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毛蚶在不同底质与撒播方式下潜沙行为的观测与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雷
郭良勇
+7 位作者
张嵩
邢坤
孙俭
刘奇
卢羽洁
郝晓鹏
崔帆
刘海映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26,共5页
为了探究不同底质与撒播方式对毛柑(Scapharca subcrenata)潜沙行为的影响, 在实验室条件下, 观察了壳长( 10.0±0.9)mm毛蚶的潜沙过程, 并研究了沙质(粒径251-500μm )和泥沙质( 粒径〈120 μm )两种底质和播散方式( 集...
为了探究不同底质与撒播方式对毛柑(Scapharca subcrenata)潜沙行为的影响, 在实验室条件下, 观察了壳长( 10.0±0.9)mm毛蚶的潜沙过程, 并研究了沙质(粒径251-500μm )和泥沙质( 粒径〈120 μm )两种底质和播散方式( 集中和分散) 对毛蚶潜沙时间和潜沙率的影响.结果显示, 毛蚶潜沙过程分为准备、潜沙及结束3 个阶段.在两种底质条件下, 集中播撒方式的毛蚶潜沙时间均短于分散播撒方式, 但同种底质不同播撒方式下的毛蚶潜沙时间差异不显著( P〉0. 05).无论是集中播撒还是分散播撒, 沙质条件下毛蚶的潜沙时间均短于泥沙质的潜沙时间, 并且在分散播撒方式下, 两种底质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P〈0.05 ) ;两种底质条件下, 毛蚶的潜沙率均表现为集中播撒高于分散播撒.研究表明, 与泥沙质底质相比, 毛蚶在沙质条件下更易于快速潜底; 与分散播散方式相比, 集中播撒更利于毛蚶快速潜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潜沙行为
播撒方式
潜沙率
潜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卫星遥感人工增雨作业条件 Ⅰ:对流云
被引量:
4
2
作者
徐小红
余兴
+3 位作者
朱延年
刘贵华
戴进
岳治国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7-757,共11页
利用卫星反演技术和云微物理分析方法,针对云微物理结构和降水形成过程探讨可播性、播撒方式,通过对不同类型对流云分析,归纳出4类可播云系,分析表明:1)重污染深厚对流云,当云底粒子有效半径小于7μm、凝结增长带深厚、降水启动厚度大...
利用卫星反演技术和云微物理分析方法,针对云微物理结构和降水形成过程探讨可播性、播撒方式,通过对不同类型对流云分析,归纳出4类可播云系,分析表明:1)重污染深厚对流云,当云底粒子有效半径小于7μm、凝结增长带深厚、降水启动厚度大于20℃、碰并增长带薄、无雨胚带、晶化温度低于-30℃时,可播撒吸湿性核或播撒AgI。2)强上升冰雹云,若云外型强对流特征明显、各增长带增长缓慢、无雨胚带、晶化温度低于-30℃,且云顶附近存在明显的有效半径减小带,可播撒吸湿性核或播撒AgI。3)强上升强降水对流云,云底滴较大,通常大于10μm,碰并增长较为充分,晶化温度低,一般低于-30℃,冰晶化延迟明显,冷云降水发展不充分,通过在0℃层附近播撒AgI促进冷云降水。4)污染性浅薄对流云,当云底有效半径小于10μm、凝结增长带深厚、碰并增长带薄、无雨胚带、云顶有效半径小于14μm、云厚3~6km,可播撒吸湿性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云
云微物理结构
降水形成过程
人工影响天气条件
播撒方式
卫星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蚶在不同底质与撒播方式下潜沙行为的观测与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雷
郭良勇
张嵩
邢坤
孙俭
刘奇
卢羽洁
郝晓鹏
崔帆
刘海映
机构
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省水产苗种管理局
大连大华嘉森海洋资源资产价格评估有限公司
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恢复与生境修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26,共5页
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1203004)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5003)
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2014年开放课题(2014-MSENC-KF-16)
文摘
为了探究不同底质与撒播方式对毛柑(Scapharca subcrenata)潜沙行为的影响, 在实验室条件下, 观察了壳长( 10.0±0.9)mm毛蚶的潜沙过程, 并研究了沙质(粒径251-500μm )和泥沙质( 粒径〈120 μm )两种底质和播散方式( 集中和分散) 对毛蚶潜沙时间和潜沙率的影响.结果显示, 毛蚶潜沙过程分为准备、潜沙及结束3 个阶段.在两种底质条件下, 集中播撒方式的毛蚶潜沙时间均短于分散播撒方式, 但同种底质不同播撒方式下的毛蚶潜沙时间差异不显著( P〉0. 05).无论是集中播撒还是分散播撒, 沙质条件下毛蚶的潜沙时间均短于泥沙质的潜沙时间, 并且在分散播撒方式下, 两种底质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P〈0.05 ) ;两种底质条件下, 毛蚶的潜沙率均表现为集中播撒高于分散播撒.研究表明, 与泥沙质底质相比, 毛蚶在沙质条件下更易于快速潜底; 与分散播散方式相比, 集中播撒更利于毛蚶快速潜底.
关键词
毛蚶
潜沙行为
播撒方式
潜沙率
潜沙时间
Keywords
Scapharca subcrenata
burrowing behavior
sowing
burrowing rate
burial time
分类号
S931.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卫星遥感人工增雨作业条件 Ⅰ:对流云
被引量:
4
2
作者
徐小红
余兴
朱延年
刘贵华
戴进
岳治国
机构
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出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7-75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5087
陕西省科技厅社发攻关项目2012K12-01-03
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IAM201106
文摘
利用卫星反演技术和云微物理分析方法,针对云微物理结构和降水形成过程探讨可播性、播撒方式,通过对不同类型对流云分析,归纳出4类可播云系,分析表明:1)重污染深厚对流云,当云底粒子有效半径小于7μm、凝结增长带深厚、降水启动厚度大于20℃、碰并增长带薄、无雨胚带、晶化温度低于-30℃时,可播撒吸湿性核或播撒AgI。2)强上升冰雹云,若云外型强对流特征明显、各增长带增长缓慢、无雨胚带、晶化温度低于-30℃,且云顶附近存在明显的有效半径减小带,可播撒吸湿性核或播撒AgI。3)强上升强降水对流云,云底滴较大,通常大于10μm,碰并增长较为充分,晶化温度低,一般低于-30℃,冰晶化延迟明显,冷云降水发展不充分,通过在0℃层附近播撒AgI促进冷云降水。4)污染性浅薄对流云,当云底有效半径小于10μm、凝结增长带深厚、碰并增长带薄、无雨胚带、云顶有效半径小于14μm、云厚3~6km,可播撒吸湿性核。
关键词
对流云
云微物理结构
降水形成过程
人工影响天气条件
播撒方式
卫星反演
Keywords
Convective cloud, Cloud microstructure, Precipitation formation process, Seeding condition, Seeding mode,Satellite retrieval
分类号
P46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毛蚶在不同底质与撒播方式下潜沙行为的观测与分析
陈雷
郭良勇
张嵩
邢坤
孙俭
刘奇
卢羽洁
郝晓鹏
崔帆
刘海映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卫星遥感人工增雨作业条件 Ⅰ:对流云
徐小红
余兴
朱延年
刘贵华
戴进
岳治国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