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粮食主产区水稻播栽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26个粮食主产县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昭雄
《湖北农机化》
2016年第1期42-44,共3页
水稻播栽环节是影响和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和短板。近年来,湖北省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并因地制宜在部分地区开展中稻机械直播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通过对湖北省26个粮食主产区的问卷调查,对湖北省2015...
水稻播栽环节是影响和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和短板。近年来,湖北省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并因地制宜在部分地区开展中稻机械直播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通过对湖北省26个粮食主产区的问卷调查,对湖北省2015年水稻播栽机械化技术推广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做好2016年技术推广工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栽机械化
推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械化播栽对杂交籼稻根系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波
田青兰
+4 位作者
钟晓媛
赵敏
黄光忠
马荣朝
任万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0-500,共11页
以杂交籼稻宜香优2115和F优498为材料,手栽为对照,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使用新设计加工的取样工具,研究机直播和机插对杂交籼稻根系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创新设计的水稻根系取土器能够便捷而准确地进行根系取样甚至根系的分层取样;...
以杂交籼稻宜香优2115和F优498为材料,手栽为对照,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使用新设计加工的取样工具,研究机直播和机插对杂交籼稻根系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创新设计的水稻根系取土器能够便捷而准确地进行根系取样甚至根系的分层取样;2)移栽前及返青后总根长、根体积、根尖数均表现为直播〉手栽〉机插,返青期间,机插和手栽秧苗的根系生长快速,根冠比呈增大趋势,同期的直播稻地上部的生长快于根系,根冠比减小。3)直播稻根系早期生长迅速,抽穗期根多而细,根尖数大于机插和手栽,根冠比最大;机插根系具有后发优势,分蘖盛期后快速生长,抽穗期总根长、根体积最大;手栽根系少而粗,根冠比最小。4)与手插相比,抽穗期直播和机插根系分布浅,0~10cm土层直播、机插、手栽根干质量分别占植株根系总干质量的76.9%、76.5%、67.9%,10~20cm及20cm以上土层直播和机插根干质量所占比例均低于手栽;横向分布上,直播在植株正下方0~12cm直径范围内根干质量所占比例较机插和手栽分别高3.5%和3.3%,根系更加集中分布在植株正下方。5)移栽前,根活性表现为直播〉机插〉手栽,差异极显著;移栽后,机插和手栽根活性快速提高,返青后无显著差异;至抽穗后35d,直播、机插和手栽方式下,宜香优2115根系伤流强度较抽穗0d分别降低84.7%、75.4%和74.3%,F优498分别降低79.3%、75.9%和74.3%,直播的根系衰老快于机插和手栽。总的来看,机械化播栽对杂交籼稻根系性状有显著影响,抽穗期机插根系分布浅,根粗而多;直播根系分布浅,根直径最小,根尖数最多,抽穗后衰老快;手栽根系分布深,根粗而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机械化
播
栽
根系性状
伤流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械化播栽对杂交籼稻根系性状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杨建明
《河南农业》
2018年第32期19-19,21,共2页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机械化种植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对机械化播栽对杂交籼稻根系建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杂交籼稻机械化播栽的根系性状特点进行讨论。研究表明,移栽前和返青后...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机械化种植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对机械化播栽对杂交籼稻根系建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杂交籼稻机械化播栽的根系性状特点进行讨论。研究表明,移栽前和返青后,综合指标直播法最为优异,返青期间根系生长较慢。直播法、机插法和手栽法3种种植方法种植出的籼稻具有较为明显的根系形态差异,而根层分布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籼稻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机械化
播
栽
根系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种植方式对杂交籼稻植株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55
4
作者
雷小龙
刘利
+2 位作者
苟文
马荣朝
任万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14-1825,共12页
为探讨机械化播栽方式对杂交籼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以F优498为材料,在大田进行了以种植方式为主区、穴苗数为副区的裂区试验,种植方式包括机直播、机插和手插3种,穴苗数分低苗和高苗2个处理。在齐穗后30 d,调查植株茎鞘物理性状、...
