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大方县不同保护播种模式下紫花苜蓿套种玉米产量研究
1
作者 吴万林 《江西农业》 2025年第9期73-75,共3页
以贵州省大方县为试验区域,通过区组随机设计,比较了紫花苜蓿与玉米在4种保护播种模式(M1、M2、M3、M4)下的长势、产量及综合效益。结果表明,M1模式在初期鲜草产量和玉米产量上表现最佳,但因高农资投入,其经济效益相对有限;M4模式则在... 以贵州省大方县为试验区域,通过区组随机设计,比较了紫花苜蓿与玉米在4种保护播种模式(M1、M2、M3、M4)下的长势、产量及综合效益。结果表明,M1模式在初期鲜草产量和玉米产量上表现最佳,但因高农资投入,其经济效益相对有限;M4模式则在多茬次产量、土地利用效率(LER=1.30)及纯收益(1300元/亩)方面表现突出,是综合效益最佳的套种模式。研究为优化种植结构、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玉米 套种 保护播种模式 大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镇县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播种模式分析
2
作者 李传红 《农机科技推广》 2025年第5期22-23,25,共3页
玉米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又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小麦生长所需养分含量,但一些地区出现玉米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等不良现象,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如何在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开展耕整地作... 玉米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又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小麦生长所需养分含量,但一些地区出现玉米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等不良现象,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如何在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开展耕整地作业和小麦机械播种进行研究分析,提出麦玉连作区小麦机械化播种作业模式,可以保证小麦播种一播全苗、一播壮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 播种模式 小麦 麦玉连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模式对新疆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赵鑫琳 邢俊刚 +3 位作者 薛丽华 孙诗仁 章建新 毛智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9-647,共9页
为确定北疆小麦适宜的播种模式,以北疆主栽冬小麦品种新冬18号和新冬41号及春小麦品种新春44号和新春48号为材料,设置晚播冬小麦(10月8日播种,用B1表示)、极晚播冬小麦和冬播春小麦(10月28日播种,用B2表示)以及春播春小麦(4月4日播种,... 为确定北疆小麦适宜的播种模式,以北疆主栽冬小麦品种新冬18号和新冬41号及春小麦品种新春44号和新春48号为材料,设置晚播冬小麦(10月8日播种,用B1表示)、极晚播冬小麦和冬播春小麦(10月28日播种,用B2表示)以及春播春小麦(4月4日播种,用B3表示)三种播种模式,比较分析了播种模式间小麦的生育进程、总茎数、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经济系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B2处理的冬小麦较B1处理晚熟约7d,生育期缩短162d,出苗率、最高总茎数、LAI、总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及总耗水量分别降低27.6个百分点、17.1%、11.5%、9.6%、3.7%和15.9%,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7%,平均经济系数和产量与B1处理无显著差异;B2处理的春小麦较B3处理早熟7d,生育期延长约4 d,出苗率、最高总茎数、LAI和总耗水量分别降低28.1个百分点、7.6%、5.2%和12.3%,总光合势、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经济系数、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分别提高6.3%、4.0%、4.5%、24.0%和8.7%;B2处理下冬小麦较春小麦晚熟约4d,生育期延长约3d,出苗率和最高总茎数的平均值分别降低7.9个百分点和7.6%,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无显著差异.极晚播冬小麦和冬播春小麦的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其中产量与晚播冬小麦差异均不显著,熟期接近.综合考虑高产和节水及早熟的需求.本试验条件下,冬小麦极晚播和春小麦冬播是北疆地区小麦的适宜播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模式 冬小麦 春小麦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里下河地区小麦高产高效播种模式和技术集成 被引量:5
4
