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播种方案下补灌对冬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森
尚云秋
朱俊科
谷淑波
王东
-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51-1160,共10页
-
基金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9JZZY010716)
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项目。
-
文摘
为明确不同的群体结构下冬小麦的合理补灌水时间和数量,于2018-2019年冬小麦生长季,通过裂裂区试验,以品种为主区,选用大穗型品种山农23和中多穗型品种山农29;以播种方案(播期+种植密度)为副区,设10月5日播种+基本苗120×104株·hm^(-2)(适期精播,A1)和10月12日播种+基本苗240×104株·hm^(-2)(晚播增密,A2)两个水平;以补灌方案为副副区,设拔节期和开花期补灌使0~2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率达100%田间持水率(W1)和拔节期补灌使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率达100%田间持水率(W2)两个水平,分析了拔节期和开花期补灌对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下冬小麦水分利用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1条件下,与W2处理相比,W1处理显著降低了小麦对土壤贮水的消耗,增加了对补灌水的利用,提高了自群体总茎蘖数量达到最大值至开花期的分蘖消亡速率,增加了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穗粒数、千粒重、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水生产效率;在A2条件下,与W2处理相比,W1处理提高了拔节至开花期间的分蘖消亡速率、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穗粒数、籽粒产量和灌水生产效率,显著增加小麦对土壤贮水的消耗量和农田耗水量。上述结果说明,拔节期和开花期补灌使麦田0~2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率达100%田间持水率,提高了两种播种方案下大穗型和中多穗型小麦品种的穗粒数、千粒重和灌水生产效率,尤其提高了适期精播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晚播增密小麦的籽粒产量,是调控不同群体结构下冬小麦实现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优补灌方案。
-
关键词
冬小麦
补灌
播期和种植密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
Keywords
Winter wheat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Sowing date and planting densities
Grain yield
Water use efficiency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