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撤县设区、空间一致性与县域经济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兰兰 赵建梅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8,共14页
县域经济是我国实现城镇化发展的主战场。本文利用夜间灯光数据代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突破统计数据受制于行政区划的空间限制,获得空间一致且跨时间可比的县域经济衡量指标。这不仅可避免因使用统计数据可能导致的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 县域经济是我国实现城镇化发展的主战场。本文利用夜间灯光数据代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突破统计数据受制于行政区划的空间限制,获得空间一致且跨时间可比的县域经济衡量指标。这不仅可避免因使用统计数据可能导致的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还可以同时分析“撤县设区”对县(市)和市辖区的影响,为“撤县设区”的研究提供更细致完整的图景。研究发现:“撤县设区”改革无论对被撤并县(市),还是对原市辖区的经济发展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原因在于,尽管“撤县设区”能够促进县域企业吸收更多人力资本,但却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固定资产净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撤县设区”改革不能显著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县设区 空间一致 夜间灯光 经济发展 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撤县设区到区界重组——我国区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新趋势 被引量:70
2
作者 殷洁 罗小龙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5,共7页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与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密切相关。目前涉及到城市及城市地区的行政区划调整以区县级行政区划调整为主,主要包括"撤县(市)设区"、"区县合并"和"区界重组"这三种类型。本文通过对1983年以来...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与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密切相关。目前涉及到城市及城市地区的行政区划调整以区县级行政区划调整为主,主要包括"撤县(市)设区"、"区县合并"和"区界重组"这三种类型。本文通过对1983年以来所有撤县(市)设区和区县合并案例的发生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认为2000年以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表现出广泛的城市数量扩张与重点城市规模扩张并举的特点;2000年以后则表现为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城市大规模扩张。继而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区界重组的发生情况,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从城市规模扩张进入到城市功能与内涵提升的新阶段,区界重组正在取代撤县(市)设区和区县合并,成为我国区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撤县设区 区界重组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体系构建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涂志华 汤伯贤 +1 位作者 王珂 张为真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152-156,共5页
通过"撤县设区"等行政区划调整方式形成的新市区,一般位于中心城区外围、具有明确而独立的中心、特殊区位和发展动力、乡村空间为主的非均质区域等特征。在区划调整中这类地区出于新老两级体制交替、磨合和稳定的考虑,通常会... 通过"撤县设区"等行政区划调整方式形成的新市区,一般位于中心城区外围、具有明确而独立的中心、特殊区位和发展动力、乡村空间为主的非均质区域等特征。在区划调整中这类地区出于新老两级体制交替、磨合和稳定的考虑,通常会设定一定时限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延续原有权限,由此带来规划管理体制的"市、区二元"结构、规划成果的"多头规划"与"规划打架"、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分立"等矛盾。本文以这一特定地区的城乡规划体系构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以管理需求为导向、以地域分类为基础、以规划成果分类为路径、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落脚点"的城乡规划体系构建思路,最后以南京市六合区为实例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县设区”型新市区 城乡规划体系 矛盾分析 核心体系 南京市六合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区划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了吗?——来自“撤县设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2
4
作者 詹新宇 曾傅雯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82,共13页
基于中国250个地级市“撤县设区”的“准自然实验”数据,使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行政区划调整的经济发展质量效应。结果表明:“撤县设区”显著提升了所在地级市的经济发展质量;相比“被动调整型”撤县设区,“主动适应型”撤县设区更能... 基于中国250个地级市“撤县设区”的“准自然实验”数据,使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行政区划调整的经济发展质量效应。结果表明:“撤县设区”显著提升了所在地级市的经济发展质量;相比“被动调整型”撤县设区,“主动适应型”撤县设区更能提升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相比普通城市,高行政级别城市的“撤县设区”对其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作用反而较弱。机制分析发现,“撤县设区”是通过城市规模扩张带来的集聚效应作用于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并且是通过提高辖区行业的多样化水平而非专业化水平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经济发展质量 撤县设区 集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撤县设区、城市规模扩张与基本公共服务配置 被引量:13
5
作者 谢贞发 王轩 +1 位作者 林铫铫 林子清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9-54,共16页
基于中国撤县设区改革,研究经济导向的中国行政型城市规模扩张对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的配置效应。理论分析表明,撤县设区改革会对基本公共服务配置产生量与质的不同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数量会有所减少,但质量会有所提升。基于2000—200... 基于中国撤县设区改革,研究经济导向的中国行政型城市规模扩张对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的配置效应。理论分析表明,撤县设区改革会对基本公共服务配置产生量与质的不同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数量会有所减少,但质量会有所提升。基于2000—2007年撤县设区改革实践和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撤县设区改革后,城市基础教育学校数(尤其是普通小学学校数)和医院、卫生院机构数都有显著减少,但以专任教师数、生师比和卫生机构床位数表征的质量变量则有所提升。基于2000—2006年财政支出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撤县设区改革引致地级市政府和被撤并县政府财政支出上的分工与协调,地级市政府增加了医疗卫生支出,被撤并县政府则增加了教育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县设区 城市规模扩张 基本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撤县设区对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崔新蕾 白莹莹 马艳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90,共10页