作者 姜兆全 李建龙 +2 位作者 李东 赵磊 蒋守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71,共3页
里下河地区稻田播种小麦模式随着耕作制度变革而不断创新,特别是因前作水稻中粳、迟熟中粳高产品种的应用及一定面积的直播稻存在,水稻生育期普遍推迟,用传统耕翻方法播种小麦很难做到适期播种。近年来里下河地区根据茬口和土壤质地条... 里下河地区稻田播种小麦模式随着耕作制度变革而不断创新,特别是因前作水稻中粳、迟熟中粳高产品种的应用及一定面积的直播稻存在,水稻生育期普遍推迟,用传统耕翻方法播种小麦很难做到适期播种。近年来里下河地区根据茬口和土壤质地条件特点,探索和应用了新的高产高效播种小麦模式和技术[稻板茬免(少)耕机条播、稻板茬免(少)耕撒播、稻板茬免耕直播及稻田套播],通过示范区推广和农民科学应用,并辐射到周边地区,使里下河地区小麦生产取得了高产高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下河地区 小麦 播种模式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系分泌物在不同播种模式中的化感效应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柴强 黄高宝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通过发芽试验研究了不同作物根系分泌物在不同浓度、不同组合方式下对单播和混播作物根干重和芽干重造成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鹰咀豆根分泌物苯甲醛是一种自毒型化感物质,小麦根分泌物间甲酚和玉米根分泌物邻苯二甲酸是他感型化感物质... 通过发芽试验研究了不同作物根系分泌物在不同浓度、不同组合方式下对单播和混播作物根干重和芽干重造成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鹰咀豆根分泌物苯甲醛是一种自毒型化感物质,小麦根分泌物间甲酚和玉米根分泌物邻苯二甲酸是他感型化感物质。间甲酚和苯甲醛组成的混合溶液,以及由3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溶液对小麦、玉米、鹰咀豆根干重无明显的累加化感作用,但对芽干重具有累加化感作用。与单作相比混播能够弱化高浓度化感物质的负效应,同时可以减小化感物质对芽干重的化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播种模式 化感作用 累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和播种模式下稻茬麦种子区微气候特征及出苗效应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伟 丁启朔 +2 位作者 何瑞银 李海康 芮超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评价不同耕作、播种模式的区域适应性,为稻麦轮作区耕作、播种技术的优化及相关精密播种机具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确保稻茬麦的优质高产。【方法】利用种子区微气候测试仪监测免耕露播覆草(NT1),免耕条播(NT2)和常规旋耕盖籽(CK)... 【目的】评价不同耕作、播种模式的区域适应性,为稻麦轮作区耕作、播种技术的优化及相关精密播种机具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确保稻茬麦的优质高产。【方法】利用种子区微气候测试仪监测免耕露播覆草(NT1),免耕条播(NT2)和常规旋耕盖籽(CK)3种模式的稻茬麦种子区微气候条件及其对种子萌发及立苗的影响。【结果】田间试验表明,3种模式的种子区微气候差异显著。NT1条件下种子区微气候相对稳定,CK条件下由于旋耕形成大土块,大土块垒结后形成的大尺度孔隙空间使种子区微气候变化较大,不利于保墒。NT2条件下的种子区微气候比NT1和CK相对稳定且温湿度条件更适合种子的萌发。NT1、NT2和CK条件下出苗率分别为58.39%、71.81%和61.80%。【结论】不同耕作和播种模式的种子区微气候条件及种子萌发立苗效果差异显著,使用种子区微气候测试仪能够快速准确评价稻茬麦耕作、播种模式的区域适应性。良好的耕种措施、种床环境以及种土接触是保证小麦出苗生长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麦 播种模式 种子区 微气候 种子萌发 立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模式和机型的大蒜播种效果试验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吴小伟 钟志堂 +3 位作者 史新明 刘萍 戴尔建 王凯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0,145,共5页
针对不同播种模式及不同类型大蒜播种机作业效果差异性不明确现状,开展不同播种模式及机型的播种效果试验。通过在平作、垄作播种模式下的非正芽机播与人工播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蒜头产量、规格及产值变化;通过对正芽机播、非正芽机播... 针对不同播种模式及不同类型大蒜播种机作业效果差异性不明确现状,开展不同播种模式及机型的播种效果试验。通过在平作、垄作播种模式下的非正芽机播与人工播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蒜头产量、规格及产值变化;通过对正芽机播、非正芽机播、人工播种在平作模式下的产量、规格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播种方式下的产出效果。结果表明,在非正芽播种方式下,机械垄作播种较机械平作播种增产9.3%,较人工垄作播种增产7.4%,机械平作播种较人工平作播种增产3.1%;垄作模式蒜径规格增加明显,机播垄作较平作播种方式5 cm及以上蒜径规格增加14.7%。正芽机播较非正芽机播平均增产1.65%,不同型号非正芽播种机产量差异不显著;大蒜横径规格在5 cm及以上时,正芽机播效果最好,占比为85.3%,较非正芽机播平均提高12.3%,非正芽机播与人工播种方式产出规格差异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大蒜机械化播种技术与装备选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播种模式 播种方式 产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耕播种机的应用与播种模式 被引量:2
