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切开复位、撬拨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成人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7
1
作者 孙益明 董金波 +3 位作者 孙建华 史晨辉 王维山 刘京敏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8期20-22,共3页
目的比较撬拨复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成人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36例,随机分为A、B组,各18例,分别采用撬拨复位内固定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术后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价骨折愈合情况,采用Ma... 目的比较撬拨复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成人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36例,随机分为A、B组,各18例,分别采用撬拨复位内固定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术后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价骨折愈合情况,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患者术后1 a足部功能,计算并比较切口裂开、创伤性关节炎、跟痛及腓骨撞击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10~15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按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A组优4例、良7例、可2例、差5例、优良率61.11%,B组分别为10、5、2、1例和83.33%,两组优良率相比,P<0.05。A组术后Bohler角23.22°±4.78°,Gissane角119.83°±6.18°,B组分别为29.39°±3.09°和131.11°±5.18°,A组均小于B组,P均<0.05。术后A组无1例切口裂开,B组5例,通过定期换药后均愈合,无感染。A组出现创伤性关节炎5例、跟痛7例、腓骨撞击综合征5例,B组仅出现1例跟痛。结论与采用撬拨复位内固定术相比,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成人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术后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及足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较少,但需要避免切口裂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撬拨复位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撬拨复位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金虎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3期207-209,共3页
目的 :探讨用撬拨复位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5例... 目的 :探讨用撬拨复位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撬拨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Bohler角(跟骨结节角)和Gissane角(跟骨交叉角)的角度、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的角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撬拨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撬拨复位内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跟骨粉碎性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骨折的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马静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6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对自2003年5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行撬拨复位治疗的跟骨骨折的151例患者进行随访,回顾性分析。结果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优49足,良85足,可14足,差3足,优良率为88.7%。结...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对自2003年5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行撬拨复位治疗的跟骨骨折的151例患者进行随访,回顾性分析。结果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优49足,良85足,可14足,差3足,优良率为88.7%。结论撬拨复位治疗跟骨骨折是一个较理想的治疗方法,痛苦小,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撬拨复位内固定 跟骨骨折 固定治疗 MARYLAND 治疗方法 复位治疗 手术效果 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撑开器内侧撑开辅助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联合自拟十七味大活血胶囊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庆春 程后庆 张辉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20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撑开器内侧撑开辅助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联合自拟十七味大活血胶囊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跟骨骨折患者,均采用撑开器内侧撑开辅助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术后给予消肿止痛、抗感... 目的:探讨撑开器内侧撑开辅助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联合自拟十七味大活血胶囊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跟骨骨折患者,均采用撑开器内侧撑开辅助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术后给予消肿止痛、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并口服自拟十七味大活血胶囊。记录术后切口情况和骨折愈合时间,观察手术前后跟骨Bǒhler’s角、Gissane’s角、内翻角及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MFS)的变化情况。结果:30例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0~16周,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或骨折不愈合等情况。术后6个月,患者的跟骨Bǒhler’s角明显大于术前(P<0.05),跟骨Gissane’s角及内翻角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患者的MFS评分为70~96分,其中优18例,良12例。结论:撑开器内侧撑开辅助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联合自拟十七味大活血胶囊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跟骨长度、宽度及高度,纠正其内翻畸形,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 十七味大活血胶囊 撑开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撬拨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沈自力 官建 吕雄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4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撬拨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比... 目的探讨撬拨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1年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效果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仿,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 Ⅱ型 撬拨复位内固定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指导下微创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德猛 王长庚 刘爱梅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3期382-384,362,共4页