为探讨机械化播栽方式对杂交籼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以F优498为材料,在大田进行了以种植方式为主区、穴苗数为副区的裂区试验,种植方式包括机直播、机插和手插3种,穴苗数分低苗和高苗2个处理。在齐穗后30 d,调查植株茎鞘物理性状、力学和抗倒伏特性,并分析茎鞘性状与抗倒伏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方式之间水稻倒伏指数差异极显著,手插稻最低,机插稻最高,机直播稻介于二者之间。这种差异主要与节间折断弯矩有关,N1–N4节间折断弯矩与节间粗度和厚度、秆型指数、比茎重、节间干重、断面模数和弯曲应力都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节间长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基部节间的植株折断弯矩变异较小,且低位节间的弯曲力矩显著高于高位节间,这是水稻植株基部第1、第2节间易倒伏的主要原因。(2)手插稻基部节间短,茎粗壁厚,秆型指数、茎鞘充实度和弯曲应力高,最终表现为植株折断弯矩和抗倒伏能力强;机插稻群体大,个体生长受抑制,倒伏指数大。为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以机械化播栽稻每穴3~4苗、手插稻每穴2苗,有利于相对实现高产与抗倒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种植方式
机械化
播
栽
抗倒伏能力
茎鞘物理性状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粮食主产区水稻播栽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26个粮食主产县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昭雄
机构
湖北省农机局
出处
《湖北农机化》
2016年第1期42-44,共3页
文摘
水稻播栽环节是影响和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和短板。近年来,湖北省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并因地制宜在部分地区开展中稻机械直播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通过对湖北省26个粮食主产区的问卷调查,对湖北省2015年水稻播栽机械化技术推广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做好2016年技术推广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水稻
播栽机械化
推广分析
分类号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械化播栽对杂交籼稻根系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波
田青兰
钟晓媛
赵敏
黄光忠
马荣朝
任万军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成都市郫县农村发展局
出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0-500,共11页
基金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资助项目(2011BAD16B05
2013BAD07B13)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2)
文摘
以杂交籼稻宜香优2115和F优498为材料,手栽为对照,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使用新设计加工的取样工具,研究机直播和机插对杂交籼稻根系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创新设计的水稻根系取土器能够便捷而准确地进行根系取样甚至根系的分层取样;2)移栽前及返青后总根长、根体积、根尖数均表现为直播〉手栽〉机插,返青期间,机插和手栽秧苗的根系生长快速,根冠比呈增大趋势,同期的直播稻地上部的生长快于根系,根冠比减小。3)直播稻根系早期生长迅速,抽穗期根多而细,根尖数大于机插和手栽,根冠比最大;机插根系具有后发优势,分蘖盛期后快速生长,抽穗期总根长、根体积最大;手栽根系少而粗,根冠比最小。4)与手插相比,抽穗期直播和机插根系分布浅,0~10cm土层直播、机插、手栽根干质量分别占植株根系总干质量的76.9%、76.5%、67.9%,10~20cm及20cm以上土层直播和机插根干质量所占比例均低于手栽;横向分布上,直播在植株正下方0~12cm直径范围内根干质量所占比例较机插和手栽分别高3.5%和3.3%,根系更加集中分布在植株正下方。5)移栽前,根活性表现为直播〉机插〉手栽,差异极显著;移栽后,机插和手栽根活性快速提高,返青后无显著差异;至抽穗后35d,直播、机插和手栽方式下,宜香优2115根系伤流强度较抽穗0d分别降低84.7%、75.4%和74.3%,F优498分别降低79.3%、75.9%和74.3%,直播的根系衰老快于机插和手栽。总的来看,机械化播栽对杂交籼稻根系性状有显著影响,抽穗期机插根系分布浅,根粗而多;直播根系分布浅,根直径最小,根尖数最多,抽穗后衰老快;手栽根系分布深,根粗而少。
关键词
杂交籼稻
机械化
播
栽
根系性状
伤流强度
Keywords
indica hybrid rice
mechanized planting
root system
bleeding intensity
分类号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械化播栽对杂交籼稻根系性状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杨建明
机构
元谋县农业局
出处
《河南农业》
2018年第32期19-19,21,共2页
文摘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机械化种植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对机械化播栽对杂交籼稻根系建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杂交籼稻机械化播栽的根系性状特点进行讨论。研究表明,移栽前和返青后,综合指标直播法最为优异,返青期间根系生长较慢。直播法、机插法和手栽法3种种植方法种植出的籼稻具有较为明显的根系形态差异,而根层分布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籼稻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形成。
关键词
籼稻
机械化
播
栽
根系性状
分类号
S233.73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种植方式对杂交籼稻植株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55
4
作者
雷小龙
刘利
苟文
马荣朝
任万军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14-1825,共12页
基金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1BAD16B05
2012BAD04B13-2)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29)资助
文摘
为探讨机械化播栽方式对杂交籼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以F优498为材料,在大田进行了以种植方式为主区、穴苗数为副区的裂区试验,种植方式包括机直播、机插和手插3种,穴苗数分低苗和高苗2个处理。在齐穗后30 d,调查植株茎鞘物理性状、力学和抗倒伏特性,并分析茎鞘性状与抗倒伏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方式之间水稻倒伏指数差异极显著,手插稻最低,机插稻最高,机直播稻介于二者之间。这种差异主要与节间折断弯矩有关,N1–N4节间折断弯矩与节间粗度和厚度、秆型指数、比茎重、节间干重、断面模数和弯曲应力都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节间长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基部节间的植株折断弯矩变异较小,且低位节间的弯曲力矩显著高于高位节间,这是水稻植株基部第1、第2节间易倒伏的主要原因。(2)手插稻基部节间短,茎粗壁厚,秆型指数、茎鞘充实度和弯曲应力高,最终表现为植株折断弯矩和抗倒伏能力强;机插稻群体大,个体生长受抑制,倒伏指数大。为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以机械化播栽稻每穴3~4苗、手插稻每穴2苗,有利于相对实现高产与抗倒的协调。
关键词
杂交籼稻
种植方式
机械化
播
栽
抗倒伏能力
茎鞘物理性状
力学特性
Keywords
Indica hybrid rice
Planting method
Mechanized seeding and transplanting
Lodging resistance
Physical characteris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粮食主产区水稻播栽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26个粮食主产县的问卷调查
吴昭雄
《湖北农机化》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机械化播栽对杂交籼稻根系性状的影响
刘波
田青兰
钟晓媛
赵敏
黄光忠
马荣朝
任万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机械化播栽对杂交籼稻根系性状的影响分析
杨建明
《河南农业》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种植方式对杂交籼稻植株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雷小龙
刘利
苟文
马荣朝
任万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