研究目的:探索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撤县设区政策工具对工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影响效应,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19年发生的撤县设区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机制模型... 研究目的:探索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撤县设区政策工具对工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影响效应,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19年发生的撤县设区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机制模型检验其对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程度的影响及传导渠道。研究结果:(1)撤县设区对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2)撤县设区对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通过财政竞争和工业集聚促进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水平,但引资竞争弱化了两者之间的正向促进作用。(3)撤县设区对中西部地区和北方地区城市及中小城市的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程度的促进效应显著;其增加了商服和住宅用地出让面积,加剧了不同用途土地出让价格扭曲。研究结论:合理运用撤县设区政策工具对推动工业用地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同区域与城市规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针对性地推进撤县设区政策,逐步深化地区工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工业用地市场化 撤县设区 多期双重差分 土地出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探索撤县设区不同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聚军 《小康》 2020年第25期24-26,共3页
由于撤县设区的主要政策目标是通过扩展城市空间的方式促进城市和区域发展,因此应着重考虑城市发展的最优规模、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等因素。一方面继续推动中心城市撤县设区,另一方面适时限制中小城市撤县设区。
关键词 撤县设区 最优规模 中小城市 不同路径 城市和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撤县设区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斯亮 陈欣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7-127,共11页
研究目的:揭示撤县设区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为从严把握撤县设区背景下的政策选择提供学理支撑和路径参考。研究方法:以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在2005—2018年发生的撤县设区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检验政策效应,运用逐步... 研究目的:揭示撤县设区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为从严把握撤县设区背景下的政策选择提供学理支撑和路径参考。研究方法:以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在2005—2018年发生的撤县设区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检验政策效应,运用逐步回归法识别影响机理。研究结果:(1)撤县设区从平均意义上显著提升了所在市辖区的土地利用效率;(2)撤县设区通过要素集聚和政府扩张两种渠道推动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但空间资源约束的放松对二者的正向联系产生遮掩效应;(3)撤县设区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基于产业发展阶段、行政等级和区域的城市间异质性。研究结论:从城市土地利用角度佐证了对撤县设区持慎重从严态度的合理性,一些已越过工业化阶段、位于西部地区和行政等级高的城市应注重现有市辖区的内涵式发展,其他因土地要素紧缺而发展受限的城市应打破市辖区及周边县域的行政壁垒,推动人才等要素在土地空间的集聚,并通过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高反映行政效能的土地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县设区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撤县设区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了吗?——基于全国261个城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嘉庆 戚渊 +2 位作者 朱道林 李瑶瑶 宋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9-58,共10页
研究目的:探究撤县设区政策对于不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下一步撤县设区调整找准有效空间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DEA模型、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从全样本回归结果来看,撤县设区政策对于城市土地利用... 研究目的:探究撤县设区政策对于不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下一步撤县设区调整找准有效空间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DEA模型、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从全样本回归结果来看,撤县设区政策对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提升作用,表现为实验组城市在撤县设区后较对照组土地利用效率显著提高0.031;(2)根据城市人口规模进行分类回归发现,撤县设区政策对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明显提升作用,而对于小城市的政策评估结果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3)撤县设区政策对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作用具有短期滞后性和影响长期性的特点。研究结论:撤县设区政策可有效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并具有城市异质性特点。当城市亟需获得未来发展空间载体时,撤县设区政策可以从中发挥正向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撤县设区 双重差分模型 土地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区划调整与企业融资趋同--来自撤县设区的证据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刚 盛誉 +1 位作者 陈玥 吕杰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5-75,共11页
在我国经济整体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发展的不协调、不均衡依然存在,不同行政区域间仍面临明显的市场分割,并催生出城乡信贷分割等严重危害企业发展的问题。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推动区域一体化、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实际举措及其经济后果成... 在我国经济整体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发展的不协调、不均衡依然存在,不同行政区域间仍面临明显的市场分割,并催生出城乡信贷分割等严重危害企业发展的问题。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推动区域一体化、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实际举措及其经济后果成为兼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话题。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以企业间融资趋同为切入点考察了行政区划调整--撤县设区,在微观企业层面的效果。研究发现,撤县设区后,区域间的信贷市场壁垒被打破,被撤并县域公司与市辖区公司的融资结构明显趋同,且该趋同效应在市场分割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加显著。此外,这种融资趋同也受到企业之间学习效应的影响,并主要表现为长期债务决策上的趋同。本文的结果表明,由政府主导的行政区划调整能有效打破行政区域间的行政壁垒,促进信贷资源流动,加速市县企业间融资协同,从而有力推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撤县设区 融资趋同 区域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撤县设区背景下土地利用影响机理——以宁波鄞州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中溪 杨沁杰 《城乡规划》 2019年第5期114-120,共7页