目的:对3D打印指导下微创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骨科创伤病区收治18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开放组、常规微创组与3D微创组,... 目的:对3D打印指导下微创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骨科创伤病区收治18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开放组、常规微创组与3D微创组,每组各60例患者。开放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常规微创组采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术,3D微创组采用3D打印辅助经皮微创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D微创组术前准备时间多于开放组与常规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开放组与常规微创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1m时根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AOF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m时这些指标均优于术后1m时(P<0.05)。术后6m及12m时,3D微创组的这些指标明显优于开放组和常规微创组(P<0.05)。结论:3D打印指导下经皮微创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较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术后康复,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微创复位螺钉内固定 跟骨关节内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彭传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7期91-92,共2页
目的观察跟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与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67例跟骨骨折患者,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行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 目的观察跟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与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67例跟骨骨折患者,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行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Maryland评分优良率为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提高足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被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 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
8
作者 王剑锋 廖瑛扬 +2 位作者 赖小荣 王昆 欧阳孔顺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4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讨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指标、疼痛程度、足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13.29±4.81)ml少于对照组的(50.64±10.38)ml,手术时间(53.64±12.17)min短于对照组的(98.75±16.49)min,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80.03±7.12)分高于对照组(74.84±8.29)分,术后1、7 d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4.59±1.07)分、(2.73±0.59)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的(5.74±1.12)分、(4.05±0.64)分、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采用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安全可靠,手术损伤小,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疼痛及加快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方面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微创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锁定钢板内固定 足部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复位钢板或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巫松辉 温财源 +1 位作者 陈志云 陈海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4期54-56,共3页
目的研究微创复位钢板或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钢板固定组(30例)和螺钉固定组(18例)。钢板固定组患者进行跗骨窦横切口微创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螺钉固定组患者... 目的研究微创复位钢板或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钢板固定组(30例)和螺钉固定组(18例)。钢板固定组患者进行跗骨窦横切口微创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螺钉固定组患者进行撬拨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跟骨宽度、B?hler角、Gissane角及术后关节功能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钢板固定组手术前跟骨宽度、B?hler角、Gissane角分别为(37.52±3.02)mm、(12.44±2.05)°、(85.52±3.56)°,手术后分别为(31.52±3.52)mm、(35.52±3.42)°、(120.52±5.63)°;螺钉固定组手术前跟骨宽度、B?hler角、Gissane角分别为(37.41±3.11)mm、(12.52±2.11)°、(84.41±3.42)°,手术后分别为(30.41±2.58)mm、(35.52±3.52)°、(121.54±4.52)°;两组患者手术后跟骨宽度、B?hler角和Gissane角均优于本组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撬拨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和跗骨窦横切口微创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均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软组织损伤小。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 跗骨窦横切口微创复位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两种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翔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4期2-3,共2页
目的 :对比分析用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3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目的 :对比分析用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3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我院使用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骨折部位恢复的优良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的用时和住院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骨折部位恢复的优良率与对照组患者大体相当,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手术的用时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与使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相比,用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不仅疗效显著,而且能有效地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因此,进行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跟骨骨折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 效果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外科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远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1期55-58,62,共5页
