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小型撞击坑测算月球地质单元撞击年龄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坤 刘建军 +1 位作者 牟伶俐 秦前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452-459,共8页
撞击坑统计方法是估计行星表面年代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小尺度撞击坑大小频率分布测定撞击年龄,并分析了计算模型的不确定性、撞击坑的退化、次级撞击坑影响等相关问题。选用嫦娥二号获取的虹湾地区高精度影像数据进行验证,确定该区域... 撞击坑统计方法是估计行星表面年代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小尺度撞击坑大小频率分布测定撞击年龄,并分析了计算模型的不确定性、撞击坑的退化、次级撞击坑影响等相关问题。选用嫦娥二号获取的虹湾地区高精度影像数据进行验证,确定该区域退化参数为350 m,直径小于30 m时次级撞击坑密集分布,使用350 m以上的撞击坑计算得到撞击年龄为3.16 Ga,误差控制在0.1 Ga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二号 撞击坑大小频率分布 撞击年龄 退化 次级撞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陆地区次级撞击坑特征及年龄统计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艳秋 陈圣波 +3 位作者 郭鹏举 查逢丽 黄爽 路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44,共7页
通过撞击坑的大小频率计算月表的地质年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累积分布法和相对分布法。其中累计分布法在已知撞击坑直径范围的基础上,可分为3种年代函数计算月表的地层单元,分别是Melosh和Vickery 1989(直径大于4km撞击坑),Neuku... 通过撞击坑的大小频率计算月表的地质年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累积分布法和相对分布法。其中累计分布法在已知撞击坑直径范围的基础上,可分为3种年代函数计算月表的地层单元,分别是Melosh和Vickery 1989(直径大于4km撞击坑),Neukum 1983(直径大于1km撞击坑)和李坤等2012(直径小于1km撞击坑)。应用高分辨率影像SELENE TC(10m/pixel)数据,完成了Apollo 14及Apollo 16登月区域地层单元的解译,并应用撞击坑直径-频率统计方法获取同一地层单元的形成年龄。通过与Apollo登月区域样品同位素年龄对照,得出Neukum 1983(直径大于1km撞击坑)相对于其他几种方法更加准确,同时分析了撞击坑的退化、次级撞击坑影响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坑大小频率分布 SELENE TC数据 地质解译 年代 撞击坑退化 次级撞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收割机谷物损失传感器结构改进设计及其实验室标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俊峰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6年第11期10-13,共4页
简单介绍了谷物损失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总结并指出了现存的谷物损失传感器的一般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结构改进设计方案,使用一块槽型不锈钢板,配以良好减振和隔振结构设计,用一个压电陶瓷满足测试要求;在制作、装配后,对该传感器进行了实... 简单介绍了谷物损失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总结并指出了现存的谷物损失传感器的一般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结构改进设计方案,使用一块槽型不锈钢板,配以良好减振和隔振结构设计,用一个压电陶瓷满足测试要求;在制作、装配后,对该传感器进行了实验室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 阻尼减振 隔振垫 预紧 防松 压电陶瓷 撞击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海地区晚雨海世—爱拉托逊纪月海玄武岩充填过程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许延波 颜丹平 +1 位作者 俞天石 王翔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06-1319,共14页
月海玄武岩是月球四大岩类之一,主要充填于月球大型撞击盆地之中。月海玄武岩充填过程的研究,对于了解撞击盆地充填过程和月海玄武岩充填规律及活动规模,揭示月球的热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利用嫦娥一号LAM数据、CCD影像数据和... 月海玄武岩是月球四大岩类之一,主要充填于月球大型撞击盆地之中。月海玄武岩充填过程的研究,对于了解撞击盆地充填过程和月海玄武岩充填规律及活动规模,揭示月球的热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利用嫦娥一号LAM数据、CCD影像数据和Clementine UVVIS数据,对雨海地区的地形地貌、岩石化学组成进行了提取和分析,对雨海地区月海玄武岩进行了单元划分,并运用撞击坑尺寸-频率分布法对各月海玄武岩单元进行了表面年龄的估算。结果表明,雨海地区月海玄武岩随着时代变新钛和铁元素更加富集,总体上从晚雨海世至爱拉托逊纪由低钛低铁玄武岩向高钛高铁方向演化;月海玄武岩充填活动具有多期次性,每期月海玄武岩的充填流动大体上保持由南向北方向,并且活动规模逐步减小,相对年轻月海玄武岩对早期月海玄武岩的覆盖范围不断减小。正是这种玄武岩流动与覆盖关系和充填过程造成了雨海地区从南向北地势的逐渐降低,以及较老月海玄武岩在较北部地区出露。最后,根据雨海地区月海玄武岩单元在地形地貌、岩石化学组成与表面年龄上的相关性,我们提出雨海地区月海玄武岩经历了多期次逐层填充过程,且每期由南向北流动、规模逐步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海地区 月海玄武岩 充填过程 撞击坑尺寸-频率分布定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