撤县设区对当地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三个不同时相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采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揭示撤县设区对于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影响机理:一是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等通过点状方式影响建... 撤县设区对当地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三个不同时相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采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揭示撤县设区对于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影响机理:一是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等通过点状方式影响建设用地分布;二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通过线状方式对建设用地产生影响;三是中心城区、生态功能区、旅游度假区等通过面状方式改变耕地、林草地和水域的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县设区 土地利用 影响机理 鄞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撤县设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刘永键 刘星星 《山东纺织经济》 2018年第7期31-33,8,共4页
以"撤县设区"为主要手段的行政区划调整为都市区的形成和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对原有经济发展理念、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影响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本文以撤县设区为研究背景,以重庆荣昌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从产业集群、... 以"撤县设区"为主要手段的行政区划调整为都市区的形成和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对原有经济发展理念、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影响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本文以撤县设区为研究背景,以重庆荣昌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从产业集群、产城融合和门户效应三个维度分析设区对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从资金保障与要素瓶颈角度分析县域经济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研究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县设区 域经济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撤县(市)设区不同划界模式对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肖萍 侯爱敏 +1 位作者 孟凡霄 马斌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2-97,共6页
在全国各地撤县(市)设区广泛推进、引发城市空间重组的大背景下,文章从撤县(市)设区不同划界模式视角,剖析了区划调整对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文章将撤县(市)设区归纳为3种划界模式—整建制拼合式、整建制包围式和拆分包围式,并借助典型... 在全国各地撤县(市)设区广泛推进、引发城市空间重组的大背景下,文章从撤县(市)设区不同划界模式视角,剖析了区划调整对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文章将撤县(市)设区归纳为3种划界模式—整建制拼合式、整建制包围式和拆分包围式,并借助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不同划界模式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整建制拼合式推动中心城市空间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变,但边界空间难以实现融合往往成为矛盾焦点;整建制包围式推动中心城区规模快速扩张,但空间调整依然受限,外围边界空间被低效浪费,如果再佐以权力交接和体制改革的妥协折衷,对城市空间的发展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拆分包围式助推城市空间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网状式的大都市区空间形态演化,城市空间与功能实现优化组合,原有边界空间相互融合,外围空间品质得到提升,但也要注意是否会引起摊大饼式的城市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设区 划界模式 空间演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县设区”为哪般?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立辉 马国春 《理论视野》 CSSCI 2012年第5期44-47,共4页
"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一次深刻调整,其目的是理顺省以下政府间事权划分及财政分配关系,减少地方政府行政成本和提升行政效率,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在"省管县"改革的大趋势下,... "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一次深刻调整,其目的是理顺省以下政府间事权划分及财政分配关系,减少地方政府行政成本和提升行政效率,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在"省管县"改革的大趋势下,县级政府与地级市政府间由于各自利益诉求不同,又因既有行政体制因素,往往出现各种利益冲突。近年来各地兴起的"撤县设区"热,就是当前县市体制下县市利益矛盾推促的结果。针对这种现象,必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审慎把握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切不可盲目推进由地级市发起的撤县设区,要切实根据"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加速推进城乡综合统筹,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管 撤县设区 财政体制改革 城乡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区治理视角下“被撤并”城市发展路径研究——以宁波市奉化区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廖威 褚明生 刘鹏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2-97,共6页
"撤县设区"实质是都市区治理思维下的再集权过程。选取宁波下辖区奉化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撤县设区背景下奉化如何应对在宁波都市区中的角色转换。分析奉化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都市区治理思维下的总体发展思路,从都市区... "撤县设区"实质是都市区治理思维下的再集权过程。选取宁波下辖区奉化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撤县设区背景下奉化如何应对在宁波都市区中的角色转换。分析奉化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都市区治理思维下的总体发展思路,从都市区网络嵌入的视角,多维度阐述奉化未来城市功能提升的逻辑路径,包括都市区重大发展资源的争取和导入、都市区多层次中心网络转换下的自我中心化,为今后类似城市"撤并"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区治理 撤县设区 奉化 功能提升 空间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市县政府间关系研究:历史演进和发展趋势