目的 分析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收治的27例29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组(空心螺钉组)7例... 目的 分析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收治的27例29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组(空心螺钉组)7例(8足),经跗骨入路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组(克氏针组)12例(13足),非手术组8例(8足)。观察各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情况;测量Bohler角及Gissane角;比较各组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主观评分情况。结果 经过积极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三组患儿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均获得了为期12~36个月的随访,克氏针组及空心螺钉组患儿均未出现伤口感染、骨折移位、内固定断裂等。在末次随访中,非手术组患儿X线复查跟骨Bohler角[(30.7±2.3)°]及Gissane角[(126.7±21.2)°]与治疗前比较[(30.2±2.5)°、(126.2±18.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克氏针组及空心螺钉组Bohler角及Gissane角[克氏针组:(31.2±4.5)°、(126.2±20.1)°;空心螺钉组(30.9±3.8)°、(126.0±17.8)°]与治疗前[克氏针组:(10.9±2.2)°、(141.2±20.9)°;空心螺钉组(11.1±1.6)°、(145.3±22.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经跗骨入路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足骨关节内骨折患儿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儿的伤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跟骨关节内骨折 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 跗骨入路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80例临床疗效
12
作者 邢宗英 郑华君 +5 位作者 岳俊杰 马亮 于海建 王秀霞 张国清 曲子涧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1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9年9月收治跟骨骨折患者80例,均应用跟骨锁定钢板治疗,总结分析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疗效为优50例,良26例,差4例,优良率为95%;骨折愈合79例,1例因伤口皮肤坏死... 目的:探讨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9年9月收治跟骨骨折患者80例,均应用跟骨锁定钢板治疗,总结分析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疗效为优50例,良26例,差4例,优良率为95%;骨折愈合79例,1例因伤口皮肤坏死,骨折延迟愈合。结论:应用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手术内固定可靠有效,可以获取良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后关节面压缩 解剖型锁定钢板 切开复位 撬拨复位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手术方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白宏 唐世技 +2 位作者 郑义 黄伟 金锋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5期544-549,共6页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小切口结合微钢板内固定和微创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及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在淮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SandersⅡ、Ⅲ型闭合性跟骨...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小切口结合微钢板内固定和微创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及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在淮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SandersⅡ、Ⅲ型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男性72例,女性18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1.62岁;左侧43例,右侧47例;高处坠落伤71例,车祸12例,其他原因7例。Sanders分型Ⅱ型47例,Ⅲ型4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8 d,平均受伤至手术时间(3.50±0.34) d。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心钉组、微钢板组、跗骨窦组,其中空心钉组给予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进行手术治疗;微钢板组给予小切口结合微钢板内固定;跗骨窦组给予微创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术。术后完成6个月随访,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下地负重时间,术前、术后均测量B觟hler角和Gissane角,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足部评分系统评价疗效。采用免疫比浊仪法检测各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血清中IgG、IgM、IgA水平。结果空心钉组术中出血量为(14.54±1.36) mL,均低于微钢板组[(29.35±3.20) mL]和跗骨窦组[(29.41±3.17) mL];空心钉组切口长度为(1.21±0.07) cm,均低于微钢板组[(4.36±0.35) cm]和跗骨窦组[(4.40±0.37) cm];而术中透视次数为(4.27±0.34)次,均高于微钢板组[(3.69±0.37)次]和跗骨窦组[(2.22±0.24)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空心钉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跟骨宽度为(32.25 cm±3.24 cm、32.44 cm±2.87 cm),分别高于微钢板组[(27.29±3.36) cm、(27.38±2.73) cm]和跗骨窦组[(27.36±3.35) cm、(27.29±2.66) cm];Gissane角为(34.48°±3.88°、35.16°±3.25°),均高于微钢板组(31.54°±3.93°、31.59°±3.36°)和跗骨窦组(31.37°±3.68°、31.33°±3.29°),而B觟hler角为(111.14°±8.33°、111.18°±8.39°),均低于微钢板组(115.21°±8.28°、115.60°±9.20°)和跗骨窦组(115.35°±8.31°、115.65°±9.2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跗骨窦组AOFAS评分优良率高于其他两组(93.3%vs 80.0%、86.7%;P <0.05)。3组术前血清IgG、IgM、IgA水平无明显差异(P> 0.05);术后1周空心钉组IgM、IgA分别为(1.12±0.08) g/L、(0.87±0.07) g/L,均低于微钢板组[(1.24±0.11) g/L、(0.95±0.10) g/L]和跗骨窦组[(1.21±0.10) g/L、(0.99±0.11) 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横斜型小切口微钢板固定和跗骨窦切口固定均可获得较好的力学稳定性,降低损伤,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改善术后关节功能,是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 空心螺钉 跟骨骨折 踝关节 经皮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 微钢板内固定 微创跗骨窦入路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髁上骨折2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航 陈云疆 +1 位作者 黄振海 唐云建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07Z期78-78,共1页
目的探讨C臂透视下斯氏针撬拨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2种方法对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并进行对比。方法抽取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15例,行... 目的探讨C臂透视下斯氏针撬拨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2种方法对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并进行对比。方法抽取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15例,行C臂透视下斯氏针撬拨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15例,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随访半个月~2年,手术后肘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评分标准和美国肩肘外科(ASAES)医师评分标准2项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相比,实验组UCLA功能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方法相比,C臂透视下斯氏针撬拨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可对肱骨髁上骨折复位产生较好效果,但应注意其治疗的手术经验及术后规范的功能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臂透视下斯氏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