多,共计有47种,约占总数的71.21%。原产地分布中产于美洲有47种,约占总数的71.21%。危害程度较严重的有破坏草、鬼针草、飞机草、空心莲子草。综上结果,一方面要将保护区内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掌握清楚,另外,还需要根据入侵植物的分布特点归纳准确,另外,针对入侵植物的潜在隐患风险,提出加强监测、检疫、风险评价等防治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那佐苏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外来入侵植物 物种种类 危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植物生存状况及保护建议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昌洪 涂俊超 +3 位作者 王昌梅 赵云勇 董洪进 蒋波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2期75-79,153,共6页
采取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植物资源现状展开全面调查。结果表明:轿子山共有保护植物35种,新增发现国家Ⅱ级保护植物云南梧桐、箭叶大油芒和西藏杓兰;珍稀濒危植物喜马拉雅红豆杉从原有7株增至13株;攀... 采取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植物资源现状展开全面调查。结果表明:轿子山共有保护植物35种,新增发现国家Ⅱ级保护植物云南梧桐、箭叶大油芒和西藏杓兰;珍稀濒危植物喜马拉雅红豆杉从原有7株增至13株;攀枝花苏铁的种群数量通过人工扩繁和野外监测进一步增加,其他保护植物的生存状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基于此,提出建立健全管护机构、各管理部门有效配合、适时开展本底资源调查等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植物 攀枝花苏铁 喜马拉雅红豆杉 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枝花苏铁保护得力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振杰 《国土绿化》 2002年第3期22-22,共1页
在我国四川省攀枝花市的西部,紧邻城区的后山上生长着23万余株举世称奇的攀枝花苏铁。它们年年开花,雌雄竟放,与四川的恐龙、熊猫一起被誉为“巴蜀三宝”。 苏铁也称铁树,是生长于2.7亿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经第四纪冰川浩劫后在地球上保... 在我国四川省攀枝花市的西部,紧邻城区的后山上生长着23万余株举世称奇的攀枝花苏铁。它们年年开花,雌雄竟放,与四川的恐龙、熊猫一起被誉为“巴蜀三宝”。 苏铁也称铁树,是生长于2.7亿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经第四纪冰川浩劫后在地球上保留下来的,原始天然分布的种群非常有限,故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对于研究古生物、古地理、古气候,特别是种子植物的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于1999年8月批准苏铁类植物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苏铁 苏铁类植物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年年开花 种子植物 古气候 第四纪冰川 四川省攀枝花 野生植物 古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枝花苏铁类群的种子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郝云庆 莫旭 +1 位作者 余志祥 杨永琼 《四川林业科技》 2011年第6期28-33,共6页
苏铁是一类起源古老而孑遗的裸子植物,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所保护的攀枝花苏铁Cycas pan-zhihuaensis,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纬度最高,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野生苏铁种群。攀枝花苏铁群落共有物种82科253属318种;珍稀濒危植物... 苏铁是一类起源古老而孑遗的裸子植物,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所保护的攀枝花苏铁Cycas pan-zhihuaensis,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纬度最高,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野生苏铁种群。攀枝花苏铁群落共有物种82科253属318种;珍稀濒危植物除攀枝花苏铁外,还有云南梧桐Firmiana major、栌菊木Nouelia insignis和龙棕Trachycarpus nana。区系组成以热带性质为主,尤以泛热带为多。单种科、单种属和寡种属占绝对优势,表现出区系明显的古老性和残遗性现象。干热河谷区系特征明显,金沙江干热河谷特有种和标志种占到总种数的近1/3。一些残遗种或其后裔的起源和发生背景与古地中海有密切关系。结合当地的丰富的苏铁类植物和种子蕨化石植物群的发现,可以初步推断攀枝花苏铁群落是这些古生代类型的延续,其植物区系起源古老。该地区应是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化中心,也很可能就是世界苏铁植物重要的起源与发展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苏铁 植物区系 地理成分 珍稀濒危植物 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蜀之宝”攀枝花苏铁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阁 《广西林业》 2017年第8期46-48,共3页
5月中旬到攀枝花市采访,市林业局孙局长建议笔者有时间去看看苏铁,说攀枝花苏铁与自贡恐龙、平武大熊猫并列为“巴蜀之宝”。
关键词 攀枝花苏铁 攀枝花 林业局 大熊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枝花苏铁愈伤诱导研究
16
作者 夏九成 彭超 刘应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1期15131-15132,共2页
[目的]对攀枝花苏铁愈伤组织的诱导进行研究。[方法]利用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生长素2,4-D与细胞分裂素6-BA对攀枝花苏铁羽叶诱导愈伤的影响情况,并寻找恰当的激素浓度配比。[结果]攀枝花苏铁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2.0 mg/L 6... [目的]对攀枝花苏铁愈伤组织的诱导进行研究。[方法]利用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生长素2,4-D与细胞分裂素6-BA对攀枝花苏铁羽叶诱导愈伤的影响情况,并寻找恰当的激素浓度配比。[结果]攀枝花苏铁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2.0 mg/L 6-BA+1.5 mg/L 2,4-D;经方差分析,发现攀枝花苏铁形成愈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2,4-D的浓度及2,4-D和6-BA间的相互作用,而6-BA的单独作用对愈伤的形成虽有一定影响,但达不到显著水平。[结论]为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攀枝花苏铁资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苏铁 愈伤诱导 方差分析 2 4-D 6-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枝花苏铁珊瑚根共生放线菌鉴定及共生体养分吸收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玉倩 陈健鑫 +4 位作者 郑艳玲 王芳 马焕成 王国娟 伍建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52,共9页