16
作者 张艺烁 《新经济》 2019年第7期52-56,共5页
市县政府间关系是中国纵向间府际关系的重要构成。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在央地关系调整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围绕调整和规范市县关系一直进行着积极探索。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市县政府间总体上属于“分治”的管理体制... 市县政府间关系是中国纵向间府际关系的重要构成。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在央地关系调整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围绕调整和规范市县关系一直进行着积极探索。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市县政府间总体上属于“分治”的管理体制,即省政府分别管辖城市和农村地区,这在总体上适应了计划经济发展要求和地方政府发展实际。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市管县”体制逐渐成为中国市县两级政区最主要的行政建制。这既是经济体制转型的推动,同时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近年来,新时期的市县分治和撤县设区已成为市县关系发展的新趋势,这两项改革内容给市县关系带来了新变化,也推动市县两级政府管理方式和区域治理模式不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间关系 市管体制 分治 撤县设区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都市边缘新区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研究——兼论杭州市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 被引量:6
17
作者 崔万珍 武前波 陈前虎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4-132,共9页
2000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大都市相继出现两轮"撤县设区"式行政区划调整,产生了新时期大都市的边缘新市区。首先回顾了以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经济特区为代表的早期边缘新市区的管理体制演变历程。其次,阐述了"... 2000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大都市相继出现两轮"撤县设区"式行政区划调整,产生了新时期大都市的边缘新市区。首先回顾了以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经济特区为代表的早期边缘新市区的管理体制演变历程。其次,阐述了"撤县设区"后杭州市行政体制、规划管理及其边缘新市区运营机制的发展特征,以及所面临的中心城市与外围新市区之间的矛盾问题,导致中心城市人口、经济要素外溢受阻,城市总体规划难以落实,外围新市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由此针对新时期杭州大都市区空间重构与体制优化提出相应的创新性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县设区 大都市 边缘新市区 体制机制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化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发展比较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与宁波市鄞州区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立元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67-77,共11页
以"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南京市江宁区和"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宁波市鄞州区为例,研究不同工业化模式对"撤县设区"型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对比发现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管理与利用方面均存... 以"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南京市江宁区和"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宁波市鄞州区为例,研究不同工业化模式对"撤县设区"型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对比发现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管理与利用方面均存在差异。探究其内在的逻辑机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共同背景下,"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在企业型政府主导下,通过开发区建设吸引大型外资企业入驻,实现了产业嫁接跨越式发展,表现出增长友好与财政友好特点,以区层面为主的空间管理集权和产业空间利用集中是自我强化的结果。"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政府干预较弱,表现为以本地小微企业为主的产业渐进发展,这有利于就业机会创造和财富分配,而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空间管理向街镇单元分权更多,产业空间利用也更为分散。最后针对各自的优势与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县设区”型大都市郊区 新苏南模式 浙江模式 江宁 鄞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城镇化引领的望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浪 《中外建筑》 2012年第5期129-130,共2页
望城撤县改区之后原有职能、体制和区划不改,实行"城乡一体"管理体制,享有县级管理权限,成为湖南统筹城乡发展的"试验田"。本文认为在撤县设区背景下,望城应该走城镇化引领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目前望城城镇化存... 望城撤县改区之后原有职能、体制和区划不改,实行"城乡一体"管理体制,享有县级管理权限,成为湖南统筹城乡发展的"试验田"。本文认为在撤县设区背景下,望城应该走城镇化引领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目前望城城镇化存在规划指导性不强、功能层次不明显、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支撑能力不强等问题。结合杭州市余杭区撤县改区的发展经验,本文提出望城新一轮城镇化的对策和建议:以高起点规划为龙头,片区式管理为手段,重要平台为突破口,实现望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市望城区 撤县设区 城镇化 城乡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口支援情谊深 滇渝协作促共赢
20
作者 阮凤斌 《中国水利》 2022年第17期22-22,共1页
1994年4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确定云南省对口支援重庆市石柱县并协助江西省支援武隆县(2016年撤县设区)三峡库区移民工作。1996年11月,云南省成立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首批援助经费1000万元并部署了具体援助事项... 1994年4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确定云南省对口支援重庆市石柱县并协助江西省支援武隆县(2016年撤县设区)三峡库区移民工作。1996年11月,云南省成立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首批援助经费1000万元并部署了具体援助事项。30年来,云南省按照国务院“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各方支援、共同发展”要求,实施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口支援协作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移民 领导小组 对口支援 国务院办公厅 互惠互利 撤县设区 援助经费 协作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