8
作者 窦乐智 王广俊 《农机科技推广》 2009年第9期21-22,24,共3页
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就是在有大量秸秆残茬覆盖的未耕地里,直接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灭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免耕播种机是实施保护性耕作最关键的机具,如何正确选用,保证播种质量,对促进保护性耕作的发展至关... 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就是在有大量秸秆残茬覆盖的未耕地里,直接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灭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免耕播种机是实施保护性耕作最关键的机具,如何正确选用,保证播种质量,对促进保护性耕作的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播种 播种模式 保护性耕作 应用 残茬覆盖 正确选用 播种质量 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耕播种机的应用与播种模式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永恒 孙长兴 《山东农机化》 2020年第5期34-34,共1页
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模式体系逐渐发展完善,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免耕播种机的普及,可以减少作业次数、降低动力消耗,真正做到省工省时省力,也能够将耕种成本降至最低。目前,免耕播种机在小麦、玉米等种植物的耕种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模式体系逐渐发展完善,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免耕播种机的普及,可以减少作业次数、降低动力消耗,真正做到省工省时省力,也能够将耕种成本降至最低。目前,免耕播种机在小麦、玉米等种植物的耕种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一次性完成多项作业,提高耕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播种 动力消耗 保护性耕作模式 大面积推广 播种模式 耕作效率 省工省时 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州冬小麦三种机械播种模式对比试验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霞 吴晓莉 《新疆农机化》 2015年第5期7-9,共3页
小麦常规播种模式是采用常规播种机一次性播种,播种行距为15 cm;小麦井字形播种模式是采取常规小麦播种机进行井字纵横播种,横播一遍纵播一遍,行距15 cm;小麦窄行匀播播种模式是采用小麦窄行匀播机进行一次播种,行距7.5 cm。本文对伊犁... 小麦常规播种模式是采用常规播种机一次性播种,播种行距为15 cm;小麦井字形播种模式是采取常规小麦播种机进行井字纵横播种,横播一遍纵播一遍,行距15 cm;小麦窄行匀播播种模式是采用小麦窄行匀播机进行一次播种,行距7.5 cm。本文对伊犁州冬小麦三种机械播种模式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了三种模式的试验情况,提出了实施小麦井字形播种模式和小麦窄行匀播播种模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机械化 播种模式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不同机械播种模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拴芬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9期142-143,共2页
为筛选出适合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的最佳播种技术模式,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和高质量、规范化播种技术,开展以播种机具为载体的小麦播种技术模式试验示范研究。总结出宽幅匀播、防缠绕沟播比常规播种更具有优势,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麦 机械播种模式 防缠绕沟播 宽幅匀播 河南渑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不同播种模式对比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朝霞 《农村科技》 2014年第2期7-8,共2页