【目的】攀枝花苏铁是生长在干热河谷地区植被稀少土壤贫瘠的石质山地的一类古老植物。攀枝花苏铁的侧根特化为发达的珊瑚状根,提高了攀枝花苏铁根系对养分的利用,本研究旨在探明珊瑚状根内共生放线菌的种类及其对养分吸收的影响。【方... 【目的】攀枝花苏铁是生长在干热河谷地区植被稀少土壤贫瘠的石质山地的一类古老植物。攀枝花苏铁的侧根特化为发达的珊瑚状根,提高了攀枝花苏铁根系对养分的利用,本研究旨在探明珊瑚状根内共生放线菌的种类及其对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对原生地攀枝花苏铁珊瑚状根内放线菌进行分离培养,通过16S rRNA基因进行分子鉴定;将内生放线菌接种到无菌砂培苏铁苗根系,经18 m共生培养后,通过石蜡切片观察珊瑚状根内放线菌的定殖位置,并利用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及同位素示踪法探究氮素的吸收形式。【结果】珊瑚状根共生放线菌TB-6、TB-7和TB-10分别为Streptacidiphulus griseoplanus、Streptomyces spororaveu和S. xanthophaeus;共生培养后的无菌苏铁苗均能够形成珊瑚状根,石蜡切片显示放线菌定殖于根的外皮层和内皮层细胞中,证明它们与攀枝花苏铁形成共生体,没有共生的无珊瑚根形成;共生后的无菌苏铁苗根系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增加,氮素的积累量增加最为显著,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接种放线菌后形成珊瑚状根的苏铁苗吸收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比例从1:1.3增加至1:2.03,表明接种放线菌能增加对铵态氮的吸收。【结论】原生地攀枝花苏铁能与放线菌形成珊瑚状根共生体,选择性吸收土壤中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铵态氮,共生体通过提高苏铁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与利用,使得攀枝花苏铁能在干热河谷长期稳定地生存,本研究为攀枝花苏铁的保护繁育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苏铁 珊瑚状共生体 放线菌 氮素吸收 同位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河谷不同树龄攀枝花苏铁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玉倩 陈健鑫 +3 位作者 郑艳玲 王芳 马焕成 伍建榕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3-209,共7页
攀枝花苏铁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残遗树种,为适应干热河谷气候,攀枝花苏铁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建立特殊的共生体系。选用不同树龄的攀枝花苏铁为研究对象,采集攀枝花苏铁根系及根际土壤样品,采用醋酸墨水染色... 攀枝花苏铁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残遗树种,为适应干热河谷气候,攀枝花苏铁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建立特殊的共生体系。选用不同树龄的攀枝花苏铁为研究对象,采集攀枝花苏铁根系及根际土壤样品,采用醋酸墨水染色法观察根系的AMF定殖情况并计算定殖率;同时采用湿筛沉淀法对AMF孢子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攀枝花苏铁AMF的种类、多样性及与树龄的关系。结果表明,14年生、8年生和3年生攀枝花苏铁根系AMF定殖率分别为36.13%、28.54%、21.10%;根际土壤AMF孢子密度分别为16.02、14.13、13.3个·g^(-1),形态学鉴定到6属22种,分别为球囊霉属(Glomus)、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s)、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和硬囊霉属(Sclerocystis),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为优势属,相对多度分别为56.91%和28.23%。分子生物学鉴定到3属6种,分别为近明球囊霉(C.claroideum)、明球囊霉(G.clarum)、缩球囊霉(G.constrictum)、无梗囊霉属(A.srobiculata)、黑球囊霉(G.melanosporum)和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统计分析表明,AMF定殖率与AMF孢子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是0.8739,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研究为攀枝花苏铁的保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苏铁 丛枝菌根真菌(AMF)多样性 树龄 菌根定殖率 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叶苏铁和攀枝花苏铁对冰冻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志宁 马焕成 郑艳玲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6-173,共8页
以叉叶苏铁和攀枝花苏铁为材料,比较2种苏铁的抗冻性,并探究其生理生化机制。结果表明:叉叶苏铁和攀枝花苏铁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0.15℃和-2.05℃。冰冻处理后,叉叶苏铁的叶绿素含量比CK降低,但攀枝花苏铁的比CK升高;2种苏铁光合效... 以叉叶苏铁和攀枝花苏铁为材料,比较2种苏铁的抗冻性,并探究其生理生化机制。结果表明:叉叶苏铁和攀枝花苏铁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0.15℃和-2.05℃。冰冻处理后,叉叶苏铁的叶绿素含量比CK降低,但攀枝花苏铁的比CK升高;2种苏铁光合效率均比CK下降,丙二醛含量均比CK升高,但叉叶苏铁变化幅度更大;2种苏铁的抗氧化酶活性均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叉叶苏铁可溶性糖含量较CK下降,攀枝花苏铁的较CK升高,但2种苏铁脯氨酸含量均比CK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胁迫 叶绿素 荧光参数 抗氧化酶 渗透调节 叉叶苏铁 攀枝花苏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普渡河攀枝花苏铁群落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昌洪 赵云勇 +1 位作者 范锦绣 董洪进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4期32-34,39,共4页
实地调查云南省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渡河片区的攀枝花苏铁群落的物种组成,分析其种群结构及特征。结果表明,攀枝花苏铁群落生境脆弱,自然更新缓慢,群落受人为干扰强烈,藉此提出保护建议。
关键词 攀枝花苏铁 群落特征 物种组成 种群结构 生境状况 普渡河 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