通过对比棉花播种1膜4行和1膜2行试验,发现其对棉花生育期、产量、品质的影响,为我团不同播种模式推广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条件试验地设在31团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田,面积4公顷,土质为沙壤土.试验地具有代表性,地势平坦、土壤... 通过对比棉花播种1膜4行和1膜2行试验,发现其对棉花生育期、产量、品质的影响,为我团不同播种模式推广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条件试验地设在31团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田,面积4公顷,土质为沙壤土.试验地具有代表性,地势平坦、土壤质地均匀、土壤盐碱中度、滴灌设施齐全完好,前茬棉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生育期 对比试验 播种模式 农业技术推广站 土壤质地 滴灌设施 试验地 试验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模式与播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13
作者 郭永生 关静 +1 位作者 党英喆 丁云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0期11-12,共2页
为进一步探讨焦作市小麦高产栽培播种模式,实现农机农艺有机结合,在大田条件下,以周麦27为材料,研究了等行距条播、机械宽窄行条播、机械宽幅播种等3种不同播种模式、不同播量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播种模式差异均... 为进一步探讨焦作市小麦高产栽培播种模式,实现农机农艺有机结合,在大田条件下,以周麦27为材料,研究了等行距条播、机械宽窄行条播、机械宽幅播种等3种不同播种模式、不同播量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播种模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播量为180kg/hm^2的等行距宽幅播种产量最高,同播量机械宽窄行条播次之,播量为120kg/hm^2的等行距条播产量最低。机械宽幅播种模式下单株分蘖数和穗数最多,千粒重和穗粒数的变化趋势与有效穗数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播种模式 播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奎屯车排子垦区不同播种模式杂交棉产量及品质比较试验
14
作者 陈美阳 《新疆农垦科技》 2021年第6期16-17,共2页
对杂交棉超宽膜不同播种模式下的产量及品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一膜四行播种模式可提高规避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更易实现稳产、高产,促进棉花提质增效。
关键词 杂交棉 超宽膜 播种模式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不同机械播种模式对产量的影响
15
作者 张茜 刘超 张卓 《河南农业》 2019年第4期46-46,共1页
一、试验地情况试验地安排在渑池县仰韶镇乐村,面积0.4hm^2,东西及南北地力均匀、水平中等,前茬作物为玉米,玉米收获后全部秸秆还田。2017年11月2日大拖拉机深翻掩埋秸秆,耕深24cm,结合深翻基施质量分数为45%(25-15-5)的西洋肥50kg/667... 一、试验地情况试验地安排在渑池县仰韶镇乐村,面积0.4hm^2,东西及南北地力均匀、水平中等,前茬作物为玉米,玉米收获后全部秸秆还田。2017年11月2日大拖拉机深翻掩埋秸秆,耕深24cm,结合深翻基施质量分数为45%(25-15-5)的西洋肥50kg/667m2,之后用旋耕机旋耕2遍,整细耙平;11月3日播种;4月5日用浜农-麦福10%苯磺隆进行化学除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模式 产量 机械 小麦 秸秆还田 玉米收获 前茬作物 化学除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夏菜辣椒旱地不同播种模式比较试验研究
16
作者 吴强 康彩琴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第4期7-9,共3页
高原夏菜辣椒是近年来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寒旱特色农业的重要产业类型,但是目前定西市菜农依然依赖于传统的粗放种植模式,产量低而不稳,上市时间较晚,经济效益不佳,为了改变甘肃省定西市旱地辣椒种植模式粗放、产量低而不稳、经... 高原夏菜辣椒是近年来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寒旱特色农业的重要产业类型,但是目前定西市菜农依然依赖于传统的粗放种植模式,产量低而不稳,上市时间较晚,经济效益不佳,为了改变甘肃省定西市旱地辣椒种植模式粗放、产量低而不稳、经济效益不佳的落后局面,以当地普遍种植的辣椒品种陇椒16号为试验品种,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定西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开展旱地辣椒不同播种模式比较试验,研究旱地辣椒的不同播种模式对辣椒出苗期、出苗率、保苗数、株高、单株结椒数、盛收期、产量和净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旱地采用全膜双垄侧播种模式和全膜起垄垄上播种模式种植的旱地辣椒均比平膜播种模式(CK)种植的旱地辣椒不但可以提前2周左右大量上市,能够领先抢占市场,提高菜农的经济效益,而且产量均比平膜播种模式(CK)种植的旱地辣椒明显增产,其中全膜双垄侧播种模式增产效果最好,建议今后在定西市旱地辣椒种植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辣椒 播种模式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小麦播种模式对比试验研究
17
作者 马荟雁 《农机科技推广》 2017年第6期52-54,57,共4页
小麦“井字型”播种试点模式是对提高小麦单产的一种大胆尝试,从2013年起已在新疆多个地区进行试点。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播种模式能够提高小麦产量,但没有相应的播种机具能够一次性实现作业,试点地区普遍采用的作业方式是小麦条播机... 小麦“井字型”播种试点模式是对提高小麦单产的一种大胆尝试,从2013年起已在新疆多个地区进行试点。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播种模式能够提高小麦产量,但没有相应的播种机具能够一次性实现作业,试点地区普遍采用的作业方式是小麦条播机作业两遍,麻烦且成本高。目前以井字形播种原理研发的两种机型有:窄行匀播和网格式播种模式,实际上也是使小麦在单位面积内分布更加均匀,符合“井字型”播种增产机理,同时又减少了“井字型”播种机具作业的进地次数,从而更加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模式 小麦产量 对比试验 作业方式 播种机具 单位面积 增产机理 机具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播种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8
作者 彭桃桃 陈国义 《农村科技》 2017年第10期16-17,共2页
冬小麦网格播种模式指冬小麦播种分2次进行,667米~2播种量25千克。第1次横向播种,用种子量的50%,第2次纵向播种,用种子量的50%,铺设滴灌带同时完成。其他管理措施与常规冬小麦相同。结果表明:冬小麦网格播种模式使植株分布均匀,个体健壮... 冬小麦网格播种模式指冬小麦播种分2次进行,667米~2播种量25千克。第1次横向播种,用种子量的50%,第2次纵向播种,用种子量的50%,铺设滴灌带同时完成。其他管理措施与常规冬小麦相同。结果表明:冬小麦网格播种模式使植株分布均匀,个体健壮,抗病、抗逆性增强,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网格播种模式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小麦新型高产高效播种模式机械化技术研究
19
作者 陈靖 狄浩 《湖北农机化》 2021年第8期11-12,共2页
在种植小麦过程中,借助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实现一体化的施肥、播种、旋耕以及镇压盖土,借助这种全新种植模式,可以对播种时间、能源消耗予以有效控制,并且可以促进小麦高产、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目标的实现,针对以往单纯播种和镇压盖... 在种植小麦过程中,借助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实现一体化的施肥、播种、旋耕以及镇压盖土,借助这种全新种植模式,可以对播种时间、能源消耗予以有效控制,并且可以促进小麦高产、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目标的实现,针对以往单纯播种和镇压盖土给土壤带来的负面影响予以避免,并且种植成本有所下降,对土壤疏松多孔予以了有效保证,为小麦的健康生长提供了条件,可以将小麦生产潜力充分调动起来。新疆农业种植机械化程度较高,在全国走在前列。尤其是新疆小麦新型高产高效机械化种植技术较为先进,为新疆小麦种植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高产高效播种模式 机械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不同种植模式机械化对比试验分析及建议
20
作者 钱营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期16-18,共3页
为创新凉州区小麦种植模式,促进农机与农艺有效融合,进一步推广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提高产量,2023年凉州区农机推广站在项目集中示范区开展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不同播种机具(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示范,设置4种不同播种... 为创新凉州区小麦种植模式,促进农机与农艺有效融合,进一步推广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提高产量,2023年凉州区农机推广站在项目集中示范区开展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不同播种机具(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示范,设置4种不同播种机具(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模式:网格化种植区、宽幅匀播区、传统条播区(Ⅰ区)、传统条播区(Ⅱ区),进行科学对比试验,探讨在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下小麦浅埋滴灌播种机具对凉州区种植模式的适应性,加强机具的创新研发。为凉州区大面积开展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生产全程机械化集成示范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当地选择符合农业生产需求的机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播种模式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